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向连接的建筑施工升降台用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08920发布日期:2021-10-09 14:29阅读:99来源:国知局
基于双向连接的建筑施工升降台用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双向连接的建筑施工升降台用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在进行建筑施工时需要使用各种升降台对高处进行施工,但是目前的升降台没有有效的保护机构,使施工人员在高处站立腰部没有进行支撑保护,增加了施工人员高处作业的恐惧感,不仅不利于施工效率,且安全性能低,且目前的升降台在使用时,需要向某一处移动时,需要另一个施工人员推动升降台左右移动或者高处的施工人员从升降台上下来推动,由于施工人员在地面无法准确判断根据高处作业的位置,使移动的距离不准确,影响高处的施工人员效率,鉴于此,我们提出基于双向连接的建筑施工升降台用保护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双向连接的建筑施工升降台用保护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基于双向连接的建筑施工升降台用保护机构,至少包括:
5.移动升降机构,所述移动升降机构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外壁四角处均设有万向轮,所述移动板顶部中心处设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内部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靠近两端处啮合有两个对称的传送辊,所述传送辊转动在所述升降架内部,其中一个所述传送辊端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有传送电机输出轴;
6.本发明中的移动升降机构在具体使用时,由传送电机输出轴带动连接杆转动,使其中一个传送辊转动,通过两个传送辊啮合带动传送带在升降架内部往复上下传送,可以后续带动施工人员升降,对不同高度的进行施工,同时,推动移动板,万向轮滚动在地面上,可以移动位置,使施工人员对不同位置进行施工。
7.支撑保护机构,所述支撑保护机构包括支撑斗,所述支撑斗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所述支撑斗顶部边缘处设有两个对称的侧板,所述侧板顶部设有凸板,所述凸板内部转动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端部连接有调节转盘,所述丝杆外壁螺纹配合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端部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端部设有腰部固定板,所述腰部固定板呈“半圆弧”状,两个所述腰部固定板端部卡接配合。
8.本发明的支撑保护机构在具体使用时,施工人员站在支撑斗内部,握住调节转盘带动丝杆在凸板内部,使调节板表面沿着丝杆外壁滑动,带动腰部固定板上下运动调节高度,将腰部放在两个腰部固定板之间,使两个腰部固定板端部卡接固定,对施工人员的腰部
进行限位固定,实现对腰部的支撑保护。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一个所述腰部固定板端部开设有卡槽,另一个所述腰部固定板端部设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滑动设有卡柱,所述卡柱与所述卡槽相适配,所述卡柱端部与所述限位槽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腰部固定板内壁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内部滑动有转块,所述转块与所述转槽呈相适配的“t”字状,所述转块端部伸出所述转槽内部。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块端部固定连接有气囊垫,所述气囊垫采用弹性橡胶材质,所述气囊垫外壁连通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端部套设有密封盖。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板靠近端部处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外壁开设有开槽,所述空腔内部转动设有收卷杆,所述收卷杆端部转动伸出所述空腔内部,且固定连接有转手,所述连接带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收卷杆外壁,所述连接带端部从所述开槽滑出所述空腔内部。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顶部铰接设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端部固定连接有存放箱,所述存放箱顶部内腔设有多个分隔板。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架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的定位槽,所述支撑斗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滑动在所述定位槽内部。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块端部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内部转动设有滚筒,所述滚筒外壁与所述定位槽内壁紧密贴合。
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架外壁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多个联动杆,多个所述联动杆等间距的转动穿设在所述升降架外壁,所述联动杆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升降架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移动转盘。
