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夹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5615发布日期:2021-12-01 09:23阅读:68来源:国知局
定位夹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加工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利用于精雕机中的定位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2.玻璃精雕机是精雕机的一种,是用来加工手机盖板、保护片及3c玻璃盖的设备,其在加工过程中常常运用机械手进行自动上下料,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然而,机械手的定位精准度远不如人工。
3.玻璃精雕机利用机械手进行自动上下料时,对工件需先定位再做加工。为保证加工尺寸的精准度,通常将定位夹具装设在玻璃精雕机的工作台上,并利用定位夹具对工件进行定位以做进一步加工。传统的定位方式是两相邻侧边顶靠的x、y两向定位或四侧边顶靠的中心定位。前者较常用于单工位的定位机构,在多工位同时加工时,需要多个单工位的定位机构。后者虽能用于多工位的定位机构,但对工件的尺寸要求较高。
4.当前,在多工位的定位机构中,常见的四边导向定位机构有两种。一种是用多个单工位四边导向定位机构并列组成一多工位的四边导向定位机构,以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定位。这种机构由多个重复的单工位四边导向定位机构组成,各个单工位四边导向定位机构尤其各自的驱动单元,导致故障率高,动作一致性差。另一种时一具有多工位的四边导向定位机构,该四边导向定位机构由同一个气缸驱动,导致四边导向只能同时动作,操作控制不方便。
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夹具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夹具装置,其可同时对若干个工件进行定位以做进一步精加工。该定位夹具装置可对各个工件进行四边中心定位,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装置稳定性和灵活性好,生产效率高,可确保精准定位、复位。
7.为达所述优点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定位夹具装置,可同时对若干个工件进行定位。该工件可以是玻璃片、陶瓷片、塑料片或蓝宝石基板等。
8.所述定位夹具装置包括:工作台、至少二副直线导轨副、至少二个滑移单元和至少二对靠角组件。该工作台具有至少二个工位用以承放工件。每副直线导轨副包括至少二条导轨轴,该些导轨轴为平行设置。每条导轨轴配设有至少一个滑块,所述滑块嵌套滑动于所述导轨轴上。每副直线导轨副配设有一个滑移单元。每个滑移单元包括移动部和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固定连接有滑块,该滑动部固定连接移动部并带动移动部移动。所述至少二对靠角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部上且布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方,分别对应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至少二个工位,该些直线导轨副和该些滑移单元带动每对所述靠角组件移动并向该对靠角组件所对应的单个所述工件相靠拢或散开。
9.其中,当每对所述靠角组件向与其对应的单个所述工件相靠拢时,该对靠角组件对其所对应的该个所述工件进行四边顶靠以对该工件进行中心定位,以提升该工件的定位精准性,进而确保该工件的精加工精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上之各所述工位具有吸气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位为方形设置,该吸气孔设于该工位的中心位置处。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夹具装置更具有吸气通道,与所述吸气孔相连通。在一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吸气孔与同一个所述吸气通道相连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更可具有吸附板,用于吸附所述工件。所述吸附板上设有一开孔,该开孔与所述吸气孔相对应并连通,以对所述工件进行吸附、固定。吸附板的设置数量与工位数量为一一对应关系。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上还可具有密封圈槽位。所述密封圈槽位围设于所述吸气孔,使得所述吸附板经由该密封圈槽位更好地稳固于该工位上。同时,该吸附板上之开孔与所述吸气孔及所述吸气通道相连通产生真空吸附,使所述工件更稳定地吸附、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移动部之间形成有一夹角,所述夹角为30度至70度,可增大所述直线导轨副的移动空间。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移动部之间的夹角优选为45度。
16.该些导轨轴装设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下方,其装设方向确定了前述直线导轨副和滑移单元之滑动部的移动方向。换句话说,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移动部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导轨轴在该工作台下方的安装夹角。同时也是直线导轨副在一平面内沿一方向前后移动时该移动方向与该平面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夹角。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靠角组件包括第一靠板、第二靠板及靠板基座,所述第一靠板与所述第二靠板装设在所述靠板基座上,所述靠板基座装设在所述移动部上。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上具有一滑槽,所述靠板基座设有凸部,所述凸部套设滑动于所述滑槽。
19.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靠板基座上之凸部为一凸条,设于该靠板基座的一侧面。所述移动部上之滑槽为一t型凹槽。该凸条套设于该t型凹槽后滑动至预定位置后经由该靠板基座上之安装孔进行锁固。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夹具装置更可包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滑动部相连接,以驱动每对所述靠角组件移动,使得每对所述靠角组件向与其对应的单个所述工件相靠拢或散开。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可以是气缸,其装设于所述工作台下方且连接于所述滑动部。
22.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定位夹具装置,其可同时对若干个工件进行定位以做进一步精加工。该定位夹具装置可对各个工件快速精准地进行四边中心定位,定位稳定且不易产生偏移现象,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装置稳定性和灵活性好,生产效率高,可快速实现精准定位、复位。
2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4.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衍生而获得其他的附图。所述附图包括: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夹具装置的外观透视图;
26.图2是图1所示定位夹具装置倒置后的外观透视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夹具装置之工作台放置吸附板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切图;
28.图4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夹具装置之工作台放置吸附板后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切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夹具装置之每对靠角组件散开时的示意图;以及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夹具装置之每对靠角组件靠拢时的示意图。
31.附图标注:1

