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砂石料自动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7199发布日期:2021-03-05 18:2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砂石料自动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提升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砂石料自动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作效率和企业环保越来越受重视,例如制造业里的混凝土行业就是其中之一,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提高混泥土的生产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重视环保对企业和社会的长期发展都是利益久远的的一件事,混凝土生产绝大多数混凝土生产工厂都是工人开铲车按要求从原料库将物料转至过渡料仓,有以下几个缺点:

工作效率低;

转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生产环境差;

工人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

过渡料仓物料难以定量控制,所以发明一种既高效又环保的混凝土输送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凝土砂石料自动提升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砂石料自动提升装置,包括皮带提升机和水平皮带输送机,所述皮带提升机与所述水平皮带输送机连接,所述水平皮带输送机上方悬空安装多个卸料斗,所述卸料斗上方设置多个原料库,所述卸料斗底部安装阀门,所述皮带提升机连接过渡料斗,所述过渡料斗连接加料小车,所述加料小车正下方设置过渡料仓,所述过渡料仓底部安装称重斗,本装置安装了plc控制系统。
4.进一步的,一个所述卸料斗对应一个所述原料库。
5.进一步的,所述卸料斗至少为三个。
6.进一步的,所述原料库至少为三个。
7.进一步的,所述卸料斗底部安装阀门,所述阀门为自动阀门。
8.进一步的,所述加料小车至少为两个。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砂石料自动提升装置,整个过程无需人员参与,安全、高效、控制精确,避免工人处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之中。
11.2、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砂石料自动提升装置,物料输送装置设于地下,避免了由于卸料产生的粉尘对车间环境的影响。
12.3、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砂石料自动提升装置,过渡料仓底部设计称重料斗,整个装置根据称重信号进行负反馈调节,精准、定量控制物料转运。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15.附图中标记对应的装置及设备名称:
16.图中1-原料库、2-卸料斗、3-水平皮带输送机、4-皮带提升机、5-过渡料斗、6-加料小车、7-过渡料仓、8-称重斗。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18.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砂石料自动提升装置,可实现砂石料的自动输送和提升,同时可称重保证输送的精准。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砂石料自动提升装置,包括皮带提升机4和水平皮带输送机3,皮带提升机4与水平皮带输送机3连接,水平皮带输送机3上方悬空安装多个卸料斗2,卸料斗2上方设置多个原料库1,卸料斗2底部安装阀门,皮带提升机4连接过渡料斗5,过渡料斗5连接加料小车6,加料小车6正下方设置过渡料仓7,过渡料仓7底部安装称重斗8,本装置安装了plc控制系统。
20.具体的,一个卸料斗2对应一个原料库1。
21.具体的,卸料斗2至少为三个。
22.具体的,原料库1至少为三个。
23.具体的,卸料斗2底部安装阀门,阀门为自动阀门。
24.具体的,加料小车6至少为两个。
25.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本装置需要物料时,本装置向plc发出物料需求信号,plc首先控制水平皮带输送机3和皮带提升机4开始运动,4s-6s卸料斗2底部的自动阀门开启进行卸料,卸料斗2至少为三个,物料在重力作用下由原料库1进入卸料斗2,一个卸料斗2对应一个原料库1,原料库1也至少为三个,物料再经卸料斗2底部的自动阀门到达水平皮带输送机3上,水平皮带输送机3将物料输送至末端的皮带提升机4,并将物料自动卸至皮带提升机4上,皮带提升机4带动物料至过渡料斗5,再由过渡料斗5卸至加料小车6,加料小车6至少为两个,加料小车6将物料卸至其正下方的过渡料仓7,卸料过程中过渡料仓7底部的过渡料仓7称重斗8实时反馈物料重量信号,直到物料重量达到装置需求重量,系统停止运行。
26.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含本申请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实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27.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