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板外壁转动有转杆,所述转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车轮,两个所述联动杆靠近端部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其中一个所述联动杆与所述转杆之间设有传动机构。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1、该基于双向连接的建筑施工升降台用保护机构中,通过施工人员站在支撑斗内部时,将腰部放在两个腰部固定板之间,使两个腰部固定板端部卡接固定,两个连接带对腰部进行双向牵扯,对施工人员的腰部进行限位固定,避免腰部悬空的站立在支撑斗顶部,缓解高空升降的恐惧,实现对腰部的支撑保护,提高升降的安全性。
20.2、该基于双向连接的建筑施工升降台用保护机构中,通过转块抵住施工人员的腰部,使腰部限位固定更稳定,同时施工人员转动时,可以带动转块端部在转槽内部转动,方便施工人员可以转动腰部,实用性更强。
21.3、该基于双向连接的建筑施工升降台用保护机构中,通过握住转手带动收卷杆在空腔内部转动,使连接带缠绕或者从开槽滑出,方便对连接带伸出开槽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方便施工人员移动,实用性更强,同时在不使用时,可以将连接带完全缠绕在收卷杆外壁,方便整理,避免损坏,且节省占用空间。
22.4、该基于双向连接的建筑施工升降台用保护机构中,通过转动存放箱,使铰接块转动在侧板顶部,方便使存放箱水平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不仅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护,还可
以将施工用的设备放在存放箱内部,方便施工人员取放,不需要低头拿取,实用性更强。
23.5、该基于双向连接的建筑施工升降台用保护机构中,通过其中一个联动杆随着移动转盘转动时,可以通过多个传动机构带动多个联动杆和转杆同时转动,方便施工人员随着支撑斗在高处时,只需要下降至最近的移动转盘转动,可以通过转杆带动车轮滚动在地面上,方便左右带动移动板移动,有利于在高处调节位置,确保位置调节的更准确。
附图说明
24.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实施例1的移动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实施例1的升降架结构分解示意图;
27.图4为实施例1的支撑保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实施例1的腰部固定板结构分解示意图;
29.图6为实施例2的腰部固定板结构局部分解示意图;
30.图7为实施例3的调节板结构分解刨切图;
31.图8为实施例4的存放箱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实施例5的定位块结构分解示意图;
33.图10为实施例6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34.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35.100、移动升降机构;110、移动板;111、万向轮;120、升降架;121、传送辊;122、传送带;123、连接杆;124、传送电机;130、定位槽;140、移动装置;141、转杆;142、车轮;143、联动杆;144、移动转盘;145、传动机构;
36.200、支撑保护机构;210、支撑斗;220、侧板;221、凸板;222、丝杆;223、调节转盘;224、调节板;2241、空腔;2242、开槽;2243、收卷杆;2244、转手;225、连接带;230、腰部固定板;231、卡接板;2311、限位槽;2312、卡柱;2313、限位弹簧;232、卡槽;233、转槽;234、转块;235、气囊垫;2351、充气管;2352、密封盖;240、铰接块;241、存放箱;242、分隔板;250、定位块;251、滚动槽;252、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实施例1
39.请参阅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基于双向连接的建筑施工升降台用保护机构,至少包括:
40.移动升降机构100,移动升降机构100包括移动板110,移动板110外壁四角处均设有万向轮111,推动移动板110,万向轮111滚动在地面上,方便移动,移动板110顶部中心处设有升降架120,升降架120内部设有传送带122,传送带122靠近两端处啮合有两个对称的传送辊121,传送辊121转动在升降架120内部,其中一个传送辊121端部通过连接杆123连接
有传送电机124输出轴,传送电机124外壁固定在升降架120外壁,将传送电机124接通电源,使其工作,由传送电机124输出轴带动连接杆123转动,使其中一个传送辊121转动,通过两个传送辊121啮合带动传送带122在升降架120内部往复上下传送,方便后续升降,保证结构完整性;
41.本发明中的移动升降机构100在具体使用时,由传送电机124输出轴带动连接杆123转动,使其中一个传送辊121转动,通过两个传送辊121啮合带动传送带122在升降架120内部往复上下传送,可以后续带动施工人员升降,对不同高度的进行施工,同时,推动移动板110,万向轮111滚动在地面上,可以移动位置,使施工人员对不同位置进行施工。
42.支撑保护机构200,支撑保护机构200包括支撑斗210,支撑斗210外壁固定连接传送带122,可以使施工人员站在支撑斗210内部随着传送带122的运动,向上升降,保证结构完整性,方便对建筑施工高处进行作业,支撑斗210顶部边缘处设有两个对称的侧板220,侧板220顶部设有凸板221,凸板221内部转动设有丝杆222,丝杆222端部连接有调节转盘223,握住调节转盘223带动丝杆222在凸板221内部转动更轻松,丝杆222外壁螺纹配合连接有调节板224,可以在丝杆222转动时,使调节板224表面沿着丝杆222外壁滑动,调节板224端部设有连接带225,连接带225端部设有腰部固定板230,腰部固定板230呈“半圆弧”状,两个腰部固定板230端部卡接配合,通过调节板224带动腰部固定板230上下运动调节高度,可以在施工人员站在支撑斗210内部时,将腰部放在两个腰部固定板230之间,使两个腰部固定板230端部卡接固定,两个连接带225对腰部进行双向牵扯,对施工人员的腰部进行限位固定,避免腰部悬空的站立在支撑斗210顶部,缓解高空升降的恐惧,实现对腰部的支撑保护,提高升降的安全性。
43.本发明的支撑保护机构200在具体使用时,施工人员站在支撑斗210内部,握住调节转盘223带动丝杆222在凸板221内部,使调节板224表面沿着丝杆222外壁滑动,带动腰部固定板230上下运动调节高度,将腰部放在两个腰部固定板230之间,使两个腰部固定板230端部卡接固定,对施工人员的腰部进行限位固定,实现对腰部的支撑保护。
