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式自装卸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1769发布日期:2020-04-10 16:45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式自装卸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式自装卸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细分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一些小量方的施工或距离搅拌站较远的地点施工,现有的搅拌站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而且大型的搅拌站占地面积大,组建投入大、周期长,增加了成本,对于距离较远的施工地点,使用运输车把搅拌好的混合料运输到施工地点,经过长时间的运输,容易造成离析、塌落度等性能指标下降。

申请号为“cn201620563554.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自密实混凝土的车载搅拌设备,把搅拌机、供料系统和供液系统集中在集装箱内,集装箱通过液压调平系统与拖车底盘固定连接,但是其集装箱不可拆卸,拖车利用率低,施工成本高;因此,设计一种转场时装卸方便、拖车利用率高、施工成本低的搅拌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场时装卸方便、拖车利用率高、施工成本低的集装箱式自装卸搅拌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装箱式自装卸搅拌设备,包括集装箱以及设置在集装箱内的搅拌机、发电机组、控制柜、自装卸机构、液体储存装置和液体泵送计量装置,所述自装卸机构为液压驱动装卸机构,包括手动液压泵、液压缸和支腿组件,所述搅拌机、液体泵送计量装置和发电机组均电连接所述控制柜。

优选的,所述支腿组件包括导向套和套设在导向套内的支腿,所述导向套与所述集装箱固连;所述液压缸一端与集装箱固连,另一端与所述支腿相连。

优选的,所述集装箱上端设置有走台、护栏及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与所述搅拌机进料口位置对应,所述护栏与所述集装箱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集装箱下端固连有外部支架,所述集装箱两侧设置有爬梯,所述集装箱前、后、左、右侧壁上均设有可开合的门,所述集装箱两侧对应所述发电机组、液体泵送计量装置的位置分别设有散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外部支架底部固设有脚轮。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为强制式振动搅拌机,所述搅拌机的缸体下部两侧设置有卸料门ⅰ。

优选的,集装箱式自装卸搅拌设备还包括料斗,所述料斗与所述方形框架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料斗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搅拌机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出料口下部设置有卸料门ⅱ。

优选的,所述液体泵送计量装置包括电机和柱塞泵。

优选的,所述控制柜外接有便携式操作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搅拌机、发电机组、控制柜、自装卸机构、液体储存装置、液体泵送计量装置和集装箱一体化设计,具有降噪、减少外界气体和灰尘污染的效果,且采用一体化设计,运输成本低,转场方便;

2.自装卸机构与外部支架配合使用,可实现集装箱的快速自装卸,提高了拖车利用率的同时,免去了租用吊车的麻烦;

3.外部支架底部设置有脚轮,免去近距离转场装车的麻烦;

4.控制柜外接便携式操作手柄,可实现全方位操作,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压驱动装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耳i、双耳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装箱;2、搅拌机;3、发电机组;4、控制柜;5、自装卸机构;501、手动液压泵;502、液压缸;503、支腿组件;504、液压油管;505、支腿;506、导向套;507、固定管;508、双耳ⅰ;509、双耳ⅱ;510、支撑板;511、抱箍ⅰ;512、抱箍ⅱ;6、液体储存装置;7、液体泵送计量装置;8、走台;9、护栏;10、外部支架;11、脚轮;12、爬梯;13、门;14、散热片;15、减振垫;16、卸料门ⅰ;17、方形框架;18、料斗;19、出料口;20、卸料门ⅱ;21、气缸;22、便携式操作手柄;23、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集装箱式自装卸搅拌设备,如图1~图4所示,包括集装箱1以及设置在集装箱内的搅拌机2、发电机组3、控制柜4、自装卸机构5、液体储存装置6和液体泵送计量装置7,发电机组7安装在集装箱1内最右侧,控制柜4位于发电机组7上方,液体储存装置6位于发电机组7左侧,搅拌机2位于液体储存装置6的左侧,液体泵送计量装置7位于搅拌机2的左侧。

