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开口的粉体预给料调节阀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0678发布日期:2020-08-05 01: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开口的粉体预给料调节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摆动气缸(1)、阀芯(4)、主轴(5)、挡板组件(10)、支撑架(11)、调整丝杠(13)、smc气路单元(19)、定位器(20)、标针(14)和刻度标杆(28),所述主轴(5)贯穿连接在阀门壳体(29)上,所述主轴(5)的两端连接有轴承组件(3),一侧的所述轴承组件(3)与气缸固定支架(2)一起通过螺栓固定在阀门壳体(29)上,所述摆动气缸(1)通过气缸连接板(1-1)与所述气缸固定支架(2)连接,所述摆动气缸(1)的气缸轴(21)的一端通过定位件与所述定位器(20)连接,所述定位器(20)与所述smc气路单元(19)之间设置有气路单元支架(9),所述气缸轴(21)的另一端通过方套(6)与所述主轴(5)的一端连接;另一侧的所述轴承组件(3)安装在阀门壳体(29)上,所述支撑架(11)通过六角头螺栓(23)安装在所述阀门壳体(29)的外侧面上,所述调整丝杠(13)贯穿所述支撑架(11)后螺纹连接在所述主轴(5)的另一端的内孔中,所述调整丝杠(13)的末端连接有两个六角螺母(17),调整丝杠(13)的中间连接有四个锁紧螺母(27),四个所述锁紧螺母(27)每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1)的两侧;

所述阀芯(4)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挡板组件(10),所述挡板组件(10)通过所述调整丝杠(13)的旋转作业带动其水平移动,实现所述阀芯(4)上阀门大小的改变;

所述调整丝杠(13)的外露端上连接有标针(14),所述标针(14)的头部卡接在刻度标杆(28)内,所述刻度标杆(28)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1)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开口的粉体预给料调节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器支架(7)和定位连接件(8),所述定位连接件(8)位于所述定位器支架(7)的内部,所述定位连接件(8)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器(20)连接,定位连接件(8)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气缸(1)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定位器支架(7)位于所述气路单元支架(9)与所述摆动气缸(1)之间,所述气路单元支架(9)连接在所述定位器(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开口的粉体预给料调节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10)包括连接架(10-1)、挡板(10-2)、滑轨(10-3)、滑道(12)和内螺纹套(10-4),所述内螺纹套(10-4)安装在所述调整丝杠(13)上,所述挡板(10-2)通过所述连接架(10-1)连接在所述内螺纹套(10-4)上,所述挡板(10-2)的两个边缘焊接有滑轨(10-3),所述滑轨(10-3)嵌入到滑道(12)中,所述滑道(12)焊接在所述阀芯(4)的内侧面上,所述挡板(10-2)沿所述主轴(5)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内螺纹套(10-4)从所述主轴(5)的径向开口嵌入到所述主轴(5)的内孔中,所述调整丝杠(13)从所述主轴的一端旋入并与所述内螺纹套(10-4)连接,通过螺纹带动挡板组件轴向移动;所述主轴(5)的端面设置有端盖(16),所述端盖(16)通过第一沉头螺钉(25)连接在所述主轴(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开口的粉体预给料调节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5)的内孔中设置有隔套(15),所述隔套(15)靠近所述主轴(5)的开口一端,所述隔套(15)的内端面与所述内螺纹套(10-4)的外端面接触,所述调整丝杠(13)贯穿所述隔套(15)的内孔后与所述内螺纹套(10-4)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开口的粉体预给料调节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2)的截面设计为c字形,所述滑轨(10-3)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滑轨(10-3)的轴线与所述主轴(5)的轴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开口的粉体预给料调节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6)和所述主轴(5)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开口的粉体预给料调节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5)的两侧通过矩形键(18)连接在轴套上,所述轴套焊接在所述阀芯(4)的弧形立板上,所述轴套与所述阀门壳体(29)之间设置有碟簧(2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开口的粉体预给料调节阀门装置,包括摆动气缸、阀芯、主轴、挡板组件、支撑架、调整丝杠、SMC气路单元、定位器、标针和刻度标杆,主轴贯穿连接在阀门壳体上,摆动气缸安装在气缸固定支架上,气缸轴的一端通过定位件与定位器连接,SMC气路单元通过气路单元支架安装在定位器上,另一端通过方套与主轴的一端连接;支撑架安装在阀门壳体上,调整丝杠贯穿支撑架后螺纹连接在主轴的内孔中;阀芯的内侧壁上连接有挡板组件,挡板组件通过调整丝杠的旋转带动其水平移动,实现阀门大小的改变。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调整丝杠旋转作业转变为直线移动,调节方便、精度高,针对不同的工况对阀门开口进行调整,从而提供更加稳定的料流。

技术研发人员:苏超;张明伟;王云霞;王东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承德鼎信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5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