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墙板及外墙一体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7414发布日期:2021-02-03 19:4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墙板及外墙一体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板及外墙一体板。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建筑中,绝大部分的工作需在施工现场完成,并采用砌块砖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堆料场地大、施工人员短缺等问题成为抑制建筑产业进步的壁垒。
[0003]
建筑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外墙系统是建筑工业化的标志之一,相较于现浇混凝土外墙系统,预制混凝土外墙的优点在于:加工精细,减少现场湿作业,可与建筑装饰材料组合加工等。
[0004]
目前的装配式墙板构件存在结构整体强度不佳、无法很好地满足结构抗震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墙板及外墙一体板,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墙板结构整体强度不佳、无法很好地满足结构抗震性能的技术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墙板,包括墙板本体;
[0007]
所述墙板本体包括混凝土以及两个第一钢筋网片,两个所述第一钢筋网片间隔设置并固定形成骨架,所述混凝土包裹所述骨架。
[0008]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式墙板还包括第二钢筋网片,所述第二钢筋网片与所述第一钢筋网片固接,并凸出于所述墙板本体的端面。
[0009]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钢筋网片的长度为150mm-200mm。
[001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土为泡沫混凝土。
[0011]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式墙板还包括吊钩,所述吊钩安装于所述墙板本体的端面。
[0012]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墙板本体上设有吊装孔。
[0013]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式墙板的厚度和所述骨架的厚度之差为40-60mm。
[0014]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钢筋网片固接有线槽和/或线盒。
[0015]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钢筋网片为方格形网片。
[0016]
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墙一体板,包括保温板以及如上述所述的装配式墙板;所述保温板固接于所述装配式墙板的一侧。
[0017]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墙板及外墙一体板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墙板包括墙板本体,墙板本体包括混凝土以及两个第一钢筋网片,其中,两个第一钢筋网片固定形成的骨架的形状与尺寸与需要制作的墙板本体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包裹骨架,以形成墙板本体的外部轮廓。墙板本体
不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可以先预制完成墙板本体,然后再运送至施工工地进行组装,完成建筑的制造。
[0019]
上述设置中,两个第一钢筋网片结合形成的骨架,能够提高墙板本体的结构强度,再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于砌块砖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墙板本体的强度和抗震性能。
[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墙一体板,通过在上述装配式墙板的一侧固接有保温板而形成的墙板,在具有装配式墙板原本性能的同时,能够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且该外墙一体板也不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可以直接运送至施工工地进行组装,以完成建筑的外墙制造。
[0021]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板的横剖视图。
[0025]
图标:100-第一钢筋网片;200-第二钢筋网片;300-吊钩;400-吊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9]
实施例一
[0030]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板包括墙板本体,墙板本体包括混凝土以及两个第一钢筋网片100,其中,两个第一钢筋网片100固定形成的骨架的形状与尺寸与需要制作的墙板本体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包裹骨架,以形成墙板本体的外部轮廓。墙板本体不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可以先预制完成墙板本体,然后再运送至施工工地进行组装,完成建筑的制造。
[0031]
上述设置中,两个第一钢筋网片100结合形成的骨架,能够提高墙板本体的结构强度,再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于砌块砖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墙板本体的强度和抗震性能。
[0032]
值得说明的,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凝固后,两个第一钢筋网片100均隐藏于混凝土中,墙板本体的两侧面优选均为平面,此外,墙板本体的侧面代指墙板本体竖立设置时,与第一钢筋网片100两侧相对的两侧面。参照图1,以墙板本体为长方体结构且竖立设置为例,定义其朝前和朝后的一面均为侧面,其朝左、朝右、朝上和朝下的一面均为端面。最后,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第一钢筋网片100相互平行设置,两者通过箍筋连接(绑扎或焊接)以保证相对固定,且第一钢筋网片100以及下文中的第二钢筋网片200均由多根直径大于6mm的钢筋焊接成型,具体的,钢筋直径优选为6mm-8mm。
[0033]
具体的,本实施例还对装配式墙板的具体结构做以下详细介绍。
[0034]
本实施例中,装配式墙板还包括第二钢筋网片200,第二钢筋网片200与第一钢筋网片100固接,并凸出于墙板本体的端面。
[0035]
具体的,第二钢筋网片200设置于墙板本体需要与另一墙板本体连接的端面,在完成建筑的制作时,需要多个装配式墙板相互拼接,以完成建筑的一个墙面或多个墙面的施工成型,此时,通过设置第二钢筋网片200,在第一个装配式墙板固定后,将另一装配式墙板移动至第一个装配式墙板设有第二钢筋网片200的一端,此时两个装配式墙板的两个第二钢筋网片200相对设置并相互接触,随后,通过两个模板包裹固定两个第二钢筋网片200,此时,两个模板和两个墙板本体形成容纳两个第二钢筋网片200的空腔,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完成两个装配式墙板的连接。通过该种连接方式,各连接处的强度高,密封性好,多个装配式墙板连接形成的墙面结构更加稳定,隔热性能和隔音性能也更好。
