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梯井道钢结构架的防坠支座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85203发布日期:2021-06-08 18:0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梯井道钢结构架的防坠支座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辅助安装结构,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用于电梯井道钢结构架的防坠支座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旧房改造项目的不断推行,部分老旧多层房屋进行改造的重要项目之一即是加装电梯,由于房屋在修建时并未预留电梯井,因此需要在建筑的外部加装电梯井,钢结构电梯井具有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因此较适合在此类改造项目中使用;目前钢结构电梯井在安装时,大多是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作为立面防护和施工平台。安装规范要求,普通钢管脚手架安装是需要设置连墙件,而旧楼改造的工程中连墙件在不破坏原结构主体的情况下无法可靠设置。且普通钢管脚手架的施工工艺导致施工人员的作业难度较大,影响钢结构电梯井的安装效率,且不符合建筑安全施工相关标准的要求,鉴于此,有必要针对此类钢结构电梯井施工的防护架体安装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梯井道钢结构架的防坠支座安装结构,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结构电梯井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若无支撑台面导致施工难度大,效率低,不符合建筑安全施工相关标准要求等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梯井道钢结构架的防坠支座安装结构,包括防坠支座,所述防坠支座用于通过转接件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上;所述转接件包括两个侧部连接管,所述侧部连接管通过中部连接管连接为一体,且两个侧部连接管的后部还安装有背板,所述中部连接管上还安装有与所述防坠支座相配合的连接螺杆;所述背板的后部还安装有与所述钢结构电梯井道架相互配合的侧向连接板。
6.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两个侧部连接管之间还设有筋板,所述筋板置于所述背板的前部。
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侧部连接管的侧面安装有提升吊挂件,所述提升吊挂件与所述背板齐平,且所述提升吊挂件上设有起吊耳。
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坠支座用于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的立柱上,所述侧向连接板为至少两块立式安装板,且两块立式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立柱的宽度相吻合;所述立式安装板上设有螺孔。
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立式安装板均与背板相垂直。
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坠支座用于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的横梁上,所述侧向连接板为至少两块平置安装板,所述平置安装板通过支撑柱安装在背板的后部,且两块平置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横梁的宽度相吻合,所述平置安装板上设有螺孔。
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平置安装板均相互平行。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设计转接件的结构,从而可将防坠支座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上且保持稳定,使得防坠支座可与防坠导轨配合发挥与在建筑物上使用时同样的防坠作用,进而适宜于将附着升降防护平台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上使用,且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提升了电梯井架体安装的便利性,降低钢结构电梯井道架安装的施工难度,提升效率,亦可降低钢结构电梯井道架安装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梯井道钢结构架的防坠支座安装结构简单易行,适于辅助各类规格的防坠支座在钢结构架上安装固定,应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13.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转接件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2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的转接件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转接件后部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图6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为防坠支座、2为转接件、21为侧部连接管、22为中部连接管、23为背板、24为连接螺杆、25为筋板、3为提升吊挂件、31为起吊耳、4为立柱、5为立式安装板、6为横梁、7为平置安装板、8为防坠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22.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电梯井道钢结构架的防坠支座安装结构,包括防坠支座1,该防坠支座1用于通过转接件2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上;该防坠支座1在使用时需与防坠导轨8相配合,起到附着升降平台架体整体防坠的作用,关于前述防坠导轨8与防坠支座1相配合的平台防坠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在此前已经申请专利,公开号为cn109372244a,故本实用新型中对于两者相互配合的防坠结构以及实现的原理不再详述。
23.重要的是,结合图2与图3所示,发明人为了将上述的防坠支座1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上使用,对上述的转接件2进行了结构设计,具体为包括两个侧部连接管21,两个侧部连接管21通过一个中部连接管22连接为一体,从而使三者形成工字连接的结构,同时前述两个侧部连接管21的后部还固定有一块背板23,更为重要的是,在前述的中部连接管22上还需安装一根与防坠支座1相配合的连接螺杆24,从而可通过该连接螺杆24将防坠支座1安装在转接件2上;并且在前述的背板23后部还需安装与钢结构电梯井道架相互配合的侧向连接板,通过侧向连接板即可将转接件2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上,从而通过转接件2将防坠支座1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上;前述转接件2上的各个部件,均可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按照如图2与图3所示的结构固定为一体。
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计转接件2的结构,从而可将防坠支座1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上且保持稳定,使得防坠支座1可与防坠导轨9配合发挥与在建筑物上使用时同样的
防坠作用,进而适宜于将附着升降防护平台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上使用,且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提升了电梯井架体安装的便利性,降低钢结构电梯井道架安装的施工难度,提升效率,亦可降低钢结构电梯井道架安装时存在的安全隐患。
25.参考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为提升转接件使用的强度,亦可在上述两个侧部连接管21之间再增设多根筋板25,前述筋板25置于所述背板23的前部。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增加附着升降防护平台的起吊结构,还可在侧部连接管21的侧面安装一个提升吊挂件3,并使提升吊挂件3与背板23齐平,以保证起吊支撑的稳定性,同时还需在提升吊挂件3上设有起吊耳31,该起吊耳31可作为钢结构电梯井道架安装过程中吊装材料配件的吊点。通过设计上述结构的转接件3后,即可利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立柱4上本身的开孔安装防坠支座1;具体如图1所示。
26.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转接件2的结构,由于钢结构电梯井道架是由立柱4和横梁组合而成结构,因此为适应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的不同位置安装上述的防坠支座1,发明人对上述背板23后部的侧向连接板进行了结构设计,具体为当防坠支座1需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的立柱4上时,如图3所示将侧向连接板设计至少两块立式安装板5,且两块立式安装板5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立柱4的宽度相吻合;并且在立式安装板5上设置螺孔,可通过螺栓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的立柱4上。而为了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可将立式安装板5设置为与背板23相垂直。
27.参考图5所示,当防坠支座1需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的横梁6上使用时,将侧向连接板设计为至少两块平置安装板7,该平置安装板7的两端通过支撑柱安装在背板23的后部,同样的,前述两块平置安装板7之间的距离与横梁6的宽度相吻合,并且同样需在平置安装板7上设置螺孔。优选的是,同样为了保证安装的稳定性,亦可将前述平置安装板7设计为相互平行。采用此结构的侧向连接板,即可将防坠支座1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横梁6上使用,具体图6与图7所示,两个平置安装板7分别固定在横梁6的上部与下部。
28.参考图1与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上述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在搭建最底层的钢结构电梯井道架后,通过转接件2利用立柱4或者横梁6本身的螺孔将防坠支座1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上,按照前述方式将多层多个防坠支座1安装完毕后,在其内部安装防坠导轨8,再基于防坠导轨8依次安装附着升降防护平台的内外排立杆,走道板、防护网板等部件,安装完毕后,通过多层的防坠支座1等设施以及电动葫芦等起吊动力部件,即完成架体的升降,并可通过防坠支座1与防坠导轨8相互配合的结构,在防护平台升降的过程中防止坠落。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附着升降防护平台通过电动葫芦升降的吊点,应设置在钢结构电梯井道架或者建筑物上,与上述的起吊耳31不同。
29.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30.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
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