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吸式屋面快速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52353发布日期:2021-07-13 15:3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虹吸式屋面快速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屋面排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虹吸式屋面快速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屋面上雨水的排水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重力式雨水排放系统,其原理是利用屋面结构的坡度,是雨水自然流入屋面上的排水斗中,然后雨水和空气一起混合靠重力的作用顺着立管而下;这种方式排水效率低下,需要管道数量多,管道的管径较大,并且需要1%~3%的坡度,安装还复杂。另一种就是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在降雨的初期,屋面上雨水深度较浅时,雨水还是利用重力的原理进行排水,当降雨量加大后,屋面上的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排水斗会自动会自动隔断空气,从而产生虹吸,排水系统就转变为高效的排放系统,抽吸雨水向下排放。

虽然虹吸式排水系统比重力式排水系统的效率要高很多,但是现在虹吸排水系统在工作时,在雨水中还是会夹带着小部分的空气进入到排水斗中,降低了对雨水的抽吸效果,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排水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进入到排水斗内的雨水中的小部分空气,提高对雨水的抽吸效果,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排水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虹吸式屋面快速排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虹吸式屋面快速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虹吸式屋面快速排水结构,包括安装于屋面中的排水斗和连通于所述排水斗下端的排水管,所述排水斗的上方罩设有负压罩,所述负压罩与屋面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杆,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靠近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处,所述负压罩内设置有第一液位感应器,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的感应面与所述负压罩靠近屋面的侧面保持平齐,所述负压罩内设置有第二液位感应器,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器的感应面高于第一液位感应器的感应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雨时,雨水较少时,雨水穿过负压罩与屋面之间的缝隙并通过排水斗和排水管雨水自身重力排放;当雨水过多时,且当水位上升并接触到第一液位感应器的感应面时,电磁阀关闭,此时,雨水继续灌入排水管中,直至排水斗中均灌满雨水,然后雨水继续上升,直至水位达到第二液位感应器的感应面时,此时负压罩内的水位与负压罩外的水位保持一致,同时电磁阀启动,雨水重新排放,首先负压罩内的水位降低,使得负压罩内的压强减少,而负压罩外侧的雨水在大气压下又吸入负压罩中,如此循环往复,有效减少进入到排水斗内的雨水中的小部分空气,提高对雨水的抽吸效果,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排水效率。

优选的,所述负压罩靠近屋面的外侧面设置有一圈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侧滑移配合有可上下浮动的轻质套管,所述轻质套管远离屋面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固定环相抵接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固定环的上方,所述轻质套管的高度小于所述负压罩开口处与屋面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较多时,轻质套管上移,使得负压罩与屋面之间的间距保持最大,当雨水减少或停止时,轻质套管随水位的降低而下降,从而最大程度的延长虹吸排水的时间,提高排水效率。

优选的,所述轻质套管靠近屋面的外侧面设置有轻质浮力环,且所述轻质浮力环向所述轻质套管的内侧延伸有延长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轻质浮力环的设置增大与水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水体对轻质套管的浮力,确保轻质套管的上移能力,而延长环则防止轻质套管脱离而影响性能。

优选的,所述负压罩上方还罩设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靠近屋面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过滤框的开口端抵触于屋面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框的设置主要可以有效避免较大杂质进入排水斗内而造成堵塞现象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过滤框远离屋面的侧面设置有卡接孔,所述负压罩卡接于卡接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孔可以进一步将过滤框进行限位,以防止过滤框出现偏移。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三根,三根所述支撑杆绕所述排水斗的中轴线分布于所述负压罩的开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根支撑杆与负压罩相连接后形成三角形结构,而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强,从而使得负压罩的稳定性较好。

优选的,所述排水斗的进水口处的屋面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自远离排水斗的一侧向靠近排水斗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面的设置使得雨水较少时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将积水排干,同时,加快水流速度,提高排水效率。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排水口处还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连接环和档板,所述档板与所述连接环之间通过若干个弧形杆相连接,所述连接环螺纹连接于所述排水管的外侧壁,所述排水管的排水口朝向所述档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排出时首先与缓冲结构的档板先碰撞,从而降低冲击力,降低对排水管下方地面的破坏,长时间使用后还可以更换新的缓冲结构。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降雨时,雨水较少时,雨水穿过负压罩与屋面之间的缝隙并通过排水斗和排水管雨水自身重力排放;当雨水过多时,且当水位上升并接触到第一液位感应器的感应面时,电磁阀关闭,此时,雨水继续灌入排水管中,直至排水斗中均灌满雨水,然后雨水继续上升,直至水位达到第二液位感应器的感应面时,此时负压罩内的水位与负压罩外的水位保持一致,同时电磁阀启动,雨水重新排放,首先负压罩内的水位降低,使得负压罩内的压强减少,而负压罩外侧的雨水在大气压下又吸入负压罩中,如此循环往复,有效减少进入到排水斗内的雨水中的小部分空气,提高对雨水的抽吸效果,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排水效率;

2.雨水较多时,轻质套管上移,使得负压罩与屋面之间的间距保持最大,当雨水减少或停止时,轻质套管随水位的降低而下降,从而最大程度的延长虹吸排水的时间,提高排水效率;

