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阳光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4263发布日期:2020-03-31 16:3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阳光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阳光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阳光房。



背景技术:

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阳光房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阳光房是国内外追求自然、时尚人士所推崇的建筑。然而,现有的阳光房结构单一,透光率低,而且隔热隔音性能差,不易进行环境温湿度控制,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透光率好、智能化程度高及安全可靠的智能阳光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阳光房,包括阳光房本体,所述阳光房本体包括房顶、底面、三面玻璃窗结构及一面推拉门结构,所述房顶为人字形结构,所述阳光房本体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房顶的上方铺设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推拉门结构包括安装有玻璃体的推拉门扇,所述玻璃窗结构包括窗框及玻璃体,所述玻璃窗结构和推拉门结构的玻璃体包括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内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与中层玻璃之间设置有第一玻璃空腔,所述中层玻璃与内层玻璃之间设置有第二玻璃空腔,所述外层玻璃和中层玻璃之间上下两端、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上下两端通过固定安装有隔条,所述外层玻璃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银薄膜层,所述银薄膜层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透光膜层,所述银薄膜层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防辐射膜层,所述内层玻璃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透光膜层,所述中层玻璃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吸声膜层。

较佳地,所述阳光房本体还包括智能门窗系统、无线灯光系统、通风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对智能门窗系统、无线灯光系统及通风系统进行控制,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面板。

较佳地,所述智能门窗系统包括固定扇、活动扇及导轨,所述导轨铺设在活动扇的底部,所述活动扇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活动扇的底部,所述活动扇通过驱动轮在导轨上朝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扇的方向移动。

较佳地,所述驱动轮为电机整体式结构,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安装在驱动轮内部。

较佳地,所述无线灯光系统包括光源、灯光控制设备、无线接收模块及无线输出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无线输出模块通过无线连接,所述无线输出模块与plc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plc控制面板与所述灯光控制设备电连接,所述灯光控制设备与光源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通风设备,所述通风设备设置在阳光房本体的顶部。

较佳地,所述阳光房本体内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所述阳光房本体外设置有风速传感器及雨量传感器,阳光房本体的一侧设置有plc控制面板,所述plc控制面板分别与温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雨量传感器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阳光房本体的底面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地板层、隔热层、隔潮层及底板层。

较佳地,所述房顶左右两侧的下方均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支架与房顶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槽通过输水管与水池连接。

较佳地,还包括充电控制器及逆变器,所述充电控制器及逆变器设置在阳光房本体内,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充电控制器对蓄电池充电,所述逆变器电连接在充电控制器与蓄电池之间,逆变器与阳光房本体内的用电设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阳光房通过三面玻璃窗结构及一面推拉门结构的设置,阳光房通透性好,隔热隔音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阳光房通过智能门窗系统、无线灯光系统、通风系统及控制系统,并通过室内外的温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雨量传感器,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集成控制智能阳光房,从而对室内的温度、湿度及光度进行调节,实现房内环境的自动控制,智能化程度高,采用太阳能供电,节能环保,用电方便且安全;

(3)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窗系统的活动扇通过驱动轮安装在导轨上,驱动轮内安装有步进电机,通过步进电机带动驱动轮在导轨上运动,从而带动活动扇朝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扇的方向移动,控制系统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活动扇的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阳光房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阳光房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玻璃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阳光房控制系统的连接结构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无线灯光系统的连接结构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阳光房本体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阳光房本体,2-玻璃窗结构,3-房顶,4-太阳能光伏板,5-集水槽,6-风速传感器,7-推拉门结构,8-plc控制面板,9-控制系统,10-智能门窗系统,11-无线灯光系统,12-通风系统,13-温湿度传感器,14-光传感器,15-雨量传感器,16-无线输出模块,17-无线接收模块,18-灯光控制设备,19-光源,20-地板层,21-隔热层,22-隔潮层,23-底板层,201-活动扇,202-固定扇,301-外层玻璃,302-中层玻璃,303-内层玻璃,304-第一玻璃空腔,305-第二玻璃空腔,306-第一透光膜层,307-银薄膜层,308-防辐射层,309-吸声膜层,310-第二透光膜,311-隔条,312-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阳光房,包括阳光房本体1,所述阳光房本体1包括房顶3、底面、三面玻璃窗结构2及一面推拉门结构7,所述房顶3为人字形结构,所述阳光房本体1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房顶3的上方铺设有太阳能光伏板4,所述太阳能光伏板4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房顶3左右两侧的下方均设有集水槽5,所述集水槽5通过支架与房顶3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槽5通过输水管与水池连接,便于雨水收集利用;还包括充电控制器及逆变器,所述充电控制器及逆变器设置在阳光房本体1内,所述太阳能光伏板4通过充电控制器对蓄电池充电,所述逆变器电连接在充电控制器与蓄电池之间,逆变器与阳光房本体1内的用电设备电连接,采用太阳能为阳光房本体内的用电设备供电,节能环保,用电方便且安全;

