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耐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4369发布日期:2020-06-20 17:22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抗压耐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砌块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且作为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其在建筑方面的应用极为多见。而在生活中,随着生活的不断发展,除地震等自然因素以外的人为等因素也容易导致地面等发生震动,因而建筑材料的好坏也会大大影响实际生活中建筑物的好坏,如果建筑材料不好,就会使得建造的建筑物的质量也大大下降,例如,发生震动时,如果建筑材料防震效果不好,那么建筑物也极为容易被震塌,进而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对于现有的加气混凝土砌块来说,其在抗压耐震方面的效果还不够好。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压耐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制得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良好的抗压耐震的效果。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压耐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生产的步骤如下:s1:原料预处理用磨球机将粉煤灰磨细;用破碎机分别对石灰和花岗岩进行破碎,并用磨球机分别将破碎后的石灰和花岗岩磨细;在铝粉中加入水,搅拌成铝粉悬浮液;s2:原料的混合、浇注将水泥和s1中处理后的粉煤灰、石灰、花岗岩加入到容器中,并加入水、玻璃纤维、氟铝酸盐、硫氰酸盐、三乙醇胺、减水剂搅拌均匀,在搅拌过程中将料浆的温度控制在43-47℃,并在浇注前30-60s加入铝粉悬浮液,并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浇注入模;s3:初养护和切割将s2中浇注后模具放入初样室进行发气初凝,初养后用负压吊具将模框及坯体一同吊到预先放好釜底板的切割台上,脱去模框,切割机即对坯体进行横切、纵切、铣面包头,模框吊回到运模车上人工清理和除油,然后吊到模车上组模进行下一次浇注,切好后的坯体连同釜底板用天车吊到釜车上码放两层,层间有四个支撑,若干个釜车编为一组;s4:蒸汽养护及成品坯体在釜前停车线上编组完成后,打开要出釜的蒸压釜釜门,先用卷扬机拉出釜内的成品釜车,然后再将准备蒸压的釜车用卷扬机拉入蒸压釜进行养护;釜车上的制成品用桥式起重机吊到成品库,然后用叉式装卸车运到成品堆场,空釜车及釜底板吊回至回车线上,清理后用卷扬机拉回码架处进行下一次循环。优选地,所述s1中铝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20。优选地,所述s2中的氟铝酸盐为氟铝酸钙,所述硫氰酸盐为硫氰酸钙。优选地,所述s3中的减水剂为萘磺酸系、聚羧酸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s3中发气初凝的条件为:温度55-65℃,时间1.5-2h。优选地,所述蒸汽养护的方法步骤如下:(1)抽真空至压强不高于0.07mpa后,保持40-60min;(2)升压至压强不低于1.5mpa,恒压保持7-9h;(3)降压至0.1mpa以下,得到加气混凝土砌块。优选地,升压和降压的速率均为0.8-1mpa/h。优选地,包含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水泥100-200份、粉煤灰100-200份、石灰50-150份、花岗岩40-100份、铝粉0.1-1份、玻璃纤维1-5份、氟铝酸盐0.1-0.5份、硫氰酸盐0.1-0.5份、三乙醇胺0.1-0.5份、减水剂0.1-0.5份、水100-400份。本发明提出的上述生产工艺生产的抗压耐震加气混凝土砌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通过对原料的组分及配比、生产工艺的调整,使得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良好的抗压耐震的效果;本申请中的铝粉先配置成悬浮液,然后在浇注前30-60s加入料浆中,该方法相对于现有的直接将铝粉加入料浆中的方法来说,其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更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压耐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生产的步骤如下:s1:原料预处理用磨球机将粉煤灰磨细;用破碎机分别对石灰和花岗岩进行破碎,并用磨球机分别将破碎后的石灰和花岗岩磨细;在铝粉中按质量比1:20加入水,搅拌成铝粉悬浮液;s2:原料的混合、浇注将100份水泥和s1中处理后的100份粉煤灰、50份石灰、40份花岗岩加入到容器中,并加入100份水、1份玻璃纤维、0.1份氟铝酸钙、0.1份硫氰酸钙、0.1份三乙醇胺、0.1份减水剂搅拌均匀,在搅拌过程中将料浆的温度控制在45℃,并在浇注前30s加入铝粉悬浮液,其中铝粉的重量为0.1份,并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浇注入模;s3:初养护和切割将s2中浇注后模具放入初样室进行发气初凝,发气初凝的条件为:温度55℃,时间1.5h;初养后用负压吊具将模框及坯体一同吊到预先放好釜底板的切割台上,脱去模框,切割机即对坯体进行横切、纵切、铣面包头,模框吊回到运模车上人工清理和除油,然后吊到模车上组模进行下一次浇注,切好后的坯体连同釜底板用天车吊到釜车上码放两层,层间有四个支撑,若干个釜车编为一组;s4:蒸汽养护及成品坯体在釜前停车线上编组完成后,打开要出釜的蒸压釜釜门,先用卷扬机拉出釜内的成品釜车,然后再将准备蒸压的釜车用卷扬机拉入蒸压釜进行养护;釜车上的制成品用桥式起重机吊到成品库,然后用叉式装卸车运到成品堆场,空釜车及釜底板吊回至回车线上,清理后用卷扬机拉回码架处进行下一次循环。