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全时控制的加气板材用蒸压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69266发布日期:2022-02-12 10:4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全时控制的加气板材用蒸压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压加气板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带全时控制的加气板材用蒸压釜。


背景技术:

2.蒸压釜又称蒸养釜、压蒸釜,是一种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的大型压力容器。蒸压釜用途十分广泛,大量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桩、灰砂砖、煤灰砖、微孔硅酸钙板、新型轻质墙体材料、保温石棉板、高强度石膏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同时还广泛适用于橡胶制品、木材干燥和防腐处理、化纤产品高压处理、纸浆蒸煮、保温材料等需压力蒸养生产工艺过程的生产项目。
3.其中,在对加气板材进行蒸养处理的过程中,大多都是操作人员冒着五六十度的高温将加气板材利用运料车推送至蒸压釜内,这种需要人工输送的操作方式,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并对工人健康存在潜在的危险,而且还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现有蒸压釜中的运料车一般无法自动调节位置并固定于某一位置,如果通过手动人工控制则会大大增加工作的危险性,因此设计一种带全时自动控制的蒸压釜是非常有必要的。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带全时控制的加气板材用蒸压釜,具备可以远程控制送料车送料并对送料车进行锁死的优点,进而解决现有蒸压釜需要人工送料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可以远程控制送料车送料并对送料车进行锁死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带全时控制的加气板材用蒸压釜,包括蒸压釜体,蒸压釜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釜门,蒸压釜体的顶端两侧设置有与釜门相配合的开门机构,蒸压釜体的顶端一侧且位于两组开门机构之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进气阀、压力表及安全阀,蒸压釜体的底端另一侧设置有排气阀,蒸压釜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座,且蒸压釜体的内底部横向设置有两组轨道,两组轨道的顶端设置有运料车。
10.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车体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在蒸养过程中车体发生抖动的现象,运料车包括车体,车体的一侧设置有动力机构,车体的另一侧开设有t形槽,t形槽的内部卡接设置有限位机构,且动力机构及限位机构的底端均与两组轨道的顶端活动连接。
11.进一步的,为了带动车体进行运动,动力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的背面与车体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的正面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锥齿轮二,锥齿轮二的中部竖直贯穿设置有转轴,转轴的顶部及底部均通过轴承座与车体的正
面活动连接,转轴的顶端及底端均固定设置有车轮一,车轮一与轨道的顶端活动连接。
12.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车体进行锁定,限位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双向气缸,双向气缸的中部与t形槽的中部固定连接,双向气缸的顶端及底端均固定设置有活动块,活动块均卡接设置于t形槽的内部,活动块远离双向气缸的一侧设置活动设置有车轮二,且车轮二与轨道的顶端活动连接。
13.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车体偏离轨道,车轮一与车轮二均为台阶形结构,且车轮一与车轮二靠近车体的柱体直径大于远离车体的柱体直径。
14.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实时监测及自动控制,蒸压釜体的内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蒸压釜体的外部一侧设置有plc控制面板,且plc控制面板分别与开门机构、电机、双向气缸、压力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带全时控制的加气板材用蒸压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在运料车的底部设置动力机构,可以实现利用电机带动车轮一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车体进行运动,这样不仅解决了传统需要人工送料的问题,还保证了车体可以在蒸压釜体中自由的调节位置,从而保证加气板材的蒸养效果;另外,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可以实现对车体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在蒸养过程中车体发生抖动的现象。
18.(2)、通过设置压力表,可以实现对蒸压釜体中的压力进行观测,另外通过蒸压釜体顶端的安全阀可以实现对蒸压釜体中过多压力进行自动排放,从而保证蒸压釜的正常工作。
19.(3)、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蒸压釜体中的压力及温度进行测量,并通过操作面板实现对蒸压釜的实时控制。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全时控制的加气板材用蒸压釜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全时控制的加气板材用蒸压釜的剖视图;
23.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全时控制的加气板材用蒸压釜中运料车的俯视图;
24.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全时控制的加气板材用蒸压釜中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全时控制的加气板材用蒸压釜的侧视图;