所述推拉门结构7包括安装有玻璃体的推拉门扇,所述玻璃窗结构2包括窗框及玻璃体,如图3所示,所述玻璃窗结构2和推拉门结构7的玻璃体包括外层玻璃301、中层玻璃302、内层玻璃303,所述外层玻璃301与中层玻璃302之间设置有第一玻璃空腔304,所述中层玻璃302与内层玻璃303之间设置有第二玻璃空腔304,所述外层玻璃301和中层玻璃302之间上下两端、中层玻璃302和内层玻璃303之间上下两端通过固定安装有隔条311,所述外层玻璃30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银薄膜层307,所述银薄膜层307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透光膜层306,所述银薄膜层307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防辐射膜层308,所述内层玻璃303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透光膜层310,所述中层玻璃302的两侧设置有吸声膜层309,吸声膜层309为微穿孔透明聚碳酸脂薄膜,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

如图4,所述阳光房本,1还包括智能门窗系统10、无线灯光系统11、通风系统12及控制系统9,所述控制系统9分别对智能门窗系统10、无线灯光系统11及通风系统12进行控制,所述控制系统9包括plc控制面板8;所述智能门窗系统包括固定扇202、活动扇201及导轨,所述导轨铺设在活动扇201的底部;所述活动扇201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活动扇21的底部,且导轨铺设的水平高度低于固定扇202安装的高度,导轨内设置有与滚轮形状匹配的凹槽,滚轮于凹槽之中滚动,活动扇201底部的高度与固定扇202底部高度一致,所述活动扇201通过驱动轮在导轨上朝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扇202的方向移动;所述驱动轮为电机整体式结构,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安装在驱动轮内部,步进电机与plc控制面板8电连接,plc控制面板8控制步进电机,通过步进电机带动驱动轮在导轨上运动,从而带动活动扇201朝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扇202的方向移动。

如图5所示,所述无线灯光系统11包括光源19、灯光控制设备18、无线接收模块17及无线输出模块16,所述无线输出模块16与无线接收模块17通过无线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17与plc控制面板8电连接,所述plc控制面板8与所述灯光控制设备18电连接,所述灯光控制设备18与光源19电连接,无线输出模块16和无线接收模块17为蓝牙或者为wifi模块,所述无线发送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的型号为skb360,灯光控制设备为控制开关,当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无线输出模块输出的信号,其传输给plc控制面板,plc控制面板控制灯光控制设备对光源进行开或关;所述通风系统12包括通风设备,所述通风设备设置在阳光房本体1的顶部,plc控制面板与通风设备电连接,对通风设备的开关进行控制;所述阳光房本体1内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3和光传感器14,所述阳光房本体1外设置有风速传感器6及雨量传感器15,阳光房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plc控制面板8,所述plc控制面板8分别与温湿度传感器13、光传感器14、风速传感器6及雨量传感器15电连接;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雨量传感器将信号实时传输给控制系统,当温湿度值、风速及雨量值达到设定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智能门窗系统对开或关门窗,并控制抽风系统对阳光房本体进行通风,光传感器将信号实时传输给控制系统,当传输的值达到预定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无线灯光系统对光源进行启动或关闭。

较佳地,如图6所示,所述阳光房本体1的底面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地板层20、隔热层21、隔潮层22及底板层23。阳光房本体1底面的设置具有隔潮隔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阳光房通过智能门窗系统10、无线灯光系统11、通风系统12及控制系统9,并通过室内外的温湿度传感器13、光传感器14、风速传感器6及雨量传感器15,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集成控制智能阳光房,从而对室内的温度、湿度及光度进行调节,实现房内环境的自动控制,智能化程度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