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0342发布日期:2020-07-04 01:03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井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井脚手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展和人民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和办公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发展迅猛,主体结构施工时,电梯井是一个安全事故易发点。电梯井内最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在电梯井内扎设井脚手架,以满足现场实际施工要求,同时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8456088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电梯井施工脚手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防滑架a与紧固螺栓,支撑架本体两端和防滑架a靠近支撑架本体一端均开设有紧固孔,防滑架a上开设有连接孔,紧固孔与紧固螺栓活动连接,支撑架本体与防滑架a通过紧固孔与紧固螺栓转动连接,支撑架本体下方中部通过紧固器固定连接有加固架,加固架设置为至少两个且水平角度不同,操作平台包括横杆、连接杆、竖杆与操作板,竖杆与支撑架本体上方固定连接,竖杆与支撑架本体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水平杆,竖杆与横杆固定连接,横杆和竖杆均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操作板固定连接在横杆上方,增加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性好,承载能力高。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同建筑的工程其电梯井的尺寸不同,每次均需对横杆进行加工以配合电梯井的尺寸,造成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井脚手架,具有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梯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梯井脚手架,包括竖杆和横杆,横杆包括螺杆和螺纹连接在螺杆两端的钢管,螺杆两端的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钢管上套设有套管,套管可沿钢管长度方向滑动,套管的一端套设在螺杆一端的钢管上,另一端套设在螺杆另一端的钢管上,螺杆中部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凹槽,套管内壁设置有用于移入凹槽内的插块,钢管远离双向螺杆的两端设置有防滑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脚手架时,先将竖杆固定至电梯井内所需位置,工作人员调节套管使其在钢管上移动,将插块移入凹槽内,此时转动套管,插块带动螺杆转动,进而螺杆两端的钢管朝向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便于将横杆调节至与电梯井适配的长度。此时工作人员将横杆放入电梯井内,使得防滑座与电梯井壁接触,此时继续转动套管,带动钢管朝向靠近电梯井壁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防滑座与电梯井壁抵紧。套管的设置既便于调节横杆的使用长度,又能保护螺杆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损害并增强横杆在使用过程中的强度。针对不同电梯井的尺寸,可通过调节横杆的长度适配电梯井的尺寸,无需在不同尺寸的电梯井内搭设脚手架时对横杆进行加工,节约材料,降低企业成本。该脚手架搭设速度快,减少其安装周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凹槽内设置有用于驱使插块朝向远离凹槽内部方向运动的弹性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没有调节套管时,弹性片的设置可使得插块朝向脱离凹槽的方向移动,防止操作人员因操作不慎而致使套管带动螺杆转动,避免发生横杆与电梯井壁出现松动的现象,保证脚手架使用的安全性。当操作人员需要调节套管时,使得套管在钢管上移动,将插块移入凹槽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便于插块移入凹槽内,操作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块呈圆环状,凹槽间隔开设在固定块上,插块与凹槽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固定块与凹槽配合设置可增大套管在带动螺杆转动时的受力面积,便于操作人员更快的调节螺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防滑座朝向电梯井壁的面上设置有尖刺,尖刺的尖刺部朝向电梯井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滑座抵紧电梯井壁时,尖刺可刺入电梯井壁,进一步增强横杆的使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防滑座横截面呈圆形,防滑座周向位置设置有硅胶垫,硅胶垫横截面为正六边形,钢管朝向防滑座的面上设置有固定板,硅胶垫靠近钢管的一面固定在固定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垫具有优良的防滑性能且强度高,可进一步增强横杆的防滑性能,避免横杆向下掉落。固定板的设置可防止硅胶在抵紧电梯井壁时向外产生形变而导致硅胶的防滑作用减弱,进而保证硅胶垫的防滑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横杆上固定铺设有脚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手板的设置为操作人员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便于操作人员在脚手架上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横杆上设置有安全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全网的设置对操作人员具有保护效果,保证脚手架使用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需要使用脚手架时,先将竖杆固定至电梯井内所需位置,工作人员调节套管使其在钢管上移动,将插块移入凹槽内,此时转动套管,插块带动螺杆转动,进而螺杆两端的钢管朝向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便于将横杆调节至与电梯井适配的长度。此时工作人员将横杆放入电梯井内,使得防滑座与电梯井壁接触,此时继续转动套管,带动钢管朝向靠近电梯井壁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防滑座与电梯井壁抵紧。针对不同电梯井的尺寸,可通过调节横杆的长度适配电梯井的尺寸,无需在不同尺寸的电梯井内搭设脚手架时对横杆进行加工,节约材料,降低企业成本。

