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及其应用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12785发布日期:2020-04-24 18:44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及其应用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外墙混凝土窗台栏板的施工中,由于窗台栏板砼标号与同层梁板、柱不同,往往选择二次浇注。在二次浇注的过程中,同一项目中窗台栏板模板规格统一,一般会采用传统的支模技术。然而,选择传统的支模技术经常存在以下问题:模板底部密封不严,容易出现漏浆的情况,进而造成栏板原结构面污染。另外,栏板厚度一般较薄不宜振捣,振捣易造成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影响整体观感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模板容易漏浆以及整体观感质量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漏浆,有效提高整体观感质量的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一种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设置于梁板上,包括:

内模板;

外模板,与所述内模板平行设置,所述外模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外模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内模板连接;

柔性挡浆带,靠近所述第二端且设置于所述外模板远离所述内模板的表面,其中,所述柔性挡浆带部分伸出所述第二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挡浆带包括凸形导轨和橡胶条,所述凸形导轨设置于所述外模板远离所述内模板的表面,所述橡胶条套设于所述凸形导轨并与所述凸形导轨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条的厚度大于所述外模板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模板还设有铝合金框,所述铝合金边框设置于所述外模板远离所述内模板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模板设有所述铝合金边框,所述铝合金边框设置于所述内模板远离所述外模板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横梁和角撑,所述横梁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内模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外模板连接,所述角撑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斜撑,所述斜撑一端与所述内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梁板连接。

上述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的应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已浇注好的梁板上安装内模板;

将柔性挡浆带设置于外模板,并使所述柔性挡浆带部分伸出所述外模板的第二端;

通过连接件将所述内模板与已安装好所述柔性挡浆带的所述外模板连接,完成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的施工。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在已浇注好的梁板上安装所述内模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安装斜撑,所述斜撑一端与所述内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梁板连接。

上述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通过连接件将内模板和外模板的顶部连接,有效提高了外模板的稳定性,减少因浇筑振捣外模板引起的松动进而出现漏浆跑模的风险,在底部设置柔性挡浆带并且柔性挡浆带伸出外模板的底部,保证了外模板底部与浇筑好的梁板的紧密程度,防止漏浆污染原结构面,有效提高了整体观感质量。因此,上述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避免了漏浆的发生,有效保证了浇筑质量,提高了整体观感质量。此外,上述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的应用施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容易,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的中a部分的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的中b部分的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1设置于梁板2上,包括内模板10、外模板12、连接件14和柔性挡浆带16,所述外模板12所述内模板10平行设置,所述外模板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20和第二端122;连接件14设置于所述第一端120,所述外模板12通过所述连接件14与所述内模板10连接;柔性挡浆带16靠近所述第二端122且设置于所述外模板12远离所述内模板10的表面,其中,所述柔性挡浆带16部分伸出所述第二端122。

上述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1通过连接件14将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的顶部连接,有效提高了外模板12的稳定性,减少因浇筑振捣外模板12引起的松动进而出现漏浆跑模的风险,在底部设置柔性挡浆带16并且柔性挡浆带16伸出外模板12的底部,保证了外模板12底部与浇筑好的梁板2的紧密程度,防止漏浆污染原结构面,有效提高了整体观感质量。因此,上述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1避免了漏浆的发生,有效保证了浇筑质量,提高了整体观感质量。

窗台栏板在浇筑前,先在已浇筑好的梁板2上设置好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待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固定好以后,将混凝土浇注于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之间,凝固成型后,拆除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便形成窗台栏板。如图1所示,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平行设置,窗台栏板形成于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远离彼此的表面均设有铝合金框100,铝合金框100固定在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的表面上。其中,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均为木模板,在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的表面设置铝合金框100,既可以提高木模板的耐用程度以及整体刚性,又可以节省钢材,减轻重量,节约造价,有效提高了窗台栏板的浇筑质量。其中,铝合金框100的形状既可以是网状,也可以是由多根铝合金条形成的栅栏状。另外,铝合金框100与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通过螺钉将铝合金框100钉在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上,此处不做限定。

外模板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20和第二端122,为了便于说明,其中,第一端120为外模板12的顶部,第二端122为外模板12的底部。外模板12的顶部与内模板10的顶部通过连接件14连接,可以提高外模板12的稳定性,减少因浇筑振捣外模板12而引起的松动,避免了漏浆的出现。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4包括第一连接杆140、第二连接杆142、横梁144和角撑146,所述横梁14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4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42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4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4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40与所述内模板1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42与所述外模板12连接,所述角撑146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42和所述横梁14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40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杆140可以通过固定螺栓与内模板10连接,更进一步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杆140、铝合金框100和内模板10,从而实现将第一连接杆140和内模板10固定。同样地,第二连接杆142也可以通过固定螺栓和外模板12连接,固定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连接杆142、铝合金框100和外模板12,从而将第二连接杆142与外模板12固定。其中,固定螺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角撑146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42与横梁144的交叉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140连接,横梁144、第一连接杆140和角撑146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结构,提高了连接件14的稳定性。另外,连接件14可以是钢结构,第一连接杆140、第二连接杆142与横梁144之间可以通过焊接连接。

