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5922发布日期:2020-07-31 20:4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新形势的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与传统建筑行业相比,装配式建筑可以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力依赖,减少施工扬尘和噪声污染,减少建筑垃圾和污水排放,具有建筑绿色和低碳等优点。

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预制品部件在施工过程的固定存在一定的困难,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没有针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悬挑结构后施工中无法采取固定的装置,也无有效可靠安全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建筑在侧顶施工过程中预制品部件无法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包括水平反顶托和水平正顶托,所述水平反顶托和所述水平正顶托之间设置有支撑的可伸缩的纵向支撑;

所述水平反顶托上设置有左脚立杆一,所述水平正顶托的左端设置有左脚立杆二;

所述左脚立杆一与托板可转动连接,所述托板与所述纵向支撑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斜撑。

其中,所述斜撑包括上斜撑和下斜撑,所述上斜撑和所述下斜撑之间设置有斜撑拧轴,所述斜撑拧轴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斜撑拧轴转动的拧轴驱动器;

所述上斜撑可转动连接所述托板,所述下斜撑可转动连接纵向支撑。

其中,所述纵向支撑包括纵向支撑上臂和纵向支撑下臂,所述纵向支撑上臂和所述纵向支撑下臂之间设置有纵向支撑拧轴,所述纵向支撑拧轴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纵向支撑拧轴的纵向支撑拧轴驱动器;

所述纵向支撑上臂连接所述水平反顶托,所述纵向支撑下臂连接所述水平正顶托。

其中,所述上斜撑可沿着水平方向连接所述托板的不同位置。

其中,所述下斜撑可沿着竖直方向连接所述纵向支撑的不同位置。

其中,所述纵向支撑上臂与所述水平反顶托之间通过水平反顶卡件和所述上臂卡件连接,所述纵向支撑上臂、所述上臂卡件、所述水平反顶卡件和所述水平反顶托依次顺序连接;

所述纵向支撑下臂与所述水平正顶托之间通过水平正顶卡件和所述下臂卡件连接,所述纵向支撑下臂、所述下臂卡件、所述水平正顶卡件和所述水平正顶托依次顺序连接。

其中,所述托板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水平支撑孔,所述上斜撑连接所述水平支撑孔。

其中,所述纵向支撑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纵向支撑杆孔,所述下斜撑连接纵向支撑杆构件,所述纵向支撑杆构件与所述纵向支撑杆孔通过纵向支撑杆钉连接。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反顶托右端的右脚立杆一和上卡件,设置在所述水平正顶托右端的右脚立杆二和下卡件。

其中,所述水平反顶托与所述右脚立杆一和所述上卡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水平正顶托与所述右脚立杆二和所述下卡件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够有效地解决装配式建筑在侧顶施工过程中预制品部件无法固定的问题,使用用途广、操作简单,减少机械操作,节约人工、施工及维修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水平支撑孔;2、上斜撑;3、连接轴;4、左脚立杆一;5、右脚立杆一;6、上卡件;7、水平反顶托;8、斜撑拧轴;9、拧轴驱动器;10、下斜撑;11、水平反顶卡件;12、上臂卡件;13、纵向支撑上臂;14、纵向支撑杆孔;15、纵向支撑杆构件;16、纵向支撑拧轴;17、纵向支撑拧轴驱动器;18、纵向支撑拧轴;19、下臂卡件;20、水平正顶卡件;21、左脚立杆二;22、水平正顶托;23、右脚立杆二;24、下卡件;25、斜撑;26、纵向支撑杆钉;27、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在侧顶施工过程中预制品部件无法固定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包括水平反顶托7和水平正顶托22,所述水平反顶托7和所述水平正顶托22之间设置有支撑的可伸缩的纵向支撑;

所述水平反顶托7上设置有左脚立杆一4,所述水平正顶托22的左端设置有左脚立杆二21;

所述左脚立杆一4与托板27可转动连接,所述托板27与所述纵向支撑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斜撑25。

本实施例的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可解决装配式建筑在侧顶施工过程中预制品部件无法固定的问题,装配式侧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预制品部件依次拼接在一起,在拼接过程中,预制品部件容易脱落,增加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效率,给施工造成安全隐患。本实施例的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可安装在侧顶附近的阳台、垭口或洞口处,利用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托住预制品部件,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安装侧顶的预制品部件时,可将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固定在阳台、垭口或洞口上,将水平正顶托22和水平反顶托7顶在阳台、垭口或洞口上,调节纵向支撑,使得水平正顶托22和水平反顶托7与所述阳台、垭口或洞口固定,将预制品部件放置在托板27上,用托板27托住预制品部件。