26.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全时控制的加气板材用蒸压釜的原理框图。
27.图中:
28.1、蒸压釜体;2、釜门;3、开门机构;4、进气阀;5、压力表;6、安全阀;7、排气阀;8、固定座;9、轨道;10、运料车;1001、车体;1002、动力机构;100201、电机;100202、锥齿轮一;
100203、锥齿轮二;100204、转轴;100205、轴承座;100206、车轮一;1003、t形槽;1004、限位机构;100401、双向气缸;100402、活动块;100403、车轮二;11、压力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3、plc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3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全时控制的加气板材用蒸压釜。
3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全时控制的加气板材用蒸压釜,包括蒸压釜体1,蒸压釜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釜门2,蒸压釜体1的顶端两侧设置有与釜门2相配合的开门机构3,蒸压釜体1的顶端一侧且位于两组开门机构3之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进气阀4、压力表5及安全阀6,蒸压釜体1的底端另一侧设置有排气阀7,蒸压釜体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座8,且蒸压釜体1的内底部横向设置有两组轨道9,两组轨道9的顶端设置有运料车10。
32.借助于上述方案,利用自动控制的运料车10可以实现加气板材的自动进给,这样不仅解决了传统需要人工送料的问题,还保证了车体1001可以在蒸压釜体1中自由的调节位置,从而保证加气板材的蒸养效果。
33.在一个实施例中,运料车10包括车体1001,车体1001的一侧设置有动力机构1002,车体1001的另一侧开设有t形槽1003,t形槽1003的内部卡接设置有限位机构1004,且动力机构1002及限位机构1004的底端均与两组轨道9的顶端活动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对车体1001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在蒸养过程中车体1001发生抖动的现象。
34.在一个实施例中,动力机构1002包括电机100201,电机100201的背面与车体1001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电机100201的输出端套设有锥齿轮一100202,锥齿轮一100202的正面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锥齿轮二100203,锥齿轮二100203的中部竖直贯穿设置有转轴100204,转轴100204的顶部及底部均通过轴承座100205与车体1001的正面活动连接,转轴100204的顶端及底端均固定设置有车轮一100206,车轮一100206与轨道9的顶端活动连接,这样实现利用电机100201带动车轮一10020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车体1001进行运动。
35.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机构1004包括竖直设置的双向气缸100401,双向气缸100401的中部与t形槽1003的中部固定连接,双向气缸100401的顶端及底端均固定设置有活动块100402,活动块100402均卡接设置于t形槽1003的内部,活动块100402远离双向气缸100401的一侧设置活动设置有车轮二100403,且车轮二100403与轨道9的顶端活动连接,这样可以灵活的实现对车体1001进行锁定。
36.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轮一100206与车轮二100403均为台阶形结构,且车轮一100206与车轮二100403靠近车体1001的柱体直径大于远离车体1001的柱体直径,这样可以防止车体1001偏离轨道9。
37.在一个实施例中,蒸压釜体1的内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及温度传感器12,蒸压釜体1的外部一侧设置有plc控制面板13,且plc控制面板13分别与开门机构3、电机100201、
双向气缸100401、压力传感器11(型号:pc11b)及温度传感器12(型号:pt100)电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及自动控制。
38.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9.在实际应用时,plc控制面板13通过控制室内的中控计算机利用d-link无线数据传输进行控制。在需要对加气板材进行蒸养时,首先将加气板材放在运料车10上,控制开门机构3开启釜门2,并启动电机100201,电机100201带动锥齿轮一100202转动,锥齿轮一100202带动锥齿轮二100203转动,锥齿轮二100203带动转轴100204及车轮一100206转动,从而车轮一100206顺着轨道9并带动运料车10进入蒸压釜体1中,当到达指定位置时,关闭电机100201,并启动双向气缸100401,双向气缸100401带动两端的活动块100402在t形槽1003中相互远离,从而活动块100402将车轮二100403的外侧与轨道9的内侧进行压紧,利用车轮二100403与轨道9之间的摩擦力使车体1001制动并锁死;此时关闭釜门2,并通过进气阀4通入高压即可对加气板材进行蒸养。
40.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运料车10的底部设置动力机构1002,可以实现利用电机100201带动车轮一10020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车体1001进行运动,这样不仅解决了传统需要人工送料的问题,还保证了车体1001可以在蒸压釜体1中自由的调节位置,从而保证加气板材的蒸养效果;另外,通过设置限位机构1004,可以实现对车体1001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在蒸养过程中车体1001发生抖动的现象;通过设置压力表5,可以实现对蒸压釜体1中的压力进行观测,另外通过蒸压釜体1顶端的安全阀6可以实现对蒸压釜体1中过多压力进行自动排放,从而保证蒸压釜的正常工作;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11及温度传感器12可以实现对蒸压釜体1中的压力及温度进行测量,并通过操作面板实现对蒸压釜的实时控制。
4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