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钧瓷釉料涂釉用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1855发布日期:2021-02-18 21:25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钧瓷釉料涂釉用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钧瓷涂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钧瓷釉料涂釉用离心机。


背景技术:

[0002]
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复杂的配釉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制作钧瓷在内腔涂釉时,一般都是通过把釉浆舀入素胎空腔内,手拿素胎翻滚或摇摆,使釉浆均匀分布于器物的表里,为了降低操作人员工作强度,一般也会通过离心机进行涂釉,而在通过离心机使得釉料涂满器皿的内腔时,由于离心机只能一个方向的转动,从而使得器皿内腔涂抹不均匀。
[0003]
现有钧瓷在内腔涂釉时,既浪费时间又增加制作人员工作强度;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钧瓷釉料涂釉用离心机。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钧瓷釉料涂釉用离心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钧瓷在内腔涂釉时,既浪费时间又增加制作人员工作强度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钧瓷釉料涂釉用离心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主箱,所述主箱上方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主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箱,所述第一转动箱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与主箱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箱一侧的连接轴延伸至主箱的外部,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且第二皮带轮位于主箱的外部,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连接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箱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架的下方,所述第一转动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箱,所述第二转动箱的上方和下方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第一转动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箱上方的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转动箱的上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箱两侧的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固定座的上方均固定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方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与定位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箱的上方,且螺纹杆与安装箱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盘,所述定位板的下方设置有素胚。
[0006]
优选的,所述主箱、第一转动箱、第二转动箱和安装箱的前端面分别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一侧分别与主箱、第一转动箱、第二转动箱和安装箱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
所述箱门的另一侧分别与主箱、第一转动箱、第二转动箱和安装箱的另一侧通过门锁固定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方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瓶,所述电瓶与第二电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瓶与第二电机的外部设置有外壳罩,所述外壳罩与安装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上方设置有螺帽,且螺帽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插接块,所述安装箱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燕尾槽,所述定位板与安装箱的两侧内壁通过插接块和燕尾槽滑动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素胚与安装箱的内壁之间分别插接有泡沫板,所述定位板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下端面与素胚的上端面贴合。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转动箱和第二转动箱,使得第一转动箱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纵向转动,通过转动的离心力,使得釉料在素胚的内腔上下搅动,同时第二电机会带动第二转动箱横向转动,使得釉料在素胚的内部两侧搅动,从而使得装置在运行时,釉料可以在素胚的内部上下和两侧搅动,从而使得釉料可以均匀的将素胚的内部涂抹均匀,使得钧瓷在涂釉时既可以节省人力又可以使得钧瓷内腔涂釉更加的均匀。
[0013]
2、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六个安装箱,从而使得在对钧瓷器皿内腔涂釉时,可以同时进行六个钧瓷器皿的涂釉,提高工作效率,而通过在螺纹杆上设置螺帽,使得在调整好定位板的高度后,通过螺帽将螺纹杆固定,使得螺纹杆不会上下移动,避免在装置运行时第二转动箱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得螺纹杆被移动,定位板不能对素胚进行定位,从而使得素胚内部的釉料被甩到外部影响素胚的涂釉效果,并且素胚不能通过定位板定位,使得素胚在安装箱的内部晃动碰撞,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箱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底座;2、主箱;3、安装座;4、第一电机;5、转动轴;6、第一皮带轮;7、第一转动箱;8、连接轴;9、第二皮带轮;10、连接皮带;11、安装架;12、第二电机;13、第二转动箱;14、连接杆;15、固定板;16、固定座;17、安装箱;18、定位板;19、螺纹杆;20、转动盘;21、素胚;22、箱门;23、电瓶;24、外壳罩;25、螺帽;26、插接块;27、燕尾槽;28、泡沫板;29、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钧瓷釉料涂釉用离心机,包括
