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施工的预制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1502发布日期:2021-11-22 17:2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施工的预制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施工的预制墙。


背景技术:

2.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装配式建筑规划自2016年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装配式建筑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降低了碳排放量。
3.现有预制墙在装配时,多需要模撑进行辅助固定,而模撑的架设较为浪费时间,不利于快速施工的实现,且在预制墙与预制墙之间,多需要对其伸出的钢筋进行绑扎,再对其进行浇筑填充工作,绑扎工作本身需要较长时间,且在墙体内侧不便施工时,常需要人工在墙壁外侧进行绑扎,较为危险,增加了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快速施工的预制墙,能够快速固定,且两预制墙之间的墙缝施工更加快速。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施工的预制墙,包括:预制墙体,所述预制墙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凹槽与第二连接凹槽;连接件,两所述预制墙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内,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凹槽内,且可左右滑动,以调节两所述预制墙体的相对位置;连接台,所述连接台的一端与所述预制墙体的底部固定相连,另一端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与梁固定相连。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施工的预制墙,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1.在预制墙体放置在梁上后,能够通过连接台将预制墙体与梁事先固定,而无需架设模撑,且时间花费更少;
8.2.通过安装连接件,可直接对两预制墙体之间的墙缝进行填充,而无需人工绑扎钢筋,既确保了两预制墙体之间的结构强度,又能快速的对其进行施工;
9.3.在固定后,通过连接件将两预制墙体相连,且因为预制墙体已完全固定在梁上,故两预制墙体之间的间距,不能通过调整预制墙体的位置来进行调整,但在此时可通过连接件的左右移动,以封堵墙缝。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的形状为两端大中间小,所述连接件一端安装于一所述预制墙体的所述第一连接凹槽内,另一端安装于另一所述预制墙体的所
述第二连接凹槽内,且可左右滑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台为整体式连接台或分体式连接台。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所述分体式连接台之间设有若干伸出钢筋,所述伸出钢筋的伸出端伸出所述预制墙体的侧面,且指向所述预制墙与所述梁的连接侧。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伸出钢筋呈倒钩状。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预制墙体一侧的上半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预制墙体的侧面向外延伸,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竖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上,所述预制墙体另一侧的下半部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预制墙体的侧面向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竖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凸起上。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台为钢台。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快速施工的预制墙的安装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快速施工的预制墙的连接件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件一端预先固定于预制墙侧面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有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的预制墙在转角处的安装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有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的预制墙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00

预制墙体;110

第一连接凹槽;120

第二连接凹槽;200

连接件;300

连接台;400

连接机构;500

伸出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
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8.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0.参照图1与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快速施工的预制墙,包括:
31.预制墙体100,预制墙体10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凹槽110与第二连接凹槽120;
32.连接件200,两预制墙体100之间通过连接件200相连,连接件200一端安装于第一连接凹槽110内,另一端安装于第二连接凹槽120内,且可左右滑动,以调节两预制墙体100的相对位置;
33.连接台300,连接台300的一端与预制墙体100的底部固定相连,另一端设有连接机构400,连接机构400用于与梁固定相连。
34.具体地,其实施过程如下:先将预制墙通过吊装至梁上,并通过连接台300上的连接机构400将预制墙固定在梁上,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400为螺栓孔,梁为预制梁,预制梁上设有与螺栓孔相对应的螺栓,在螺栓孔与螺栓对齐后,将预制墙放置在预制梁上,通过螺母将预制墙固定在预制梁上,完成预制墙的初步安装工步,相较于架设模撑,锁紧螺栓操作更加简单,施工更加快速;而在一预制墙体100安装完成后,连接件200预先安置于此预制墙的第二连接凹槽120中,在另一预制墙体100安装过程中,先将连接件200与另一预制墙体100的第一连接凹槽110对齐安装,再通过连接件200在另一预制墙体100的第二连接凹槽120内的滑动,以调整另一预制墙体100的位置,使得另一预制墙体100的螺栓孔与预制梁上的螺栓相对齐,并锁接,完成另一墙体的安装工步。
35.通过安装连接件200,可直接对两预制墙体100之间的墙缝进行填充,而无需人工绑扎钢筋,且连接件200在填充后,相当于存在于墙体内部的暗柱,结构强度更高,既确保了两预制墙体100之间的结构强度,又能快速的对其进行施工;在固定后,通过连接件200将两预制墙体100相连,且因为预制墙体100已完全固定在梁上,故两预制墙体100之间的间距会存在误差,通过连接件200在第一连接凹槽110或第二连接凹槽120内的移动,能够消除此种误差,使得施工更加方便。
36.连接件200一端也可完全固定在第一连接凹槽110或第二连接凹槽120内,可在预制时直接预埋在第一连接凹槽110或第二连接凹槽120内,或通过螺栓等直接固定在第一连接凹槽110或第二连接凹槽120内,省去连接件200的安装工步,施工更加快速。
37.参照图1与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连接件200的形状为两端大中间小,连接件200一端安装于一预制墙体100的第一连接凹槽110内,另一端安装于另一预制墙体100的第二连接凹槽120内,且可左右滑动具体地,在安装完成后,对连接处进行填充,可填充混凝土或其它材料,使得两预制墙体100之间连接紧密,且此时的连接件200可看做隐藏于预制墙体100内的暗柱,使得建筑结构强度更高,连接更加可靠。连接件200与第一连
接凹槽110和第二连接凹槽120的配合,在填充后,形成的墙缝连接处有多处回转,使得墙缝处的密封性和防水性更好。
38.参照图2与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连接件200为“工”字形或两楔形拼接形成。
39.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连接台300为整体式连接台或分体式连接台。连接台300可以是一整块钢台或由多个小钢台组合而成。整体式连接台的安装更加方便;分体式连接台在出现误差时的容错率更好,对于错位较大的点,可直接拆除或拆卸,且节省材料。
40.参照图1与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两分体式连接台300之间设有若干伸出钢筋500,伸出钢筋500的伸出端伸出预制墙体100的侧面,且指向预制墙与梁的连接侧。通过伸出钢筋500在后续浇筑过程中与梁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其结构强度更高,使用更加安全。
41.参照图1与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伸出钢筋500呈倒钩状。通过倒钩状的设计,使得伸出钢筋500与混凝土之间形成的钢混结构的抗拉能力更强,结构更加稳定。
42.参照图5与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预制墙体100一侧的上半部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沿预制墙体100的侧面向外延伸,第一连接凹槽110竖向设置于第一凸起上,预制墙体100另一侧的下半部设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沿预制墙体100的侧面向外延伸,第二连接凹槽120竖向设置于第二凸起上。
43.具体地,一预制墙的第一凸起可直接叠放于另一预制墙的第二凸起上,且其放置方向可以平行或垂直另一预制墙体放置,使得两预制墙体100能直接在转角处进行安装,在安装处,连接件200插入第一凸起的第一连接凹槽110和第二凸起的第二连接凹槽120中,进一步加固连接节点,且连接件200能起到一定的固定支撑作用,使其结构强度更高。
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连接台300为钢台。钢台的连接性能更好,且在后续的浇筑过程中,钢台与混凝土之间形成钢混结构,能进一步的加强连接节点的强度。
45.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