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筋卸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1628发布日期:2019-12-27 16: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筋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固定架一(10)、固定架二(20),固定架一(10)与固定架二(20)之间设有活动架(30),固定架一(10)、固定架二(20)、固定架(30)之间设有维持其间距的约束单元,约束单元包括动力源,动力源驱使活动架(30)在固定架一(10)、固定架二(20)之间分别向固定架一(10)、固定架二(20)做靠近或远离式往复运动;固定架一(10)、固定架二(20)、活动架(30)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制预应力筋(a)与各架体相对位移的夹紧单元(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筋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单元(50)包括侧部开口的限位孔(51),夹片(52)卡置于限位孔(51)与预应力筋(a)之间限制预应力筋(a)与限位孔(51)的轴向与径向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筋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架体或架体上设置的限位座(53)上开设有限位孔(51),限位孔(51)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其轴向的缺口(511),缺口(511)的口沿间距大于预应力筋(a)的外径;夹片(52)插置于限位孔(51)中遮挡缺口(5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筋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架体上分别设有限位座(53),限位座(53)的内侧设置弧面(531)围合构成限位孔(51)的孔壁,动力源驱使各限位座(53)在径向方向上做靠近或远离动作调节弧面(531)边沿的间距,弧面(531)边沿的最大间距大于预应力筋(a)的外径,夹片(52)插置于限位孔(51)中遮挡弧面(531)边沿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筋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孔(51)整体呈锥形,位于固定架一(10)、固定架二(20)上的两个限位孔(51)大孔径端布置在二者的邻近侧、小孔径端布置在二者的远离侧;活动架(30)与固定架二(20)之间设有千斤顶(60),活动架(30)上限位孔(51)的布置方式与固定架二(20)上限位孔(51)的布置方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筋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片(52)的外周壁斜率与限位孔(51)孔壁的斜率相符、内周壁曲率小于等于预应力筋(a)的外周曲率,夹片(52)沿其周向分成两个及以上的瓣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筋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架(30)在杆或索(40)的导向下位移,活动架(30)套设在杆或索(40)上且二者构成滑动配合,固定架一(10)、固定架二(20)分别设于杆或索(40)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应力筋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一(10)、固定架二(20)通过锁紧调节单元与杆或索(40)连接并实现连接位置的调节;锁紧调节单元处于调节位时,固定架一(10)、固定架二(20)在杆或索(40)的导向下相对位移调节二者的间距,锁紧调节单元处于锁紧位时,固定架一(10)、固定架二(20)分别与杆或索(4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筋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一(10)和/或固定架二(20)上设有吊耳(1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工程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筋卸载装置,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固定架一、固定架二,固定架一与固定架二之间设有活动架,动力源驱使活动架在固定架一、固定架二之间分别向固定架一、固定架二做靠近或远离式往复运动;固定架一、固定架二、活动架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制预应力筋与各架体相对位移的夹紧单元,固定架一、固定架二、活动架之间设有维持其间距的约束单元。本发明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以锚固位置作为动力源抵靠面的作业方式,卸载不受锚固端预留长度的限制,能应用于任何处于受力状态的预应力筋,应用范围广,且卸载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运输、装拆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束永胜;李厚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胜利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5
技术公布日:2019.12.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