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挂下卡式玻璃幕墙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7571发布日期:2021-03-23 11:22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挂下卡式玻璃幕墙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幕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挂下卡式玻璃幕墙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的造型外观漂亮,整体感强,深受大型建筑的喜爱;玻璃幕墙大多数采用框架式玻璃幕墙,框架式玻璃幕墙是中空玻璃板通过硅酮结构胶粘结在铝合金框架(副框)上,然后铝合金框架由固定压块及不锈钢螺栓紧固在铝合金骨架上,由于固定压块与铝合金副框是点连接的,在接触点处,由于紧固螺栓的松紧程度不同,不同工人安装时施加的应力不同,通过结构胶传递到玻璃的受力情况就不一样,玻璃表面所反映的景象会产生扭曲现象。对异形建筑或成片玻璃幕墙建筑群,加之采用高折射度玻璃,出现哈哈镜的现象更为明显,且幕墙出现爆裂后不易更换。由此,亟需一种先进的安装方法以解决此问题。

专利号201710651943.4公开的一种玻璃幕墙安装结构,玻璃幕墙直接用密封胶粘接在龙骨上,相邻的玻璃幕墙之间采用连接螺栓杆的压板进行加固,螺栓杆与龙骨连接。长期太阳暴晒,密封胶易老化,玻璃幕墙与龙骨之间仅螺栓杆为刚性受力部件,密封胶老化后,玻璃幕墙极易脱落,此种安装结构使用寿命短,使用安全风险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的玻璃幕墙安装形式过程复杂,施工效率低,玻璃幕墙安装完成后容易因受力不均产生反光扭曲的现象;同时单块玻璃幕墙破损后不方便更换的问题。

进而,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上挂下卡式玻璃幕墙安装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安装后出现哈哈镜的概率,现场安装效率高;包括通过后置埋件设置于建筑物基层墙面上的支撑骨架、与所述支撑骨架连接的转接部件、水平设置于所述转接部件上的卡轨、以及顶底与所述卡轨嵌合连接的玻璃幕墙;所述卡轨包括“匚”字型主体、设置于“匚”字型主体的第一横板顶部的第一凸条、设置于匚”字型主体的第二横板顶部的第二凸条,且第一横板相对于第二横板向前延伸;所述玻璃幕墙包括玻璃板和包裹玻璃板边缘的铝合金框,铝合金框的上边框连接有“ㄱ”型钩体,铝合金框的下边框具有与所述第二凸条配合的凹槽;所述铝合金框上边框的钩体与上一行卡轨卡接、下边框的凹槽与下一行卡轨的第一凸条嵌合,相邻的玻璃幕墙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有填充条和密封胶体。

玻璃幕墙与卡轨之间为刚性连接,且玻璃幕墙与卡轨之间必然会存在间隙;配合填充物和密封胶体组成的柔性体封堵间隙,组成刚柔结合支撑结构,使得玻璃幕墙受力均匀,而且,玻璃幕墙在承受强风的冲击时,不会产生刚性震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骨架包括竖直排列的竖挺和分布在所述竖挺之间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竖挺通过角码与后置埋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部件包括卡槽、和连接螺栓,所述卡槽抱持于所述横梁上,连接螺栓穿过所述卡槽和横梁并紧固,所述卡轨通过穿过其本体腰部的螺钉固定在卡槽上。

可先在地面上将卡轨安装在卡槽上,然后将卡槽和卡轨整体安装在横梁上;如此设置,减少高空作业,提高施工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卡轨上第一横板至第二横板的长度差等于所述铝合金框宽度的一半,所述铝合金框下边框的凹槽位于其宽度方向中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板底面与第二凸条顶部的间距大于铝合金框上边框的钩体本体的高度;玻璃幕墙安装时,顶部先贴合第一横板底面的底面移动至与上、下卡轨搭接位置,然后下放玻璃幕墙至铝合金框的凹槽与下方卡轨嵌合,钩体与上方卡轨搭接,安装完毕。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玻璃幕墙之间的缝隙内粘接有装饰压条。

装饰压条提高玻璃幕墙整体外表面美观的同时减少阳光暴晒及雨水侵蚀对填充物和密封胶体的侵蚀,有助于延长填充物和密封胶体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挂下卡式玻璃幕墙安装结构,采用卡槽式上挂下卡连接结构,中空玻璃幕墙进入现场安装时只需将玻璃幕墙上挂于上一行卡轨,下卡入下一行卡轨的第二凸条上;使玻璃幕墙安装速率大幅提高,同时避免了点压式固定方式受力不均匀玻璃幕墙安装后容易出现哈哈镜的问题。玻璃幕墙如出现爆裂现象时,更换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卡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建筑物;2-后置埋件;3-角码;4-卡槽;5-卡轨;501-“匚”字型主体;502-第一横板;503-第一凸条;504-第二凸条;505-第二横板;6-连接螺栓;7-横梁;8-竖挺;9-铝合金框;901-凹槽;902-钩体;10-玻璃板;11-密封胶体;12-装饰压条;13-填充条;14-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上挂下卡式玻璃幕墙安装结构,包括后置埋件2、竖挺8、横梁7、卡槽4、卡轨5、以及玻璃幕墙;后置埋件2为镀锌钢板,采用化学锚栓固定在混凝土建筑物1基层墙面上;竖挺8通过角码3与后置埋件2连接,竖挺8竖直排列设置。横梁7通过连接角码和螺栓固定在竖挺8之间,横梁7水平设置,且横梁7与竖挺8连接处设置防噪隔离垫片,横梁7与竖挺8的外侧面平齐,竖挺8与横梁7均采用铝合金型材。卡槽4抱持在横梁7上,连接螺栓6穿过卡槽4和横梁7并紧固。

如图3所示;卡轨5包括“匚”字型主体501、设置于“匚”字型主体501的第一横板502顶部的第一凸条503、设置于“匚”字型主体501的第二横板505顶部的第二凸条504,且第一横板502相对于第二横板505向前延伸。卡轨5通过穿过其“匚”字型主体501腰部的螺钉14固定在卡槽4上。卡槽4腰部的内侧面与横梁7立面之间留有间距,给螺钉14留有伸出的余位。

如图1、图2所示;玻璃幕墙包括玻璃板10和包裹玻璃板10边缘的铝合金框9,铝合金框9的上边框连接有“ㄱ”型钩体902,铝合金框9的下边框具有与第二凸条504配合的凹槽901;第一横板502底面与第二凸条504顶部的间距大于铝合金框9上边框的钩体902本体的高度;铝合金框9上边框的钩体902与上一行卡轨5卡接、下一行卡轨5的第一凸条503嵌入铝合金框9下边框的凹槽901内,依次拼接组成玻璃幕墙。相邻的玻璃幕墙之间的缝隙内嵌填泡沫胶形成填充条13,填充条13表面用硅酮耐候密封胶形成的密封胶体11固定,然后在玻璃幕墙的缝隙之间粘接装饰压条12覆盖密封胶体11。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卡轨5上第一横板502与第二横板505的长度差等于铝合金框9宽度的一半,铝合金框9下边框的凹槽901位于其宽度方向中线上。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