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倾斜式停车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89430发布日期:2020-04-07 20:2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倾斜式停车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倾斜式停车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的日益普及,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停车位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大城市里面寸土寸金,停车位也成了人们买车必备。然而传统停车位设计占用空间大,现有的土地上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的车位,人们只能采用再去开发空地的措施来缓解停车位缺乏的局面。停车位的创新也刻不容缓,不仅要从空间考虑更要合理的利用停车位自身的空间结构。近些年来,人们更加关注于空间利用合理化来增加停车位数量,根据这个理念研发的立体式停车装置存在对场地要求高、成本高昂的缺点。

可考虑改良停车位的自身结构,如果能改良停车位自身结构再合理利用空间,那么有限的停车空间一定能设计出更多停车位,而且新型的停车位可以结合现有的最新科技为人们汽车出行提供越来越多的便利。停车位的更新换代一方面是科技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有理由相信随着停车位自身结构的改良,合理化利用空间也将成为人们新的生活理念。

现有技术中有一些倾斜式停车装置,包括一端铰接在基础上的停车板,停车板的另一端与基础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油缸。在汽车停在停车板上之后,伸长油缸使停车板相对地面倾斜一定角度,从而有效减小停车位的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由于停车板倾斜,停在其上的车辆易滑下,所以还需要在停车板上设置用于防止车辆溜坡的锁止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倾斜式停车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停靠在倾斜式停车板上的车辆易溜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倾斜式停车位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倾斜式停车位装置,包括第一停车板,第一停车板的前端铰接在基础上,第一停车板的中部与基础之间铰接安装有第一液压缸,第一停车板上设置有两组锁止结构,第一停车板的中部设置有停放凹槽,每组锁止结构均包括锁止杆及用于带动所述锁止杆展开或收纳的驱动机构,收纳状态下所述锁止杆收纳在停放凹槽中且不高于第一停车板上端面,锁止杆沿第一停车板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其长度与车辆宽度相适配以挡止相应侧的两个车轮,展开过程中两组锁止结构中的锁止杆运动方向相反以向第一停车板长度方向两侧展开而支撑在车辆的前轮与后轮之间。

所述锁止杆的外围可转动地套设有可沿第一停车板的上端面滚动的护套。

所述锁止杆呈圆柱状以保证所述护套能相对其顺畅转动。

所述护套错开车轮的运动轨迹设置以防被压扁。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臂和传送带,传送带安装在第一停车板上以随第一停车板同步升降,传送带包括带轮及皮带,两端的带轮沿第一停车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连接臂固定在皮带与锁止杆之间以带动锁止杆沿皮带的运转轨迹运动;两组锁止机构沿第一停车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伸长臂,所述伸长臂固定在传送带上且其平行于所述锁止杆,伸长臂的一端或两端延伸超出皮带,连接臂固定在伸长臂伸出皮带的端部上以带动锁止杆沿皮带的运动轨迹运动。

所述伸长臂呈圆柱形。

所述连接臂与锁止杆和伸长臂都通过螺纹结构紧固连接。

所述停放凹槽包括槽底及前后两侧的槽壁,两侧槽壁倾斜设置,同时带轮的弧度与槽壁的倾斜角度适配以带动锁止杆平稳越过槽壁并可沿第一停车板的停车平面行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锁止杆先处于收纳状态下,此时启动车辆运动至第一停车板的合适位置处,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两组锁止结构中的锁止杆沿第一停车板的长度方向相背运动而展开,展开后的两根锁止杆撑在车辆的前轮与后轮之间起定位车辆的作用。之后启动第一液压缸使第一停车板升起,即可减小停车位的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而锁止机构能使车辆稳稳地停靠在第一停车板上,不会出现溜坡事故,停车位装置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倾斜式停车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倾斜式停车位装置在待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底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停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锁止机构处于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停车板、2第二长轴、3锁止圆柱杆、4停放凹槽、5基础、6第二液压缸、7第一长轴、8第一液压缸、9第二停车板、10滑轮、11第二底座、12第三停车板、14第一底座、15轨道、16螺栓、17锁止机构、18第一车轮位置传感器、19第二车轮位置传感器、20连接臂、21圆柱伸长臂、22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倾斜式停车位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第一停车板1、第二停车板9和第三停车板12。第一停车板1的前端通过第一长轴7铰接在基础5上,第一停车板1的中部与基础5之间安装有第一液压缸8,第一液压缸8的下端铰接在第一底座14上、上端铰接在第一停车板2的中部,第一底座14固定在基础5上。第一停车板1的后端。第三停车板12水平设置在第一停车板1的后端下方,第三停车板12的四角处均设置有第二液压缸6,第二液压缸6的下端铰接在被固定在基础5上的第二底座15上。第二停车板9设置在第一停车板1与第三停车板12之间。具体说是,在第一停车板1的下端安装有第二长轴2,第二停车板9的上端连接在第二长轴2上以实现相对第一停车板1的角度调节。第二停车板9的下端安装有滑轮10,第三停车板12上设置有前后延伸的轨道15,滑轮10可沿轨道15导向移动。第二液压缸6的直线位移输出端通过螺栓16固定在第三停车板12上。

