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36990发布日期:2020-07-17 17: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墙体(1),混凝土墙体(1)的上下两端设有竖向凸出纵筋(4),混凝土墙体(1)的侧面设有边缘构件(2),边缘构件(2)的上下两端设有钢梁连接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体(1)一侧设有边缘构件(2),混凝土墙体(1)另一侧设有水平凸出纵筋(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体(1)两侧均设有边缘构件(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构件(2)为一字型、l型、t型或端柱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体(1)内设有与水平凸出纵筋(3)相对应的水平纵筋(6)以及与竖向凸出纵筋(4)相对应的竖向纵筋(7),竖向纵筋(7)上还设有拉筋(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构件(2)包括混凝土暗柱(201),混凝土暗柱(201)内设有暗柱钢筋骨架,且水平纵筋(6)锚入混凝土暗柱(201);所述暗柱钢筋骨架包括相互连接的暗柱纵筋(202)、暗柱箍筋(203)和暗柱拉筋(204);所述暗柱纵筋(202)的上下两端分别穿出混凝土暗柱(201)上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连接件(5)包括翼缘板(501),翼缘板(501)上设有一组竖直布置的腹板(502);所述翼缘板(501)表面设有纵筋孔(503);所述腹板(502)上设有箍筋穿孔(504)和混凝土浇灌孔(5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缘板(501)上还设有栓钉或抗剪键。

9.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层楼板的混凝土浇筑之前,把本层墙体所需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吊装就位,通过下层楼板和本层墙体之间的暗梁完成下层楼板与本层墙体之间的连接;

本层墙体的施工浇筑,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第一步、本层的两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之间形成有水平连接区,对水平连接区内进行箍筋和纵筋的绑扎,并在相应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上设置支撑件;

第二步、将上一层的两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分别吊装至本层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上方的相应位置,上一层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本层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之间形成有竖向连接区,上下相邻的钢梁连接件之间设有边缘构件连接区;

第三步、将上下相邻的钢梁连接件进行连接;并将边缘构件连接区内上下相邻的暗柱纵筋之间采用钢筋连接器进行连接,在箍筋穿孔内穿插箍筋;

第四步、在竖向连接区内设置暗梁箍筋和暗梁纵筋;

第五步、采用全螺栓连接、栓焊连接或全焊连接的方式将钢梁连接件与钢梁相连;

第六步、搭设水平连接区、竖向连接区和边缘构件连接区后浇混凝土的模板;

第七步、在钢梁上铺设叠合板或楼承板,绑扎楼板钢筋,浇筑楼板和剪力墙后浇区的混凝土,养护成型后得到本层墙体;

重复循环第一步至第七步,直至完成屋面楼板的混凝土施工成型;

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墙体,混凝土墙体一侧设有边缘构件,混凝土墙体另一侧设有水平凸出纵筋,混凝土墙体的两侧设有竖向凸出纵筋;所述边缘构件的两端设有钢梁连接件。施工方法为:将同一层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吊装至指定位置;对水平连接区内进行捆扎箍筋和纵筋,得到下层剪力墙框架;吊装上一层的两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第四步、在竖向连接区内设置暗梁钢筋和暗梁纵筋;将上下相邻的钢梁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并在暗柱纵筋之间设置纵筋连接器,在箍筋孔内穿插箍筋;搭设混凝土浇筑模板,混凝土浇筑、成型,得到本层墙体。本发明同时具有造价成本低、连接方便和良好的防火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本悦;徐铨彪;张明山;肖志斌;夏亮;陈可鹏;杨嘉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3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