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构件及运用该构件的木结构房屋用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3743发布日期:2021-03-02 19:0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构件及运用该构件的木结构房屋用墙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屋建筑内墙装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构件及运用该构件的木结构房屋用墙板。


背景技术:

[0002]
据统计,建筑业消耗了地球上大约50%的能源、42%的水资源、50%的材料和48%的耕地,造成生态失衡,产生了全球24%的空气污染、50%的温室效应、40%的水源污染和50%的氯氟烃等,绿色建筑在我国治理环境污染、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
过去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只注重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而忽略了木结构绿色建筑,钢材、水泥、塑料的不可再生不可持续性已经非常明显;现在发达国家已经公认木建筑以及利用农业废弃物加工的建材,是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然而我国各界对于新型木建筑的广泛应用还存在着很多误区,为此,有必要针对木结构绿色建筑及其工业化进行系统性的研发,使我国建筑产业真正实现全过程的绿色、可循环、可持续。
[0004]
现有技术中的木结构房屋容易出现潮湿,虫蛀以及易着火的问题;另外,随着广场舞、太极等健身的流行,噪音对于木结构房屋来说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构件及运用该构件的木结构房屋用墙板,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斜板,所述斜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设有螺孔,所述斜板上设置有通孔。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斜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低于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方向对称设置有螺孔。
[0009]
一种运用上述连接构件的木结构房屋用墙板,包括连接构件、踢脚线连接构件和板材,所述板材包括四块第一板材和四块第二板材,两块所述第一板材插接在所述踢脚线连接构件的垂直方向,其余两块所述第一板材插接在所述踢脚线连接构件的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板材与第一板材通过所述连接构件固定。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踢脚线连接构件包括l型踢脚线连接构件本体,所述踢脚线连接构件本体的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竖插槽和第二竖插槽,所述第一竖插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竖插槽的深度,所述踢脚线连接构件本体的水平方向设置有横插槽和台面,所述横插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台面的宽度。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踢脚线连接构件本体内设置有l型连通管,用于安装电线,避免外漏电线造成的隐患以及保证室内的整洁性和美观性。
[0012]
进一步地,每两块所述第一板材、两块所述第二板材之间形成的缝隙内填充有隔音材料。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板材表面由内至外涂覆有防火层、防虫层和防潮层。
[0014]
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层为e60-1饰面型防火涂料层,所述防虫层为木器漆层,所述防潮层为防潮树脂涂料层。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构件结构新颖,第一连接板和两侧板上设置的螺孔能够同时保证四块板材之间的连接以及板材与墙面之间的连接,斜板上设置的通孔能够整合电线,使用方便;
[0017]
2、本实用新型的木结构房屋用墙板不仅缓解木结构房屋的潮湿,虫蛀以及易着火的问题,同时中空的板材间加入隔音的填充材料,解决噪音的问题;另外,l型连通管便于电线的整合和贯通,外漏的电线整合后穿过连接构件中间的通孔,有效避免外漏电线造成的隐患,以及保证室内的整洁性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运用连接构件的木结构房屋用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图2中踢脚线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
[0023]
1-连接构件;11-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21-第一侧板;122-第二侧板;123-斜板;1231-通孔;
[0024]
2-踢脚线连接构件;21-踢脚线连接构件本体;22-第一竖插槽;23-第二竖插槽;24-横插槽;25-台面;26-l型连通管;
[0025]
3-板材;31-第一板材;32-第二板材;4-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7]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8]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2]
实施例
[003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构件,一种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所述第二连接板12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上,所述第二连接板12包括第一侧板121、第二侧板122和斜板123,所述斜板123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21和第二侧板122之间,所述第一侧板121和第二侧板122上设有螺孔(图中未标识),所述斜板123上设置有通孔1231,用于放置电线4。
[0034]
进一步地,所述斜板123连接所述第二侧板122的一端低于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21的一端。
[003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上沿所述第二连接板12的方向对称设置有螺孔,可以通过膨胀螺栓将板材固定在墙面上。
[0036]
如图2所示,一种运用上述连接构件的木结构房屋用墙板,包括连接构件1、踢脚线连接构件2和板材3,所述板材3包括四块第一板材31和四块第二板材32,两块所述第一板材31插接在所述踢脚线连接构件2的垂直方向,其余两块所述第一板材31插接在所述踢脚线连接构件2的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板材32与第一板材31通过所述连接构件1固定,第一板材31、第二板材32的一侧端(优选侧端的中部)设置有螺孔,通过双头螺钉插入连接构件1、第一板材31、第二板材32的螺孔内可以将第一板材31、第二板材32进行固定。踢脚线连接构件2既有踢脚线的作用,同时承担连接垂直方向的板材和水平方向的板材的作用。
[0037]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踢脚线连接构件2包括l型踢脚线连接构件本体21,所述踢脚线连接构件本体21的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竖插槽22和第二竖插槽23,所述第一竖插槽22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竖插槽23的深度,所述踢脚线连接构件本体21的水平方向设置有横插槽24和台面25,所述横插槽24的宽度小于所述台面25的宽度。
[0038]
进一步地,所述踢脚线连接构件本体21内设置有l型连通管26,用于安装电线4,以便电线的整合和贯通,避免外漏电线造成的隐患以及保证室内的整洁性和美观性。
[0039]
进一步地,每两块所述第一板材31、两块所述第二板材32之间形成的缝隙内填充
有隔音材料,用于解决噪音的问题。
[0040]
进一步地,所述板材3表面由内至外涂覆有防火层、防虫层和防潮层,可以缓解木结构房屋的潮湿,虫蛀以及易着火的问题。
[0041]
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层为e60-1饰面型防火涂料层,所述防虫层为木器漆层,所述防潮层为防潮树脂涂料层。
[0042]
具体安装时,如图1-3所示,先弹线,然后将踢脚线连接构件2固定在墙角,再将两块第一板材插接在第一竖插槽22和第二竖插槽23,剩下的两块第一板材一个插接在横插槽24内,另一个搭接在台面25上,然后将连接构件1通过螺钉固定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对应于第一板材侧端的墙面,由于第一竖插槽22和第二竖插槽23的深度、横插槽24和台面的宽度不同,所以插接后的两垂直方向的第一板材之间存在高度差,两水平方向的第一板材存在长度差,从而与连接构件1匹配,最后将两个方向的第二板材通过连接构件与第一板材固定。
[0043]
板材上均涂有具有防火功能的e60-1饰面型防火涂料、具有防虫功能的木器漆以及具有防潮功能的防潮树脂涂料,可以缓解传统木结构房屋的潮湿,虫蛀以及易着火的问题。同时板材间形成的缝隙内加入隔音的填充材料,解决噪音的问题。连接构件可以将第一、第二两类板材通过螺钉相连接,同时用膨胀螺栓将连接好的板材固定于墙面,该款连接构件可以同时保证四块板材之间的连接以及与墙面之间的连接。踢脚线连接构件既有踢脚线的作用,同时承担连接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的板材之间的作用。可以将板材与踢脚线连接构件插接,牢固可靠,同时踢脚线连接构件内部有塑料连通管以便电线的整合和贯通。外漏的电线可以整合穿过连接构件中间的通孔,避免外漏电线造成的隐患,以及保证室内的整洁性美观性。
[004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