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入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0166发布日期:2020-10-23 12:0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入釜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入釜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是一种轻质多孔、保温隔热、防火性能良好、可钉、可锯、可刨和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新型建筑材料。早在三十年代初期,中国就开始生产这种产品,并广泛使用。

现有的现有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制备过程中,半成品坯料需要放入蒸压釜430中进行蒸养,釜前地面上固定连接有釜前轨道410,釜前地面一侧开设有蒸压池,蒸压池内固定连接有支撑台420,蒸压釜430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台420上端面的圆筒形釜体432,釜体432两侧铰接有釜盖431,釜体432内轴向设置有釜内轨道433,釜前轨道410与釜内轨道433水平,为保证釜盖431正常打开,蒸压釜430与地面存在一定距离,釜前轨道410上滑动连接有送料车440,送料车440包括底座110,底座110下端面转动连接有滚轮120,滚轮120滚动连接于釜前轨道410上,底座110两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50,底座110两端固定连接有顶杆140,地面上固定连接有定滑轮320,定滑轮320轴线与地面垂直,地面上还固定连接有卷扬机310,卷扬机310上的钢丝绳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挂钩330。

半成品坯料需要进行蒸养时,在釜前轨道410和釜内轨道433之间放置两条长钢轨450,使釜内轨道433与釜前轨道410连接,将多个承载有半成品坯料的送料车440置于相同轨道上,卷扬机310上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320将挂钩330挂在位置距离蒸压釜430最远的送料车440凸块150上,卷扬机310将钢丝绳卷起,从而拖动送料车440运动,送料车440顶杆140抵触于相邻送料车440顶杆140从而推动相同轨道上的其它送料车440向蒸压釜430内运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因地面与蒸压釜存在一定距离,卷扬机不能将所有送料车送入蒸压釜内,所以距离蒸压釜最远的送料车需要人工推动才能使其完全进入蒸压釜,极大地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入釜系统。将送料装置完全送入蒸压釜内,从而减少工人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入釜系统,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送料装置和驱动送料装置滑移的驱动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沿蒸压釜轴向滑动连接于地面上的长方形底座,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上的卷扬机和定滑轮,所述定滑轮轴线与地面垂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两侧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背离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地面上设置有第三支撑杆滑移的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第三支撑杆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第三支撑杆伸出将送料装置长度增加,卷扬机的钢丝绳挂在凸块上从而将底座送入蒸压釜内,电机驱动第三支撑杆收回第一支撑杆内,釜盖关闭开始蒸养,工人不需要推动送料装置,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杆内沿底座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内壁,所述第三支撑杆套设于第二支撑杆外侧,所述第二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三支撑杆上下两端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限位块上下两端面穿过第一通孔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限制第三支撑杆滑移范围,防止第三支撑杆从第一支撑杆内滑脱。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杆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d形,所述第二通孔贯穿第二支撑杆和限位块,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截面为d形,所述螺纹杆同轴套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块内开设有容纳蜗轮的空腔,所述电机驱动蜗轮转动,所述螺纹杆一端穿过第二通孔固定连接于第三支撑杆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机驱动蜗轮转动从而驱动螺纹杆带动第三支撑杆滑移,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背离反应釜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根第四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四支撑杆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第三支撑杆朝向底座一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蜗轮穿过第二滑槽与蜗杆啮合,所述转动杆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电机驱动第一驱动齿轮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机驱动第一驱动齿轮从而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当第一驱动齿轮停止转动,第三支撑杆被固定在当前位置,防止第三支撑杆自动收回第一支撑杆内,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地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釜前轨道两端,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沿釜前轨道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凹槽内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端面竖直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驱动第一驱动齿轮转动的旋转机构,所述电机驱动旋转机构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转动第一驱动齿轮时,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带动旋转机构驱动第一驱动齿轮旋转,当不需要转动第一驱动齿轮时,可以收入凹槽内,避免辅助装置影响送料装置运行。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架上端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和第三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三驱动齿轮之间通过驱动链条连接,所述驱动链条背离第二驱动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齿牙,所述驱动链条与第一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驱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于电机主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底座收入蒸压釜内后,利用驱动链条可以很方便地旋转第一驱动齿轮,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杆背离底座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凸块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三支撑杆收入第一支撑杆时,第三滑槽可以减少第一支撑杆对第三支撑杆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凹槽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缸体固定连接于凹槽底部,所述第一液压缸活塞杆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液压缸活塞杆沿导轨长度方向伸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液压缸驱动第一支撑架滑移,工作平稳可靠。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架内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活塞杆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架下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液压缸驱动第二支撑架滑移,工作平稳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电机驱动第三支撑杆伸出将送料装置长度增加,卷扬机的钢丝绳挂在凸块上从而将底座送入蒸压釜内,电机驱动第三支撑杆收回第一支撑杆内,釜盖关闭开始蒸养,工人不需要推动送料装置,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2.利用电机驱动第一驱动齿轮从而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当第一驱动齿轮停止转动,第三支撑杆被固定在当前位置,防止第三支撑杆自动收回第一支撑杆内,操作简单方便;

