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8897发布日期:2019-11-27 18:52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是将钢筋桁架与若干特制的c型扣件相互扣接,通过自攻螺钉与c型扣件相互连接,以将底模板固定于钢筋桁架的下端;然而,在将底模板相互拼接进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由于底模板的刚度较弱,相邻底模板之间的拼缝处易发生错位,造成浇筑拆模后的楼板底面不平整;并且在拆模过程中自攻螺钉取出较为麻烦,c型扣件会永久留在楼板内,不可回收,成本高,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在浇筑混凝土完成后易造成楼板底面不平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结构,其包括若干钢筋桁架和底模板,所述底模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钢筋桁架的下端;所述组合结构还包括支撑件和垫板,所述底模板的下端安装有若干相互间隔的背楞,相邻的两个所述底模板相互对拼,并且其对拼处的两个相邻所述背楞上均安装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抵顶所述垫板于相邻两个所述底模板对拼处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呈l型,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背楞上,其另一端抵顶所述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l型钢销,所述背楞为方型钢,所述背楞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可拆卸并可旋转地穿设于所述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垫板呈l型,其包括连为一体的横板与纵板,所述支撑件抵顶所述横板于相邻两个所述底模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背楞相互平行地均匀分布于所述底模板的下端,并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钢筋桁架的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结构还包括钢丝绳及塑料软管;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有抵挡件,其另一端绕设成环圈,所述环圈的开口通过紧固件封固,所述塑料软管环绕挂设于所述钢筋桁架上,所述钢丝绳由下至上穿过所述背楞、底模板及塑料软管之后,再在相邻侧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底模板及背楞,所述抵挡件抵顶于所述背楞的下端面,所述背楞的上端面抵靠所述底模板,所述环圈部分露出于所述背楞的下端,所述环圈内通过打入楔子,使所述楔子抵靠所述背楞的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软管的两端内侧具有保护层垫块,所述保护层垫块垫置于所述底模板与所述钢筋桁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桁架包括焊接为一体的立梁、支承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连接钢筋,所述立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端部、支承梁的中部相互焊接,所述支承梁的两端均焊接所述第二横梁,所述连接钢筋焊接于所述立梁、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上,所述塑料软管挂置于所述第二横梁上,所述保护层垫块垫置于所述底模板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垫块上具有支撑槽口,所述第二横梁搭设于所述支撑槽口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若干钢筋桁架的两端固定安装在钢梁上,并将相邻的底模板相互对拼之后,并在对拼处的两个相邻背楞上安装支撑件,并利用支撑件抵顶垫板的下表面,垫板的上表面贴靠于相邻底模板相互对拼处的下表面;在底模板上进行浇筑混凝土时,由于垫板对相邻的两个底模板均起到抵顶作用,使得底模板在承受混凝土自身重力后,相邻底模板之间的对拼处能够相互持平,保证在浇筑拆模后楼板底面的平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垫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塑料软管与保护层垫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钢丝绳、抵挡件及紧固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包括若干钢筋桁架1、底模板2、支撑件3以及垫板4,其中底模板2可拆卸地安装在钢筋桁架1的下端,底模板2的下端安装有若干相互间隔的背楞5,该若干背楞5相互平行地均匀分布于底模板2的下端,并且其长度方向与钢筋桁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相邻的两个底模板2之间相互对拼,并且在底模板2的对拼处的两个相邻背楞5上均安装有支撑件3,支撑件3抵顶垫板4于相邻两个底模板2对拼处的下表面,使垫板4能够稳定地夹置于底模板2与支撑件3之间,并且使垫板4能够同时抵靠这两个相邻的底模板2,使该两个相邻的底模板2能够相互平齐对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呈l型,并且该支撑件3为l型钢销,支撑件3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背楞5上,具体地,背楞5为方型钢,背楞5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支撑件3的一端在外力作用下可旋转地穿设于背楞5的两个相对通孔中,从而可将支撑件3的另一端旋转至向上抵顶住垫板4,并使垫板4抵靠在底模板2的下表面。请一同参阅图5所示,垫板4呈l型,其包括连为一体且相互垂直的横板41与纵板42,支撑件3抵顶横板41于相邻两个底模板2的下表面,使该垫板4对相邻的两个底模板2的拼接处起到很好地校平作用。