外模板12的底部设置了柔性挡浆带16,以减少漏浆的发生。如图2和图4所示,柔性挡浆带16的部分伸出外模板12的底部,通过设置高出模板面的柔性挡浆带16,在浇注过程中的柔性挤压保证了模板底部与已浇筑好的梁板2的密实程度,防止漏浆污染原结构面,减少后续清理的人工投入,并且有效保证了浇筑质量,提高了整体观感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挡浆带16包括凸形导轨160和橡胶条162,所述凸形导轨160设置于所述外模板12远离所述内模板10的表面,所述橡胶条162套设于所述凸形导轨160并与所述凸形导轨160可拆卸连接。外模板12远离内模板10的表面为外模板12的外表面,柔性挡浆带16设置于外模板12的外表面。凸形导轨160设置于外模板12的外表面且靠近外模板12的第二端122,即,外模板12的底部,橡胶条162套设在凸形导轨160上,在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设置好以后,橡胶条162是抵压在已浇筑好的梁板2上,通过橡胶条162接触下层梁板2表面,可以达到更好的封闭效果,进而起到防止漏浆的作用。另外,橡胶条162与凸形导轨160可拆卸连接,安拆方便,可以方便后期橡胶条162损坏老化时的更换。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条162的厚度大于所述外模板12的厚度,可以起到封闭外模板12与梁板2之间空隙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凸形导轨160可以是一块钢条,该钢条沿外模板12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垂直于外模板12。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钢条通过螺栓与外模板12上的铝合金框100连接,即,钢条与外模板12可拆卸连接。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采用不同的柔性挡浆带16,扩大了上述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1的适用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钢条与铝合金框100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1还包括斜撑18,所述斜撑18一端与所述内模板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梁板2连接。斜撑18、内模板10和梁板2形成了三角形结构,提高了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连接的稳定性。其中,斜撑18与内模板10和梁板2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采用螺栓连接。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斜撑18是与内模板10上的铝合金框10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还通过止水螺栓20连接。

以下对上述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1的应用施工方法进行说明,一实施例的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1的应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已浇注好的梁板2上安装内模板10。窗台栏板是形成于梁板2之上,在施工时,先安装内模板10,内模板10的安装方法与方式可以采用业内的常规做法。

步骤二、将柔性挡浆带16设置于外模板12,并使所述柔性挡浆带16部分伸出所述外模板12的第二端122。柔性挡浆带16事先设置好,并且柔性挡浆带16的底部高出外模板12的底部,通过柔性挤压,使窗台栏板与已浇筑的梁板2连接紧密,避免漏浆的出现。

步骤三、通过连接件14将所述内模板10与已安装好所述柔性挡浆带16的所述外模板12连接,完成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1的施工。通过连接件14将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的顶部连接,提高外模板12的稳定性,降低浇注振捣时跑模的风险。

以下采用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1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在使用时,首先制作好已设有铝合金框100的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接着安装高度为600cm,长度为1200cm的内模板10,之后安装斜撑18,固定高度为600cm,角度为60度,然后将止水螺栓20从内向外穿出,然后安装已设置好柔性挡浆带16的外模板12,其中,橡胶条162高出外模板12底部5cm。调整偏差,安装连接件14,使第一连接杆140与内模板10连接,第二连接杆142与外模板12连接,接着将内模板10和外模板12调整平直后将止水螺栓20及斜撑18固定好,之后依次与相邻模板连接,浇筑完成后达到可拆模条件后按照与安装相反的顺序先拆外模板12后拆内模板10,清理干净后翻到其他工作面使用。

上述窗台栏板的模板结构1通过在顶部设置连接件14,有效提高外模板12的稳定性,降低因浇注振捣外模板12导致外模板12松动,进而出现漏浆跑模的现象。铝合金框100与木模板的有点有效结合,在提高木模板耐用程度及整体刚度的同时节省钢材,减轻了重量,有利于节约工程造价。底部设置可拆卸的橡胶条162通过柔性挤压而接触下层的梁板2,保证了外模板12底部与梁板2的密实程度,防止漏浆污染原结构面,减少后续清理的人工,并且提高了整体观感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