3.斜面的设置使得雨水较少时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将积水排干,同时,加快水流速度,提高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虹吸式屋面快速排水结构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虹吸式屋面快速排水结构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屋面;11、排水斗;12、排水管;13、斜面;14、支撑杆;2、负压罩;21、固定环;3、电磁阀;4、第一液位感应器;5、第二液位感应器;6、轻质套管;61、限位环;62、轻质浮力环;63、延长环;7、过滤框;71、卡接孔;8、缓冲结构;81、连接环;82、档板;83、弧形杆;84、分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虹吸式屋面快速排水结构。参照图1和图2,虹吸式屋面快速排水结构包括安装于屋面1中的排水斗11和连通于排水斗11下端的排水管12,其中排水斗11和排水管12均竖直设置,且在排水斗11的进水口处的屋面1上设置有斜面13,斜面13自远离排水斗11的一侧向靠近排水斗11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如此,在雨水较少时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将积水排干,同时,加快水流速度,提高排水效率。

参照图1和图2,排水斗11的上方罩设有负压罩2,负压罩2呈半球状,负压罩2的开口朝向屋面1,负压罩2设置有开口的端面呈水平设置,且负压罩2的罩设面积大于屋面1上设置有斜面13的面积。负压罩2与屋面1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杆14,支撑杆14竖直设置,支撑杆14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屋面1,支撑杆14的上端固定连接于负压罩2的开口端面,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4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三根,三根支撑杆14绕排水斗11的中轴线均匀间隔分布于负压罩2的开口处,如此,三根支撑杆14与负压罩2相连接后形成三角形结构,而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强,从而使得负压罩2的稳定性较好。

参照图1和图2,排水管12上设置有电磁阀3,电磁阀3靠近排水管12的出水口处,而负压罩2内竖直设置有第一液位感应器4,第一液位感应器4的感应面与负压罩2靠近屋面1的开口端面保持平齐,负压罩2内还竖直设置有第二液位感应器5,第二液位感应器5的感应面高于第一液位感应器4的感应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液位感应器4的上端连接于负压罩2内侧壁在高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处,第二液位感应器5的上端连接于负压罩2内侧壁的最高位置处。

参照图2,此外,在负压罩2靠近屋面1的外侧面水平设置有一圈固定环21,固定环21的下表面与负压罩2的开口端面保持平齐,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环21可以与负压罩2一体成型设置。固定环21外侧滑移配合有可上下浮动的轻质套管6,轻质套管6可以随水位的变换而变化,从而最大程度的延长虹吸排水的时间。轻质套管6远离屋面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可与固定环21相抵接的限位环61,限位环61位于固定环21的上方,且限位环61的上表面与轻质套管6的上端面平齐。轻质套管6靠近屋面1的外侧面还设置有轻质浮力环62,且轻质浮力环62向轻质套管6的内侧延伸有延长环63,轻质浮力环62与延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轻质浮力环62的上表面与轻质套管6的下端面平齐。同时,轻质套管6的高度小于负压罩2开口处与屋面1之间的距离,如此,可以确保当限位环61抵接于固定环21上时,轻质套管6与屋面1之间存在间隙,使得雨水可以流入排水斗11。

参照图1和图2,另外,在负压罩2上方还罩设有过滤框7,过滤框7呈竖直设置,过滤框7靠近屋面1的一侧呈开口设置,过滤框7的开口端抵触于屋面1表面,如此,可以利用过滤框7可以有效避免较大杂质进入排水斗11内而造成堵塞现象的发生。在过滤框7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接孔71,卡接块位于过滤框7上端面的中部位置处,负压罩2远离屋面1的一端穿过卡接孔71并卡接于卡接孔71中,从而进一步将过滤框7进行限位,以防止过滤框7出现偏移。

参照图1和图2,排水管12的排水口处还设置有缓冲结构8,具体的,缓冲结构8包括连接环81和档板82,档板82位于连接环81的下方,档板82与连接环81之间通过若干个弧形杆83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杆83的数量可以三根,三根弧形杆83绕连接环81的中轴线均匀间隔排列设置,连接环81螺纹连接于排水管12的外侧壁,排水管12的排水口朝向档板82,同时,在档板82朝向排水管12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分流板84,分流板84与档板82互相垂直,且若干个分流板84绕连接环81的中轴线圆周均匀间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虹吸式屋面快速排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降雨时,雨水较少时,雨水穿过轻质浮力环62与屋面1之间的缝隙并通过排水斗11和排水管12雨水自身重力排放;当雨水过多时,且当水位上升并接触到第一液位感应器4的感应面时,电磁阀3关闭,此时,雨水继续灌入排水管12中,直至排水斗11中均灌满雨水,然后雨水继续上升,直至水位达到第二液位感应器5的感应面时,此时负压罩2内的水位与负压罩2外的水位保持一致,同时电磁阀3启动,雨水重新排放,首先负压罩2内的水位降低,使得负压罩2内的压强减少,而负压罩2外侧的雨水在大气压下又吸入负压罩2中,如此循环往复,有效减少进入到排水斗11内的雨水中的小部分空气,提高对雨水的抽吸效果,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排水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