如图3示,自装卸机构5为液压驱动装卸机构,自装卸机构5也可为电动推杆机构或丝杆螺母机构,自装卸机构5共有四组,两组安装在集装箱1内最左端两侧,另外两组安装在液体储存装置6两外侧,液压驱动装卸机构包括手动液压泵501、液压缸502和支腿组件503,液压缸502上端设置有固定管507,固定管507与集装箱1通过抱箍ⅰ511连接,抱箍ⅰ511焊接在集装箱1内;支腿组件503包括支腿505和导向套506,支腿505外圆与导向套506内孔配合,导向套506数量为两个,导向套506与集装箱1通过焊接在集装箱1内的抱箍ⅱ512连接,液压缸502一端通过螺栓与设置在固定管507上的双耳ⅰ508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设置在支腿505上的双耳ⅱ509连接,支腿505下端焊接有支撑板510,手动液压泵501与液压缸502之间通过液压油管504相连,操作手动液压泵501,可使支腿505沿导向套506升降,从而带动整个集装箱1升降。

如图2示,集装箱1上端设置有走台8、护栏9及方向框架17,护栏9为可拆装机构,走台8及护栏9与集装箱1框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为节约空间方便运输,运输过程中护栏9处于拆下状态,集装箱1下端各对角位置设置有四组外部支架10,外部支架10与集装箱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位于集装箱1两侧的两组外部支架10之间的距离大于集装箱体1的宽度,可方便车辆装卸集装箱1,外部支架10底部设置有与外部支架10连接的脚轮11,脚轮11为可折叠机构,需要近距离转场时,把脚轮11旋转至地面,不需转场时,脚轮11折叠起来。

集装箱1两侧对应液体储存装置6的位置设置有爬梯12,可方便维修、组装及查看设备;集装箱1前、后、左、右方均设置有可开合的门13,集装箱1两侧对应发电机组3及液体泵送计量装置7的位置均设置有散热片14,用于对发电机组3及液体泵送计量装置7进行散热。

搅拌机2通过螺栓固定在集装箱1的底部横梁上,搅拌机2与集装箱1的底部横梁之间设置有减振垫15,可减少搅拌机2运行时产生的振动,搅拌机2为强制式振动搅拌机,搅拌效果更好,搅拌机2的缸体两侧下部均设置有卸料门ⅰ16,消除了搅拌死区。

料斗18与方形框架17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方形框架17与搅拌机2的进料口位置对应,料斗18的进料口板可折叠,为节约空间方便运输,运输过程中料斗18的进料口板处于折叠状态,料斗18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19,出料口19与所述搅拌机2的进料口相连,出料口19下部设置有卸料门ⅱ20,卸料门ⅱ20由气缸21控制开合。

液体泵送计量装置7包括电机和柱塞泵,电机和柱塞泵通过联轴器连接,液体储存装置6内储存的液体经液体泵送计量装置7泵送至搅拌机2内或其他需要液体的位置,液体储存装置6外设有液位计23,可通过液位计23观测到液体储存装置6内液体的液位,液位低时,可随时人工增加液体。

控制柜4外接有便携式操作手柄22,操作人员可远距离操作搅拌设备,搅拌机2、液体泵送计量装置7和发电机组3均电连接所述控制柜。

具体使用时,通过车辆将集装箱式自装卸搅拌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手动液压泵501与支腿组件503通过液压油管504连接,操作手动液压泵501,使支腿组件503伸出集装箱1外,且支撑板510落至车辆底盘上,带动整个集装箱1上升至所需位置,把外部支架10通过螺栓安装在集装箱1骨架上,操作手动液压泵501,使支腿505收缩至原位,车辆从集装箱1下部移出,操作人员通过集装箱1上的爬梯12到走台8上安装护栏9并打开料斗18;安装完毕后,操作人员手持便携式操作手柄22,打开搅拌设备,搅拌设备开始正常运行;施工结束后,车辆进入集装箱1下部合适位置,操作手动液压泵501,使支腿505伸出集装箱,支撑板510落至车辆底盘上,伸出距离与卸载集装箱1时的伸出距离一致时,开始拆卸外部支架10,拆卸完毕后,操作手动液压泵501,使支腿505收缩至原位,车辆载着集装箱式自装卸搅拌设备进行转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