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挂物护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1793发布日期:2020-09-29 17:57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可挂物护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护墙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挂物护墙板。



背景技术:

护墙板作为室内装修的装饰之物,一直以来都被受青睐,其通常包括板体以及连接件,从而达到装饰的效果;然而,现有这类护墙板的连接件的结构相对简单,仅起到固定板体的作用,护墙板整体的实质作用十分有限,对于对功能性和性价比要求较高的用户来说,吸引性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挂物护墙板,以克服现有护墙板除了装饰外缺乏其他实质作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挂物护墙板,至少包括一基板和两壁轨和多组挂设件,壁轨分别沿基板的左右两侧与基板适配固定,其中,

壁轨包括挂件轨、连接于所述挂件轨旁侧的承托板以及由所述挂件轨形成的挂件槽,挂件轨与承托板形成“l”型结构,挂件槽的中部开设有多个沿挂件轨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挂孔;

挂设件沿挂件槽与壁轨相接,两壁轨上的挂设件分别两两对应,挂设件包括置物部以及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挂扣,挂设件的挂扣与挂件槽上的一个或相邻几个挂孔分别钩接配合,相互对应的两挂设件之间固定有承物件。

可选地,挂扣具有扣体以及沿扣体端部下侧延展的第一扣合部,扣体和第一扣合部之间形成有第一扣合槽。

可选地,置物部包括偏心杆和偏心轮,承物件的两侧开设有装配杆腔,连接通道的尾端设有装配轮腔,偏心轮沿装配轮腔的侧面装配至装配轮腔内,偏心杆的一端与扣体垂直连接,偏心杆的另一端沿装配杆腔与偏心轮偏心连接配合。

可选地,一挂设件中位于最上侧的挂扣还具有沿所述扣体端部上侧延展的第二扣合部,扣体和第二扣合部之间形成有第二扣合槽。

可选地,置物部包括侧托板和底托板,侧托板与挂扣连接,底托板连接于侧托板的底部,承物件固定于相互对应的两挂设件的底托板上。

可选地,承托板连接于挂件轨的后侧,承托板呈拱形结构并在其后侧形成装配槽,承托板开设有若干组间隔设置的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

可选地,挂件轨的后侧形成有呈“u”型的隔离腔。

可选地,可挂物护墙板包括至少多组基板和多组壁轨,壁轨包括一组或两组挂件槽,壁轨包括一组或两组承托板,承托板连接于挂件轨的左侧或右侧。

可选地,可挂物护墙板还包括数量与所述基板相匹配的工艺板,工艺板铺设在基板背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用于安装护墙板的壁轨上设置挂件槽,配合两种使用情景不同的挂设件,使护墙板在装饰之余也具有挂件作用,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铺设护墙板以及在壁轨上的各个位置设置不同种类的承物件,合理地运用护墙板前侧的空间,可以通过放置装饰品进一步提升护墙板的装饰效果,并且挂设件容易安装和拆除,整体布置和重置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可挂物护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壁轨和挂设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壁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挂设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承物件连接挂设件位置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可挂物护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壁轨和挂设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中挂设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三中可挂物护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三中可挂物护墙板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关于某些示例和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示例和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公开而非限制本公开。本公开中的任何内容均并非在暗示所公开实施例的任何特定特征或特性是必需的。保护范围不由本文所述的任何特定实施例限定。在转向说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之前,应当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说明书中阐述或在附图中示出的细节或方法。还应当理解,术语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的。

一般来说,护墙板通过安装组件固定装配在墙上即可起到装饰效果,然而单纯的装饰效果并不能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尤其是对空间考虑十分严格的小户型用户。

因此,总体参考附图,本文所公开的一种可挂物护墙板,其包括用于装饰的护墙板之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便捷地添加挂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其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可挂物护墙板的结构示意图。该可挂物护墙板至少包括一基板1和两壁轨2和多组挂设件3,壁轨2分别沿基板1的左右两侧与基板1适配固定,其中,基板1用于达到装饰目的,其两侧的壁轨2用于将基板1固定装配在墙壁上,挂设件3用于在基板1表侧安装承物件。

如图2-4所示,壁轨2包括挂件轨21、连接于挂件轨21旁侧的承托板22以及由挂件轨21形成的挂件槽23,壁轨2具有固定安装护墙板以及与挂设件3配合的作用。

对于固定安装护墙板的设置,挂件轨21和承托板22为一体成型,承托板22连接于挂件轨21的后侧,使挂件轨21与承托板22构成“l”型结构,承托板22呈拱形结构并在其后侧形成装配槽25,承托板22开设有若干组间隔设置的第一装配孔221和第二装配孔222。实际使用时,壁轨2分别设置在基板1的左右两侧,挂件轨21与承托板22构成的“l”型结构与基板1的边缘对应装配,实际装配时,壁轨2分别设置在基板1的左右两侧,并先通过螺钉以及第二装配孔222装配在墙上,挂件轨21与承托板22构成的“l”型结构与基板1的边缘对应,基板1的背侧对应第一装配孔221的位置分别安装有螺钉,基板1的背侧凸出螺钉头以及靠近螺钉头一端的部分螺纹,该反向安装的螺钉与第一装配孔221配合,第一装配孔221为反凸型孔,其螺钉头与第一装配孔221卡住,从而将基板1挂在两壁轨2之间。