定位夹具装置12

工作台120

工位121

长挡板122

吸气孔124

吸气通道126

吸附板1260

开孔127

短挡板14

直线导轨副18

滑移单元182

移动部1820

滑槽184

滑动部142

导轨轴144

滑块16

靠角组件162

靠板基座1620

水平部1622

竖直部164

第一靠板166

第二靠板20

驱动单元a

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32.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皆为“至少包含”的意思。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成型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
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36.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夹具装置的外观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定位夹具装置倒置后的外观透视图。为达所述优点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定位夹具装置1,可同时对若干个工件进行定位。该定位夹具装置1至少包括:一个工作台12、至少二副直线导轨副14、至少二个滑移单元18及至少二对靠角组件16。该工作台12上具有至少二个工位120以承放所述工件(图中未显示)。该工件为待做进一步精加工的工件。该工件可以是玻璃片、陶瓷片、塑料片或蓝宝石基板等。所述直线导轨副14包括至少二条导轨轴142,该些导轨轴142装接固定在工作台12的下方且平行设置。每条导轨轴142配设有至少一个滑块144。每个滑移单元18包括移动部182和滑动部184。所述移动部182架设于该工作台12的一外侧端,该滑动部184与移动部182相连接且装设于工作台12下方。滑块144装接固定在该滑动部184上且朝向该导轨轴142,滑块144嵌套于导轨轴142上并可在该导轨轴142上滑动。
37.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工作台12为一长矩形台,其下表面的四周设有挡板,该挡板包括两两相对的长挡板121和短挡板127,每个滑移单元18之移动部182架设于该长挡板121的外侧端。移动部182为一长条形四方柱,该移动部182的一长条平面的一端设有一凸台,滑动部184的一端装接固定在该凸台上。工作台12之长挡板121上设有复数个滑槽腔。滑动部184的另一端嵌套于该滑槽腔内并伸入至该工作台12的下方平面内部,且该滑动部184可在该滑槽腔内滑动。滑槽腔的数量与滑动部184的数量为一一对应关系。
38.该滑动部184经由若干个安装孔与该移动部182进行装接、固定。该导轨轴142安装锁固在该工作台12的下方。滑块144通过该滑动部184上设置的复数个安装孔藉由螺丝锁固装设于该滑动部184上并嵌套滑动于该导轨轴142上。该定位夹具装置1更可包括一驱动单元20,与该滑动部184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直线导轨副14和滑移单元18带动靠角组件16移动,使得每对靠角组件16与其对应的单个所述工件相靠拢或散开。该驱动单元20可以是气缸,其装设于该工作台12下方且连接于该滑动部184。
39.图2所示之一具体实施样态中,每个滑移单元18至少包括一个移动部182和三个滑动部184。移动部182为一长条形四方柱,各滑动部184为一长条形的板状,该三个滑动部184为一体成型,整体近似呈“山”字型且该“山”字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其通过若干个安装孔及螺丝锁固在该移动部182上。所述三个滑动部184为平行设置,其中设于两侧的各个滑动部184上配设有一条导轨轴142和二个滑块144。每副直线导轨副14配设有一个气缸,该气缸通过一活塞杆装设在另一个滑动部184上,且位于该两个导轨轴142之间。该滑动部184上装设有一安装件,活塞杆的一端与安装件连接,另一端与气缸连接。