第一停车板1上前后间隔地安装有两组锁止机构17,两组锁止机构17沿第一停车板1的长度方向排布,分别用于挡止车辆的前轮与后轮以防车辆溜坡。锁止机构17包括锁止圆柱杆3、连接臂20、圆柱伸长臂21和传送带22。其中锁止圆柱杆3沿第一停车板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其长度与车辆宽度相适配以挡止相应侧的两个车轮。

传送带22包括沿第一停车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带轮以及被带轮驱动行走的皮带。圆柱伸长臂21与锁止圆柱杆3平行并固定在皮带上,圆柱伸长臂21的一端或两端延伸超出皮带,连接臂20固定在圆柱伸长臂21伸出传送带的端部上以带动锁止圆柱杆3沿皮带的运动轨迹运动。在圆柱伸长臂21的两端均通过连接臂20固定在锁止圆柱杆3上的情况下,锁止机构17的结构更牢固,圆柱杆3跟随圆柱伸长臂21运动的一致性更好。在传送带22转动时,锁止圆柱杆3会随圆柱伸长臂21同步运动,且其运动轨迹与圆柱伸长臂21的运动轨迹相同。传送带22、圆柱伸长臂21和连接臂20组成了用于带动锁止圆柱杆展开或收纳的驱动机构。

第一停车板1的中部开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停放凹槽4,正常情况下两组锁止机构17的锁止圆柱杆3均停放在停放凹槽4中,此时汽车可自由运行到第一停车板1上。停放凹槽4的前后两侧槽壁均为倾斜设置的坡面,通过对传送带22的结构设计可使锁止圆柱杆会越过坡面向前或向后运动。具体是使带轮的弧度与槽壁的倾斜角度适配。同时传送带22并非循环运转,而是通过切换带轮的转速使皮带在一定行程范围内往复运行。行程开始时,圆柱伸长臂21位于皮带端部的弧形段上;在行程结束时,圆柱伸长臂21位于皮带的平直段上。在圆柱伸长臂21随皮带转过弧形段并沿平直段运动的过程中,被带动的锁止圆柱杆3会同步越过停放凹槽4后向前或向后运动。准确控制带轮的转动角度,使一个完整行程结束时,锁止圆柱杆3刚好运动至能与相应侧的车轮接触即可。

两组锁止机构17中传送带22的运转方向相反以带动两组中的锁止圆柱杆3相背运动至撑在车辆前、后轮之间以防车辆溜坡。优选地,连接臂20与锁止圆柱杆3和圆柱伸长臂21都通过螺纹结构紧固连接;圆柱伸长臂21通过焊接固定在传送带22上。

本实施例中,为避免锁止圆柱杆3沿第一停车板1运动时与停车面之间产生干摩擦,在锁止圆柱杆3的外围可转动地套设有护套,护套会先于锁止圆柱杆3与第一停车板1接触并在其停车面上滚动而不是滑动,降低噪音。为防止护套被行走中的车辆压扁,所述护套错开车轮的运动轨迹设置。不考虑摩擦、噪音的情况下,护套还可以省去。