44.本实施例中的,为了限位施工人员的腰部更方便稳定,其中一个腰部固定板230端部开设有卡槽232,另一个腰部固定板230端部设有卡接板231,卡接板231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311,限位槽2311滑动设有卡柱2312,卡柱2312与卡槽232相适配,卡柱2312端部与限位槽2311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2313,可以按压卡柱2312滑入限位槽2311内部,限位弹簧2313压缩,然后将卡接板231插入另一个腰部固定板230端部,在限位弹簧2313恢复原状的弹力作用下,使卡柱2312从限位槽2311内部滑出插入卡槽232内部,卡接板231与另一个腰部固定板230之间卡接固定,从而限位施工人员的腰部更方便稳定,在拆卸时,只需要将卡柱2312从卡槽232内部按出,操作方便。
45.实施例2
46.为了转块234抵住施工人员的腰部,使腰部限位固定更稳定,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请参阅图6所示,其中:
47.腰部固定板230内壁开设有转槽233,转槽233内部滑动有转块234,转块234与转槽233呈相适配的“t”字状,转块234端部伸出转槽233内部,可以确保转块234滑动的同时不脱离转槽233,施工人员将腰部放在腰部固定板230内部时,可以使转块234抵住施工人员的腰部,使腰部限位固定更稳定,同时施工人员转动时,可以带动转块234端部在转槽233内部转
动,方便施工人员可以转动腰部,实用性更强。
48.具体的,为了抵住腰部时可以缓冲刚性挤压的冲击,使施工人员腰部固定更舒适,转块234端部固定连接有气囊垫235,气囊垫235采用弹性橡胶材质,可以在转块234端部抵住施工人员腰部时,气囊垫235充气膨胀弹力足,在抵住腰部时可以缓冲刚性挤压的冲击,使施工人员腰部固定更舒适,气囊垫235外壁连通有充气管2351,充气管2351端部套设有密封盖2352,可以气囊垫235内部气体不足时,拔掉密封盖2352,通过充气管2351端部向气囊垫235内部充气,可以确保气囊垫235的气体充足,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49.实施例3
50.为了方便对连接带225伸出开槽2242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方便施工人员移动,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请参阅图7所示,其中:
51.调节板224靠近端部处设有空腔2241,空腔2241外壁开设有开槽2242,空腔2241内部转动设有收卷杆2243,收卷杆2243端部转动伸出空腔2241内部,且固定连接有转手2244,连接带225端部固定连接在收卷杆2243外壁,连接带225端部从开槽2242滑出空腔2241内部,可以握住转手2244带动收卷杆2243在空腔2241内部转动,使连接带225缠绕或者从开槽2242滑出,方便对连接带225伸出开槽2242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方便施工人员移动,实用性更强,同时在不使用时,可以将连接带225完全缠绕在收卷杆2243外壁,方便整理,避免损坏,且节省占用空间。
52.实施例4
53.为了将施工用的设备放在存放箱241内部,方便施工人员取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请参阅图8所示,其中:
54.侧板220顶部铰接设有铰接块240,铰接块240端部固定连接有存放箱241,可以转动存放箱241,使铰接块240转动在侧板220顶部,方便使存放箱241水平放置在两个侧板220之间,不仅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护,还可以将施工用的设备放在存放箱241内部,方便施工人员取放,不需要低头拿取,实用性更强,在不使用时,可以转动至需要侧板220在同一水平面上,节省占用空间,存放箱241顶部内腔设有多个分隔板242,方便进行分类存放。
55.实施例5
56.为了对支撑斗210上下运动的方向进行限位,避免偏移,提高升降的安全性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请参阅图9所示,其中:
57.升降架120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的定位槽130,支撑斗210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定位块250,定位块250滑动在定位槽130内部,可以在支撑斗210随着传送带122上下运动时,带动定位块250滑动在定位槽130内部,可以对支撑斗210上下运动的方向进行限位,避免偏移,提高升降的安全性能。
58.值得说明的,为了减小摩擦阻力,定位块250端部开设有滚动槽251,滚动槽251内部转动设有滚筒252,滚筒252外壁与定位槽130内壁紧密贴合,在定位块250滑动在定位槽130内部时,可以带动滚筒252转动在滚动槽251内部,使滚筒252外壁沿着定位槽130内壁滚动,可以减小定位块250与定位槽130之间的摩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使滑动更轻松。
59.实施例6
60.为了在高处调节位置,确保位置调节的更准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请参阅图10所示,其中:
61.升降架120外壁设有移动装置140,移动装置140包括多个联动杆143,多个联动杆143等间距的转动穿设在升降架120外壁,联动杆143两端分别伸出升降架120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移动转盘144,握住移动转盘144转动,可以带动联动杆143转动在升降架120外壁。
62.具体的,移动板110外壁转动有转杆141,转杆141端部固定连接有车轮142,两个联动杆143靠近端部之间设有传动机构145,其中一个联动杆143与转杆141之间设有传动机构145,传动机构145可以采用链条或者皮带,优选链条,稳定性佳,在其中一个联动杆143随着移动转盘144转动时,可以通过多个传动机构145带动多个联动杆143和转杆141同时转动,方便施工人员随着支撑斗210在高处时,只需要下降至最近的移动转盘144转动,可以通过转杆141带动车轮142滚动在地面上,方便左右带动移动板110移动,有利于在高处调节位置,确保位置调节的更准确。
6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