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建筑防水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预埋分布式注浆导管的新旧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2.基于旧建筑物扩展新建筑时,新旧混凝土之间存在界面过渡区。旧混凝土裸露出来的部分与新混凝土骨料的亲和力有差别,再加上新浇混凝土收缩变形、新建筑物地基沉降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新旧混凝土连接面处易产生裂缝,进而导致渗漏水问题。
3.当使用常见的埋设止水钢板进行防水时,如旧建筑物没有预埋止水钢板,则需要人工重新开槽埋设,现场的工作量会显著增加;而采用橡胶膨胀止水条来提高连接防水性能时,现场工作量相对减小,但新旧混凝土交界面形成的裂缝会一直存在,而且水和空气的进入将加速钢筋锈蚀和混凝土性能退化,从而对结构的防水性和耐久性都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设法控制并修补连接面裂缝,提高新旧混凝土界面处的防水能力。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埋分布式注浆导管的新旧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以提高新旧混凝土界面处的防水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埋分布式注浆导管的新旧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以解决现有新旧混凝土结构连接界面处防水性能不足的技术问题。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预埋分布式注浆导管的新旧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包括新混凝土层,所述新混凝土层贴合所述旧混凝土层的端面,还包括:
7.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新混凝土层内且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
8.注浆组件,所述注浆组件设置于所述新混凝土层内且位于所述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的连接处,所述注浆组件用于建筑结构温度裂缝和沉降裂缝的诱导上,注浆组件的存在会造成连接面局部的应力集中,成为连接面的薄弱点,进而成为裂缝产生的诱发源,将新混凝土层的裂缝集中产生于所述注浆组件处,且所述注浆组件还用于将新混凝土层产生的裂缝进行注浆修复;
9.止水层,所述止水层设置于所述新混凝土层内且位于所述注浆组件处,所述止水层用于对所述注浆组件注入的新混凝土浆带入的水进行吸附膨胀将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的连接处密封。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组件设置在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之间对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进行稳固连接,通过在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的连接处设置注浆组件,通过注浆组件诱导建筑结构温度裂缝和沉降裂缝,注浆组件的存在会造成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连接面局部的应力集中,成为连接面的薄弱点,进而成为裂缝产生的诱发源,将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连接处的裂缝集中产生于注浆组件处,且注浆组件还用于将新
混凝土层产生的裂缝进行及时注浆修复,且在注浆组件的周侧置止水层,通过止水层在注浆组件进行注浆时对混凝土浆液进行吸附并加快混凝土浆液的固化,进而将裂缝进行密封,通过止水层与混凝土浆液快速固化将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连接处产生的裂缝进行修补,具有提高新旧混凝土界面处的防水能力。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植筋,所述植筋穿设过所述新混凝土层穿插于旧混凝土层内,所述植筋上设置有粘接层。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组件植筋穿过新旧混凝土层将植筋插接在旧混凝土层内,通过植筋连接新旧混凝土层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将新旧混凝土层固定连接,使得新混凝土层稳定贴靠在旧混凝土层上,通过将植筋插接在新旧混凝土内,使得植筋对新旧混凝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将新旧混凝土的轻度提高。