40.所述滑动部184与所述移动部182之间呈一夹角a设置,所述夹角a为30度至70度。此夹角设置可增大所述直线导轨副的移动空间。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滑动部184与移动部182之间的夹角a优选为45度。
41.该些导轨轴142装设固定在工作台12的下方,其装设方向确定了前述直线导轨副14和滑移单元18之滑动部184的移动方向。换句话说,所述滑动部184与所述移动部182之间
的夹角等于该些导轨轴142在该工作台12下方的安装角度。同时也是直线导轨副14在一平面内沿一方向前后移动时该移动方向与该平面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夹角。
42.如图1所示,每个工位120配设有一对靠角组件16,每对靠角组件16相向配设并指向同一个工件。靠角组件16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部182上且设于所述工作台12上方。每对所述靠角组件16在该些直线导轨副14和该些滑移单元18的带动下移动并向与其对应的单个所述工件相靠拢或散开。
43.其中,当每对所述靠角组件16向与其对应的单个所述工件相靠拢时,该对靠角组件16对其所对应的该个所述工件进行四边顶靠以进行四边中心定位,以提升该工件的定位精准性,进而确保该工件的精加工精度。
44.所述靠角组件16包括靠板基座162、第一靠板164及第二靠板166。该第一靠板164与第二靠板166通过装设在所述靠板基座162上,该靠板基座162装设在该移动部182上。其中,该第一靠板164通过安装孔和螺丝装设在靠板基座162位于移动部182的一侧上,该第二靠板166通过安装孔和螺丝装设在靠板基座162位于该工作台12的一侧上。该第一靠板164及第二靠板166与靠板基座162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铆钉连接、卡扣连接、胶水粘接、铰链连接等。
45.该靠板基座162包括一水平部1620和一竖直部1622。该靠板基座162大致呈l型,其水平部1620与竖直部1622可为一体成型,亦可为单独成型后分别进行装接。其中,该靠板基座162装设于移动部182上并装接固定后,该水平部1620与竖直部1622的连接处的内侧(朝向该工件的一侧)呈一直角;每对靠角组件16分别装设置该二个滑移单元18之移动部182上时,每对靠角组件16的两个直角为一对角线设置,即该两个直角在同一对角线的两端。如此,当每对靠角组件16朝向其所对应的工位120靠拢时,可对该工位120上置放的工件进行四边中心定位。另,还可借助该靠角组件16之靠板基座162的直角检测、确认所述工件安装位置的准确度。由此,每个工位120及其上装设的工件配设一对靠角组件16,并可通过螺丝微调该第一靠板164与第二靠板166相对于靠板基座162的位置,使得该定位夹具装置1的定位更加精准、稳定,进而提升该工件做进一步精加工时的精度。
46.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移动部182上具有一滑槽1820,该靠板基座162的一侧面上设有凸部(图中未显示),所述凸部套设滑动于该滑槽1820内。其中,该靠板基座162经由该凸部套设于该滑槽1820后可在该滑槽1820内滑动;当靠板基座162滑移至一预定位置后,经由其上设置的安装孔和螺丝锁固装设在该移动部182上。
47.进一步地,在一具体实施样态中,该靠板基座162上之凸部为一凸条,设于该靠板基座162的一侧面。该移动部182上之滑槽1820为一t型凹槽。靠板基座162通过该凸条套设于该t型凹槽后滑动至该移动部182上之一预定位置后经由该靠板基座162上之安装孔和螺丝进行锁固装设。
48.该工作台12上具有复数个吸气孔122。各个工位120至少配置有一个吸气孔1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位120为方形设置,该吸气孔122设于该工位120的中心位置处。该定位夹具装置1更可具有吸气通道124,与该些吸气孔122相连通。吸气通道124的侧端装设有通道接头(图中未显示),该通道接头与一抽气泵(图中未显示)连通。通过该吸气孔122、吸气通道124及抽气泵产生真空吸附,以实现对工件进行吸附、固定。
49.结合图1参见图3和图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夹具装置之工作台放置吸附板后