请一同参阅图6与图7所示,该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结构还包括钢丝绳6及塑料软管7。在钢丝绳6的一端固定有抵挡件61,将钢丝绳6的另一端绕设成环圈62,并将环圈62的开口通过紧固件63封固,使其上具有一个穿孔。塑料软管7环绕挂设于钢筋桁架1上,并且其两端延伸至与底模板2接触。该塑料软管7的两端内侧具有保护层垫块71,保护层垫块71垫置于底模板2与钢筋桁架1之间。该钢丝绳6上具有环圈62的一端由下至上穿过背楞5、底模板2及塑料软管7之后,再在相邻侧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底模板2及背楞5,拉紧钢丝绳6,使钢丝绳6一端上的抵挡件61抵顶于背楞5的下端面,另一端上的环圈62部分露出于背楞5的下端,该钢丝绳6呈环抱式的走线形状,在环圈62内通过打入楔子(未图示),使楔子抵靠背楞5的下端面,以通过打入楔子的方式来紧固钢丝绳6,使背楞5的上端面抵靠底模板2的下端面。在本实施例中,该底模板2为木质模板。保护层垫块71为柔性垫块,该保护层垫块71夹置在底模板2与钢筋桁架1之间,一方面对钢筋桁架1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能够保护底模板2受到损坏。本实施例中的背楞5可为单一的构件,与底模板2形成抵靠而没有固定连接,便于对背楞5进行拆卸重复使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为了便于加快周转速度与安拆速度时,可通过焊接或螺丝连接方式将背楞5固定连接在底模板2上。

上述实施例中,钢筋桁架1包括焊接为一体的立梁11、支承梁12、第一横梁13、第二横梁14以及连接钢筋15,立梁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13端部、支承梁12的中部相互焊接,支承梁12的两端均焊接第二横梁14,连接钢筋15焊接于立梁11、第一横梁13及第二横梁14上,以保证钢筋桁架1的整体结构稳定性。上述的塑料软管7挂置于第二横梁14上,保护层垫块71垫置于底模板2与第二横梁14之间,保护层垫块71上具有支撑槽口710,第二横梁14搭设于支撑槽口710内。利用钢丝绳6将第二横梁14、底模板2、塑料软管7及背楞5进行紧固在一起,当在底模板2上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过拉出钢丝绳6后可将底模板2与背楞5进行拆除回收重复利用,而塑料软管7则被埋置于混凝土与钢筋桁架1构成的楼板内,其成本低、安拆方便,并且节省了资源浪费。

上述的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下:

a、在钢丝绳6的一端紧固有抵挡件61,在另一端绕设成环圈62,该环圈62的开口通过紧固件63封固,以形成用于打入楔子的穿孔。

b、在钢筋桁架1上挂置塑料软管7,将钢丝绳6上具有环圈62的一端由下至上穿过背楞5、底模板2及塑料软管7之后,再在相邻侧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底模板2及背楞5,拉紧钢丝绳6,使钢丝绳6一端上的抵挡件61抵顶于背楞5的下端,钢丝绳6另一端上的环圈62部分露出于背楞5的下端,再通过在钢丝绳6上的环圈62内打入楔子,以绷紧钢丝绳6,使楔子稳固抵靠于背楞5的下端,从而将背楞5、底模板2与钢筋桁架1固定在一起形成装配式钢筋桁架。

c、将若干的装配式钢筋桁架1两端的支承梁1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钢梁(未图示)上,并将装配式钢筋桁架1上的相邻底模板2进行对准拼接,并在对拼处的两个相邻背楞5侧壁上的通孔内插入安装l型钢销,利用该l型钢销抵顶l型型钢,使该l型型钢抵顶于相邻两个底模板2对拼处的下表面,使相邻两个底模板2对接的拼接边缘高度持平。

d、在底模板2的上表面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满足拆模标准后,卸下l型钢销与l型型钢,然后敲除背楞5下端套置于环圈62内的楔子,通过拉钢丝绳6一端上的抵挡件61,以抽出钢丝绳6,拆除底模板2与背楞5,完成浇筑楼板的施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底模板2之间对拼处的两个相邻背楞5上安装支撑件3,并利用支撑件3抵顶垫板4于相邻底模板2的下表面;使得在底模板2上进行浇筑混凝土时,由于垫板4对相邻的两个底模板2均起到抵顶作用,底模板2在承受混凝土自身重力后,相邻底模板2之间的对拼处能够相互对齐与持平,保证在浇筑拆模后楼板底面的平整性,并且在浇筑完成后能够方便对底模板2及背楞5拆除重复利用,节省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