在其他实施例中,停放凹槽的两侧槽壁也可以不是坡面,而是加工成与带轮弧度相同的曲线面;圆柱伸长臂21还可以被横截面形状为其他任意形状的伸长臂代替,与连接臂20也可以采用接头套管、焊接等其他方式固定在一起;圆柱伸长臂更是可以省去,而是将连接臂直接固定在皮带上,但此时传送带的宽度需要加宽或是改变连接臂的形状以满足连接需要;锁止圆柱杆可以被横截面形状为其他形状的锁止杆代替;传送带还可以被传送链或是其他的多杆机构代替,只要其运动轨迹包括弧形段和直线段即可,或是直接设置一个可沿既定的弧形段与直线段行走的导轨,在导轨上安装可沿其行走的滑块,将连接臂设置在滑块上以带动锁止圆柱杆行走至展开或收纳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一停车板1上于前轮对应位置处安装有第一车轮位置传感器18、于后轮对应位置处安装有第二车轮位置传感器19,停放凹槽4位于第一车轮位置传感器18和第二车轮位置传感器19之间。第一车轮位置传感器18与第二车轮位置传感器19均感应到车轮压力且不再变化时,证明停车到位,此时控制两组锁止机构17动作即可展开锁止圆柱杆3。第一车轮位置传感器18与第二车轮位置传感器19均为压力传感器,在两者感应到的压力均大于设定值时,即证明车辆停放到位。此时可通过第一车轮位置传感器18与第二车轮位置传感器19自动触发锁止机构17的动力电机动作,也可以在判断车辆停放到位后手动启动锁止机构17的动力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倾斜式停车位装置具有如图1所示的工作状态和如图2所示的待机状态。待机状态下,第一停车板1与第三停车板12均水平延伸,第一停车板1位于第三停车板12上方,第二停车板9倾斜在第一停车板1与第三停车板12之间。锁止机构17处于停放凹槽4中。车辆停放在第一停车板1上后,使锁止机构17展开支撑于前轮与后轮之间,再启动第一液压缸8伸长将第一停车板1后端抬起至工作状态下。第一液压缸8伸长时,第二长轴2与滑轮10之间的竖直距离增大,第二液压缸6伸长升起第三停车板12,同时第二停车板9与第三停车板12之间的夹角会逐渐增大直到其完全直立为止。待第一停车板1升起至固定角度时,第一液压缸8处于锁止状态,第三停车板12升起至与地面水平时,第二液压缸6处于锁止状态。此时滑轮10在轨道15上恰好向后走到终点,第二停车板9也恰好完全展开。倾斜式停车位完成一个起升流程。

待驾驶员控制第一液压缸8和第二液压缸6都开始卸荷时,高压油流回油箱,第一停车板1、第三停车板12开始慢慢降落,滑轮10在轨道15上向前运动带动第二停车板9逐渐收回。待车位恢复水平位置时,锁止机构17开始工作,使得锁止圆柱杆3慢慢回到停放凹槽4中,锁止机构17停止工作,此时收回的锁止圆柱杆3恰好能填补上停放凹槽4使得汽车驶离停车位时不会感觉颠簸。此时倾斜式停车位完成一次降落流程。停车位没有车时,车位处于水平放置状态。

第二停车板9平放的过程中,滑轮10会沿轨道15向后滑动;第一液压缸8缩回时,滑轮10会沿轨道15向前滑动。所以在状态变换的过程中,第二停车板9会受一定作用力,使得第一停车板1的起升更稳定,不易因第一液压缸8的油压不稳而抖动。

本实施例中,轨道15凹陷设置在第三停车板12上而形成前后侧的槽壁,待机状态下第二停车板9的下端恰好被轨道15前侧的槽壁挡止,进一步增加待机状态下的结构稳定性。而在工作状态下,第二停车板9直立支撑在第一停车板1的后端与第三停车板12之间,相当于增加了一处支撑结构,使工作状态下的结构更稳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中的任意一个均可以省去,而是直接将第一液压缸的下端与第二液压缸的下端铰接在基础上;圆柱伸长臂还可以粘结或是使用卡子等固定在传送带上;连接臂与锁止圆柱杆和圆柱伸长臂还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第一车轮位置传感器与第二车轮位置传感器还可以省去,而是人工判断车辆是否停车到位;锁止结构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比如可沿第一停车板的宽度方向伸缩的锁止圆柱杆,在车辆停车到位后,伸长锁止圆柱杆使其处于展开状态,挡在车辆相应车轮位置处即可;第二停车板下的滑轮还可以省去,而是在其上设置可沿轨道导向移动的滑块结构使第二停车板下端可相对第三停车板前后移动;或是在第二停车板下端设置轨道,在第三停车板上设置与之适配的滑块,以构成供第二停车板的下端沿第三停车板前后移动的滑动结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