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空腔模壳免支模构造柱混凝土灌注排气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0041发布日期:2021-06-04 16:5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空腔模壳免支模构造柱混凝土灌注排气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块填充墙或砖墙中的构造柱及圈梁结构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预制空腔模壳免支模构造柱混凝土灌注排气口结构。


背景技术:

2.传统构造柱、圈梁等二次结构施工通长采用支模现浇的方式,混凝土成型质量较差,构造柱支模效率低,易出现跑模漏浆,且造成周转材料的浪费,成本较高等问题。而且,后期有较多切槽埋线工作,噪声大、粉尘多以及工序繁琐,不符合“四节一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构造柱、圈梁等二次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预制空腔模壳免支模构造柱混凝土灌注排气口结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5.一种预制空腔模壳免支模构造柱混凝土灌注排气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空腔模壳免支模构造柱由通用型模壳与加长型模壳间隔砌筑,在构造柱顶端、混凝土梁下构造柱模壳上单侧设置一个排气口;所述通用型模壳与加长型模壳通过位置相匹配的连接筋与连接筋孔堆砌成完整构造柱;所述排气口上下侧各设置一个可贯穿定位杆的预留孔;所述的定位杆一侧设置连接螺纹与限位杆相连,一侧设置定位块;所述的排气口模壳内侧通过定位杆设置大于排气口直径的过滤网,排气口模壳外侧通过限位杆设置可旋转、透视,并带旋转把手的观位板,在限位杆上观位板的外侧设置垫板及螺母;所述的观位板截面为圆形截面上挖去一道弧形旋转轨道,垫板截面将旋转轨道所涉及的截面覆盖。
6.优选地,所述的构造柱模壳上下端分别设置四根连接筋和四个连接筋孔,连接筋孔直径比连接筋直径大3~10mm。
7.优选地,所述的定位杆、限位杆与预留孔之间填充防水胶。
8.优选地,所述的定位块将过滤网紧紧贴牢构造柱模壳内壁。
9.优选地,所述的旋转把手为设置在观位板圆心位置处的圆柱形体。
10.优选地,所述的限位杆上设置连接螺纹,垫板及螺母通过连接螺纹调整观位板的位置。
1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与传统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2.1、预制空腔模壳与二次砌体同时砌筑,可以省去构造柱的模板支设,一次浇筑成型,并能达到清水砌体的建筑外观效果,经简单养护,强度亦能满足要求;
13.2、构造柱模壳安装后,中间形成密闭、狭小空间,采用顶升免振捣技术,可以提高构造柱、圈梁混凝土浇筑的工作效率;
14.3、排气口设置过滤孔和观位板,在混凝土顶升过程中,观位板旋转至排气口完全打开,当混凝土顶升至排气口时,将观位板关闭,可以清晰看见混凝土顶升状态,可有效保证顶升灌注质量;
15.4、观位板采用螺纹连接于预留孔中,后续可拆除并重复利用,操作简单,可有效减少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预制空腔模壳免支模构造柱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预制空腔模壳免支模构造柱结构剖面图(图1中a

a剖面);
18.图3是灌注排气口关闭阶段结构示意图(图1中a节点详图);
19.图4是灌注排气口打开阶段结构示意图(图1中a节点详图);
20.图5是灌注排气口关闭阶段结构示意图(图2中b节点详图);
21.图6是灌注排气口打开阶段结构示意图(图2中b节点详图);
22.图7是构造柱通用型模壳与加长型模壳连接示意图。
23.图中标注:1

混凝土梁,2

构造柱,3

填充墙,4

楼板,5

模壳,51

通用型模壳,52

加长型模壳,53

连接筋,54

连接筋孔,6

钢筋骨架,7

排气口,8

顶升灌注口,9

预留孔,10

观位板,101

把手,11

垫板,12

过滤网,13

定位杆,131

定位块,14

限位杆,15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25.结合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通用型模壳51与加长型模壳52通过位置相匹配的连接筋53与连接筋孔54堆砌成完整构造柱2。
26.结合附图3、附图4所示,所述的观位板10截面为圆形截面上挖去一道弧形旋转轨道,垫板11截面将旋转轨道所涉及的截面覆盖。
27.结合附图5、附图6所示,所述排气口7上下侧各设置一个可贯穿定位杆13的预留孔9,所述的定位杆13、限位杆14与预留孔9之间填充防水胶,所述的定位块131将过滤网12紧紧贴牢构造柱2模壳5内壁;所述的旋转把手101为设置在观位板10圆心位置处的圆柱形体,所述的限位杆14上设置连接螺纹,垫板11及螺母15通过连接螺纹调整观位板10的位置,所述的定位杆13一侧设置连接螺纹与限位杆14相连,一侧设置定位块131;所述的排气口7模壳5内侧通过定位杆13设置大于排气口7直径的过滤网12,排气口7模壳5外侧通过限位杆14设置可旋转、透视,并带旋转把手101的观位板10,在限位杆14上观位板10的外侧设置垫板11及螺母15。
28.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7所示,所述的预制空腔模壳5免支模构造柱2由通用型模壳51与加长型模壳52间隔砌筑,在构造柱2顶端、混凝土梁1下构造柱2模壳5上单侧设置一个排气口7;所述的构造柱2模壳5上下端分别设置四根连接筋53和四个连接筋孔54,连接筋孔54直径比连接筋53直径大3~10mm。
29.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