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用止水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8631发布日期:2021-11-06 03:2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用止水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建筑物用止水带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建筑物如房屋建筑工程室内厨房、卫生间隔墙底部均设置200

高防水反梁,实际施工做法有两种:
3.一、目前,室内厨房、卫生间隔墙实际是板面留置施工缝,一般采用二次浇注防水反梁。存在诸多弊端如:易出现施工冷缝,容易出现回潮、渗漏现象,最终容易导致后期装修后室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影响工程使用功能,维修或赔偿费用较大。
4.二、采用吊模施工,将防水反梁与楼板同时浇注砼。存在的弊端有:吊模施工时以及混凝土料浇注时易流淌,不易振捣,导致防水反梁砼浇筑不密实,易出现渗水等情况;同时,砼成型尺寸不易控制,反梁截面尺寸有偏差。
5.综上所述,上述两种施工工法均容易导致渗漏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公司维修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业主索赔金额较大,质量保修金回收困难;业主投诉维权影响公司品牌信誉等等,因此急需一种防水结构,即利于施工,又能实现防水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物用止水带结构,止水带设有中间连接板,中间连接板的两端设有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均倾斜设置,在厨房、卫生间隔墙、空调板等需要做防水反梁的地方,防水效果较好,施工速度快,降低了经济成本,实用性较强。
7.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用止水带结构,包括基础板,基础板的一侧设有凹形连接缝,止水带的一端设置在基础板凹形连接缝的凹槽内,另一端埋设在防水反梁内,所述止水带为非平面结构,止水带设有中间连接板,中间连接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加固板,第一加固板倾斜设置,第一加固板和中间连接板所成的夹角α角度大于90
°
,中间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加固板,第二加固板倾斜设置,第二加固板和中间连接板所成的夹角β角度大于90
°

8.优选的是,所述基础板为钢筋混凝土板材。
9.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相互平行且分别向中间连接板的两侧倾斜设置。
10.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长度为中间连接板的1/3

1/2。
11.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长度相同。
12.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中间连接板为平面板,长度为80

140mm,厚度为2

4mm。
13.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中间连接板长度为80mm,厚度为2mm。
14.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中间连接板长度为120mm,厚度为3mm。
15.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中间连接板长度为140mm,厚度为4mm。
16.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长度为30

50mm。
17.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长度为30mm。
18.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长度为40mm。
19.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长度为50mm。
20.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中间连接板和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为一体式设置或通过焊接连接。
21.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止水带为钢板止水带。
22.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加固板和中间连接板所成的夹角α与第二加固板和中间连接板所成的夹角β角度相同或不同。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物用止水带结构,应用在厨房、卫生间隔墙、空调板等需要做防水反梁的地方,提前在所在层的防水反梁处设置连续闭合的止水带结构,止水带焊接固定在楼板或梁的上层钢筋上,此法可以后期直接支模施工,可以避免吊模施工时砼不易振捣,防水反梁砼不密实,出现渗水或者砼疏松及砼强度不足的情况,同时避免了二次浇注反梁时留置施工冷缝,出现渗漏的隐患,目前多个项目工程采用此法施工,施工进度快,经济成本低,防水效果较好,实际效果显著,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用止水带结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用止水带结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图1和图2中的止水带结构示意图。
28.其中,图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
29.1、基础板,2、凹形连接缝,3、止水带,31、中间连接板,32、第一加固板,33、第二加固板,4、防水反梁。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解释。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实施例1
33.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建筑物用止水带结构,包括基础板1,基础板1为钢筋混凝土板材。基础板1的一端设有凹形连接缝2,具体设置时,如图1所示,止水带3的一端埋设在在
基础板1的凹形连接缝2的凹槽内,止水带3的另一端埋设在防水反梁4内,防水反梁4的末端为凸字形连接缝,从而和基础板1的凹形连接缝2契合。
34.止水带3为非平面结构,具体的结构,如图3所示,止水带3设有中间连接板31,中间连接板31可以设置为平面矩形板,中间连接板31的一端和第一加固板32固定连接,第一加固板32倾斜设置,从而增大止水带整体结构与基础板1或防水反梁4的结合力。
35.具体设置时,第一加固板32和第二加固板33设置时分别向中间连接板31的两侧倾斜设置。第一加固板32和中间连接板31所成的夹角α角度大于90
°
,从而构成倾斜状态。中间连接板3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加固板33,第二加固板33倾斜设置,第二加固板33和中间连接板31所成的夹角β角度大于90
°
。第一加固板32和中间连接板31所成的夹角α与第二加固板33和中间连接板31所成的夹角β角度相同,从而保证第一加固板32和第二加固板33实现倾斜的状态下两者还可以相互平行,分别对接缝处上下部分起到加固作用。
3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加固板32和第二加固板33长度相同。具体设置时,第一加固板32和第二加固板33的长度为中间连接板31的1/3

1/2。
37.止水带3整体为钢板材质。中间连接板31为平面板,长度为80

140mm,厚度为2

4mm。两端的第一加固板32和第二加固板33长度为30

50mm,中间连接板31与第一加固板32、第二加固板33焊接或者一体式弯折构成,组合成连续闭合止水装置。
38.本技术的止水带结构为连续闭合止水钢板,可以应用在防水反梁下部构件,梁或板内,提前焊接固定在下部构件的上层钢筋上,连接闭合止水钢板的下部第二加固板33紧贴绑扎的钢筋板面焊接。后期施工防水反梁时,在施工缝处设置连续闭合止水钢板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水、止水作用。
39.本实用新型的止水带结构施工实际费用情况分析:
40.(1)按照33层一栋楼的(2梯4户一层)情况,以其中100

住宅为例:4个空调板(1.2m长),1个厨房(2m*3.6m),1个卫生间(1.8m*2m),钢板止水带25元/m,人工(含焊材等)15元/m。
41.每户设置止水带费用:{1.2*4+(2+3.6)*2+(1.8m+2m)*2}*(25+15)=944元。
42.(2)按照现有技术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如发生渗漏的维修费用:
43.按照某城市地区统计情况,住宅每百户3%

5%渗漏率,按照4%计算,设备(短期吊篮租赁费)3000元/台,维修1处渗漏费用2*800元/人(含高处作业)+500元(材料费)=2100元。则33层(一层4户)计算维修费用:3000元+2100元*33*4*4%=14088元。装修后索赔等费用另计,社会负面影响也无法估量。
44.经现场初步核算1栋33层(2梯4户)住宅楼工程进度可以提前5天,节约5*60000=300000元。
45.(3)经济效益:300000

944*33*4+14088=189480元(不含索赔等费用)。
46.社会效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止水带结构施工,省去了吊模等工序,大大提升了工程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相关部位防水性能,渗漏情况很少发生,极大的节约了后期维护维修成本,减少了经济支出。
47.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用止水带结构,应用在厨房、卫生间隔墙、空调板等需要做防水反梁的地方,可以应用于多个建筑领域,使用范围较广。施工时,提前在所在层的防水反梁处设置连续闭合的止水带结构,止水带焊接固定在楼板或梁的上层钢筋上,避免吊模施
工时砼不易振捣,防水反梁砼不密实,从而出现渗水或者砼疏松及砼强度不足的情况,同时避免了二次浇注反梁时留置施工冷缝,出现渗漏的隐患,防水效果较好,施工进度快,经济成本低,实用性较强。
48.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