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混凝土智能变功率温控墙体保温模板

文档序号:26699122发布日期:2021-09-18 02:3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冬季施工混凝土智能变功率温控墙体保温模板

1.本发明涉及高寒地区混凝土养护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冬季施工混凝土智能变功率温控墙体保温模板。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建筑工程体量越来越大,导致建筑工程对工期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在中国高寒地区,冬季环境温度低等原因严重制约年平均可施工工期。保温模板在冬期施工时起到关键作用,在传统保温模板及电伴热养护方法中,电加热导线全部或者部分埋设于混凝土内部。在混凝土浇筑后,为电加热导线通电使其发热为混凝土养护提供所需要的热量。这种方式对于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电加热导线来说,成为了耗材,无法循环使用,同时在浇筑阶段可能会造成电加热导线的破损或折断,导致其无法正常使用。给冬期施工混凝土的养护效果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3.近年来一些智能温控电伴热保温模板也逐渐进入工程领域,针对于这种模板来说,解决了电加热导线无法重复使用的问题,其多采用直接测温的方式来保证混凝土的养护温度,测温元件埋设在混凝土内部。这种方式增加了施工工序,延长了工期,同时造成工时和材料的耗费。其控温设备多采用固定预热时长来为现浇混凝土施工区域进行预热,当环境温度改变不同时,无法对现浇施工区域预热时长上的智能调控。当环境温度下降或昼夜温差较大时,该类保温装置可能无法保证混凝土的养护温度,造成养护质量下降等问题。
4.对于上述两类保温措施,混凝土浇筑前都未对钢筋进行预热,在冬季施工的不同气温的条件下,可能会造成钢筋预热温度不足或达到预热温度后还继续加热而造成能源浪费的情况。
5.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专利,解决了各保温元件不能循环使用、在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无法满足养护温度等问题,将多组电伴热带安置于保温模板中,智能控制其功率及加热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混凝土墙体电伴热冬期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保温结构无法实现保温元件循环利用的问题。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凝土墙体冬期施工用保温结构,包括铝制面板和嵌合在铝制面板上的背板,所述铝制面板与背板围合形成密闭内腔,所述铝制面板上等距分布有多个电加热体,所有的所述电加热体共同电连接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上电连接有单片机,所述铝制面板的中心还设有与单片机电连接的测温元件,所述背板采用石墨聚苯板。
8.进一步的,所有的所述电加热体共同电连接有声光报警显示装置。
9.通过上述设置,利用声光报警显示装置能够对电加热体是否正常工作进行警示,同时指出损坏的地方,便于及时更换或维修对应的电加热体。
10.进一步的,所述测温元件上电连接有安装在铝制面板上的显示屏。
11.通过上述设置,借助显示屏可直观的了解混凝土表面的实时温度,便于技术调整电加热体的温度。
12.进一步的,所述背板内设有防火棉毡。
13.通过上述设置,可借助防火棉毡增强保温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15.1、本方案通过实时检测环境温度,便于及时做出反馈,保持混凝土养护条件下的温度,解决了在气温下降变化较大时,普通电加热模板无法满足所需功率,导致混凝土养护效果不好,或气温上升较大时,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解决了混凝土冬季施工同时要求工期时,智能调节混凝土养护温度的问题。
16.2、本方案可有效降低高寒地区混凝土施工难度、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还能有效的保证施工的工期要求,有利于后续工序快速开展。
17.3、本方案工艺先进、操作简单,同时只需现场铺设并接电即可使用。
18.4、本方案采用了间接测温的方式,电子测温元件可以回收重复利用,降低了成本以及工程量。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一种混凝土墙体冬期施工用保温结构的剖视图;
20.图2是本实施例中铝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铝制面板1、背板2、电加热体3、铝制龙骨4、测温元件5、防火棉毡6。
23.实施例
24.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混凝土墙体冬期施工用保温结构,包括铝制面板1和嵌合在铝制面板1上的背板2,铝制面板1采用铝材料制成,相比于其他材料具有更好的蓄热能力;铝制面板1与背板2围合形成密闭内腔,铝制面板1的内侧等距分布有四根铝制龙骨4,每根铝制龙骨4与铝制面板1螺丝连接,从而可对铝制面板1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提高铝制面板1的强度。铝制面板1上等距分布有多个电加热体3,本实施例中采用三个电加热体3,每个电加热体3均采用电伴热带,三个电加热体3的功率分别是10w、20w和40w,每个电伴热带均卷覆在铝制面板1的内侧,铝制面板1上开有与电加热带相卡合的凹槽。所有的电加热体3共同电连接有带地址码的声光报警显示装置。所有的电加热体3共同电连接有温控器,温控器上电连接有单片机,铝制面板1内侧的中心还设有位于电加热体3之间的测温元件5,测温元件5与单片机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测温元件5采用温度传感器,测温元件5 上电连接有安装在铝制面板1外侧的显示屏。背板2的内侧等距分布有与铝制面板1上相同的铝制龙骨4,背板2采用石墨聚苯板,背板2内设有防火棉毡6。
25.本方案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6.s101、对混凝土墙体的钢筋进行绑扎,并在其钢筋外安装本保温结构(铝制面板1
一侧靠近钢筋),使用对拉螺栓对本保温结构进行固定。
27.s102、在s101的铝制面板1内侧同时布置三根不同功率的电伴热带,以满足在环境温度改变时对不同功率的要求,对于相同功率的电伴热体卷覆后的间距根据相关公式确定,电伴热体安装在凹槽中。
28.s103、在s102的电伴热体的外侧安置防火棉毡6,并在防火棉毡6外布置背板2,在铝制面板1与背板2卡合后实现密封从而达到隔热效果。
29.s104、在s103的背板2外布置厚塑料布。
30.本方案的养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s105、在预热阶段,提前输入浇筑开始时间,借助测温原件将采集的温度参数上传至单片机,通过预热阶段函数智能控制模板中的不同电加热体3的预热开始时间;
32.s10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测量混凝土出罐温度和入模温度,混凝土出罐温度不低于 10℃,此时更改为养护模式,同样通过传测温原件所采集的温度数量来反馈给单片机,利用单片机控制不同电加热体3的加热时长,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养护。
33.对于室外修筑的剪力墙墙体,在冬季严寒的情况下,气温通常介于

15
°


20
°
之间,有时环境温度变化较大,传统的保温措施在预热和养护接阶段已经无法达到要求,本保温结构借助单片机、测温元件5、温控器和不同功率的电加热体3来实现养护温度的智能调节,可实现不同施工阶段混凝土的保温养护,简化了工序、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缩短了严寒天气下的施工工期。
34.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