s3中的减水剂为萘磺酸系高效减水剂。蒸汽养护的方法步骤如下:(4)抽真空至压强不高于0.07mpa后,保持40min;(5)升压至压强不低于1.5mpa,恒压保持7h;(6)降压至0.1mpa以下,得到加气混凝土砌块。升压和降压的速率均为0.8mpa/h。实施例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压耐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生产的步骤如下:s1:原料预处理用磨球机将粉煤灰磨细;用破碎机分别对石灰和花岗岩进行破碎,并用磨球机分别将破碎后的石灰和花岗岩磨细;在铝粉中按质量比1:20加入水,搅拌成铝粉悬浮液;s2:原料的混合、浇注将200份水泥和s1中处理后的200份粉煤灰、150份石灰、100份花岗岩加入到容器中,并加入400份水、5份玻璃纤维、0.5份氟铝酸钙、0.5份硫氰酸钙、0.5份三乙醇胺、0.5份减水剂搅拌均匀,在搅拌过程中将料浆的温度控制在45℃,并在浇注前60s加入铝粉悬浮液,其中铝粉的重量为1份,并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浇注入模;s3:初养护和切割将s2中浇注后模具放入初样室进行发气初凝,发气初凝的条件为:温度65℃,时间2h;初养后用负压吊具将模框及坯体一同吊到预先放好釜底板的切割台上,脱去模框,切割机即对坯体进行横切、纵切、铣面包头,模框吊回到运模车上人工清理和除油,然后吊到模车上组模进行下一次浇注,切好后的坯体连同釜底板用天车吊到釜车上码放两层,层间有四个支撑,若干个釜车编为一组;s4:蒸汽养护及成品坯体在釜前停车线上编组完成后,打开要出釜的蒸压釜釜门,先用卷扬机拉出釜内的成品釜车,然后再将准备蒸压的釜车用卷扬机拉入蒸压釜进行养护;釜车上的制成品用桥式起重机吊到成品库,然后用叉式装卸车运到成品堆场,空釜车及釜底板吊回至回车线上,清理后用卷扬机拉回码架处进行下一次循环。s3中的减水剂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蒸汽养护的方法步骤如下:(7)抽真空至压强不高于0.07mpa后,保持60min;(8)升压至压强不低于1.5mpa,恒压保持9h;(9)降压至0.1mpa以下,得到加气混凝土砌块。升压和降压的速率均为1mpa/h。实施例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压耐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生产的步骤如下:s1:原料预处理用磨球机将粉煤灰磨细;用破碎机分别对石灰和花岗岩进行破碎,并用磨球机分别将破碎后的石灰和花岗岩磨细;在铝粉中按质量比1:20加入水,搅拌成铝粉悬浮液;s2:原料的混合、浇注将150份水泥和s1中处理后的150份粉煤灰、100份石灰、70份花岗岩加入到容器中,并加入250份水、3份玻璃纤维、0.3份氟铝酸钙、0.3份硫氰酸钙、0.3份三乙醇胺、0.3份减水剂搅拌均匀,在搅拌过程中将料浆的温度控制在45℃,并在浇注前45s加入铝粉悬浮液,其中铝粉的重量为0.5份,并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浇注入模;s3:初养护和切割将s2中浇注后模具放入初样室进行发气初凝,发气初凝的条件为:温度60℃,时间1.8h;初养后用负压吊具将模框及坯体一同吊到预先放好釜底板的切割台上,脱去模框,切割机即对坯体进行横切、纵切、铣面包头,模框吊回到运模车上人工清理和除油,然后吊到模车上组模进行下一次浇注,切好后的坯体连同釜底板用天车吊到釜车上码放两层,层间有四个支撑,若干个釜车编为一组;s4:蒸汽养护及成品坯体在釜前停车线上编组完成后,打开要出釜的蒸压釜釜门,先用卷扬机拉出釜内的成品釜车,然后再将准备蒸压的釜车用卷扬机拉入蒸压釜进行养护;釜车上的制成品用桥式起重机吊到成品库,然后用叉式装卸车运到成品堆场,空釜车及釜底板吊回至回车线上,清理后用卷扬机拉回码架处进行下一次循环。s3中的减水剂为萘磺酸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按1:1混合。蒸汽养护的方法步骤如下:(10)抽真空至压强不高于0.07mpa后,保持50min;(11)升压至压强不低于1.5mpa,恒压保持8h;(12)降压至0.1mpa以下,得到加气混凝土砌块。升压和降压的速率均为0.9mpa/h。对比例该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s2:原料的混合、浇注将150份水泥和s1中处理后的150份粉煤灰、100份石灰、70份花岗岩加入到容器中,并加入250份水、3份玻璃纤维、0.3份氟铝酸钙、0.3份硫氰酸钙、0.3份三乙醇胺、0.3份减水剂、0.5份铝粉搅拌均匀,在搅拌过程中将料浆的温度控制在45℃,即可进行浇注入模。而对于其余步骤来说,均与实施例3相同。抗压耐震性能测试将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制得的加气混凝土砌块按照gb11968-200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检测其平均抗压强度和单组最小抗压强度,同时,置于震荡环境下震荡10min,观察震荡后的外观,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述。表1性能测试结果组别抗压强度(平均值)/mpa抗压强度(单组最小值)/mpa震荡后外观实施例17.456.85无肉眼可见碎裂实施例27.687.12无肉眼可见碎裂实施例37.937.36无肉眼可见碎裂对比例6.075.47部分表面碎裂由上表可知,本申请通过对铝粉添加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和耐震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