底座1,底座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主箱2,主箱2上方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座3,安装座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轴5,转动轴5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转动轴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皮带轮6,主箱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箱7,第一转动箱7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轴8,且连接轴8与主箱2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转动箱7一侧的连接轴8延伸至主箱2的外部,连接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9,且第二皮带轮9位于主箱2的外部,第一皮带轮6通过连接皮带10与第二皮带轮9连接,第一转动箱7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安装架11,安装架1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2,且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架11的下方,第一转动箱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箱13,通过设置第一转动箱7和第二转动箱13,使得第一转动箱7在第一电机4的带动下纵向转动,通过转动的离心力,使得釉料在素胚21的内腔上下搅动,同时第二电机12会带动第二转动箱13横向转动,使得釉料在素胚21的内部两侧搅动,从而使得装置在运行时,釉料可以在素胚21的内部上下和两侧搅动,从而使得釉料可以均匀的将素胚21的内部涂抹均匀,使得钧瓷在涂釉时既可以节省人力又可以使得钧瓷内腔涂釉更加的均匀,第二转动箱13的上方和下方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与第一转动箱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转动箱13上方的连接杆14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转动箱7的上方,连接杆14的一端与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第二转动箱13两侧的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6,且固定座16设置有六个,六个固定座16的上方均固定设置有安装箱17,六个固定座16分别位于固定板15的边缘位置,安装箱17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定位板18,定位板18的上方设置有螺纹杆19,且螺纹杆19的一端与定位板1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螺纹杆19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箱17的上方,且螺纹杆19与安装箱17螺纹连接,螺纹杆19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盘20,定位板18的下方设置有素胚21。
[0022]
进一步,主箱2、第一转动箱7、第二转动箱13和安装箱17的前端面分别设置有箱门22,箱门22的一侧分别与主箱2、第一转动箱7、第二转动箱13和安装箱17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箱门22的另一侧分别与主箱2、第一转动箱7、第二转动箱13和安装箱17的另一侧通过门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箱门22,使得装置在使用和维修内部零件时更加的方便。
[0023]
进一步,安装架11上方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瓶23,电瓶23与第二电机12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瓶23与第二电机12的外部设置有外壳罩24,外壳罩24与安装架1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瓶23给第二电机12供电,使得第二电机12无需从外部接线进行供电,从而可以避免在第一转动箱7和第二转动箱13分别转动时,导线与第一转动箱7和第二转动箱13缠绕。
[0024]
进一步,安装箱17的上方设置有螺帽25,且螺帽25与螺纹杆19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螺帽25将螺纹杆19与安装箱17固定,使得螺纹杆19不会转动,从而使得定位板18将素胚21内部的釉料堵住,使得釉料不会被甩出,也可以让素胚21在安装箱17的内部不会晃动。
[0025]
进一步,定位板18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插接块26,安装箱17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燕尾槽27,定位板18与安装箱17的两侧内壁通过插接块26和燕尾槽27滑动连接,通过燕尾槽27和插接块26使得定位板18的移动更加的稳定,使得定位板18不会倾斜从而保持水平,可以更好的将素胚21进行固定和封口。
[0026]
进一步,素胚21与安装箱17的内壁之间分别插接有泡沫板28,通过泡沫板28夹紧素胚21使得素胚21在安装箱17的内部不会晃动,定位板18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橡胶垫29,且
橡胶垫29的下端面与素胚21的上端面贴合,橡胶垫29可以避免定位板18过硬从而损坏素胚21瓶口。
[0027]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主箱2、第一转动箱7、第二转动箱13和安装箱17上的箱门22分别打开,之后将需要涂釉的素胚21分别放入进安装箱17的内部,之后根据素胚21的高度移动定位板18,通过转动盘20转动螺纹杆19,由于螺纹杆19与安装箱17的外壁螺纹连接,而定位板18通过插接块26和燕尾槽27与安装箱17的内壁滑动连接,因此通过螺纹传递的原理,螺纹杆19的一端会带动定位板18向下移动,当定位板18下方的橡胶垫29与素胚21的上端面贴合后,通过旋转螺帽25将螺纹杆19与安装箱17固定,使得螺纹杆19不会转动,之后在素胚21与安装箱17内壁之间分别插接上泡沫板28,使得泡沫板28的两侧分别与素胚21和安装箱17的内壁贴合,通过泡沫板28夹紧素胚21使得素胚21在安装箱17的内部不会晃动,依次关上安装箱17、第二转动箱13、第一转动箱7和主箱2的箱门22,之后启动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2,第一电机4带动转动轴5转动,转动轴5带动第一皮带轮6转动,第一皮带轮6通过连接皮带10带动第二皮带轮9转动,第二皮带轮9带动连接轴8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动箱7在主箱2的内部纵向转动,在第一转动箱7纵向转动时,第一转动箱7会带动第二转动箱13以主箱2为参照物纵向转动,从而素胚21会在主箱2的内部纵向转动,并且定位板18将素胚21内部的釉料堵住,使得釉料不会被甩出,釉料会在素胚21的内腔上下搅动,而同时第二电机12会带动第二转动箱13在第一转动箱7的内部横向转动,在第二转动箱13横向转动时,第二转动箱13会带动素胚21在固定板15上横向转动,从而使得釉料在素胚21的内部两侧搅动,从而使得釉料在素胚21的内腔同时上下和两侧搅动,使得釉料可以将素胚21内腔涂抹均匀,之后停止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2将素胚21取出,倒出多余釉料,完成操作。
[002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