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改造形成的保温外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0223发布日期:2021-11-03 16:2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改造形成的保温外墙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经改造形成的保温外墙。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的建筑物的墙体都力求开发、使用保温性能好的砌筑材料或附加保温层。然而正在使用的建筑物中,大部分是仍有较长使用期限的早期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的墙体,保温性能都比较差,因此改造保温性能差的已有建筑物的墙体,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3.现有的公告号为cn2806602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经改造形成的保温外墙,由外表面开出洞的原有建筑物的外墙、保温附加层、外墙和保温附加层之间的胶结层组成,保温附加层由发泡材料板、夹住发泡材料板的混凝土板组成,发泡材料板两侧的混凝土板之间有拉接筋,保温外表层和墙体相结合的表面有凹槽或突出表面的有弯的钢筋。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保温外墙经历长期的风吹日晒,胶结层可能发生老化,从而导致保温附加层从外墙上脱落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保温附附加层与保温外墙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减少保温附加层可能脱落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经改造形成的保温外墙。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经改造形成的保温外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经改造形成的保温外墙,包括外墙、保温附加层及用于连接外墙和保温附加层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灌注管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外墙与保温附加层之间,所述灌注管转动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外墙上开设有灌注槽一,所述连接板靠近外墙的侧面上开设有与灌注槽一连通的灌注槽二,所述灌注管固定穿设在灌注槽二的侧壁,且灌注管的出料端位于灌注槽一内,灌注管的进料端端面与连接板远离外墙的侧面平齐,所述连接杆固定在连接板远离外墙的侧面上,所述保温附加层靠近连接板的侧面上开设有与连接杆相互配合的连接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板上的灌注管的出料端插设至灌注槽一内,然后将粘结剂由灌注管的进料端灌入,粘结剂可由灌注管的出料端流动至灌注槽一及灌注槽二内,直至粘结剂由灌注管的进料端溢出时,粘结剂的灌注工作结束,待粘结剂凝固后,可完成连接板与外墙之间的连接工作;然后将保温附加层上的连接槽与连接板上的连接杆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连接板与保温附加层之间的连接工作;利用连接板实现了外墙与保温附加层之间的稳固连接,减少了保温附加层可能脱落的问题。
9.优选的,所述灌注槽一及所述灌注管均倾斜设置,所述灌注管由灌注管的进料端斜向下倾斜至灌注管的出料端,所述灌注槽一的倾斜方向与灌注管的倾斜方向一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结剂由灌注管内流出时,可由灌注槽一的底部向上流动,由于粘结剂自身的重力作用,粘结剂流动产生的气泡被压破,从而减少了粘结剂中出现空鼓的问题,从而提升了连接板与外墙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11.优选的,所述灌注管内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限位片,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部与限位片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部与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灌注管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墙上开设有与灌注槽一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片远离转轴的端部可穿过通孔与限位槽相互配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灌注管插设至灌注槽一内后,可通过转动支杆,使限位片远离转轴的端部转动至通孔所在位置,此时扭簧所受的作用力削弱以此发生扭转,进而带动了限位片转动,直至限位片远离转轴的端部与限位槽卡接配合,利用限位片与限位槽之间的卡接配合,提升了灌注管与外墙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从而提升了外墙与连接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3.优选的,所述支杆的两端部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灌注管的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杆的端部与转动槽滑移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杆的端部与转动槽之间的滑移配合,一方面起到了支撑支杆的作用,另一方面实现了支杆与灌注管之间的转动连接。