13.进一步地,所述粘接层包括锚固胶层,所述锚固胶层设置于所述植筋的外壁上,所述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之间设置有连通的安装通道,所述植筋插接于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锚固胶层与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粘接将所述植筋固定于所述安装通道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锚固胶层粘附在植筋的外壁,将植筋粘附在安装通道内,通过植筋外壁上的锚固胶层进行固定植筋与新旧混凝土层,将植筋稳定固定在新旧混凝土层内,且通过锚固胶层连接植筋与新旧混凝土层,方便操作,锚固胶层的制作成本低,节约成本。
1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通道的孔径大于所述植筋的直径3
‑
8mm。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通道的直径大于植筋的直径3
‑
8mm,方便直径穿过安装通道连接新旧混凝土层,避免植筋与安装通道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导致植筋安装困难的情况发生,且通过安装通道将植筋粘接在安装通道内对植筋与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进行粘接固定方便锚固胶的涂覆。
17.进一步地,所述植筋伸入旧混凝土内的深度为20
‑
50cm。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植筋插入在旧混凝土内20
‑
50cm,增大植筋与旧混凝土层的接触面积,将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连接于一体,增大了植筋与新旧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植筋稳定连接新旧混凝土层。
19.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组件包括主管与若干支管,所述主管设置于所述新混凝土内,所述支管与所述主管连接并抵接于所述新混凝土层内,所述支管的端部伸入至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的连接处且位于所述主管周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主管设置在新混凝土层内靠近旧混凝土层的一侧,通过将支管设置在主管上,在新混凝土层内发生裂缝时,通过对主管内浇筑混凝土浆液,将混凝土浆液沿着主管传递至支管处,通过支管将混凝土浆液排出对支管与主管周壁的裂缝进行填充。
21.进一步地,所述主管上每隔8
‑
12m设置有一个带注浆口的注浆管,注浆口伸出至所述新混凝土层外布设,所述注浆口通过注浆管与所述主管(41)内腔连通。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管上每隔8
‑
12m设置注浆口,通过注浆口将混凝土浆液传递至支管处进行浇筑,通过每隔8
‑
12m设置注浆口,可以使得混凝土浆液可以均匀进入主管内,避免注浆口设置过多导致在注浆时混凝土浆液在主管内过多堵塞,且避免注浆口过大在进行注浆操作时麻烦的情况发生。
23.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支管的距离为0.4
‑
1m。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支管之间的距离设置为0.4
‑
1m之间,通过将支管间隔在这个距离,使得每个支管处裂缝均可通过支管浇筑进行填补,且避免支管相距太近导致相邻支管处的裂缝连通导致裂缝过大,使得新混凝土层损坏。
25.进一步地,所述支管与所述主管呈垂直设置且所述支管竖直向下布设。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管呈竖直向下设置,避免在进行混凝土浆液浇筑时,支管呈倾斜设置,导致混凝土浆液在支管内吸附在内壁上造成堵塞,从而使得混凝土浆液的浇筑不充分。
27.进一步地,所述止水层包括膨胀止水带,所述膨胀止水带设置于所述新混凝土层内且位于所述支管的下方。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管的底端于新混凝土层内设置膨胀止水带,在进行浇筑混凝土时,通过膨胀止水带对混凝土浆液内的水分进行吸收,将混凝土浆液快速吸干定型,且膨胀止水带吸水膨胀将新混凝土层内的裂缝进行填补。
2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本实用新型在对新旧混凝土层进行连接时,通过在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之间加工安装通道,将植筋沿安装通道转动穿入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通过锚固胶层将植筋粘接在安装通道内,将主管设置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之间,将支管沿着主管的侧壁竖直向下设置,通过主管与支管设置于所述新混凝土层内且位于所述新混凝土层与旧混凝土层的连接处,用于建筑结构温度裂缝和沉降裂缝的诱导上,主管与支管的存在会造成连接面局部的应力集中,成为连接面的薄弱点,进而成为裂缝产生的诱发源,将新混凝土层的裂缝集中产生于主管与支管处,主管与支管还用于将新混凝土层产生的裂缝进行注浆修复,通过对主管上的注浆口注入混凝土浆,将混凝土浆传递至裂缝处,对新混凝土层的裂缝进行修补,通过膨胀止水带对裂缝处的水分进行吸收膨胀将裂缝堵住,使得新混凝土层的强度提高。
