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房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节能移动房。
背景技术:
建筑业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其建筑形式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逐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移动房作为其中一种方便组装、可移动的建筑形式,具有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环保公厕、环卫设施、轻钢房屋、木房屋野外施工等。
我国总体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大,其中大部分能耗来源于房屋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传递过程中的热损失。对于移动房来说,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而其中墙体是建筑外围护结构传热面积最大的部分,如何有效地提高墙体的隔热保温性能成为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建筑能耗也受建筑自身的体征的影响着建筑的能耗,其中建筑物的朝向是影响能耗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不同朝向的立面而言,每个立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的强度也是不同的,辐射强度最大的为建筑物的东墙和西墙,东南墙和西南墙次之,东北墙和西北墙的辐射强度较之减弱,而南墙更加减弱,辐射强度最小的为北墙。因此在考虑经济性因素的前提下,在提高墙体的隔热保温性能的同时针对移动房屋不同立面太阳辐射强度的不同,做到进一步减少房屋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传递过程中的热损失,改善房屋隔热效果,降低生活能耗,建立新型低能耗绿色建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隔热节能移动房,改善移动房能耗大,热舒适性差等问题,提高了房屋隔热效果,达到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建立新型低能耗绿色建筑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隔热节能移动房,包括屋顶、侧壁和底板,所述侧壁分为第一墙体模块和第二墙体模块,第一墙体模块由南向和北向的墙体组成,第二墙体模块由东向和西向的墙体组成;所述第一墙体模块的内侧面为不燃玻镁板,外侧面为隔热保温水泥板;所述第一墙体模块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由内而外依次平铺有金属面岩夹芯板、聚苯乙烯泡沫板和金属外侧板;所述第一墙体模块上内嵌有窗户,南向墙体的窗墙比大于北向墙体的窗墙比;所述第二墙体模块在第一墙体模块基础上增设复合保温石膏板,复合保温石膏板设于金属面岩夹芯板与聚苯乙烯泡沫板之间;所述第一墙体模块和第二墙体模块均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
上述方案中,所述屋顶、侧壁和底板以刚结构保持架作为整体支撑,刚结构保持架材质为热浸镀锌钢。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墙体模块和第二墙体模块上装有新风系统,第一墙体模块和第二墙体模块边角处上预留有装卸孔位。
上述方案中,所述窗户由窗户为铝制窗檐双层玻璃窗户,窗户装于隔热保温水泥板内侧;所述紧固件为连接柱。
上述方案中,所述屋顶为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屋顶,屋顶上装有光伏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表面内衬不燃玻镁板,底板内设有蓄热保温模块,底板底部预置有防虫网。
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属面岩夹芯板为铝合金蒙皮面板,内部填充有a级防火矿物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热节能移动房所需要组装的墙体模块采用高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达标u值隔热系数(0.0175w/m2k),集结构和保温性能于一体,有效提高房屋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在考虑经济性因素以及实际生产组装的前提下,根据房屋不同立面辐射强度的不同,将墙体分为南、北向墙体的第一墙体模块和东、西向墙体的第二墙体模块,第二墙体模块在第一墙体模块基础上增设一层复合保温石膏板,改善房屋东、西向房间隔热效果差的情形,降低了房屋整体的能耗,减少热桥并提高房屋的气密性,增强人体舒适度,经济适用型好。