15.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位于安装槽内的卡板,所述卡板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弹簧远离卡板的端部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温附加层上开设有与连接槽连通的卡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杆插设至连接槽的过程中,卡板受到连接槽侧壁的抵接,从而使张紧弹簧发生压缩形变,进而驱动了卡板嵌入至安装槽内;连接杆继续移动,当连接杆上的安装槽与卡槽连通时,张紧弹簧所受的作用力削弱,从而驱动了卡板向卡槽内转动,进而使卡板卡设在卡槽内,利用卡板与卡槽之间的配合,减少了连接杆从连接槽中脱离的问题,进而提升了连接板与保温附加层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减少了保温附加层可能脱落的问题。
17.优选的,所述卡板包括导向部和限位部,所述导向部铰接在安装槽内壁上,所述限位部固定在导向部远离铰接处的端部上,且卡板能绕着铰接处完全嵌入安装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插设至连接槽内时,导向部与连接槽侧壁抵接,从而可使卡板转动至安装槽内;当卡板转动至卡槽内时,当连接杆移动时,可带动限位部与卡槽内壁抵接,从而限制了连接杆的移动,进而提升了连接杆与连接槽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保证了连接板与保温附加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9.优选的,所述导向部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固定连接有加强筋。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加强了导向部与限位部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减少了导向部与限位部之间可能发生断裂的问题;加强筋能够提升加强板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导向部与限位部之间的连接强度。
21.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靠近外墙的侧面上及所述连接板靠近保温附加层上均固定连接有粘结砂浆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接砂浆层能够提升连接板与外墙、连接板与保温附加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将连接板上的灌注管的出料端插设至灌注槽一内,然后将粘结剂由灌注管的进料端灌入,粘结剂可由灌注管的出料端流动至灌注槽一及灌注槽二内,直至粘结剂由灌注管的进料端溢出时,粘结剂的灌注工作结束,待粘结剂凝固后,可完成连接板与外墙之间的连接工作;然后将保温附加层上的连接槽与连接板上的连接杆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连接板与保温附加层之间的连接工作;
25.利用卡板与卡槽之间的配合,减少了连接杆从连接槽中脱离的问题,进而提升了连接板与保温附加层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减少了保温附加层可能脱落的问题;
26.加强板加强了导向部与限位部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减少了导向部与限位部之间可能发生断裂的问题;加强筋能够提升加强板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导向部与限位部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27.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外墙;11、灌注槽一;12、限位槽;2、保温附加层;21、连接槽;22、卡槽;3、连接结构;31、连接板;311、灌注槽二;32、灌注管;321、转动槽;322、通孔;33、连接杆;331、安装槽;4、粘结砂浆层;5、支杆;51、支撑杆;52、安装块;53、转轴;54、限位片;55、扭簧;6、卡板;61、导向部;62、限位部;63、加强板;631、加强筋;64、张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经改造形成的保温外墙。参照图1,包括外墙1和保温附加层2,保温附加层2为泡沫混凝土浇筑形成的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保温附加层2设置在外墙1远离室内的侧面上。
33.参照图1、图2,外墙1与保温附加层2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3,连接结构3用于连接外墙1与保温附加层2,连接结构3包括连接板31、灌注管32及连接杆33。连接板3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连接板31位于外墙1与保温附加层2之间,且连接板31靠近外墙1的侧面上及连接板31靠近保温附加层2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粘结砂浆层4,位于连接板31与外墙1之间的粘结砂浆层4与外墙1的侧面固定连接,位于连接板31与保温附加层2之间的粘结砂浆层4与保温附加层2的侧面固定连接。
