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与构造柱钢筋预埋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2204发布日期:2020-03-31 16:21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梁与构造柱钢筋预埋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梁与构造柱钢筋预埋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构造柱钢筋连接结构,部分钢筋预埋结构与梁和构造柱接触的面积太小或连接深度不够,而导致连接不牢固,在长期使用下容易导致墙面倒塌,其次,工人在梁与构造柱内部填充水泥时,由于没有辅助工作,而导致水泥填充不平整,将墙体砌歪,故而,我们提出避免支撑钢筋变形影响到整个墙体结构,加强墙面的坚固性,通过内板作为砌墙的辅助物,防止墙体砌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梁与构造柱钢筋预埋的连接结构,具备避免支撑钢筋变形影响到整个墙体结构,加强墙面的坚固性,通过内板作为砌墙的辅助物,防止墙体砌歪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梁与构造柱钢筋预埋的连接结构连接不牢固,在长期使用下容易导致墙面倒塌,水泥填充不平整,将墙体砌歪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梁与构造柱钢筋预埋的连接结构,所述梁与构造柱钢筋预埋的连接结构包括:

建筑横梁,所述建筑横梁的数量为两根,且建筑横梁之间的外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构造柱,所述建筑横梁之间中部设置有至少四根支撑钢筋,且支撑钢筋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预埋板一,所述预埋板一顶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预埋板一顶端通过连接柱焊接有预埋板二,所述预埋板二顶端中部开有卡框口,且卡框口顶端卡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顶端覆盖有顶层,所述预埋板一与预埋板二且位于连接柱内侧焊接有中框,且中框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弯形钢筋,所述预埋板一底端四角均焊接有与支撑钢筋套接的套筒;

所述支撑钢筋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内板,且内板反面底端均呈平行开有至少五条水泥槽。

进一步优点,所述预埋板一、预埋板二和中框均位于建筑横梁内部,且预埋板一和预埋板二与中框呈十字形排布,所述中框的长度至少为20cm。

进一步优点,所述盖板遮挡于预埋板一、预埋板二和中框中间空间,且盖板由钢合金板组成,所述顶层由梭酸及其金属盐防腐蚀剂组成。

进一步优点,所述支撑钢筋上下两端均位于套筒中,且前后两端内板之间距离均至少为30cm,所述建筑横梁的宽度均至少为34cm。

进一步优点,所述内板由铬金属组成,并内板呈“矩形状”,且内板底端与建筑横梁的距离至多为15cm,所述内板外侧均与构造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点,所述建筑横梁和构造柱均由钢筋混凝土注铸组成一体。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梁与构造柱钢筋预埋的连接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梁与构造柱钢筋预埋的连接结构,使用者在砌建筑横梁时,预埋板一底端四角均焊接有与支撑钢筋套接的套筒,使用者可先将支撑钢筋分别插入套筒中,且预埋板一顶端通过连接柱焊接有预埋板二,并预埋板一与预埋板二且位于连接柱内侧焊接有中框,使用者可将盖板盖入卡框口中,从而盖板遮挡于预埋板一、预埋板二和中框中间空间,使用者可将预埋板一、预埋板二和中框埋入建筑横梁中,同时支撑钢筋支撑于建筑横梁之间,而由于预埋板一和预埋板二与中框呈十字形排布,中框的长度至少为20cm,预埋板一和预埋板二与中框的排列形状可加大连接结构与建筑横梁的接触面积,从而让连接结构与建筑横梁连接的更加牢固,加上盖板挡住建筑横梁的混凝土,可防止连接结构向建筑横梁内侧移动,使连接结构难以被拉出,避免支撑钢筋变形影响到整个墙体结构,加强墙面的坚固性。

2、该种梁与构造柱钢筋预埋的连接结构,使用者往墙体内填充混凝土时,支撑钢筋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内板,且前后两端内板之间距离均至少为30cm,建筑横梁的宽度均至少为34cm,而内板底端与建筑横梁的距离至多为15cm,使用者可先在内板底端与建筑横梁相隔的空间中填入砖头,并且砖头填入的高度超过内板的末端,到达一定位置时,将混凝土灌入内板之间相隔的空间中,让混凝土浸入砖头中,再铺入一层砖头,并再灌入一层混凝土,如此循环直到混凝土砖头到达内板的顶端,从而通过内板作为砌墙的辅助物,防止墙体砌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板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层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中:1建筑横梁、2构造柱、3支撑钢筋、4内板、5水泥槽、6预埋板一、7预埋板二、8连接柱、9套筒、10盖板、11中框、12弯形钢筋、13顶层、14卡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一种梁与构造柱钢筋预埋的连接结构,所述梁与构造柱钢筋预埋的连接结构包括:

建筑横梁1,建筑横梁1的数量为两根,且建筑横梁1之间的外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构造柱2,建筑横梁1之间中部设置有至少四根支撑钢筋3,且支撑钢筋3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预埋板一6,预埋板一6顶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8,且预埋板一6顶端通过连接柱8焊接有预埋板二7,预埋板二7顶端中部开有卡框口14,且卡框口14顶端卡接有盖板10,盖板10顶端覆盖有顶层13,预埋板一6与预埋板二7且位于连接柱8内侧焊接有中框11,且中框11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弯形钢筋12,预埋板一6底端四角均焊接有与支撑钢筋3套接的套筒9,建筑横梁1和构造柱2均由钢筋混凝土注铸组成一体,使用者在砌建筑横梁1和构造柱2时,可先组装好连接结构,支撑钢筋3上下两端均位于套筒9中,且前后两端内板4之间距离均至少为30cm,建筑横梁1的宽度均至少为34cm,将支撑钢筋3分别插入套筒9中,且将盖板10盖入卡框口14中,盖板10遮挡于预埋板一6、预埋板二7和中框11中间空间,且盖板10由钢合金板组成,顶层13由梭酸及其金属盐防腐蚀剂组成,从而让盖板10遮挡住预埋板一6、预埋板二7和中框11中间空间,接着使用者可将预埋板一6、预埋板二7和中框11埋入建筑横梁1中,同时支撑钢筋3会支撑在建筑横梁1之间,预埋板一6、预埋板二7和中框11均位于建筑横梁1内部,且预埋板一6和预埋板二7与中框11呈十字形排布,中框11的长度至少为20cm,而预埋板一6和预埋板二7与中框11的排列形状可加大连接结构与建筑横梁1的接触面积,从而让连接结构与建筑横梁1连接的更加牢固,加上盖板10挡住建筑横梁1的混凝土,可防止连接结构向建筑横梁1内侧移动,使连接结构难以被拉出,避免支撑钢筋3变形而将整个连接结构拉出,防止影响到整个墙体结构,并且盖板10加上顶层13可起到防生锈的作用,延长盖板10的使用寿命,加上弯形钢筋12可延伸连接面积,以达到钢筋与建筑横梁1形成钢筋混凝土的效果,加强墙面的坚固性;

本实施例中支撑钢筋3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内板4,且内板4反面底端均呈平行开有至少五条水泥槽5,使用者往墙体内填充混凝土时,内板4由铬金属组成,并内板4呈“矩形状”,且内板4底端与建筑横梁1的距离至多为15cm,内板4外侧均与构造柱2固定连接,可先在内板4底端与建筑横梁1相隔的空间中填入砖头,以砖头作为地基,并且砖头填入的高度超过内板4的末端,到达一定位置时,将混凝土灌入内板4之间相隔的空间中,铺垫一层混凝土在砖头上,同时部分混凝土会通过水泥槽5浸入砖头的两侧,而砖头与混凝土在内板4中有一定的高度,使用者可再铺入一层砖头,并再灌入一层混凝土,如此循环直到混凝土砖头到达内板4的顶端,并且内板4表面平整,可通过内板4作为砌墙的辅助物,让墙体的内部铺设平整,防止墙体砌歪而影响到墙体的牢固性,接着使用者可按这个基础一直向上铺设,最后将支撑钢筋3中剩余的缝隙填满,会形成一个墙体的内墙,使用者仅需将内墙的外侧用混凝土覆盖,从而建筑横梁1、构造柱2和内墙均成一平面,完成墙体的组合,同时内板4会位于墙体内部,有效加强墙体的牢固性。

上述实施例中运用的1建筑横梁、2构造柱、3支撑钢筋、4内板、5水泥槽、6预埋板一、7预埋板二、8连接柱、9套筒、10盖板、11中框、12弯形钢筋、13顶层、14卡框口均可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定制获得。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