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爬架附墙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4261发布日期:2020-10-23 12:3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爬架附墙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升降爬架附墙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集成爬架是用于建筑结构、安装、装修施工外立面防护,以一定高度的脚手架通过与建筑结构外围的梁、剪力墙、板的附着,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随着工程结构施工逐层爬升至结构封顶后利用塔吊进行拆除或下降,是外墙装饰作业的一种辅助施工外脚手架。

现有附墙支座一般为一个穿墙螺栓或者配置两个,当现场无法安装两个穿墙螺栓可能发生导轨附墙支座偏移或翻转的情况发生,架体下降时容易产生卡阻现象,架体提升时倾斜较厉害,爬架下坠时防坠机构可靠性降低,现有的附墙支架还存在结构复杂,重量过大、安装不便、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升降爬架附墙集成装置,该装置具有防坠性能好,重量轻,安装、使用便捷,成本低,爬架上下运行平稳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爬架附墙集成装置,包括附墙架,所述附墙架包括两竖直的背部竖梁,两背部竖梁之间固定连接多个背部横梁,每个背部竖梁同侧分别连接水平横梁,每个横梁另一端连接竖直的l形连接板,所述背部竖梁与横梁之间连接斜撑,两横梁之间设有支撑座;所述背部竖梁与墙体连接,连接板固定连接防倾装置,所述防倾装置滑动连接竖直的爬架导轨,所述支撑座上端转动连接用于支撑爬架导轨的卸荷装置,所述卸荷装置向爬架导轨方向倾斜并与其相适配,所述支撑座下方设有用于阻挡爬架导轨快速下落的防坠装置,所述防坠装置与连接板转动连接。

上述的升降爬架附墙集成装置,其中,所述防坠装置包括设置在两连接板之间的长方形防坠块,所述防坠块前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开口朝向爬架导轨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v形触发爪,所述容纳槽和触发爪穿设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容纳槽开口处设有弯曲的弧面,所述触发爪以转轴为轴转动可伸出或缩进容纳槽。

上述的升降爬架附墙集成装置,其中,所述防坠块上方设有连接在两横梁的防污板。

上述的升降爬架附墙集成装置,其中,所述防倾装置包括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竖直的导向轮支座,每个导向轮支座转动连接上下分布的至少两个导向轮。

上述的升降爬架附墙集成装置,其中,所述卸荷装置包括顶撑、调节螺杆和底撑,所述底撑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顶撑和底撑之间通过调节螺杆螺纹连接。

上述的升降爬架附墙集成装置,其中,所述调节螺杆为双头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两侧的螺纹反向,调节螺杆的中央固定连接调节螺母。

上述的升降爬架附墙集成装置,其中,所述顶撑上端设有两个上下交错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呈向上开口的c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坠装置能够有效防止爬架快速坠落,通过设置卸荷装置能够使爬架随时停留并提供支撑无需动力维持,通过设置防倾装置有效保证爬架上下运行的平稳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卸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坠装置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爬架导轨上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爬架导轨坠落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附墙架;11、背部竖梁;12、背部横梁;13、横梁;14、连接板;15、斜撑;16、支撑座;17、防污板;2、外墙体;3、爬架导轨;31、导轨横杆;4、防倾装置;41、导向轮支座;42、导向轮;5、卸荷装置;51、顶撑;511、凹槽;52、调节螺杆;521、调节螺母;53、底撑;6、防坠装置;61、防坠块;611、容纳槽;612、触发爪;61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升降爬架附墙集成装置,包括附墙架1,附墙架1包括两竖直的背部竖梁11,两背部竖梁11之间固定连接多个背部横梁12,每个背部竖梁11同侧分别连接水平横梁13,每个横梁13另一端连接竖直的l形连接板14,背部竖梁11与横梁13之间连接斜撑15,采用双斜撑15使结构更稳定,简洁轻便,减少了总体重量,两横梁13之间设有支撑座16;背部竖梁11与外墙体2连接,连接板14固定连接防倾装置4,防倾装置4滑动连接竖直的爬架导轨3,支撑座16上端转动连接卸荷装置5,卸荷装置5向爬架导轨3方向倾斜并与其相适配,支撑座16下方设有用于阻挡爬架导轨3快速下落的防坠装置6,防坠装置6与连接板14转动连接。

爬架导轨3如梯子状,包括两竖直的导轨,导轨上设有从上至下均匀分布导轨横杆31,爬架导轨3两侧的导轨为凹字形滑槽;建筑物外墙体2上固定连接附墙架1,爬架导轨3可在防倾装置4内上下滑动,卸荷装置5与爬架导轨3相适应。

如图2所示,卸荷装置5包括顶撑51、调节螺杆52和底撑53,底撑53与支撑座16转动连接,顶撑51和底撑53之间通过调节螺杆52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杆52为双头螺杆,调节螺杆52两侧的螺纹反向,调节螺杆52的中央固定连接调节螺母521。