本实施例的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够有效地解决装配式建筑在侧顶施工过程中预制品部件无法固定的问题,使用用途广、操作简单,减少机械操作,节约人工、施工及维修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其中,所述斜撑25包括上斜撑2和下斜撑10,所述上斜撑2和所述下斜撑10之间设置有斜撑拧轴8,所述斜撑拧轴8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斜撑拧轴8转动的拧轴驱动器9;

所述上斜撑2可转动连接所述托板27,所述下斜撑10可转动连接纵向支撑。

本实施例的上斜撑2和所述下斜撑10通过斜撑拧轴8连接,拧动所述拧轴驱动器9,所述拧轴驱动器9驱动斜撑拧轴8正向转动,上斜撑2和所述下斜撑10在斜撑拧轴8上反向移动,上斜撑2和所述下斜撑10之间的间距变大,拧动所述拧轴驱动器9,所述拧轴驱动器9驱动斜撑拧轴8反向转动,上斜撑2和所述下斜撑10在斜撑拧轴8上相向移动,上斜撑2和所述下斜撑10之间的间距变小。

其中,所述纵向支撑包括纵向支撑上臂13和纵向支撑下臂,所述纵向支撑上臂13和所述纵向支撑下臂之间设置有纵向支撑拧轴18,所述纵向支撑拧轴18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纵向支撑拧轴18的纵向支撑拧轴驱动器17;

所述纵向支撑上臂13连接所述水平反顶托7,所述纵向支撑下臂连接所述水平正顶托22。

本实施例的纵向支撑上臂13和所述纵向支撑下臂通过纵向支撑拧轴18连接,拧动所述纵向支撑拧轴驱动器17,所述纵向支撑拧轴驱动器17驱动纵向支撑拧轴18正向转动,纵向支撑上臂13和所述纵向支撑下臂在纵向支撑拧轴18上反向移动,纵向支撑上臂13和所述纵向支撑下臂之间的间距变大,拧动所述纵向支撑拧轴驱动器17,所述纵向支撑拧轴驱动器17驱动纵向支撑拧轴18反向转动,纵向支撑上臂13和所述纵向支撑下臂在纵向支撑拧轴18上相向移动,纵向支撑上臂13和所述纵向支撑下臂之间的间距变小。

其中,所述上斜撑2可沿着水平方向连接所述托板27的不同位置,所述托板27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水平支撑孔1,所述上斜撑2连接所述水平支撑孔1。

本实施例的上斜撑2可连接所述托板27的不同位置,上斜撑2连接水平支撑孔1,改变上斜撑2与托板27的连接位置。

其中,所述下斜撑10可沿着竖直方向连接所述纵向支撑的不同位置。所述纵向支撑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纵向支撑杆孔14,所述下斜撑10连接纵向支撑杆构件15,所述纵向支撑杆构件15与所述纵向支撑杆孔14通过纵向支撑杆钉26连接。

本实施例的下斜撑10可连接所述纵向支撑的不同位置,所述纵向支撑杆构件15与所述纵向支撑杆孔14通过纵向支撑杆钉26连接,实现下斜撑10连接纵向支撑的不同位置。

其中,所述纵向支撑上臂13与所述水平反顶托7之间通过水平反顶卡件11和所述上臂卡件12连接,所述纵向支撑上臂13、所述上臂卡件12、所述水平反顶卡件11和所述水平反顶托7依次顺序连接;

所述纵向支撑下臂与所述水平正顶托22之间通过水平正顶卡件20和所述下臂卡件19连接,所述纵向支撑下臂、所述下臂卡件19、所述水平正顶卡件20和所述水平正顶托22依次顺序连接。

其中,所述左脚立杆一4与所述托板27采用连接轴3连接。

本实施例的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的使用方法是:

在阳台、垭口或洞口上,将水平正顶托22和水平反顶托7顶在阳台、垭口或洞口上,用左脚立杆一4和左脚立杆二21对阳台、垭口或洞口进行固定,用下卡件24进行固定,采用纵向支撑拧轴18进行整个构件的固定;调节下斜撑10干、纵向支撑杆构件15、纵向支撑杆钉26进而调整托板27的位置,粗调纵向支撑拧轴驱动器17让水平反顶托7和水平正顶托22可靠固定在已施工完成的洞口;微调连接轴3和拧轴驱动器9让水平支撑杆和左脚立杆角度在95°-98°之间;固定好后检查验收。

本实施例的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采用5mm厚铝镁合金材料制作,所有孔洞需预先打孔成型,每一个杆件钉固定需要采用弹簧扣、垫片组成,斜撑拧轴8和纵向支撑拧轴18内部采用合金齿轮与驱动器可靠连接。本产品使用范围: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空调板、阳台板、预制造型、预制挑檐等结构,装配式工业建筑中的操作平台等。

如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包括水平反顶托7和水平正顶托22,所述水平反顶托7和所述水平正顶托22之间设置有支撑的可伸缩的纵向支撑;

