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5302发布日期:2019-12-17 21:02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



背景技术:

墩柱钢筋绑扎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是最为普遍,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通常做法是钢筋在加工场下料制作,吊装,选用劲性骨架或架立筋进行钢筋定位及绑扎。这种施工方法均会产生施工工作面小,具有局限性;操作空间离地面高,具有危险性;高处的钢筋的绑扎要考虑到吊装的问题,耗时大;此外还受承台及下面墩节浇筑养护的时间影响,天气的影响,现场材料放置混杂,施工进展受到影响,导致工期延后。为了保证墩柱钢筋绑扎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的施工,在施工工作面不足且必须保证工期不延迟的情况下,一个合理有效的墩柱钢筋绑扎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设计不合理,会造成施工操作空间受限、工期的拖延、施工质量、安全无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强、生产时间短、材料成本投入较小的钢筋绑扎平台;其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只要较小操作空间既能够较好完成操作的钢筋绑扎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包括

支撑部,上表面开有凹槽;

操作平台平联,连接在支撑部上表面的凹槽内;

操作平台,连接在支撑部的上表面;

爬梯,连接在支撑部的外侧面;

定位骨架,定位骨架分为上下两组,上面一组与支撑部上部固定连接,下面一组与支撑部下部及地面固定连接;

挡板组件,挡板组件一侧面分别与支撑部和定位骨架连接,挡板组件上端高于操作平台平联上表面。

所述的支撑部包括两根底部横梁、多根底部平联、多根支撑斜撑和多根支撑立柱;所述的两根底部横梁平行设置,多根底部平联分别垂直连接在两平行底部横梁之间;所述的多根支撑立柱的下表面分别垂直连接在底部横梁的上表面,两根底部横梁连接的支撑立柱对称布设;每根支撑斜撑的一端与支撑立柱的外表面连接,每根支撑斜撑的另一端与地面连接;底部横梁位于两端端头的支撑立柱到底部横梁两端端头的距离不等。

所述的支撑立柱的左右侧面分别与底部横梁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加强支撑,相邻的两支撑立柱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的支撑立柱的上表面开有凹槽,凹槽的深度与操作平台平联的高度相同。

所述的操作平台由两部分操作平台面板组成;两部分操作平台面板分别搭接在操作平台平联的两端上表面,两部分操作平台面板之间留有空间。

所述的挡板组件包括挡板斜撑、挡板、第一挡板平联和第二挡板平联;所述的挡板垂直连接在第一挡板平联上表面,第一挡板平联的下表面与支撑部一端水平固定连接;第二挡板平联水平连接在挡板的另一侧面;所述的挡板斜撑的一端与第二挡板平联固定连接,挡板斜撑的一端与地面倾斜连接,挡板斜撑的一端与地面倾斜连接;挡板的上端高于操作平台平联上表面。

所述的上下两组定位骨架均包括多个定位骨架支架和两个定位杆;所述的上面一组定位骨架中的定位骨架支架与每个定位杆垂直连接,并通过定位骨架支架将定位杆水平连接在支撑部上部内侧且两个定位杆相对对称设置;所述的下面一组定位骨架中的定位骨架支架与定位杆垂直连接,并通过定位骨架支架将定位杆水平连接在支撑部下部内侧,定位杆的下表面还间隔的连接有与地面垂直的定位骨架支架;上下两组定位骨架中的定位杆与支撑部内侧壁的距离均相等。

