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集成吊顶的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2218发布日期:2020-04-03 14:1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用于集成吊顶的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将用于集成吊顶的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专利技术文献公开的一种用于集成吊顶电器面板的型材框,型材包括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第四折边及装饰边,所述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第四折边头尾依次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连接呈“┏”形,第三折边与第四折边连接呈“┗”形,第一折边与第三折边之间形成安装腔,第一折边上设有第一凸台,第三折边上设有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位于该安装腔内且两者在同一水平线,所述装饰边位于与第二折边上方,且与第一折边固定连接,装饰边位与第二折边之间留有空腔,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留有间隙,第一折边下端设有卡台。现有技术的型材存在结构复杂,导致加工成本高,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实现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装便捷的用于集成吊顶的安装组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集成吊顶的安装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一呈板状的第一基体,第一基体上远离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基体固定相连的第一挂腔,第一挂腔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一挂腔的开口相对其内部空间变窄,第一挂腔内设有第一挂件,第一挂件上设有与第一挂腔可挂牢的挂钩,第一挂件与天花顶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基体的上端设有槽口呈水平向的第一槽体,所述第一基体上设有第一壁体,第一壁体与第一基体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壁体与第一基体分别设有第一凸体,两第一凸体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壁体与第一基体之间设有夹片,所述夹片一端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边分别设在夹片两侧,夹片与第一连接件安装时,其中一第一凸体插入第一凹槽内,另一第一凸体支撑所述第一凸边,夹片下端贴近第一基体。

其中,第一槽体内设有吊顶面板。

其中,所述挂钩呈倒“t”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型材,可实现低成本快捷制造,第一连接件与夹片的相连也为可装配结构,具有很强的适配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用于集成吊顶的安装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3,所述第一连接件3包括一呈板状的第一基体31,第一基体31上远离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基体31固定相连的第一挂腔30,第一挂腔30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一挂腔30的开口相对其内部空间变窄,第一挂腔30内设有第一挂件,第一挂件上设有与第一挂腔30可挂牢的挂钩,第一挂件与天花顶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基体31的上端设有槽口呈水平向的第一槽体32,所述第一基体31上设有第一壁体33,第一壁体33与第一基体31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壁体33与第一基体31分别设有第一凸体,两第一凸体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壁体33与第一基体31之间设有夹片7,所述夹片7一端设有第一凹槽70和第一凸边71,所述第一凹槽70和第一凸边71分别设在夹片7两侧,夹片7与第一连接件3安装时,其中一第一凸体插入第一凹槽70内,另一第一凸体支撑所述第一凸边71,夹片7下端贴近第一基体31。

本实施例中,第一槽体32内设有吊顶面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呈倒“t”形。

实施例2

如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吊顶的错层安装结构,所述吊顶包括上吊顶面1和下吊顶面2,所述上吊顶面1和下吊顶面2不在同一水平面,还包括用于集成吊顶的安装组件,所述用于集成吊顶的安装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3,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分别与天花顶固定相连,上吊顶面1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相连,第一连接件3与下吊顶面2相连。本实施例中,上吊顶面1包括金属扣板或平板。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包括一呈板状的第一基体31,第一基体31上远离第二连接件4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基体31固定相连的第一挂腔30,第一挂腔30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一挂腔30的开口相对其内部空间变窄,第一挂腔30内设有第一挂件5,第一挂件5上设有与第一挂腔30可挂牢的挂钩,第一挂件5与天花顶固定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31的上端设有槽口呈水平向的第一槽体32,所述槽口朝向第二连接件4,上吊顶面1的一侧设置在第一槽体32。上吊顶面1的一侧设置在第一槽体32后由第一连接件3支撑。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31上远离第二连接件4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壁体33,第一壁体33与第一基体31具有间隙,作为优选,第一壁体33可利用第一挂腔30的外壁,从而节省材料,当然也可以独立设置一与第一基体31固定相连的第一壁体33。所述第一壁体33与第一基体31分别设有第一凸体34,两第一凸体34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壁体33与第一基体31之间设有夹片7,所述夹片7一端设有第一凹槽70和第一凸边71,所述第一凹槽70和第一凸边71分别设在夹片7两侧,夹片7与第一连接件3安装时,其中一第一凸体34插入第一凹槽70内,另一第一凸体34支撑所述第一凸边71,夹片7下端贴近第一基体31。安装时,上吊顶面1的另一侧可嵌入夹片7与第一基体31之间实现卡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4包括一第二基体41,第二基体41上端设有与第二基体41固定相连的第二挂腔40,第二挂腔40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二挂腔40的开口相对其内部空间变窄,第二挂腔40内设有第二挂件5’,第二挂件5’上设有与第二挂腔40可挂牢的挂钩,第二挂件5’与天花顶固定相连,第二基体41的下端设有向远离第一连接件3一侧延伸的折边。上吊顶面1的延伸可搁置在折边,上吊顶面1作为上吊顶面1延伸的支撑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体41连接一第二壁体42,第二壁体42与第二基体41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壁体42与第二基体41分别设有第二凸体43,两第二凸体43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壁体42与第二基体41之间设有夹片7,所述夹片7一端设有第一凹槽70和第一凸边71,所述第一凹槽70和第一凸边71分别设在夹片7两侧,夹片7与第二连接件4安装时,其中一第二凸体43插入第一凹槽70内,另一第二凸体43支撑所述第一凸边71,夹片7下端贴近第二基体4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壁体42设置在第二挂腔40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呈倒“t”形。呈倒“t”形的挂钩设置在挂腔后,挂钩两侧均与挂腔挂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4包括一第二基体41,第二基体41上端设有与第二基体41固定相连的第二挂腔40,第二挂腔40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二挂腔40的开口相对其内部空间变窄,第二挂腔40内设有第二挂件5’,第二挂件5’上设有与第二挂腔40可挂牢的挂钩,第二挂件5’与天花顶固定相连,第二基体41的下端设有向远离第一连接件3一侧延伸的折边;所述第二基体41连接一第二第二壁体42,第二壁体42与第二基体41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壁体42与第二基体41分别设有第二凸体43,两第二凸体43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壁体42与第二基体41之间设有夹片7,所述夹片7一端设有第一凹槽70和第一凸边71,所述第一凹槽70和第一凸边71分别设在夹片7两侧,夹片7与第二连接件4安装时,其中一第二凸体43插入第一凹槽70内,另一第二凸体43支撑所述第一凸边71,夹片7下端贴近第二基体41;上吊顶面1的另一侧设置嵌入夹片7与第二基体41之间。

本实施例中,与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匹配安装的夹片7在结构上可相同,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均匹配安装有夹片7。所述第一挂件5和第二挂件5’同上述夹片7一样,结构可相同。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距离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