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转角支撑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特别是在墙立柱上浇灌横梁混凝土时,通常用钢质模板或者木质模板拼接成横梁模板,为了使横梁模板稳定安装,均在横梁模板与墙立柱形成的转角位置上安装上支撑结构。
现有建筑转角支撑结构均是利用支撑杆对平板进行支撑进而实现支撑功能,但是横梁安装高度不同,常需要具有升降机构的支撑结构,结构复杂,成本高,需要设计建筑转角支撑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转角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降低成本,实现快速拆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转角支撑结构,包括夹板以及平板,所述平板上端固定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对称固定两个加强板,两个所述加强板对称固定在平板前端,两个所述加强板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双向螺杆环形侧面上,所述双向螺杆环形侧面上通过螺纹对称安装两个移动座,两个所述移动座后端均固定夹板,两个所述移动座之间安装两个加强板,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安装平板。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夹板内端均通过螺栓安装防滑板。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螺杆左右两端对称焊接两个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螺杆后方安装导向杆,且导向杆环形侧面上对称固定两个加强板,且导向杆环形侧面上对称安装两个移动座,且导向杆安装在平板前方。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螺杆环形侧面上焊接转柄,且转柄安装在两个加强板之间,且转柄后方安装导向杆。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端安装缓冲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转角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夹板、移动座、双向螺杆、加强板、平板以及支撑板,该设计转动双向螺杆,使两个移动座向内移动,从而使夹板向内移动并于墙立柱侧端接触并进行挤压,实现紧固工作,实现快速拆装,便于使用,降低成本,然后在支撑板上端放置横梁模板,此时平板、支撑板以及加强板形成组件实现支撑功能,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降低成本,实现快速拆装。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转角支撑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转角支撑结构的立体图;
图中:1-夹板、2-移动座、3-双向螺杆、4-加强板、5-平板、6-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转角支撑结构,包括夹板1以及平板5,平板5上端固定支撑板6,支撑板6下端对称固定两个加强板4,两个加强板4对称固定在平板5前端,两个加强板4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双向螺杆3环形侧面上,双向螺杆3环形侧面上通过螺纹对称安装两个移动座2,两个移动座2后端均固定夹板1,两个移动座2之间安装两个加强板4,两个夹板1之间安装平板5,人员把本实用新型放置到墙立柱上,此时两个夹板1处在墙立柱左右两侧,然后人员转动双向螺杆3,因双向螺杆3通过螺纹分别与两个移动座2相连接,所以双向螺杆3转动同时带动两个移动座2向内移动,移动座2向内移动带动两个夹板1向内移动,当夹板1与墙立柱侧端接触并进行挤压后,人员停止转动双向螺杆3,实现本实用新型紧固在墙立柱上,实现快速拆装,便于使用,降低成本,然后在支撑板6上端放置横梁模板,然后进行横梁浇灌,此时平板5、支撑板6以及加强板4形成组件实现支撑功能。
两个夹板1内端均通过螺栓安装防滑板,防滑板会增加与墙面之间的摩擦力,加大安装稳定性。
双向螺杆3左右两端对称焊接两个限位板,限位板的设计会有效防止移动座2从双向螺杆3上脱落。
双向螺杆3后方安装导向杆,且导向杆环形侧面上对称固定两个加强板4,且导向杆环形侧面上对称安装两个移动座2,且导向杆安装在平板5前方,在移动座2移动过程中,导向杆会对移动座2进行导向,增加运动稳定性。
双向螺杆3环形侧面上焊接转柄,且转柄安装在两个加强板4之间,且转柄后方安装导向杆,人员利用工具对转柄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带动双向螺杆3转动,方便操作。
支撑板6上端安装缓冲板,在浇灌过程中,有效进行缓冲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