还包括分离式支架和爬梯;所述的爬梯连接在支撑部的外侧面;所述的分离式支架是至少上表面为水平面的框架结构,置于支撑部一端与挡板组件的相对侧的地面上

还包括分离式支架和爬梯,所述的爬梯连接在支撑部的外侧面,所述的分离式支架是至少上表面为水平面的框架结构,置于支撑部一端与挡板组件的相对侧的地面上;所述的支撑部包括两根底部横梁、多根底部平联、多根支撑斜撑和多根支撑立柱;所述的两根底部横梁平行设置,多根底部平联分别等间距垂直连接在两平行底部横梁之间;所述的多根支撑立柱的下表面分别垂直连接在底部横梁的上表面,两根底部横梁连接的支撑立柱对称等间距布设;每根支撑斜撑的一端与支撑立柱的外表面连接,每根支撑斜撑的另一端与地面连接;底部横梁位于两端端头的支撑立柱到底部横梁端头的距离不等;所述的支撑立柱的左右侧面分别与底部横梁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加强支撑,相邻的两支撑立柱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的支撑立柱的上表面开有圆形凹槽;所述的操作平台由两部分操作平台面板组成;两部分操作平台面板分别搭接在操作平台平联的两端上表面,两部分操作平台面板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的操作平台平联的两端分别水平平行悬挑的连接在两根底部横梁连接的对应支撑立柱上表面的圆形凹槽内;所述的操作平台面板连接在操作平台平联上表面;所述的操作平台还包括多个操作平台栏杆立柱、操作平台栏杆扶手和操作平台踢脚板;所述的操作平台栏杆立柱的下端竖直连接在支撑部上部外侧壁;所述的操作平台栏杆扶手连接在立柱之间;操作平台踢脚板连接在所述的操作平台面板与操作平台栏杆立柱之间,操作平台栏杆立柱与支撑立柱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支撑;所述的挡板组件包括挡板斜撑、挡板、第一挡板平联和第二挡板平联;所述的挡板垂直连接在第一挡板平联上表面,第一挡板平联的下表面与支撑部中支撑立柱到底部横梁端头的距离长的一端水平固定连接;第二挡板平联水平连接在挡板的另一侧面;所述的挡板斜撑的一端与第二挡板平联固定连接,挡板斜撑的一端与地面倾斜连接,挡板斜撑的一端与地面倾斜连接;挡板的上端高于操作平台平联上表面;所述的上下两组定位骨架均包括多个定位骨架支架和两个定位杆;所述的上面一组定位骨架中的定位骨架支架等间距的与每个定位杆垂直连接,并通过定位骨架支架将定位杆水平连接在支撑立柱上部内侧且两个定位杆相对对称设置;所述的下面一组定位骨架中的定位骨架支架等间距的与定位杆垂直连接,并通过定位骨架支架将定位杆水平连接在支撑立柱下部内侧,定位杆的下表面还间隔的连接有与地面垂直的定位骨架支架;上下两组定位骨架中的定位杆与支撑部内侧壁的距离均相等。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部、连接在支撑部的上表面的操作平台、连接在支撑部的外侧面的爬梯、挡板组件及分为上下两组且上面一组与支撑部上部固定连接,下面一组与支撑部下部及地面固定连接的定位骨架的有机设置,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本实用新型作业面广,施工平面开阔,不受干扰,安全性高。由于工程中墩柱相同类型比较多,用本实用新型施工,可以满足多个类型墩柱钢筋绑扎,其具有模块化、标准化,多功能使用。由于胎架放置在地面上且有护栏防护,在一定程度上对比在竖直墩柱钢筋绑扎更具有安全性。由于增加了一个墩柱绑扎的工作面,节省了时间,大大的提高了施工工效,很好的解决了因为墩柱绑扎工作面不足而导致后面工期延后的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部与定位骨架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爬梯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分离式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部横梁;2-底部平联;3-支撑斜撑;4-支撑立柱;5-定位骨架;6-挡板斜撑;7-挡板;8-第一挡板平联;9-操作平台平联;10-操作平台栏杆立柱;11-操作平台栏杆扶手;12-单边爬梯上部栏杆立柱;13-操作平台面板;14-操作平台踢脚板;15-单边爬梯斜撑;16-单边爬梯栏杆立柱;17-单边爬梯栏杆扶手;18-单边爬梯梯步;19-单边爬梯平联;20-分离式支架;21-定位骨架支架;22-第一加强支撑;23-定位杆;24-第二挡板平联;25-第二加强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根据图1-8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包括

支撑部,上表面开有凹槽;

操作平台平联9,连接在支撑部上表面的凹槽内;

操作平台,连接在支撑部的上表面;

爬梯,连接在支撑部的外侧面;

定位骨架5,定位骨架5分为上下两组,上面一组与支撑部上部固定连接,下面一组与支撑部下部及地面固定连接;

挡板组件,挡板组件一侧面分别与支撑部和定位骨架5连接,挡板组件上端高于操作平台平联9上表面。

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更好地保证整体式模块化钻孔平台施工的完整性,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步骤1):先把本实用新型中的操作平台平联9放置在支撑部上表面的凹槽内,要保持操作平台平联9上表面与支撑部上表面齐平。

步骤2):其后,在操作平台平联9上方水平垂直方向放置墩身一侧主筋,按照制作要求,通过主筋进行绑扎。

步骤3):绑扎完毕后,微吊墩柱钢筋笼,抽出连接在支撑部上表面的凹槽内的操作平台平联9,待操作平台平联9全部抽出后进行吊装施工。

本实施例中,操作平台平联9采用的材料是槽8。

本实用新型作业面广,施工平面开阔,不受干扰,安全性高;大大的提高了施工工效,很好的解决了因为墩柱绑扎工作面不足而导致后面工期延后的问题。

实施例二:

根据图1-3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支撑部包括两根底部横梁1、多根底部平联2、多根支撑斜撑3和多根支撑立柱4;所述的两根底部横梁1平行设置,多根底部平联2分别垂直连接在两平行底部横梁1之间;所述的多根支撑立柱4的下表面分别垂直连接在底部横梁1的上表面,两根底部横梁1连接的支撑立柱4对称布设;每根支撑斜撑3的一端与支撑立柱4的外表面连接,每根支撑斜撑3的另一端与地面连接;底部横梁1位于两端端头的支撑立柱4到底部横梁1两端端头的距离不等。

在本实施例中,底部横梁1、支撑斜撑3、支撑立柱4和底部平联2采用的材料分别为工25a、50角钢、工20a和槽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满足了施工对墩柱钢筋绑扎胎架的强度要求,保证了施工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底部横梁1位于两端端头的支撑立柱4到底部横梁1两端端头的距离不等的技术方案,满足绑扎操作的实际需要。

实施例三:

根据图1-3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支撑立柱4的左右侧面分别与底部横梁1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加强支撑22,相邻的两支撑立柱4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实际使用时,本技术方案使得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的稳固性得到加强。

实施例四:

根据图1-3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支撑立柱4的上表面开有的凹槽,凹槽的深度与操作平台平联9的高度相同。

在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得操作平台平联9放置到支撑部上后,也能便利的连接操作平台,且使操作平台连接的较平稳,保证了操作施工的安全性。

实施例五:

根据图1、图5和图6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操作平台由两部分操作平台面板13组成;两部分操作平台面板13分别搭接在操作平台平联9的两端上表面,两部分操作平台面板13之间留有空间。

在实际使用时,本技术方案既能够保证施工的便利性,又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木板作为操作平台面板13,方便且廉价。两侧的操作平台面板13的内沿均不超过位于操作平台面板13下方的定位骨架5的内沿,使两部分操作平台之间形成操作空间,便于施工操作。

实施例六:

根据图1和图4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挡板组件包括挡板斜撑6、挡板7、第一挡板平联8和第二挡板平联24;所述的挡板7垂直连接在第一挡板平联8上表面,第一挡板平联8的下表面与支撑部一端水平固定连接;第二挡板平联24水平连接在挡板7的另一侧面;所述的挡板斜撑6的一端与第二挡板平联24固定连接,挡板斜撑6的一端与地面倾斜连接,挡板7的上端高于操作平台平联9上表面。

在实际使用时,挡板组件的作用是保证墩柱伸出的主筋钢筋其末端在同一截面上,确保钢筋笼满足要求,也方便后续节墩柱钢筋笼的吊装和施工。挡板组件的构成,保证了挡板7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七:

根据图1、图3和图6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上下两组定位骨架5均包括多个定位骨架支架21和两个定位杆23;所述的上面一组定位骨架5中的定位骨架支架21与每个定位杆23垂直连接,并通过定位骨架支架21将定位杆23水平连接在支撑部上部内侧且两个定位杆23相对对称设置;所述的下面一组定位骨架5中的定位骨架支架21与定位杆23垂直连接,并通过定位骨架支架21将定位杆23水平连接在支撑部下部内侧,定位杆23的下表面还间隔的连接有与地面垂直的定位骨架支架21;上下两组定位骨架5中的定位杆23与支撑部内侧壁的距离均相等。

在实际使用时,定位骨架5的作用是为墩柱两侧弯曲钢筋进行定位与固定。定位骨架5放置的高度与宽度根据工程中所需要的墩柱截面尺寸进行调整焊接。

实施例八:

根据图1、图7和图8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分离式支架20和爬梯;所述的爬梯连接在支撑部的外侧面;所述的分离式支架20是至少上表面为水平面的框架结构,置于支撑部一端与挡板组件的相对侧的地面上。

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立柱4距离底部横梁1端头处由于挑出,上方没有型钢支撑,导致这段钢筋会整体产生弯曲,为了避免这段钢筋的整体弯曲,在支撑部一端与挡板组件的相对侧的地面上放置分离式支架20作为支撑,保证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本实施例中的分离式支架2采用的是50角钢组成的。墩柱的端头底部主筋放置在分离式型钢支架20上方,其高度可由工程中墩柱截面尺寸的类型变化而变化。

