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可移动混凝土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2.混凝土所以能逐渐硬化和增长强度,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的水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而混凝土养护是人为造成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使刚浇筑的混凝土得以正常的或加速其硬化和强度增长。如周围环境不存在该条件时,则需人工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3.浇筑完后的混凝土养护方法一般包括洒水养护。目前,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或软作抗滑构造完毕后立即开始养护。机械摊铺的各种混凝土路面、桥面及搭板宜采用喷洒养护剂同时保湿覆盖的方式养护。而目前,对于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一般是通过人工背负养护剂进行喷洒后再通过人工对养护薄膜进行覆盖,该种方法的效率较低且不能保证养护剂的均匀喷洒,且还需要再次铺设养护薄膜,因此,导致了施工效率过低。
技术实现要素: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可移动混凝土养护装置,所述智能可移动混凝土养护装置可代替人工对路面喷洒养护剂并覆盖保护用薄膜,极大地减少了人工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5.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6.智能可移动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机架的下方依次设有喷淋机构和覆膜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喷淋管道,所述喷淋管道上设有若干喷淋头,所述覆膜机构包括平行于所述喷淋管道并依次设置的料辊、张紧辊、输送辊以及压膜组件,所述料辊的中部可拆卸地安装有薄膜滚筒,所述压膜组件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两侧,且每个所述压膜组件均包括平行于所述喷淋管道设置的压膜辊,所述压膜辊的两端均通过连杆与所述机架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包括与所述机架铰接的调节段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段端部的连接段,所述调节段的长度可调节,且所述调节段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压膜辊的两端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段转动连接。
9.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压膜辊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端板,所述端板的内侧还相对地设置有上夹片和下夹片,所述上夹片和下夹片之间设有供薄膜穿过的间隙。
10.进一步地,所述上夹片和下夹片上还相对地设置有上滚轮和下滚轮,所述上滚轮与所述上夹片转动连接,下滚轮与下夹片转动连接,且所述上滚轮的表面与和下滚轮的表面贴合。
11.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上方设有配料桶,所述喷淋管道通过送料管与所述配料桶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配料桶的顶部还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配料桶的内部并与设置在所述配料桶内部的搅拌机构固定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机架的底部设置喷淋机构和覆膜机构,用于代替人工对路面进行喷淋,然后通过覆膜机构中的料辊、张紧辊、输送辊对薄膜进行输送,然后通过压膜辊对薄膜进行适当的下压,使其能够快速地覆盖在路面上,提高路面的湿度,减少水分蒸发,提高了路面的养护效果,且能够有效地降低人工工作量,提高路面养护的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可移动混凝土养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可移动混凝土养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可移动混凝土养护装置的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可移动混凝土养护装置右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可移动混凝土养护装置的a
‑
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为:10,机架,20,配料桶,21,驱动电机,22,搅拌机构,30,喷淋管道,31,喷淋头,41,料辊,42,张紧辊,43,输送辊,50,压膜辊,51,转轴,60,调节段,60a,复位弹簧,61,连接段,62,端板,631,上夹片,631a,上滚轮,632,下夹片,632a,下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如图1
‑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可移动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的底部设有滚轮,优选地,所述机架10可选用自行走机架,以提高养混凝土养护的自动化程度。所述机架10的上方设有配料桶20,所述机架10的下方依次设有喷淋机构和覆膜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架10固定连接的喷淋管道30,所述喷淋管道30上设有若干喷淋头31,所述喷淋管道30通过送料管与所述配料桶20连通。所述覆膜机构包括平行于所述喷淋管道30并依次设置的料辊41、张紧辊42、输送辊43以及压膜组件,所述料辊41的中部可拆卸地安装有薄膜滚筒以便于对养护用薄膜进行放卷,所述张紧辊42设置在所述料辊41和输送辊43之间用于对薄膜进行张紧,所述压膜组件设置在所述输送辊43之间便于对薄膜进行适当下压,以便于薄膜与路面贴合。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配料桶20可为所述喷淋管道30提供养护剂,以便于所述喷淋机构向路面喷洒养护剂以实现对路面的养护,然后由所述覆膜机构代替人工对已喷洒养护剂的路面覆盖养护用薄膜,以提高路面的湿度,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养护效果。
22.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提高养护质量,提高养护剂的在溶剂中的分散程度,所述配
料桶20的顶部还设有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配料桶20的内部并与设置在所述配料桶20内部的搅拌机构22固定连接。在具体实施时,通过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所述搅拌机构22对配料桶20内部的溶液进行搅拌,以提高养护溶液中的有效成分在溶剂分散的均匀性,保证路面的整体养护质量。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膜组件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10的两侧,便于对养护用薄膜的两端进行下压以便于使得该养护用薄膜与路面贴合,同时避免薄膜在覆盖过程中发生折叠。且每个所述压膜组件均包括平行于所述喷淋管道30设置的压膜辊50,所述压膜辊50的两端均通过连杆与所述机架10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杆包括与所述机架10铰接的调节段60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段60端部的连接段61,所述调节段60的长度可调节,优选地,所述调节段60可选用电动伸缩杆或者由气缸带动伸缩杆进行伸缩以实现长度的调节。所述调节段60靠近所述机架10的一端还设有复位弹簧60a,所述复位弹簧60a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10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压膜辊50的两端均设有转轴51,所述转轴51与所述连接段61转动连接。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压膜辊50的表面与薄膜紧密贴合可避免薄膜的两端向内折叠,同时,通过对调节段60长度的调节
24.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避免薄膜在覆盖过程中发生折叠,两个所述压膜辊50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端板62,所述端板62上设有导向组件。具体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上夹片631和下夹片632,所述上夹片631和下夹片632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端板62的内侧,所述上夹片631和下夹片632之间还设有供薄膜穿过的间隙。且所述上夹片631和下夹片632上还相对地设置有上滚轮631a和下滚轮632a,所述上滚轮631a与所述上夹片631转动连接,下滚轮632a与下夹片632转动连接,且所述上滚轮631a的表面与和下滚轮632a的表面贴合。优选地,所述上滚轮631a和下滚轮632a的表面均设有防滑纹路,以避免薄膜与脱离所述导向组件。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可移动混凝土养护装置在使用时,由所述配料桶20顶部的驱动电机21驱动配料桶20内部的搅拌机构22对配料桶20内部的溶液进行搅拌,然后由所述送料管箱所述喷淋管道30内持续地输送养护溶液并经由所述喷淋头31对路面进行喷洒,在此过程中,机架10持续移动,并通过料辊41和输送辊43的持续滚动向压膜辊50持续地输送养护用薄膜,而所述压膜辊50在调节到合适高度时可对薄膜起到持续下压的作用,使其更快速地与路面贴合,提高路面在进行养护时的保水能力。
2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