3.利用第一液压缸驱动第一支撑架滑移,工作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蒸养入釜技术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伸缩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转动杆与第三支撑杆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送料装置;110、底座;120、滚轮;130、伸缩机构;131、第一支撑杆;132、第二支撑杆;133、第三支撑杆;134、第四支撑杆;135、螺纹杆;136、转动杆;137、蜗轮;138、蜗杆;139、限位块;140、顶杆;150、凸块;160、第一驱动齿轮;171、第一滑槽;172、第一通孔;173、第二通孔;174、第三通孔;175、第二滑槽;176、第三滑槽;177、空腔;200、辅助装置;210、导轨;220、第一支撑架;230、第二支撑架;240、旋转机构;241、第二驱动齿轮;242、第三驱动齿轮;243、驱动链条;244、驱动齿牙;250、电机;260、支撑板;270、第四滑槽;280、第一液压缸;290、第二液压缸;300、驱动装置;310、卷扬机;320、定滑轮;330、挂钩;410、釜前轨道;420、支撑台;430、蒸压釜;431、釜盖;432、釜体;433、釜内轨道;440、送料车;450、长钢轨;46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入釜系统,包括滑动连接于釜前轨道410上的送料装置100,送料装置100包括长方形底座110,底座110上设置有伸缩机构130,地面上竖直滑动连接有驱动伸缩机构130伸缩的辅助装置200,地面上还设置有驱动送料装置100滑移的驱动装置300。利用辅助装置200驱动伸缩机构130从底座110上伸出,从而增加送料装置100整体长度,利用驱动装置300驱动送料装置100进入蒸压釜430内,辅助装置200驱动伸缩机构130收入底座110内,从而使送料装置100完全进入蒸压釜430内,不需要人工推动送料装置100,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参照图2,驱动装置300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上端面的定滑轮320,定滑轮320位于釜前轨道410靠近蒸压釜430一端,定滑轮320轴线与地面垂直。地面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卷扬机310,卷扬机310上的钢丝绳自由端绕过定滑轮320固定连接有挂钩330。

参照图2,底座110上端面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两根顶杆140。

参照图3和图4,伸缩机构130包括两根沿底座110长度方向固定连接于底座110两侧的第一支撑杆131,第一支撑杆131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32,第一支撑杆131内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133,第三支撑杆133套设于第二支撑杆132上,底座110一侧沿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杆134。

参照图3和图4,第一支撑杆131内开设有容纳第二支撑杆132和第三支撑杆133的第一滑槽171,第二支撑杆132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171内壁,第二支撑杆13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9。第三支撑杆133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72,限位块139上下两端穿过第一通孔172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171内壁。第一支撑杆131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173,第二通孔173为d形,第二通孔173贯穿第二支撑杆132和限位块139。

参照图3,第三支撑杆133背离底座110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50,第一支撑杆131背离底座110一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三滑槽176,凸块150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176内。

参照图4和图5,第二通孔173内轴向滑动连接有螺纹杆135,螺纹杆135横截面为d形,螺纹杆135一端穿过限位块139固定连接于第三支撑杆133一端。螺纹杆135外套设有蜗轮137,蜗轮137与螺纹杆135螺纹连接,限位块139内开设有容纳蜗轮137的空腔177。第四支撑杆134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三通孔174,第三通孔174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36,转动杆136两端穿过第一支撑杆131固定连接有蜗杆138。第三支撑杆133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75,蜗杆138穿过第二滑槽175与蜗杆138啮合。转动杆136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160。

参照图2和图6,每条釜前轨道410两端均开设有凹槽460,凹槽460位于釜前轨道410下方。辅助装置200包括沿送料装置100运动方向固定连接于凹槽460底部的导轨210,导轨210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20,第一支撑架220上端面竖直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230,第二支撑架230上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60,所述支撑板260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机构240。

参照图6,旋转机构240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撑板260一侧的第二驱动齿轮241和第三驱动齿轮242,第二驱动齿轮241和第三驱动齿轮242通过驱动链条243连接。第二支撑架230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50,第三驱动齿轮242同轴固定连接于电机250主轴上。

参照图2和图6,驱动链条243背离第二驱动齿轮241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齿牙244,当驱动链条243抵触于第一驱动齿轮160时,驱动链条243与第一驱动齿轮160啮合。

参照图2和图6,凹槽460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280,第一液压缸280缸体固定连接于凹槽460底部,第一液压缸280活塞杆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架220一侧,第一液压缸280活塞杆沿送料装置100运动方向伸缩。

参照图6,第一支撑架220内开设有第四滑槽270,第四滑槽270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290,第二液压缸290活塞杆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架230下端面。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为:先在釜前轨道410个釜内轨道433之间放置两根长钢轨450,当送料装置100位于釜前轨道410上时,釜前轨道410远离蒸压釜430一端的辅助装置200启动,第二液压缸290活塞杆伸出推动第二支撑架230抬升,第一液压缸280活塞杆伸出推动驱动链条243与第一驱动齿轮160啮合。电机250启动驱动第三驱动齿轮24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驱动齿轮241和驱动链条243转动,驱动链条243驱动第一驱动齿轮160转动,第一驱动齿轮160带动转动杆136以及蜗杆138转动,蜗轮137在蜗杆138驱动下转动,螺纹杆135滑移将第三支撑杆133从第一支撑杆131内推出,从而增加送料装置100长度。

将挂钩330挂在凸块150上,卷扬机310将钢丝绳卷起,送料装置100被拉入蒸压釜430内。此时靠近蒸压釜430的辅助装置200启动,第二液压缸290活塞杆伸出推动第二支撑架230抬升,第一液压缸280活塞杆伸出推动驱动链条243与第一驱动齿轮160啮合。电机250启动驱动第三驱动齿轮24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驱动齿轮241和驱动链条243转动,驱动链条243驱动第一驱动齿轮160转动,第一驱动齿轮160带动转动杆136以及蜗杆138转动,蜗轮137在蜗杆138驱动下转动,螺纹杆135滑移带动第三支撑杆133收入第一支撑杆131内。

第二液压缸290活塞杆收回带动旋转机构240下降,取掉长钢轨450,关闭釜盖431,开始蒸养。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