34.参照图1、图2,外墙1靠近连接板31的侧面上开设有灌注槽一11,灌注槽一11为圆柱形槽,且灌注槽一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灌注槽一11均匀分布在外墙1上。连接板31靠近外墙1的侧面上开设有灌注槽二311,灌注槽二311为圆柱形槽,且灌注槽二311与灌注槽一11连通。灌注管32为圆管形结构,灌注管32固定穿设灌注槽二311的侧面,且灌注管32的出料端位于灌注槽一11内,灌注管32的进料端端面与连接板31远离外墙1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内,灌注管32由灌注管32的进料端斜向下倾斜至灌注管32的出料端,且灌注槽一11的倾斜方向与灌注管32的倾斜方向一致。
35.参照图1、图2,灌注管32内转动连接有支杆5,支杆5为圆杆状结构,支杆5的长度方
向与灌注管32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支杆5与灌注管32共轴心线设置,支杆5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1,支撑杆51为圆柱形结构,支撑杆51的长度方向与灌注管32的半径方向一致,支撑杆5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杆51两两分布在支撑杆51的两端部上。灌注管32的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321,转动槽321为环形槽,支撑杆51远离支杆5的端部与转动槽321转动连接。支杆5上转动连接有安装块52,安装块52共设置有四组,每一组安装块52的数量为两个,且任意一组安装块52均固定在支杆5的侧面上。
36.参照图1、图2,两个安装块52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转轴53,转轴53为圆杆状结构,转轴53的长度方向与支杆5的长度方向一致。转轴53上转动连接有限位片54,限位片54为弧形板状结构。灌注管32上开设有通孔322,通孔322沿灌注管32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灌注管32。转轴53上套设有扭簧55,扭簧55的一端部与限位片54的侧面固定连接,扭簧55的另一端部与安装块52的侧面固定连接,扭簧55处于原长状态时,限位片54远离转轴53的端部可穿设通孔322延伸至灌注槽一11内。外墙1上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槽12与灌注槽一11连通,且限位片54远离转轴53的端部穿设通孔322后与限位槽12卡接配合。
37.参照图1、图3,连接杆33为圆杆状结构,连接杆33的长度方向与连接板31的厚度方向一致,连接杆3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杆33均匀分布在连接板31靠近保温附加层2的侧面上。保温附加层2靠近连接板31的侧面上开设有连接槽21,连接槽21为圆柱形槽,连接槽21的内径大于连接杆33的直径,且连接槽21的深度方向与连接杆33的深度方向一致,连接槽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槽21与四个连接杆33一一对应卡接配合。连接杆33上开设有安装槽331,安装槽3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槽331对称设置在连接杆33上。连接杆33上设置有卡板6,卡板6包括导向部61和限位部62,导向部6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导向部61铰接在安装槽331的内壁上,限位部62一体成型在导向部61远离铰接处的端部上,卡板6能够绕着导向部61的铰接处完全嵌入至安装槽331内。
38.参照图1、图3,导向部61与限位部62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加强板63,加强板63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加强板63可增强导向部61与限位部62之间的连接强度。加强板63上一体成型有加强筋631,加强筋631为圆柱形结构,加强筋631的直径大于加强板63的厚度,加强筋631可提升加强板63中部的强度,从而提升导向部61与限位部62之间的连接强度。导向部61靠近连接杆33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张紧弹簧64,张紧弹簧64远离导向部61的端部与安装槽331的内壁固定连接。保温附加层2上开设有卡槽22,卡槽22与连接槽21连通,连接杆33插设在连接槽21内时,卡槽22与安装槽331连通,且张紧弹簧64处于原长状态时,卡板6卡设在卡槽22内。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经改造形成的保温外墙的实施原理为:将连接板31上的灌注管32的出料端插设至灌注槽一11内,然后通过转动支杆5,使限位片54远离转轴53的端部转动至通孔322所在位置,此时扭簧55所受的作用力削弱以此发生扭转,进而带动了限位片54转动,直至限位片54远离转轴53的端部与限位槽12卡接配合;再将粘结剂由灌注管32的进料端灌入,粘结剂可由灌注管32的出料端流动至灌注槽一11及灌注槽二311内,直至粘结剂由灌注管32的进料端溢出时,粘结剂的灌注工作结束,待粘结剂凝固后,可完成连接板31与外墙1之间的连接工作;然后将保温附加层2上的连接槽21与连接板31上的连接杆33相互配合,将连接杆33插设至连接槽21的过程中,卡板6受到连接槽21侧壁的抵接,从而使张紧弹簧64发生压缩形变,进而驱动了卡板6嵌入至安装槽331内;连接杆33继续移动,当连接杆33
上的安装槽331与卡槽22连通时,张紧弹簧64所受的作用力削弱,从而驱动了卡板6向卡槽22内转动,进而使卡板6卡设在卡槽22内,从而实现了连接板31与保温附加层2之间的连接工作;利用连接板31实现了外墙1与保温附加层2之间的稳固连接,减少了保温附加层2可能脱落的问题。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