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嵌固咬合连接结构预制板。
背景技术:2.预制板就是早期建筑当中用的楼板,就是工程要用到的模件或板块。因为是在预制场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所以叫预制板,在建筑领域,预制板作为装配式建筑必不可少的元素,特别是楼面预制板,更是被广泛应用。
3.但因为预制板的单块效应,也就是预制板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两块板侧边一直没有很好的连接方式,如果不设整浇层,就不能考虑平面内整体刚度,这样大大限制了预制板的使用,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嵌固咬合连接结构预制板,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预制板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两块板侧边一直没有很好的连接方式,如果不设整浇层,就不能考虑平面内整体刚度,这样大大限制了预制板的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嵌固咬合连接结构预制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具有嵌固咬合连接结构预制板,包括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所述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且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的另一端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预制板上的卡块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预制板上的安装槽的内部,且第二预制板上的卡块和第一预制板上的安装槽嵌固安装,所述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相互靠近的一端紧密贴合,且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榫卯结构,两个卡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咬合组件,所述第二预制板通过咬合组件和第一预制板嵌固安装。
7.优选的,榫头和榫槽相适配,榫头能够和榫槽进行稳固的卡装,所述榫卯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一端的四个榫头,所述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的另一端均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榫槽,所述第二预制板上的两个榫头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预制板上的两个榫槽的内部,且两个榫头和两个榫槽活动卡装。
8.优选的,榫头能够顺利的插入榫槽的内部,插入完毕后,榫头的外侧和榫槽的内壁紧密贴合,四个榫头和四个榫槽均呈半圆形设置,且榫槽的半径比榫头的半径大。
9.优选的,为了能够对卡块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卡装,提高嵌固的稳定性,所述第一预制板上的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远离安装槽侧壁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预制板上的卡块的一端延伸至卡槽的内部并和卡槽可脱离活动卡装。
10.优选的,为了能够顺利将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咬合在一起,所述咬合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凹槽一侧内壁上的转轴,同一个卡块上设置有两个转轴,两个转轴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板,两个竖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卡块的上方和下方,两个竖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斜杆,两个斜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咬合件,两个咬合
件均和安装槽的内部咬合连接。
11.优选的,为了提升装配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的效率,提高整体的平整度和强度,所述第一预制板上的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横板,两个横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光滑斜板,两个光滑斜板的一端分别和两个咬合件的一侧紧密贴合,位于同一个卡块上的两个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两个复位弹簧的一端分别和两个斜杆的一侧紧密贴合,两个斜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件,两个连接件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和两个光滑斜板相互远离的一侧紧密贴合。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进行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的连接工作时,首先确定榫头和榫槽的对接位置,确定位置后,保持第二预制板的水平位置不改变,向靠近第一预制板的一端推动第二预制板,第二预制板上的卡块会插入第一预制板上的安装槽内部,两个咬合件的底部会顺着两个光滑斜板进行滑动,两个斜杆和两个竖板会分别围绕着两个转轴进行转动,两个复位弹簧受力发生形变,当卡块完全插入安装槽内的卡槽内部时,两个榫头刚好和两个榫槽卡装在一起,两个咬合件的一侧分别和两个光滑斜板的一侧紧密贴合,此时,两个竖板和两个斜杆会在两个复位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移动至初始位置,两个光滑斜板和两个咬合件咬合连接在一起,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紧密贴合,完成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的嵌固作业,较之传统的预制板,可以方便进行预制板间的对接工作,不需要整浇层,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预制板对接的效率,提升了使用效果;
