一种移动甲板与辅助坡台一体化的建筑施工受料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0831发布日期:2019-05-03 19:1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甲板与辅助坡台一体化的建筑施工受料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甲板与辅助坡台一体化的建筑施工受料平台。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塔吊起重机能很容易地将材料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但由于塔吊起重机的钢丝绳和吊钩受到建筑体边缘的限制,把材料吊运到正在施工或改造的建筑物的内部总是一个挑战。目前,解决的方法是在建筑物边缘悬挑出一个平台结构,用来接收塔吊起重机的物料,然后将卸到平台上的物料运到建筑室内,这一平台结构一般称为卸料平台。目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卸料平台采用两根主梁作为主支撑构件,主梁上布置若干次梁,次梁上布置固定的甲板。在布置方式上,主梁一端固定在建筑室内结构上,另一端用两根钢丝绳斜拉并固定在建筑结构预埋件上。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卸料平台的安装需要在主体结构上预埋构件,并且安装拆除转移等工作复杂;卸料平台的的固定式甲板,作业人员需要在悬挑的甲板上推拉货物进入室内,不利于作业人员的安全;固定式甲板,在其竖向上投影的空间阻碍了物料的上下通过,则竖向上投影空间只能一个卸料平台配合工作,不能满足多楼层进料的工作;如果使用塔吊提升机配合,需要多层满足进料要求时要错开布置,这也会给系统的管理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现有建筑施工期间的物料起吊和运输缺点,提供一种移动甲板与辅助坡台一体化的建筑施工受料平台,以满足建筑施工期间物料起吊和运输的各种需求。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一种移动甲板与辅助坡台一体化的建筑施工受料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受料平台由功能模块及相关附件组成,功能模块包括主梁结构、移动甲板、辅助坡台和侧边防护栏;相关附件包括吊耳、支撑体系座和销轴,主梁结构的室外部分悬挑于建筑楼体外,主梁结构的室内部分通过支撑体系座固定在建筑楼板上;移动甲板通过自身的轨道轮能够在主梁结构的轨道上做水平移动,辅助坡台与移动甲板的室内端部铰接连接,侧边防护栏沿竖直方向固定在主梁结构上。

所述主梁结构沿纵向平行间隔布置两根H型钢做主梁,每侧主梁分为两段,两段主梁采用摩擦型连接板连接,两侧主梁中部横向布置一根限位角钢;主梁的室外端布置有拉接杆固定孔,两侧主梁的下内翼缘上纵向平行布置两根轨道,主梁上布置有吊耳、支撑体系座、限位端板、提升装置接口和防护栏顶丝套筒。

所述移动甲板分为移动甲板A和移动甲板B两段,移动甲板A和移动甲板B之间采用U型卡扣连接;移动甲板A和移动甲板B分别由横向平行布置的次梁垂直焊接横撑组成,移动甲板的上平面铺有花纹钢板,轨道轮安装在次梁两侧的正下方,移动甲板室外端上部安装甲板防护门,室内端安装移动甲板自锁装置、辅助坡台拖耳A和推拉扶手,移动甲板的室内端和室外端均安装有限位撞块。

所述甲板防护门由甲板防护门柱、门扇、拉手和甲板防护门自锁装置组成,两门扇对称布设组成双门扇对开结构,每侧门扇能够自由关闭或向外开启°;拉手安装在门扇上端相对门轴的对侧;甲板防护门自锁装置由定位球杆、定位挡片和套筒组成,定位挡片固定在甲板防护门柱的顶端,定位球杆安装在门扇框的套筒内。

所述移动甲板自锁装置由楔形锁块、自锁销、锁销套筒和开锁环组成,自锁销内置于固定在移动甲板室内端的锁销套筒内,自锁销的上端通过钢丝绳与推拉扶手上部的开锁环相连,楔形锁块安装在主梁内下翼缘上并与自锁销纵向平齐。

所述辅助坡台由两根纵向平行布置的辅助坡台次梁垂直焊接撑杆组成,辅助坡台斜面铺设花纹钢板,辅助坡台次梁的下部各布置一个脚轮,辅助坡台次梁的端部布置有辅助坡台拖耳B。

所述侧边防护栏由型钢框架和护板连接组成,固定在主梁的防护栏顶丝套筒上,侧边防护栏和甲板防护门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甲板与辅助坡台一体化的建筑施工受料平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受料平台自带移动甲板,接受物料后可进行室内外运输,装卸物料过程在建筑室内进行,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受料平台采用支撑体系固定在楼板上,无需预留预埋件或打孔,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受料平台采用模块化集成设计理念,可快速拆除、安装,方便运输;

本实用新型受料平台可接受物料料斗,手扶推车和细长件等,并水平室内外运输,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受料平台可快速拆卸成小模块和单元,并可以在本建筑内楼层间人工搬运或室外搬运,到达指定楼层后可快速组装并安装定位,全程无需其他起重设备,如具备起重条件也可整体转层安装;

本实用新型受料平台的移动甲板可人工操作推拉扶手移动;

本实用新型受料平台设有移动甲板自锁装置、限位撞块和甲板防护门自锁装置等,大大增强受料平台的操作安全性和自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移动甲板与辅助坡台一体化的建筑施工受料平台轴测图;

图2是主梁结构轴测图;

