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搭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7974发布日期:2020-10-17 00:5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搭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搭接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停车设备的发展,自动化高度集成的机械停车库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停车设备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也要求停车设备运行速度的高效。智能立体停车库因其高的空间利用率,高效的运行效率,以及智能的无人参与,前进入库出库等的良好用户体验,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而备受青睐。

现有的立体停车库,存车时,驾驶员将车辆开到位于底层升降装置的载车板上,首先升降装置上升至与同一水平高度车位间,然后将载有车辆的载车板平移到该层车位上,完成存车;取车时,升降装置首先上升至待取车辆停放的车位同一水平高度,然后车位上的车辆及载车板平移至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下降至地面,完成取车。

实现对车辆及载车板从升降装置到入库,以及车辆及载车板出库到升降装置的动作,均需要在每个车位上安装有独立的动力单元,但采用这种方式,使得整个停车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以及安装、维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停车设备在每个车位需要安装动力单元,使得整体停车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安装、维修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搭接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力搭接机构,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平移机构以及安装在车位上的从动搭接齿轮81,所述平移机构包括水平框架体2、摆轮机构6以及平移驱动电机5;所述水平框架体2包括连接杆21和设置在连接杆21两端的支撑架22;所述连接杆21上固定设有平移板3,平移板3上并排开设有至少四个u形缺口,且u形缺口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摆轮机构6包括摆轮连板62,摆轮连板62一个端面上固定安装有与平移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的连接轴,另一端面上安装两个滚轮61,两个滚轮61之间的间距与两个u形缺口之间的间距相适配;两个支撑架22外端部均设有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搭接电机7以及安装在搭接电机7输出端的主动搭接齿轮12;所述主动搭接齿轮12与安装在车位8上的从动搭接齿轮81相啮合。

进一步地,上述动力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架22上过渡齿轮13,所述过渡齿轮13与主动搭接齿轮12和从动搭接齿轮81相啮合。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架22为四边形框架结构,在四边形框架结构外侧两端部均设有动力单元。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架22是由矩管焊接而成。

进一步地,上述连接杆21通过螺栓与支撑架22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平移板3设置在连接杆21的中部。

进一步地,两个滚轮61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u形缺口之间的间距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平移驱动电机驱动摆轮连板转动,摆轮连板上的滚轮推动平移板的左右移动,水平框架体两侧的主动搭接齿轮(或过渡齿轮)与车位上的从动搭接齿轮相互啮合,搭接电机驱动主动搭接齿轮(或过渡齿轮),主动搭接齿轮(或过渡齿轮)转动带动从动搭接齿轮转动,从动搭接齿轮作为车位的动力源,进而实现动力传递,节省了每个车位需要设置独立的动力单元,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搭接机构可实现停车设备的左右两侧车位的动力搭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搭接机构与右侧车位动力搭接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与左侧车位是脱离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摆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平移板在摆轮机构带动下的运行状态示意图,其中,a为摆轮机构位于平移板中部的起始状态示意图,b为摆轮机构旋转一次带动平移板移动后的示意图,c为摆轮机构旋转二次带动平移板移动后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2-主动搭接齿轮,13-过渡齿轮,2-水平框架体,21-连接杆,22-支撑架,3-平移板,31-u形缺口,5-平移驱动电机,6-摆轮机构,61-滚轮,62-摆轮连板,7-搭接电机,8-车位,81-从动搭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动力搭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相邻两个车位8之间的平移机构以及安装在车位8上的从动搭接齿轮81,平移机构包括水平框架体2、摆轮机构6以及平移驱动电机5,水平框架体2包括连接杆21和设置在连接杆21两端的支撑架22,支撑架22采用四边形框架结构,每个支撑架22可采用矩管焊接而成,连接杆21与支撑架22通过螺栓固定。

连接杆21上固定设有平移板3,平移板3上并排开设有至少四个u形缺口,且u形缺口的开口方向一致;摆轮机构6包括摆轮连板62,摆轮连板62一个端面上固定安装有与平移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的连接轴,另一端面上安装两个滚轮61,两个滚轮61之间的间距与两个u形缺口之间的间距相适配,两个滚轮61分别卡入两个u形缺口内,通过滚轮61在平移板3上u形缺口之间的转移,实现平移板3相对于摆轮机构6的左右移动,两个滚轮61之间的间距可以为相邻两个u形缺口之间间距的正数倍,优选两个滚轮61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u形缺口之间的间距相同。如图5所示,其中,a为摆轮机构位于平移板中部的起始状态示意图,b为摆轮机构旋转一次带动平移板移动后的示意图,c为摆轮机构旋转二次带动平移板移动后的示意图。

两个支撑架22外端部均设有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搭接电机7以及安装在搭接电机7输出端的主动搭接齿轮12,主动搭接齿轮12与安装在车位8上的从动搭接齿轮81相啮合,搭接电机7驱动主动搭接齿轮12转动,主动搭接齿轮12带动从动搭接齿轮转动。

同时动力单元还可包括设置在支撑架22上过渡齿轮13,过渡齿轮13设置在主动搭接齿轮12的外侧,且与主动搭接齿轮12和从动搭接齿轮相啮合,搭接电机7驱动主动搭接齿轮12转动,主动搭接齿轮12带动过渡齿轮13转动,过渡齿轮13转动带动从动搭接齿轮转动,从动搭接齿轮作为车位8的动力源,进而实现动力传递。优化方式是在四边形框架结构外侧两端部均设有动力单元,相应车位8位置设有从动搭接齿轮。

平移板3上设置的u形缺口31数量根据水平框架体2需要左右移动的距离进行合理设计,优选平移板3设置在连接杆21的中部。

本实施例的平移机构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平移机构的平移驱动电机固定在升降装置上,水平框架体2上的连接杆通过轴承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平移驱动电机驱动摆轮连板转动,同时摆轮连板上的滚轮随摆轮连板旋转,从而推动平移板向车位方向移动,平移板同时带动水平框架体2的支撑架向车位方向移动,支撑架上的主动搭接齿轮(或过渡齿轮)在水平方向的左右移动实现与该层车位的动力搭接,随着升降装置的上下运动,可实现多层车位之间的动力搭接。

在车位的车辆及载车板需要入库或出库时,平移驱动电机驱动摆轮连板转动,同时摆轮连板上的滚轮随摆轮连板旋转,从而推动平移板向车位方向移动,平移板同时带动支撑架向车位方向移动,当支撑架外侧的过渡齿轮与车位上的从动搭接齿轮接触并相互啮合时,搭接电机驱动主动搭接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带动过渡齿轮转动,过渡转动带动车位上的从动搭接齿轮转动,进而实现动力的传递,此时动力搭接机构与车位搭接成功,从动搭接齿轮作为车位的动力源,给车位的车辆及载车板的入库和出库动作提供动力。

当平移机构需要脱离时,平移驱动电机反转,驱动摆轮连板转动,同时摆轮连板上的滚轮随摆轮连板旋转,从而推动平移板向车位反方向移动,当支撑架外侧的过渡齿轮与车位的从动搭接齿轮分离,完成整个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搭接机构除了应用在立体停车设备外,还可用于物流仓储等机械行业中,可节省大量动力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