31.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3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3.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主管处的轴线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图例说明:
36.1、新混凝土层;2、旧混凝土层;3、连接组件;31、植筋;32、安装通道;33、粘接层;4、注浆组件;41、主管;42、支管;43、注浆口;5、止水层;51、膨胀止水带。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
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38.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预埋分布式注浆导管的新旧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包括与旧混凝土层2端部贴合的新混凝土层1,新混凝土层1与旧混凝土层2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3、注浆组件4与止水层5,通过连接组件3将新混凝土层1与旧混凝土层2连接于一体,将注浆组件4设置在新混凝土层1与旧混凝土层2的连接处,通过注浆组件4会造成连接面局部的应力集中,成为连接面的薄弱点,进而成为裂缝产生的诱发源,将注浆组件4进行树根状的均匀布置,能为大面积的连接界面提供较为均匀的裂缝诱导点,当混凝土结构内部应力过大出现裂缝时,注浆组件4附近的混凝土开裂并扩展已施放过大的应变能,从而实现让裂缝能集中出现在注浆组件4附近的目的,为集中修补裂缝提供条件。在新混凝土层1与旧混凝土层2的连接处设置有止水层5,止水层5设置在注浆组件4的下方,通过止水层5对注浆组件4浇筑混凝土的水分进行吸收膨胀,对新混凝土与旧混凝土连接处的缝隙进行填充。
39.参照图1、图2,连接组件3包括直筋,植筋31穿设过新混凝土层1并抵接在旧混凝土层2内,在新混凝土层1与旧混凝土层2之间开设有安装通道32,植筋31的外壁上设置有粘接层,将植筋31沿安装通道32插入在新混凝土层1与旧混凝土层2之间,并通过粘接层33与安装通道32的内壁粘附在一起将植筋31固定,粘接层33为锚固胶层,通过锚固胶层粘接安装通道32与植筋31,安装通道32的孔径大于直筋的直径5mm,将锚固胶层在安装通道32内粘附连接并对植筋31固定。植筋31穿入在旧混凝土内的长度为35cm,将直筋插接在新混凝土层1与旧混凝土层2之间进行固定。
40.参照图1、图2,注浆组件4包括主管41与分管,将主管41设置在新混凝土层1与旧混凝土层2的连接处,分管焊接在主管41的外壁上呈竖直向下设置,且主管41与分管连通。主管41上每隔10m设置一个注浆管,注浆管上设置有注浆口43,注浆口43与主管41连通进行混凝土浆的注入,将裂缝填充。相邻支管42之间的距离为0.7m。通过将支管4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0.7m,避免支管42之间的距离过近,导致支管42在新混凝土层1内占据的空间较多,使得新混凝土层1的强度受损。
41.参照图1、图2,止水层5包括膨胀止水带51,将膨胀止水带51设置在新混凝土层1内且位于支管42的下方,对支管42注射的混凝土浆进行吸水,使得自身膨胀将支管42处的裂缝进行填充,提高新混凝土层1的稳定性。
42.本实施例一种预埋分布式注浆导管的新旧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的工作原理:在对新旧混凝土层2进行连接时,通过在新混凝土层1与旧混凝土层2之间加工安装通道32,将植筋31沿安装通道32转动穿入新混凝土层1与旧混凝土层2,通过锚固胶层将植筋31粘接在安装通道32内,将主管41设置新混凝土层1与旧混凝土层2之间,将支管42沿着主管41的侧壁竖直向下设置,通过主管41与支管42设置于所述新混凝土层1内且位于所述新混凝土层1与旧混凝土层2的连接处,用于建筑结构温度裂缝和沉降裂缝的诱导上,主管41与支管42的存在会造成连接面局部的应力集中,成为连接面的薄弱点,进而成为裂缝产生的诱发源,将新混凝土层1的裂缝集中产生于主管41与支管42处,主管41与支管42还用于将新混凝土层1产生的裂缝进行注浆修复,通过对主管41上的注浆口43注入混凝土浆,将混凝土浆传递至裂缝处,对新混凝土层1的裂缝进行修补,通过膨胀止水带51对裂缝处的水分进行吸收膨胀将裂缝堵住,使得新混凝土层1的强度提高。
43.实施例2
4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连接组件3包括钢筋笼,钢筋笼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柱,在旧混凝土层内预埋螺母,通过螺柱伸入旧混凝土层2内且与旧混凝土层2内的螺母螺纹连接,通过在钢筋笼上浇筑新混凝土层1,将新混凝土层1与旧混凝土层2连接于一体。
45.实施例3
4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注浆组件4包括主管41与支管42,主管41水平设置在新混凝土层1内,支管42设置在主管41上,支管42呈竖直设置,支管42的周壁上沿壁厚方向穿设有若干浇筑孔,在新混凝土层1与旧混凝土层2的连接处产生裂缝时,通过将混凝土浆液注射至主管41中,通过主管41将混凝土浆液传递至支管42内,在支管42周壁上浇筑孔的作用下将混凝土浆液沿着支管42的周壁溢出,对支管42周壁的裂缝进行填补,使得裂缝的填补效果更好,提高了裂缝的填补效率。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