14.为了解决咬合件不能够和光滑斜板顺利咬合的问题,通过将两个光滑斜板设置成八字形,当咬合件和光滑斜板的外侧脱离接触时,咬合件刚好可以和光滑斜板咬合在一起,能够便于现场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15.为了解决咬合件和光滑斜板咬合的稳定性不高的问题,通过设置的两个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可以是强力弹簧,能够对咬合件进行束缚,提高咬合件和光滑斜板咬合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嵌固咬合连接结构预制板的第一预制板结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嵌固咬合连接结构预制板的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嵌固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嵌固咬合连接结构预制板的榫头和榫槽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嵌固咬合连接结构预制板的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中:1第一预制板、2第二预制板、3榫头、4榫槽、5卡块、6安装槽、7限位块、8卡槽、9光滑斜板、10凹槽、11转轴、12竖板、13复位弹簧、14斜杆、15咬合件、16横板、17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实施例一
23.参照图1-4,一种具有嵌固咬合连接结构预制板,包括第一预制板1和第二预制板2,第一预制板1和第二预制板2的结构相同,第一预制板1和第二预制板2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5,且第一预制板1和第二预制板2的另一端均开设有安装槽6,第二预制板2上的卡块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预制板1上的安装槽6的内部,且第二预制板2上的卡块5和第一预制板1上的安装槽6嵌固安装,第一预制板1和第二预制板2相互靠近的一端紧密贴合,且第一预制板1和第二预制板2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榫卯结构,两个卡块5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的内部设置有咬合组件,第二预制板2通过咬合组件和第一预制板1嵌固安装。
24.实施例二
2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进一步的改进:
26.本实用新型中,榫头3和榫槽4相适配,榫头3能够和榫槽4进行稳固的卡装,榫卯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预制板1和第二预制板2一端的四个榫头3,第一预制板1和第二预制板2的另一端均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榫槽4,第二预制板2上的两个榫头3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预制板1上的两个榫槽4的内部,且两个榫头3和两个榫槽4活动卡装。
27.本实用新型中,榫头3能够顺利的插入榫槽4的内部,插入完毕后,榫头3的外侧和榫槽4的内壁紧密贴合,四个榫头3和四个榫槽4均呈半圆形设置,且榫槽4的半径比榫头3的半径大。
28.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能够对卡块5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卡装,提高嵌固的稳定性,第一预制板1上的安装槽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7,且限位块7远离安装槽6侧壁的一侧开设有卡槽8,第二预制板2上的卡块5的一端延伸至卡槽8的内部并和卡槽8可脱离活动卡装。
29.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能够顺利将第一预制板1和第二预制板2咬合在一起,咬合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凹槽10一侧内壁上的转轴11,同一个卡块5上设置有两个转轴11,两个转轴1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板12,两个竖板12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卡块5的上方和下方,两个竖板1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斜杆14,两个斜杆14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咬合件15,两个咬合件15均和安装槽6的内部咬合连接。
30.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升装配第一预制板1和第二预制板2的效率,提高整体的平整度和强度,第一预制板1上的安装槽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横板16,两个横板16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光滑斜板9,两个光滑斜板9的一端分别和两个咬合件15的一侧紧密贴合,位于同一个卡块5上的两个安装槽6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3,两个复位弹簧13的一端分别和两个斜杆14的一侧紧密贴合,两个斜杆1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件17,两个连接件17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和两个光滑斜板9相互远离的一侧紧密贴合。
31.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进行第一预制板1和第二预制板2的连接工作时,首先确定榫头3和榫槽4的对接位置,确定位置后,保持第二预制板2的水平位置不改变,向靠近第一预制板1的一端推动第二预制板2,第二预制板2上的卡块5会插入第一预制板1上的安装槽6内部,两个咬合件15的底部会顺着两个光滑斜板9进行滑动,两个斜杆14和两个竖板12会分别
围绕着两个转轴11进行转动,两个复位弹簧13受力发生形变,当卡块5完全插入安装槽6内的卡槽8内部时,两个榫头3刚好和两个榫槽4卡装在一起,两个咬合件15的一侧分别和两个光滑斜板9的一侧紧密贴合,此时,两个竖板12和两个斜杆14会在两个复位弹簧13的恢复力作用下移动至初始位置,两个光滑斜板9和两个咬合件15咬合连接在一起,第一预制板1和第二预制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紧密贴合,完成第一预制板1和第二预制板2的嵌固作业,较之传统的预制板,可以方便进行预制板间的对接工作,不需要整浇层,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预制板对接的效率,提升了使用效果。
32.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