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切图,图4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夹具装置之工作台放置吸附板后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切图。为了使该些工件可更好地吸附、固定在工作台12上,在一实施例中,该工作台12更可具有吸附板126,用于吸附该工件。每个工位120上配设有一个吸附板126,亦即,工作台12上设置吸附板126的数量与工位120的数量为一一对应关系。该吸附板126可经由工作台12上的安装孔和螺丝装接固定在工作台12上。不过不限于此,该吸附板126也可以是利用胶水贴附固定于工作台12上。吸附板126上设有一开孔1260,该开孔1260与所述吸气孔122相对应并连通,以对该工件进行吸附、固定。一般情况下,该工作台12由金属材质制成,吸附板126可由具一定钢性的软性材料制成。通过吸附板126将工件与工作台12进行间隔,在对工件进行精加工的过程种可减少工作台12与工件之间不必要的磨损。
50.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工作台12上设有一条吸气通道124,其与该工作台12上设置的复数个吸气孔122同时连通。如图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工作台12上设有两条吸气通道124,两条吸气通道124中间部连通,工作台12左侧上的吸气孔122与左侧吸气通道124连通,工作台12右侧上的吸气孔122与右侧吸气通道124连通。
51.在一具体实施样态中,该工作台12上还可具有密封圈槽位。所述密封圈槽位设于吸气孔122的周边并包围住该吸气孔122,使得吸附板126经由该密封圈槽位可更好地稳固于该工作台12之工位120上。同时,该吸附板126上之开孔1260与该吸气孔122及所述吸气通道124相连通产生真空吸附,使所述工件更稳定地吸附、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2上。
52.结合图1和图2,参见图5和图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夹具装置之每对靠角组件散开时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夹具装置之每对靠角组件靠拢时的示意图。在实际使用时,该定位夹具装置1可装设在一数控机床上。定位夹具装置1之工作台12可固定在数控机床上,工作台12上具有复数个工件,该些工件可通过该些吸附板126分别吸附固定于各个工位120上。该二个滑移单元18之移动部182架设在该工作台12的两外侧端,其滑动部184装设于该工作台12的下方。该些气缸经由其对应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带动该二副直线导轨副14在该工作台12的下方平面内沿导轨轴142之安装方向前后移动,从而带动连接于该二副直线导轨副14的该二个滑移单元18之移动部182上的每对靠角组件16向与其所对应的单个工件相靠拢或散开。当该定位夹具装置1之每对靠角组件16向与其对应的单个工件相靠拢时,该对靠角组件16对其所对应的该个所述工件进行四边顶靠以进行中心定位,各个工件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以提升对该工件的定位精准性,进而确保该工件的精加工精度。此外,该定位夹具装置1可同时对若干个工件进行四边中心定位,借助该定位夹具装置1可提升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精加工时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53.综上所述,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定位夹具装置,其可同时对若干个工件进行定位以做进一步精加工。该定位夹具装置可对各个工件快速精准地进行四边中心定位,定位稳定且不易产生偏移现象,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装置稳定性和灵活性好,生产效率高,可快速实现精准定位、复位。
5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