爬梯的设置使得上下操作平台进行施工更加便利。

实施例九:

根据图1-8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墩柱钢筋绑扎胎架,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分离式支架20和爬梯,所述的爬梯连接在支撑部的外侧面,所述的分离式支架20是至少上表面为水平面的框架结构,置于支撑部一端与挡板组件的相对侧的地面上;所述的支撑部包括两根底部横梁1、多根底部平联2、多根支撑斜撑3和多根支撑立柱4;所述的两根底部横梁1平行设置,多根底部平联2分别等间距垂直连接在两平行底部横梁1之间;所述的多根支撑立柱4的下表面分别垂直连接在底部横梁1的上表面,两根底部横梁1连接的支撑立柱4对称等间距布设;每根支撑斜撑3的一端与支撑立柱4的外表面连接,每根支撑斜撑3的另一端与地面连接;底部横梁1位于两端端头的支撑立柱4到底部横梁1端头的距离不等;所述的支撑立柱4的左右侧面分别与底部横梁1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加强支撑22,相邻的两支撑立柱4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的支撑立柱4的上表面开有圆形凹槽;所述的操作平台由两部分操作平台面板13组成;两部分操作平台面板13分别搭接在操作平台平联9的两端上表面,两部分操作平台面板13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的操作平台平联9的两端分别水平平行悬挑的连接在两根底部横梁1连接的对应支撑立柱4上表面的圆形凹槽内;所述的操作平台面板13连接在操作平台平联9上表面;所述的操作平台还包括多个操作平台栏杆立柱10、操作平台栏杆扶手11和操作平台踢脚板14;所述的操作平台栏杆立柱10的下端竖直连接在支撑部上部外侧壁;所述的操作平台栏杆扶手11连接在立柱10之间;操作平台踢脚板14连接在所述的操作平台面板13与操作平台栏杆立柱10之间,操作平台栏杆立柱10与支撑立柱4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支撑25;所述的挡板组件包括挡板斜撑6、挡板7、第一挡板平联8和第二挡板平联24;所述的挡板7垂直连接在第一挡板平联8上表面,第一挡板平联8的下表面与支撑部中支撑立柱4到底部横梁1端头的距离长的一端水平固定连接;第二挡板平联8水平连接在挡板7的另一侧面;所述的挡板斜撑6的一端与第二挡板平联8固定连接,挡板斜撑6的一端与地面倾斜连接,挡板斜撑6的一端与地面倾斜连接;挡板7的上端高于操作平台平联9上表面;所述的上下两组定位骨架5均包括多个定位骨架支架21和两个定位杆23;所述的上面一组定位骨架5中的定位骨架支架21等间距的与每个定位杆23垂直连接,并通过定位骨架支架21将定位杆23水平连接在支撑立柱4上部内侧且两个定位杆23相对对称设置;所述的下面一组定位骨架5中的定位骨架支架21等间距的与定位杆23垂直连接,并通过定位骨架支架21将定位杆23水平连接在支撑立柱4下部内侧,定位杆23的下表面还间隔的连接有与地面垂直的定位骨架支架21;上下两组定位骨架5中的定位杆23与支撑部内侧壁的距离均相等。

在实际使用时,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立柱4材料为工20a;底部横梁1材料为工25a;操作平台平联9材料为槽8,底部平联2、操作平台栏杆立柱10材料为槽10;支撑斜撑3、定位骨架5、分离式支架20材料为50角钢;操作平台栏杆扶手11材料为φ48×3.5mm钢管;挡板7、操作平台踢脚板14材料为厚度为1cm的钢板;操作平台面板13材料为木板;挡板斜撑6、第一挡板平联8材料是槽10;第二挡板平联24采用的是50角钢。

如图2所示,底部横梁1的长度为11.5m其翼缘板面朝下,两排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其腹板之间焊接4根底部平联2,间距为3.7m,长度为2.7m均匀布置。支撑立柱4焊接在底部横梁1的顶面,其腹板面与下方底部平联2腹板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每根立柱两侧翼缘板处与底部横梁1顶面呈角度各焊接一根长为1m的支撑斜撑3;外侧腹板处与地面预埋钢筋处呈角度焊接一根1.9m的支撑斜撑3。本实施例总中共有12根高为2m的支撑立柱4,支撑立柱4之间间距为1.7m,最外两端支撑立柱4分别距离底部横梁1端头0.9m和1.9m,两排均匀对称布置。支撑立柱4顶部开设凹槽或开孔洞,孔洞尺寸为100×110mm,用于插接操作平台平联9。

