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导向型无动力风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2857发布日期:2020-04-03 14:22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力导向型无动力风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导向型无动力风帽。



背景技术:

建筑排气坚井风帽主要配合建筑厨房、卫生间排烟气道使用,通过风帽的安装可以有效提高排烟气道的排烟和通风效率,防止排烟气道出现倒灌以及防止雨水进入排烟气道现象等。但因风帽均安装在建筑高楼屋顶,往往容易让人忽略它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现有的建筑排烟气道坚井顶部有挡雨板,四周有排气孔,在没有空气流动时排烟效果尚可,当有空气流动时会形成排烟不畅、甚至发生烟气倒灌的现象,也有做成方形的防风挡雨风帽,由于其构造简单,只在特定的方向有一定的效果,在其他方向也会形成排风不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风帽在空气流动时排烟不畅或只在特定的风向有效的问题,提供一种风力导向型无动力风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力导向型无动力风帽,所述风帽设置在风道的出风口处,所述风帽包括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和射流装置,所述第一排气管下端与风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下端与第一排气管转动连接、上端与射流装置连通;

所述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均呈空心圆柱形,第一排气管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排气管下端套合在第一排气管上,第二排气管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中心处设置有竖直向下的转轴,所述转轴上端与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下端固定套合在轴承内;

所述射流装置呈两端开口的空心壳体状,射流装置由进风段、引射段和出风段组成,所述进风段、引射段和出风段一体成型,引射段呈圆管状,引射段两端分别与进风段和出风段平滑过渡连接,引射段中部与第二排气管连通并密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架由若干个第一固定杆组成,所述第一固定杆以第一排气管的中轴线为圆心圆周均匀设置,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一排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轴承的外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架由若干个第二固定杆组成,所述第二固定杆以第二排气管的中轴线为圆心圆周均匀设置,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二排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段远离引射段的一端的宽度大于高度;所述出风段远离引射段的一端的高度大于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段远离引射段的一端和出风段远离引射段的一端均呈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段竖直设置有尾翼,所述尾翼为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尾翼呈竖直的板状。

进一步地,所述尾翼一端与出风段固定连接、另一端呈圆弧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流体力学上的射流原理来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入室外,当室外空气通过进风段进入引射段时,引射段内由于气流流速增大导致静压减小,形成局部负压进而通过与风道连通的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抽出建筑物内污浊的空气;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动力设施,保证风帽运行安全环保;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转动连接,通过射流装置的形状,使射流装置根据风向自动调整方向,进一步保证了射流作用稳定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导向型无动力风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导向型无动力风帽的射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导向型无动力风帽的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导向型无动力风帽的图1中b-b处剖视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风道,2为第一排气管,3为第二排气管,4为射流装置,5为第一固定架,6为轴承,7为第二固定架,8为转轴,9为第一固定杆,10为第二固定杆,401为进风段,402为引射段,403为出风段,404为尾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风力导向型无动力风帽,所述风帽设置在风道1的出风口处,所述风帽包括第一排气管2、第二排气管3和射流装置4,所述第一排气管2下端与风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3下端与第一排气管2转动连接、上端与射流装置4连通;

所述第一排气管2和第二排气管3均呈空心圆柱形,第一排气管2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架5,所述第一固定架5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轴承6,所述第二排气管3下端套合在第一排气管2上,第二排气管3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架7,所述第二固定架7中心处设置有竖直向下的转轴8,所述转轴8上端与第二固定架7固定连接、下端固定套合在轴承6内;保证能够随风力灵活转动;

所述射流装置4呈两端开口的空心壳体状,射流装置4由进风段401、引射段402和出风段403组成,所述进风段401、引射段402和出风段403一体成型,引射段402呈圆管状,引射段402两端分别与进风段401和出风段403平滑过渡连接,引射段402中部与第二排气管3连通并密封固定连接。

为了优化产品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架5由若干个第一固定杆9组成,所述第一固定杆9以第一排气管2的中轴线为圆心圆周均匀设置,第一固定杆9的一端与第一排气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轴承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7由若干个第二固定杆10组成,所述第二固定杆10以第二排气管3的中轴线为圆心圆周均匀设置,第二固定杆10的一端与第二排气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轴8的外壁固定连接。

为了保证风帽能够随风向自动调整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段401远离引射段402的一端的宽度大于高度;所述出风段403远离引射段402的一端的高度大于宽度;所述进风段401远离引射段402的一端和出风段403远离引射段402的一端均呈椭圆形。

为了使风帽更好的随风向自动调整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段403竖直设置有尾翼404,所述尾翼404为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尾翼404呈竖直的板状;所述尾翼404一端与出风段403固定连接、另一端呈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流体力学上的射流原理来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入室外,当室外空气通过进风段401进入引射段402时,引射段402内由于气流流速增大导致静压减小,形成局部负压进而通过与风道1连通的第一排气管2和第二排气管3抽出建筑物内污浊的空气;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动力设施,保证风帽运行安全环保;第一排气管2和第二排气管3转动连接,通过射流装置4的形状,使射流装置4根据风向自动调整方向,进一步保证了射流作用稳定有效。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