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不规则边界的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42747发布日期:2021-10-30 00:5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应不规则边界的护栏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护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应不规则边界的护栏。


背景技术:

2.市面上常见的玻璃护栏有护架和安装在护架上的玻璃块组成,常用于住宅、公共建筑、商业等建筑中。这类造型的护栏简单实用,是建筑的常用护栏类型。但当应用于弧形面、折线面(如楼梯台阶等) 的建筑部位上,就会存在如下缺点:(1)适应性差:常见护栏的护架、玻璃块都在同一个面上,遇到建筑面为弧形面时,只能分解成若干个折面进行拼接,转折生硬,不能呼应原本弧形面的流畅性和视觉舒适性,遇到折形面(如楼梯),连接困难,安全性低;(2)造价成本高:市面常见护栏在遇到适应性差的问题时,一般解决办法为工厂定制,价格普遍较高,无法广泛普及使用,常见护栏多为钢化玻璃、不锈钢组合,价格较为昂贵;(3)安全性欠佳:儿童及青少年的行为都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同时,儿童及青少年安全意识较弱。常见的护栏并不是针对儿童安全设计的,在使用安全的问题上并未能很好地符合儿童的安全需求,例如扶手容易成为攀爬的支点、横向杆件容易成为踩踏面、栏板容易受到冲击脱落等,此时就需要一款针对儿童及青少年行为模式设计的安全护栏来保证儿童的安全;(4)缺乏整体性、美观性:常见护栏的护架是从楼板顶面嵌入,护架与楼板侧面无法做到一体化设计,容易形成造型元素的割裂,对建筑造型整体性有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不规则边界的护栏,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和适应性强,便于安装,降低护栏安装成本。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适应不规则边界的护栏,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第一护架、安装在所述第一护架上的第二护架;所述第一护架有多个并沿着地面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护架均与所述第二护架连接;
6.各所述第一护架均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弯曲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安装在地面上。
7.进一步的是:地面上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预埋有第一钢片,所述安装块的边缘的侧面预埋有第二钢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钢片焊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钢片焊接。
8.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护架的呈η形,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末端高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末端。
9.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护架依次穿过各所述第一护架的第二连接部并与各所述第一护架的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护架有多个并沿着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1.进一步的是: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护架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110mm。
12.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圆弧状且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弯折。
13.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设有反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在所述反坎上。
14.进一步的是:所述反坎的高度大于等于100mm。
15.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块的边缘的转角处设有倒圆角,所述倒圆角的半径大于等于2500mm。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护架呈η形,第一护架的第二连接部向安装块外弯折出去并向下延伸,使第一护架包裹安装块的边缘,安装块的边缘有转角的地方设有倒圆角,使得沿着安装块边缘间隔分布的第一护架在转折是保持顺畅,保证第二护架依次连接所有第一护架的时候保持平顺,没有折角,使得本护栏具有较好的流畅性和视觉舒适性。当第一护架安装遇到折形面(如楼梯),第二护架倾斜设置并与楼梯的表面保持垂直,顺应各种不同角度的斜面,适应性强。本护栏的第一护架和第二护架可以适用于建筑物的各种不同的安装面,可量化生产到现场组装,不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安装面进行尺寸设计,有效降低建筑造价。本护栏的第一护架的第二连接部位于安装块的外缘,第二护架与第一护架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护架之间的间隔非常小,并且护栏无的可踏面或可踏杆件,起到防止攀爬的作用,提高了安全性。第一连接部、弯曲部、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弯曲部位于最上方,有效防刺伤,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均与预留钢片焊接,形成两个受力点,提高整体结构的刚性。第一护架整体向内弯折,有效防止儿童冲击护栏后,在惯性作用下翻出护栏。
附图说明
17.图1是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19.图3是第一护架的安装示意图。