如图3所示,定位骨架5中的两个定位杆23的长度为11.5m,定位骨架支架21采用的是50角钢。在每一处支撑立柱4内侧的下部通过两根0.5m的定位骨架支架21分别与支撑立柱4和地面进行连接,在每一处支撑立柱4内侧的上部通过一根距顶0.25m、长度为0.5m的角钢和支撑立柱4进行连接。定位骨架5放置的高度与宽度,可以根据工程中所需要的墩柱截面尺寸进行调整焊接。

如图4所示,在最外端支撑立柱4距离底部横梁1端头1.9m的一端端头处,连接有一块尺寸为2×2.1m的挡板7。其构造为竖直钢板底部焊接在槽10的第一挡板平联8的翼缘板上方,第一挡板平联8水平垂直焊接在两排底部横梁1上。挡板7的一侧面与定位骨架5进行焊接,另一侧面距顶部35cm处,水平焊接一根2m长的50角钢的第二挡板平联24。第二挡板平联24中间放置一根2m长槽10挡板斜撑6,两端分别放置一根2m长50角钢挡板斜撑6,都以与地面成60°的夹角焊接在钢板和地面预埋钢筋上。

如图5所示,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在上爬梯左侧的一根支撑立柱4外,其余11根支撑立柱4都在相同顶面焊接一根0.45m采用槽10的操作平台栏杆立柱10,使操作平台栏杆立柱10的腹板面紧靠于支撑立柱4翼缘板表面,并且其顶面与使操作平台栏杆立柱10的操作平台平联9的顶面要求齐平,方便铺设操作平台面板13。在悬挑的操作平台平联9的外端下方,操作平台栏杆立柱10与支撑立柱4之间倾斜的连接有第二加强支撑25,第二加强支撑25采用的是50角钢,使其形成稳定三角架,增强稳定性。

如图6所示,操作平台挡脚板14为1cm钢板,操作平台挡脚板14的长边焊接在操作平台栏杆立柱10下部。在操作平台平联9的两端上表面搭设木板,作为操作平台面板13,两部分操作平台面板13之间留有空间;操作平台栏杆立柱10与支撑立柱4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支撑25,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稳固。

如图7所示,为了使爬梯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得到加强,爬梯由单边爬梯斜撑15、单边爬梯栏杆立柱16、单边爬梯梯步18和单边爬梯平联19组成。材质为槽10的单边爬梯斜撑15有两根且与地面呈60°夹角的开口相对,两根单边爬梯斜撑15的上端焊接在单边爬梯平联19的底部,两根单边爬梯斜撑15的下端焊接在地面的预埋钢筋处。单边爬梯梯步18由7个50角钢组成,等间距水平连接在两边爬梯斜撑15之间,单边爬梯梯步18两面呈水平面在上,竖直面在下,焊接在两侧单边爬梯斜撑15腹板中。单边爬梯栏杆立柱16垂直连接在单边爬梯斜撑15上表面,单边爬梯栏杆扶手17连接在单边爬梯栏杆立柱16上表面;单边爬梯栏杆立柱16采用的是50角钢,单边爬梯栏杆扶手17采用的是φ48×3.5mm钢管。单边爬梯栏杆立柱16长度为0.5m,间隔布置两个。所有的操作平台栏杆立柱10在上、中处都开设两个55mm的孔洞,用于φ48×3.5mm钢管的操作平台栏杆扶手11穿过,作为护栏。

如图8所示,所述的支撑立柱4距离底部横梁1端头0.9m一端的端头处,由于挑出0.9m,上方没有型钢支撑,导致这段钢筋会整体产生弯曲,所以需要一个支撑,本实施例中的分离式支架20外观如板凳,由50角钢组成的分离式型钢支架20支撑。墩柱的端头底部主筋放置在分离式支架20上方,其高度可由工程中墩柱截面尺寸的类型变化而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业面广,施工平面开阔,不受干扰,安全性高。由于工程中墩柱相同类型比较多,用本实用新型施工,可以满足多个类型墩柱钢筋绑扎,其具有模块化、标准化,多功能使用。由于胎架放置在地面上且有护栏防护,在一定程度上对比在竖直墩柱钢筋绑扎更具有安全性。由于增加了一个墩柱绑扎的工作面,节省了时间,大大的提高了施工工效,很好的解决了因为墩柱绑扎工作面不足而导致后面工期延后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