2.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热节能移动房的第一墙体模块上内嵌有窗户,形成对流式通风,第一墙体模块和第二墙体模块上装有新风系统,在满足气密性和通风性的要求下,使整个建筑处于低能耗模式下运作,降低生活能耗,同时增大南向墙体的窗墙比,使得南向墙体获得的太阳辐射得热大于自然传热所产生的热损失,改善房屋隔热效果,降低了房屋全年的采暖能耗,实现建立新型低能耗绿色建筑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热节能移动房的复合墙体均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墙体模块边角处上预留有装卸孔位,屋顶、侧壁和底板以刚结构保持架作为整体支撑,刚结构保持架材质为热浸镀锌钢,具有高标准设计结构强度和防腐蚀处理,可多次移动或累加、拼装,均不会对结构或者墙体造成影响,缩短了房屋整体的投入回收周期,使用寿命长,可模块化、规模化生产,具有轻质、高强、安装迅速、节能环保、抗震防风;生产速度快、质量轻质,移动运输便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图。
图中:
1-屋顶;2-底板;3-第一墙体模块;4-第二墙体模块;5-钢结构保持架;6-不燃玻镁板;7-金属面岩夹芯板;8-聚苯乙烯泡沫板;9-金属外侧板;10-隔热保温水泥板;11-复合保温石膏板;12-窗户;13-紧固件;14-光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屋顶1、侧壁和底板2,屋顶1、侧壁和底板2以刚结构保持架5作为整体支撑,刚结构保持架5材质为热浸镀锌钢,具有高标准设计结构强度和防腐蚀处理,可多次移动或累加、拼装、均不会对结构或者墙体造成影响,缩短了建筑整体的投入回收周期。
屋顶1为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屋顶,通过光伏板14给屋内用电组件供电,做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底板2表面内衬不燃玻镁板6,底板内设有太阳能蓄热保温模块,可以实现白天蓄热,夜晚放热,底板的底部预置有防虫网,可以有效防止白蚁等昆虫进入建筑内部,保护木质结构和人员安全。
在考虑经济性因素以及实际生产组装的前提下,根据房屋不同立面辐射强度的不同,将侧壁分为第一墙体模块3和第二墙体模块4,第一墙体模块3由南向和北向的墙体组成,第二墙体模块4由东向和西向的墙体组成;如图2所示,第一墙体模块3的内侧面为不燃玻镁板6,外侧面为隔热保温水泥板10;所述第一墙体模块3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由内而外依次平铺有金属面岩夹芯板7、聚苯乙烯泡沫板8和金属外侧板9;第二墙体模块4在第一墙体模块3基础上增设复合保温石膏板11,复合保温石膏板11设于金属面岩夹芯板7与聚苯乙烯泡沫板8之间,有效避免了房屋东、西向室温较低的状况,提高人体舒适度,降低了房屋整体的能耗,经济适用型好。
金属面岩夹芯板7为铝合金蒙皮面板,内部填充有a级防火矿物棉,绝缘性能好且不易燃,优异的吸声降噪性能,配合高气密性的整体维护体系,使整个建筑隔音效果极佳。复合墙体采用高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达标u值隔热系数(0.0175w/m2k),保障室内温度长时间恒定,有效提高房屋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安装完聚苯乙烯泡沫板8后,对其进行二次发泡,形成内外连续有效的保温层,避免空气通过缝隙或空腔流通而产生的冷桥现象,第一墙体模块3和第二墙体模块4均通过紧固件13进行组装固定。整个复合墙体通过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集结构和保温性能于一体,能够减少热桥并提高房屋的气密性,从而保证了室内的温度,达到节能的效果,具有轻质、高强、安装迅速、节能环保、抗震防风;生产速度快、质量轻质,移动运输便捷的特点。
第一墙体模块3上内嵌有窗户12,形成对流式通风,窗户12为高隔音性能、铝制窗檐双层玻璃窗户,以保证冬暖夏凉的舒适室温,节省能源,同时可弱化噪音强度;具有优良的密封性,同时在窗户各隙缝处均装多道密封毛条或胶条,能有效阻隔风沙粉尘入室,提高了移动房屋整体的气密性。同时增加南向墙体的窗墙比,有效降低全年采暖能耗,并减少北向墙体的窗墙比,避免因增大北向墙体窗墙比而使北向墙体获得的太阳辐射得热与自然传热所产生的热损失相抵消,进一步减少房屋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传递过程中的热损失,改善房屋隔热效果。
第一墙体模块3和第二墙体模块4上装有新风系统,房屋采用对流式自然通风结合全热回收新风系统,气密性好,增加了人体舒适度,通过二次过滤提升排入室内的空气质量。整个热量回收过程可回收80%以上的有效热量,室内冷热能耗的损失较低,在无需打开窗户的情况下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同时采用光伏系统和超保温复合墙体,使整个建筑在极低能耗下运作,超低能耗,环保节能。
移动房屋结构合理,墙体模块边角处上预留有装卸孔位,可多次移动或累加、拼装,以标准模数系列进行空间围合,不会对结构或墙体造成影响,缩短了建筑整体的投入回收周期,生产制造成本低,抗震防风,隔热效果好,能耗低,自然资源利用率高,可广泛使用于临建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