图3是移动甲板轴测图;

图4是甲板防护门自锁装置轴测图;

图5是移动甲板自锁装置轴测视图;

图6是辅助坡台轴测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图。

标号说明:1—主梁结构、2—移动甲板、3—辅助坡台、4—侧边防护栏、11—轨道、12—主梁、121—摩擦型连接板、13—限位角钢、14—拉接杆固定孔、15—吊耳、16—支撑体系座、17—限位端板、18—提升装置接口、21—移动甲板A、211—轨道轮、212—次梁、22—移动甲板B、23—推拉扶手、25—甲板防护门、251—甲板防护门柱、252—门扇、253—拉手、26—甲板防护门自锁装置、261—定位球杆、262—定位挡片、263—套筒、27—U型卡扣、28—移动甲板自锁装置、281—楔形锁块281、282—自锁销、283—锁销套筒、284—开锁环、29—限位撞块、31—销轴、32—辅助坡台拖耳A、33—辅助坡台拖耳B、34—辅助坡台次梁、35—脚轮、41—防护栏顶丝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受料平台主要由功能模块及相关附件组成,模块包括主梁结构1、移动甲板2、辅助坡台3和侧边防护栏4;附件包括吊耳15、支撑体系座16和销轴31等,主梁结构1室外部分悬挑于建筑楼体外,室内部分通过支撑体系固定在建筑楼板上,移动甲板2通过自身的轨道轮211在主梁结构1的轨道11上做水平移动,辅助坡台3与移动甲板2室内端部铰接,侧边防护栏4固定在主梁结构1上,该受料平台可以接受垂直上方的物料并通过移动甲板2手动水平室内外运输。

如图2本实用新型的受料平台所述主梁结构1纵向平行间隔L布置两根H型钢做主梁12,每侧主梁12分为两段,采用摩擦型连接板121连接,中部横向布置一根限位角钢13,室外端布置拉接杆固定孔14,两主梁12的下内翼缘上纵向平行布置两根轨道11,主梁12上布置有吊耳15、支撑体系座16、限位端板17和提升装置接口18等。

如图3本实用新型的受料平台所述移动甲板2分为移动甲板A21和移动甲板B22两部分,采用U型卡扣27快速连接,移动甲板A21和移动甲板B22分别由横向平行布置的次梁212垂直焊接横撑组成,上平面铺花纹钢板,轨道轮211安装在次梁212两侧平正下方,移动甲板2室外端上部安装甲板防护门25,室内端安装移动甲板自锁装置28、辅助坡台拖耳A32和推拉扶手23,移动甲板2室内端和室外端安装限位撞块29,本实用新型的受料平台现场使用时,垂直上方有提升设备时,首先移动甲板2位于室内端,物料提升高度高过甲板防护门25时停止,将移动甲板2推至室外端并自锁,然后将物料降到移动甲板2上,解锁后人工拉动推拉扶手23带动移动甲板2将物料水平输送至建筑内并自锁,当物料提升高度低于甲板防护门25时,先将门扇252打开,将移动甲板2推至室外端锁死,物料下降到移动甲板2上,然后关闭门扇252并拉回移动甲板2至室内端,安全性高。

如图4所述甲板防护门25安装在移动甲板2的室外端,由甲板防护门柱251、门扇252、拉手253和甲板防护门自锁装置26组成,采用双门扇252对开结构,甲板防护门自锁装置26由定位球杆261、定位挡片262和套筒263组成,定位挡片262固定在甲板防护门柱251的顶端,定位球杆261安装在门扇框的套筒263内,拉手253安装在门扇252上端相对门轴的对侧,当操作人员操作拉手253旋转门扇252关闭或向外开启90°时,定位挡片262会自动限位,同时定位球杆261会自重向下轴向移动插入定位挡片262的定位孔内,实现门扇252的自动定位,开启门扇252时操作人员手握拉手253向内施力,不会产生向外倾倒趋势,同时门扇252在可旋转角度范围内不会对操作人员产生危险。

如图5本实用新型的受料平台所述移动甲板自锁装置28由楔形锁块281、自锁销282、锁销套筒283和开锁环284组成,楔形锁块281与一侧主梁12的内下翼缘对接,锁销套筒283固定在移动甲板B22室内端次梁212内侧与楔形锁块281纵向平齐,自锁销282内置于套筒内,通过钢丝绳与推拉扶手23上的开锁环284相连,移动甲板2移动到自锁销282下部与楔形锁块281刚好接触时,自锁销282随移动甲板移动2沿楔形锁块281斜面自动竖向向上移动,当自锁销282刚好离开楔形锁块281时,自锁销282自重下落,移动甲板2自锁,向上拉动开锁环284使自锁销282上移高于楔形锁块281上平面,移动甲板2即可水平移动,使用时可防止移动甲板2突然移动造成事故。

如图6本实用新型的受料平台所述辅助坡台3由两根纵向平行布置的辅助坡台次梁34垂直焊接撑杆组成,斜面铺设花纹钢板,每侧辅助坡台次梁34下部各布置一个脚轮35,辅助坡台次梁34的端部布置辅助坡台拖耳B33,可与移动甲板上的辅助坡台拖耳A32铰接,使辅助坡台3随移动甲板2同步移动,辅助坡台3的斜坡面可起到装卸物料时缓冲作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