所述水平反顶托7上设置有左脚立杆一4,所述水平正顶托22的左端设置有左脚立杆二21;

所述左脚立杆一4与托板27可转动连接,所述托板27与所述纵向支撑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斜撑25。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反顶托7右端的右脚立杆一5和上卡件6,设置在所述水平正顶托22右端的右脚立杆二23和下卡件24。

本实施例的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可解决装配式建筑在侧顶施工过程中预制品部件无法固定的问题,装配式侧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预制品部件依次拼接在一起,在拼接过程中,预制品部件容易脱落,增加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效率,给施工造成安全隐患。本实施例的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可安装在侧顶附近的窗洞口处,利用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托住预制品部件,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安装侧顶的预制品部件时,可将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固定在窗洞口上,将水平正顶托22和水平反顶托7顶在窗洞口上,水平反顶托7顶住窗洞口上部,用左脚立杆一4、右脚立杆一5对准窗洞口结构后,用上卡件6进行固定;水平正顶托22顶住窗洞口下部,左脚立杆二21、右脚立杆二23对准窗洞口下部分,调节纵向支撑,使得水平正顶托22和水平反顶托7与所述阳台、垭口或洞口固定,将预制品部件放置在托板27上,用托板27托住预制品部件。本实施例的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够有效地解决装配式建筑在侧顶施工过程中预制品部件无法固定的问题,使用用途广、操作简单,减少机械操作,节约人工、施工及维修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其中,所述水平反顶托7与所述右脚立杆一5和所述上卡件6可拆卸连接;

所述水平正顶托22与所述右脚立杆二23和所述下卡件24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斜撑25包括上斜撑2和下斜撑10,所述上斜撑2和所述下斜撑10之间设置有斜撑拧轴8,所述斜撑拧轴8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斜撑拧轴8转动的拧轴驱动器9;

所述上斜撑2可转动连接所述托板27,所述下斜撑10可转动连接纵向支撑。

其中,所述纵向支撑包括纵向支撑上臂13和纵向支撑下臂,所述纵向支撑上臂13和所述纵向支撑下臂之间设置有纵向支撑拧轴18,所述纵向支撑拧轴18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纵向支撑拧轴18的纵向支撑拧轴驱动器17;

所述纵向支撑上臂13连接所述水平反顶托7,所述纵向支撑下臂连接所述水平正顶托22。

其中,所述上斜撑2可沿着水平方向连接所述托板27的不同位置。

其中,所述下斜撑10可沿着竖直方向连接所述纵向支撑的不同位置。

其中,所述纵向支撑上臂13与所述水平反顶托7之间通过水平反顶卡件11和所述上臂卡件12连接,所述纵向支撑上臂13、所述上臂卡件12、所述水平反顶卡件11和所述水平反顶托7依次顺序连接;

所述纵向支撑下臂与所述水平正顶托22之间通过水平正顶卡件20和所述下臂卡件19连接,所述纵向支撑下臂、所述下臂卡件19、所述水平正顶卡件20和所述水平正顶托22依次顺序连接。

其中,所述托板27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水平支撑孔1,所述上斜撑2连接所述水平支撑孔1。

其中,所述左脚立杆一4与所述托板27采用连接轴3连接。

本实施例的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的使用方法是:

在窗洞口处时,采用水平反顶托7顶住窗洞口上部吗,用左脚立杆一4、右脚立杆一5对准窗洞口结构后,用上卡件6进行固定;采用水平正顶托22顶住窗洞口下部、左脚立杆二21、右脚立杆二23对准窗洞口下部分结构后,用下卡件24进行固定,有效固定好后采用纵向支撑拧轴18进行整个构件的固定;调节下斜撑10干、纵向支撑杆构件15、纵向支撑杆钉26进而调整托板27的位置,粗调纵向支撑拧轴驱动器17让水平反顶托7和水平正顶托22可靠固定在已施工完成的洞口;微调连接轴3和拧轴驱动器9让水平支撑杆和左脚立杆角度在95°-98°之间;固定好后检查验收。

本实施例的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采用5mm厚铝镁合金材料制作,所有孔洞需预先打孔成型,每一个杆件钉固定需要采用弹簧扣、垫片组成,斜撑拧轴8和纵向支撑拧轴18内部采用合金齿轮与驱动器可靠连接。本产品使用范围: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空调板、阳台板、预制造型、预制挑檐等结构,装配式工业建筑中的操作平台等。

上述方案中,本实施例的装配式侧顶支撑装置够有效地解决装配式建筑在侧顶施工过程中预制品部件无法固定的问题,使用用途广、操作简单,减少机械操作,节约人工、施工及维修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固定连接可以为焊接、螺纹连接和加紧等常见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