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法地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2.传统地面装修通常采用湿法作业,水泥砂浆混凝土调平,后贴装饰面材。近几年各种快装体系在室内装修地面装饰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比如地面安装龙骨,再湿法后贴面材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工序复杂,人工成本高,容易出现地面空洞,一旦出现问题,需要破坏性拆除,维修难度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干法地板连接结构。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干法地板连接结构,包括复合地板、复合墙板、第一连接型材、横截面呈“工”字形的第二连接型材,所述第一连接型材用自攻螺丝安装在靠近墙壁的复合地板上,所述第一连接型材上设有向上突出的定位凸起,所述复合墙板的底部设有向上凹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卡合使复合墙板安装在靠近墙壁的复合地板上;所述复合地板的外侧设有一圈卡槽,所述第二连接型材的两侧分别卡入两块相邻复合地板相对的卡槽中,使两块相邻复合地板拼接。
6.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地板包括矩形的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围合的空腔内自下向上依次填充有水泥纤维板、第一防水粘接层、第一铝蜂窝板、第二防水粘接层、第一瓷砖,所述卡槽位于第一边框的外侧中部。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边框与第二连接型材之间夹有横截面呈“山”字形的防水胶条。
8.进一步的,相邻两块所述第一瓷砖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由美缝剂凝而成的美缝条。
9.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墙板包括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围合的空腔内自外向内依次填充有第二铝蜂窝板、第三防水粘接层、第二瓷砖,所述定位凹槽位于第二边框的外侧中部。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瓷砖与第一瓷砖连接的拐角处涂抹有密封胶层。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型材包括一体挤压成型的与卡槽贴合的l型的安装部、与复合地板的上表面贴合的“几”字型的定位部、连接安装部与定位部的“一”字型的连接部,所述定位凸起位于定位部的中间。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设有定位凸起的第一连接型材用自攻螺丝安装在靠近墙壁的复合地板上,利用设在复合墙板底部的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相卡合使使复合墙板安装在靠近墙壁的复合地板上;利用第二连接型材与设置复合地板外侧的卡槽相卡合使两
块相邻的复合地板拼接;该干法地板连接结构安装结构简单、方便,维修简单,拆除后的材料能够再利用。
附图说明
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合地板与复合墙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合地板与复合地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合地板的剖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合墙板的部分剖视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型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0.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干法地板连接结构,包括复合地板1、复合墙板2、第一连接型材3、横截面呈“工”字形的第二连接型材4,第一连接型材3用自攻螺丝5安装在靠近墙壁的复合地板1上,第一连接型材3上设有向上突出的定位凸起331,复合墙板2的底部设有向上凹的定位凹槽211,定位凸起331与定位凹槽211卡合使复合墙板2安装在靠近墙壁的复合地板1上;复合地板1的外侧设有一圈卡槽111,第二连接型材4的两侧分别卡入两块相邻复合地板1相对的卡槽111中,使两块相邻复合地板1拼接。
21.复合地板1包括矩形的第一边框11,第一边框11围合的空腔内自下向上依次填充有水泥纤维板12、第一防水粘接层13、第一铝蜂窝板14、第二防水粘接层15、第一瓷砖16,卡槽111位于第一边框11的外侧中部。第一边框11与第二连接型材4之间夹有横截面呈“山”字形的防水胶条6。
22.相邻两块第一瓷砖16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由美缝剂凝而成的美缝条7。
23.复合墙板2包括第二边框21,第二边框围合的空腔内自外向内依次填充有第二铝蜂窝板22、第三防水粘接层23、第二瓷砖24,定位凹槽211位于第二边框21的外侧中部。第二瓷砖24与第一瓷砖16连接的拐角处涂抹有密封胶层8。
24.第一连接型材3包括一体挤压成型的与卡槽贴合的l型的安装部31、与复合地板1的上表面贴合的“几”字型的定位部33、连接安装部31与定位部33的“一”字型的连接部32,定位凸起331位于定位部33的中间。
25.适应地面装饰快速装修领域,复合地板与复合地板之间拼接安装简单,便于在复合地板上安装固定复合墙板,极大提高现场安装效率;复合地板之间的平接采用第二连接型材保证地面的平整度。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