20.图中,1为安装块,2为第一护架,3为第二护架,4为第一钢片,5 为第二钢片,6为反坎,21为第一连接部,22为弯曲部,23为第二连接部,231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说明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方向与图3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下文所说的左右方向与图3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
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应不规则边界的护栏,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第一护架2、安装在第一护架2上的第二护架3;第一护架2有多个并沿着地面间隔分布,第一护架2均与第二护架3 连接;每个第一护架2垂直地面竖直设置,第二护架3水平设置并将所有间隔分布的第一护架2连接呈一体,所有第一护架2可以沿着一条直线间隔分布,也可以根据地形呈曲线分布,适用于不规则的地面或者建筑界面,实现增强适用性。
26.各所述第一护架2均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弯曲部22、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一连接部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3均安装在地面上。本护栏的第一护架2和第二护架3的主材料为钢材,通过焊接的形式与楼面等建筑物连接。弯曲部22呈圆弧状,弯曲部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固定连接。弯曲部22位于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的上方。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 均朝下延伸并安装在地面上。
27.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地面上设有安装块1,安装块1的上表面预埋有第一钢片4,安装块1的边缘的侧面(左侧)预埋有第二钢片 5,第一连接部21与第一钢片4焊接,第二连接部23与第二钢片5焊接。
28.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护架2的呈η形,第一连接部21 的末端高于第二连接部23的末端。第一护架2由一条钢筋弯折形成,第一连接部21和弯曲部22以及第二连接部23一体成型。第一钢片4 位于安装块1内的上表面,第二钢片5位于安装块1的外缘侧面(左侧),第一连接部21位于安装块1内并与第一钢片4焊接或者铆接,第二连接部23位于安装块1外与安装块1左侧面的第二钢片5焊接或者铆接。
29.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护架3依次穿过各第一护架2的第二连接部23并与各第一护架2的第二连接部23固定连接。每个第一护架2的第二连接部23上均设有通孔231,第二护架3为钢条,第二护架3的形状随着第一护架2的分布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第二护架3 依从穿过所有第一护架2的第二连接部23上的通孔231并与第二连接部23焊接,使得所有第一护架2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加护栏的刚度和强度。
30.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护架3有多个并间隔分布。第二护架3从上往下间隔分布,进一步增加了护栏的刚度和强度。
31.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护架2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110mm。使得所有第一护架2能够沿着不同方向依次紧密排列,满足建筑设计规范要求,也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护架2之间的空间足够小,提高安全性。
32.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3呈圆弧状且向第一连接部21弯折。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均向楼板内(向右)弯折,有效防止人员冲击栏杆后,在惯性作用下翻出护栏。
33.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块1的上表面设有反坎6,第一连接部21固定在反坎6上。反坎6为楼板上向上延伸的凸块,能够防止地面的东西从楼板穿过第一护架2掉落。
34.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坎6的高度大于等于100mm。由于本护栏不设栏板,需通过反梁等手法在安装块1上设置高度≥100mm的反坎6。
35.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块1的边缘的转角处设有倒圆角,倒圆角的半径大于等于2500mm。当安装块1的边界呈l形、u形、方形时,即安装块1有转角时,为了防止相邻的
第一护架2相互碰撞以及使得第一护架2的安装更加协调性方便,安装块1的转角处设有倒圆角。
36.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为:首先确定第一护架的安装边界并沿着边界设置安装块,安装块的边界转角处需进行倒圆角处理,最小圆角半径为2500mm,安装块的上表面和外侧面分别预埋有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接着在安装块上制作反坎。然后用合适强度的钢条或钢管弯折成η(或倒u)型作为第一护架,第一护架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作为安装在楼板上表面和楼板外,并使第二连接部达到能延伸到楼板外侧壁。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向内弯折一定角度,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焊接。安装上述方式沿着安装块的边界依次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护架。第一护架设置完成后,用第二护架依次穿过所有第一护架的预留通孔中,最后将所有第一护架与第二护架焊接成一体。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