[0036]
值得说明的,本实施例设置第一钢筋网片100和第二钢筋网片200一体成型设置,即在完成墙板本体的骨架制作的同时,即将第一钢筋网片100和第二钢筋网片200同时制作完成,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后,第二钢筋网片200即凸出于凝固后的混凝土外。
[0037]
或者,本实施例也可以设置第一钢筋网片100和第二钢筋网片200焊接固定。
[0038]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板也可以通过第二钢筋网片200与施工现场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接,此时,只需在施工现场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箍筋固接外露的第三钢筋网片,使第二钢筋网片200和第三钢筋网片对接,并再通过混凝土浇筑连接即可。
[0039]
参照图1,第二钢筋网片20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且三个第二钢筋网片200分设于墙板本体的左端、右端和上端,且墙板本体用来形成门窗的位置不需要再设置第二钢筋网片200。
[0040]
或者,本实施例也可以设置第二钢筋网片200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即只有墙板本体中的一端或两端设有第二钢筋网片200。
[0041]
本实施例中,第二钢筋网片200的长度为150mm-200mm。
[0042]
具体的,第二钢筋网片200的长度代指其末端到第二钢筋网片200位于的墙板本体的端面之间的距离,第二钢筋网片200的长度优选为150mm,该距离能够保证相邻装配式墙板通过混凝土完成浇筑连接的同时,也能够降低连接难度,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
[0043]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为泡沫混凝土。
[0044]
具体的,在同体积下,泡沫混凝土的质量更小,由泡沫混凝土制作的装配式墙板总质量也更小,更便于装配式墙板的运输和施工;同时,该设置也使得装配式墙板具有更好的隔热耐火性、隔音性和强度,保证了其在各建筑领域的使用需求。
[0045]
本实施例中,装配式墙板还包括吊钩300,吊钩300安装于墙板本体的端面。
[0046]
具体的,吊钩300优选由直径为12mm的钢筋制成,吊钩300优选安装于墙板本体的上端,其至少有两个并在泡沫混凝土浇筑前固定在第一钢筋网片100和第一钢筋网片100组成的骨架上,吊钩300固定完成后,泡沫混凝土完成与骨架的浇筑,进一步完成吊钩300在墙板本体的固定,通过设置吊钩300,方便了装配式墙板的运输。
[0047]
值得说明的,吊钩300凸出于墙板本体上端面的长度不大于第二钢筋网片200的长度,保证相邻装配式墙板通过上端的第二钢筋网片200连接时,吊钩300也能够被隐藏于混凝土中。
[0048]
或者,本实施例中,墙板本体上设有多个吊装孔400,多个吊装孔400沿墙板本体的轮廓间隔设置。
[0049]
具体的,相邻吊装孔400之间的间距优选为400mm,每个吊装孔400距墙板本体边缘的最短距离为300mm,吊装孔400的直径优选为18mm。
[0050]
通过设置吊装孔400,可以通过螺柱插入吊装孔400并与吊带连接来完成对装配式墙板的移动,且通过与不同吊装孔400的连接,可以在各个角度完成对装配式墙板的灵活移动。
[0051]
装配式墙板完成固定安装后,可以在吊装孔400内灌入泡沫混凝土,以完成对装配式墙板整体的封闭。
[0052]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装配式墙板的厚度和骨架的厚度之差为40-60mm。
[0053]
具体的,墙板本体的厚度为100mm-200mm,第一钢筋网片100和墙板本体的与该第一钢筋网片100对应的墙面之间的距离为20mm-30mm。优选的,该距离为25mm。
[0054]
本实施例中,第一钢筋网片100固接有线槽。
[0055]
具体的,通过预先固接线槽,在完成泡沫混凝土的浇筑后,装配式墙板中自动形成供电线通过的线槽,不需要在装配式墙板制作完成后再另行加工线槽,保证了装配式墙板的强度。
[0056]
或者,也可以在第一钢筋网片100上固接有线盒,或者同时固接有线槽和线盒。
[0057]
本实施例中,第一钢筋网片100优选为方格形网片,其优选由直径为6mm的螺纹冷拔低碳钢筋焊接成型,且各单元方格的尺寸为300mm*300mm。
[0058]
或者,第一钢筋网片100也可以为菱形或三角形网片,同样能够满足强度需求。
[0059]
实施例二
[006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墙一体板,包括保温板以及如上述所述的装配式墙板;保温板固接于所述装配式墙板的一侧。
[0061]
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墙一体板,通过在上述装配式墙板的一侧固接有保温板而形成的墙板,在具有装配式墙板原本性能的同时,能够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且该外墙一体板也不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可以直接运送至施工工地进行组装,以完成建筑的外墙制造。
[0062]
值得说明的,本实施例中的保温板为现有的一侧带有铁丝或螺杆的挤塑板,外墙
一体板在具体制作时,将挤塑板平放,并将铁丝或螺杆朝上设置,随后将两个第一钢筋网片100绑扎在一起而形成的骨架放置在挤塑板上,随后用模板将挤塑板和骨架进行固定,并在模板围成的空腔中浇注混凝土,以形成外墙一体板。
[0063]
实施例三
[006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墙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墙板,包括如下步骤:
[0065]
将两个第一钢筋网片100绑扎在一起并形成骨架;
[0066]
用模板固定骨架,并在模板围成的空腔中浇筑混凝土;
[0067]
混凝土凝固后与第一钢筋网片100共同形成墙板本体。
[0068]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板的制作方法,将两个第一钢筋网片100在设定的位置绑扎在一起以形成骨架,并通过模板固定后,在该位置直接浇筑混凝土,完成墙板本体的浇筑成型。即同一形状和尺寸的墙板本体,可以在同一位置完成骨架的绑扎和固定,且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机器也不需要再如施工现场一样频繁移动位置,装配式墙板的制作更方便且效率更高。
[0069]
此外,装配式墙板的制作方法的其他技术优势与上述装配式墙板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70]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至少由粉煤灰、水泥、轻骨料、外加剂、发泡剂以及水组成。
[0071]
优选的,混凝土为泡沫混凝土,且以粉煤灰为主要材料,少量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并在轻骨料、外加剂、发泡剂和水等组分共同制成的料浆中引入气泡,经混合搅拌成型,此时的泡沫混凝土能够浇筑成型具有闭合孔体结构的高强度轻质多孔混凝土墙体。
[0072]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7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