2、当操作人员没有调节套管时,弹性片的设置可使得插块朝向脱离凹槽的方向移动,防止操作人员因操作不慎而致使套管带动螺杆转动,避免发生横杆与电梯井壁出现松动的现象,保证脚手架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竖杆;2、横杆;21、螺杆;22、钢管;3、套管;4、固定块;5、凹槽;6、插块;7、防滑座;8、弹性片;9、倒角;10、尖刺;11、硅胶垫;12、固定板;13、脚手板;14、安全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脚手架,结合图1和图3,包括竖杆1和横杆2,横杆2上固定铺设有便于操作人员工作的脚手板13,横杆2上设置有安全网14,横杆2包括螺杆21和螺纹连接在螺杆21两端的钢管22,螺杆21两端的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钢管22上套设有套管3,套管3可沿钢管22长度方向滑动,套管3的一端套设在螺杆21一端的钢管22上,另一端套设在螺杆21另一端的钢管22上。

结合图3和图4,螺杆21中部设置有固定块4,固定块4上开设有凹槽5,套管3内壁设置有用于移入凹槽5内的插块6,凹槽5内设置有用于驱使插块6朝向远离凹槽5内部方向运动的弹性片8,凹槽5的开口处设置有便于供插块6移入的倒角9,钢管22远离双向螺杆21的两端设置有防滑座7。

当需要使用脚手架时,先将竖杆1固定至电梯井内所需位置,工作人员调节套管3使其在钢管22上移动,将插块6移入凹槽5内,此时转动套管3,插块6带动螺杆21转动,进而螺杆21两端的钢管22朝向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便于将横杆2调节至与电梯井适配的长度。此时工作人员将横杆2放入电梯井内,使得防滑座7与电梯井壁接触,此时继续转动套管3,带动钢管22朝向靠近电梯井壁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防滑座7与电梯井壁抵紧。当操作人员没有调节套管3时,弹性片8的设置可使得插块6朝向脱离凹槽5的方向移动,防止操作人员因操作不慎而致使套管3带动螺杆21转动,避免发生横杆2与电梯井壁出现松动的现象,保证脚手架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4所示,为增大套管3在带动螺杆21转动时的受力面积,固定块4呈圆环状,凹槽5间隔开设在固定块4上,插块6与凹槽5一一对应,多个固定块4和凹槽5配合设置便于操作人员更快的调节螺杆21。

如图2所示,为进一步增强横杆2的防滑性能和强度,防滑座7朝向电梯井壁的面上设置有尖刺10,尖刺10的尖刺部朝向电梯井壁设置。防滑座7横截面呈圆形,防滑座7周向位置设置有硅胶垫11,硅胶垫11横截面为正六边形,钢管22朝向防滑座7的面上设置有固定板12,硅胶垫11靠近钢管22的一面固定在固定板12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需要使用脚手架时,先将竖杆1固定至电梯井内所需位置,工作人员调节套管3使其在钢管22上移动,将插块6移入凹槽5内,此时转动套管3,插块6带动螺杆21转动,进而螺杆21两端的钢管22朝向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便于将横杆2调节至与电梯井适配的长度。此时工作人员将横杆2放入电梯井内,使得防滑座7与电梯井壁接触,此时继续转动套管3,带动钢管22朝向靠近电梯井壁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防滑座7上的尖刺10刺入电梯井壁,同时硅胶垫11与电梯井壁抵紧。当操作人员没有调节套管3时,弹性片8的设置可使得插块6朝向脱离凹槽5的方向移动,防止操作人员因操作不慎而致使套管3带动螺杆21转动,避免发生横杆2与电梯井壁出现松动的现象,保证脚手架使用的安全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