对于与挂设件3配合设置,挂件槽23为u型槽,两挂件槽23相互平行地沿挂件轨2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挂件槽23的中部设有多个沿挂件轨21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挂孔24,可同时挂设一组或多组挂设件3。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挂设件3的钩接部与墙壁之间产生磨损,挂件槽23形成于挂件轨21的前半部分,挂件轨21的后侧形成有呈“u”型的隔离腔26。

请参阅图5,其示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挂设件3的结构示意图。挂设件3包括置物部31以及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挂扣32,挂扣32具有扣体321以及沿扣体321端部下侧延展的第一扣合部322,扣体321和第一扣合部322之间形成有第一扣合槽323;其中,置物部31包括偏心杆311和偏心轮312,偏心杆311的一端与扣体321垂直连接,偏心杆311的另一端可与偏心轮312偏心连接配合。

如图5-6所示,挂设件3通过其挂扣32沿挂件槽23与壁轨2相接,两壁轨2上的挂设件3分别两两对应,即两壁轨2上的挂设件3数量相同且两对应的挂设件3高度相同,挂设件3的挂扣32与挂件槽23上的一个或相邻几个挂孔24分别钩接配合,相互对应的两挂设件3之间固定有承物件。

在本实施例中,挂设件3包括偏心杆311和偏心轮312,其适合连接的承物件为柜体类家具,并且适合固定在地上;其中,承物件的两侧开设有装配杆腔41,该装配杆腔41沿承物件的后侧开通,连接通道的尾端设有装配轮腔42,该装配轮腔42沿承物件的旁侧开通,当挂设件3与承物件配合时,偏心轮312沿装配轮腔42的侧面装配至装配轮腔42内,偏心杆311的另一端沿装配杆腔41与偏心轮312偏心连接配合,最终使承物件固定连接在两壁轨2之间。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7,其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可挂物护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中可挂物护墙板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挂设件3的实现方式,以悬空设置承物件。

请参阅图9,其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挂设件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挂设件3的挂扣32具有扣体321以及沿扣体321端部下侧延展的第一扣合部322,扣体321和第一扣合部322之间形成有第一扣合槽323,挂设件3中位于最上侧的挂扣32还具有沿扣体321端部上侧延展的第二扣合部324,扣体321和第二扣合部324之间形成有第二扣合槽325,第二扣合部324的顶部形成有向其外侧自上而下延伸的斜面;置物部31包括侧托板313和底托板314,侧托板313与挂扣32连接,底托板314垂直连接于侧托板313的底部。

如图8-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挂设件3悬空设置承物件的配置在于第一扣合部322和第二扣合部324相互配合,挂设件3钩接在挂件槽23后,在两挂设件3的底托板314之间设置置物板,底托板314上设有螺孔,用于固定置物板。相对于实施例一的情况,此时来自挂设件3和置物板的应力均有壁轨2承受,更为具体是,第一扣合部322与壁轨2的背侧钩接配合,起到承托作用。挂孔24的长度大于第一扣合部322和扣体321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二扣合部324和扣体321的长度之和,在实际装配时,挂设件3倾斜地靠近挂件槽23,使第二扣合部324先进入挂孔24,然后使第二扣合槽325与挂孔24上侧贴近,留出空间装配余下的第一扣合部322,装配完成后,即可在底托板314上装配承物件,其中,本实施例的挂设件3适合连接的承物件为板类结构。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0,其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可挂物护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两实施例中可挂物护墙板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可挂物护墙板的实现方式,以提供更为灵活和挂件性能。

具体地,可挂物护墙板包括至少多组基板1和多组壁轨2,各基板1和壁轨2分别适配组合安装,其中,壁轨2包括一组或两组挂件槽23,壁轨2包括一组或两组承托板22,承托板22连接于挂件轨21的左侧或右侧,设有两组承托板22的壁轨2,其左右两侧分别装配基板1,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铺设面积需求,配置不同数量的基板1,并且可根据实际挂件需求,设置不同数量的上述两种挂设件3和承物件。

如图1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可挂物护墙板的侧剖面示意图。在实际安装时,可挂物护墙板还包括数量与基板1相匹配的工艺板5,工艺板5铺设在基板1背侧,用于保护基板1,防止基板1背面受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装配”、“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