采用双头螺杆,单位时间里调节距离更长,调节效率更高,应用中通过转动调节螺母521实现对顶撑51位置的调节。

顶撑51上端设有两个上下交错设置的凹槽511,凹槽511呈向上开口的c形。

顶撑51的凹槽511用于托起导轨横杆31,顶撑51的凹槽511为上下设置的两个,这样组合起来能保证两个凹槽511到导轨横杆31的距离总有一个与导轨横杆31更近,所以通过旋转调节螺母521,使导轨横杆31嵌入距离其更近的凹槽511的时间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施工起来更方便快捷,并且在爬架导轨3在上升时如果突然快速下坠,卸荷装置5也能起到一定防坠作用的,使导轨横杆31卡入顶撑51的凹槽511内。

如图4所示,当爬架导轨3向下运动的时候,通常需将卸荷装置5向外墙体2方向拨转倾斜并抵靠在外墙体2上,卸荷装置5不与爬架导轨3有任何接触,当爬架导轨3停止运动的时候,将载荷装置向爬架导轨3方向拨转倾斜,旋转调节螺母521使导轨横杆31嵌入凹槽511内,整个爬架导轨3的重量通过导轨横杆31传递到卸荷装置5上,由于附墙架1固定外墙体2上,所以卸荷装置5可以使爬架导轨3在任何时候都能长时间停留在所需位置,无需在爬架导轨3停留期间再提供动力,既能保证爬架停留的安全性,又节约了动力能源的消耗。当需要爬架导轨3再次提升时,爬架导轨3的导轨横杆31在与卸荷装置5接触时,只会将卸荷装置5瞬时拨离导轨横杆31,使卸荷装置5逆时针旋转,随后又在自身重力在作用下抵靠在下一个导轨横杆31上,然后该导轨横杆31再次将卸荷装置5拨离开,爬架导轨3在上述过程中,周而复始进行上述动作,所以,卸荷装置5不影响爬架导轨3的上提。

如图3所示,防坠装置6包括设置在两连接板14之间的长方形防坠块61,防坠块61前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开口朝向爬架导轨3的容纳槽611,容纳槽611内设有v形触发爪612,容纳槽611和触发爪612穿设转轴613,转轴613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板14转动连接,容纳槽611开口处设有弯曲的弧面,触发爪612以转轴613为轴转动可伸出或缩进容纳槽611。

如图4、5所示,爬架导轨3在上升过程中,导轨横杆31与触发爪612接触,使触发爪612以转轴613为中心逆时针转动缩进容纳槽611内,导轨横杆31与防坠块61上端的弧面接触,使防坠块61逆时针转动,导轨横杆31脱离开后,防坠块61顺时针转动复位,如此循环,防坠块61不影响爬架导轨3的正常运行;在正常下降过程中,导轨横杆31顺时针拨动触发爪612并带动防坠块61顺时针转动,由于爬架导轨3下落速度较慢,防坠块61由于自身重力的复位时间小于爬架导轨3的两导轨横杆31通过的间隔时间,所以在下方导轨横杆31拨动触发爪612顺时针转动后,其相邻的上方导轨横杆31还未接触到触发爪612之前防坠块61由于自身重力已经复位,所以防坠块61也不影响爬架导轨3正常下行;当爬架导轨3发生意外坠落,带动爬架快速坠落,此时防坠块61复位时间大于两相邻导轨横杆31通过的间隔时间,导致下方导轨横杆31与触发爪612接触后,触发爪612带动防坠块61做顺时针转动,在防坠块61还未复位前,下方导轨横杆31相邻的上方导轨横杆31就已经与防坠块61前部的上端相抵触,防坠块61继续顺时针转动,直至防坠块61的后端与支撑座16下端相抵靠,使防坠块61不能再顺时针转动,导轨横杆31被防坠块61前部卡住不能再向下移动,达到阻止爬架导轨3下坠的目的。

防坠块61上方设有连接在两横梁13的防污板17。设置防污板17可以防止污物进入防坠块61内,阻碍触发爪612在容纳槽611内的自由转动,避免防坠装置6失去作用。

如图1所示,防倾装置4包括与连接板14固定连接的竖直导向轮支座41,每个导向轮支座41转动连接上下分布的至少两个导向轮42。

本实施例中,防倾装置4采用四个导向轮42同时抱住爬架导轨3两侧的呈凹字形滑槽导轨,爬架导轨3只能在导向轮42之间上下滑行运动,爬架导轨3从上至下设置多个防倾装置4,提高了爬架导轨3运行的安全系数,由于爬架的重心在爬架导轨3外侧,而受力点在靠近附墙架1一侧,所以整个爬架会向外倾斜,防倾装置4的设置,使防倾装置4的导向轮42可以更好的保证爬架的垂直度以及水平方向的风荷载,防止爬架的外倾。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