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4989发布日期:2021-11-25 13:2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房屋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屋建筑的类型在不断的更替和变化,建筑时间较久的房屋,随着时间以及环境的侵蚀,房屋的部分机构出现腐坏。建筑时间较早的房屋,普遍采用横梁以及立柱的连接,实现房屋框架的搭接,常常连接处易发生损坏。
3.公告号为cn21292713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梁柱节点加固结构,包括木柱与木梁通过榫卯连接而成的木构架,还包括嵌固于榫卯节点的第一棒材以及用于固定第一棒材的第二棒材和第三棒材,木梁端部榫头中间位置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深度与第一棒材的长度一致,第一棒材嵌入固定孔中。加固时,将缠绕纤维条带的第一棒材嵌入木梁端部的榫头中,然后在木梁与第一棒材之间嵌入第二棒材和第三棒材以固定第一棒材。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对于一些榫卯连接处出现腐蚀时,简单在榫头上添加其他结构与榫孔进行连接,导致榫卯连接的效果不佳,存在房屋建筑稳定性不佳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因建筑时间较久,导致房屋建筑稳定不佳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用于包覆于横梁或立柱外,所述固定框包括顺次相连的连接部、中间部和锁定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块,所述锁定部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用于供连接块嵌合,所述锁定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块和连接槽嵌合状态的锁定组件,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与固定框可拆卸式相连,所述支撑杆用于固定横梁和立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横梁和立柱时,将固定框包裹于横梁或立柱上,通过锁定部件将连接块和连接槽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固定框与横梁或固定框与立柱之间连接稳定,再将支撑杆与固定框相连,即可对横梁和立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固定,无需在横梁或立柱内添加结构,一方面,安装更为简便,另一方面,对连接处的加固效果更佳。
9.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棘齿和棘爪,所述棘齿设置于连接块上,所述棘爪转动连接于连接槽内壁上,所述连接槽内壁上设有用于驱动棘爪与棘齿啮合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连接槽内壁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棘爪相连。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朝向连接槽内部滑移的过程中,棘爪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棘爪与棘齿啮合后始终与棘齿保持啮合状态,进而始终对连接块具有单向限
位作用,限制连接块远离连接槽滑移,使得固定框包裹于横梁或立柱外后,连接块和连接槽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通过支撑杆支撑固定框从而支撑横梁和立柱的效果稳定。
11.可选的,所述固定框包括外层和内腔,所述内腔和外层通过填充管道相连,所述填充管道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填充管道远离内腔的端部设有用于封闭填充管道的密封塞。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框与横梁或固定框与立柱之间位置固定后,打开密封塞向填充管道内输入水泥,使得内腔由水泥填充完全,进一步增强固定框与横梁或固定框与立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卡合块,所述中间部上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用于供卡合块嵌合,所述卡合块上滑动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沿垂直于卡合块长度方向滑移,所述卡合槽内壁上对应安装块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供安装块嵌合,所述卡合块上设有用于驱动安装块滑动的驱动部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框安装完毕后,将卡合块与卡合槽嵌合,实现支撑杆与固定框之间的固定,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安装块与安装槽嵌合,进一步增加支撑杆与固定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支撑杆稳定对固定框进行支撑,从而实现支撑杆对横梁和立柱的稳定支撑。
15.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与卡合块转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合块与支撑杆转动连接,进而可通过调节支撑杆与固定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对横梁和立柱进行不同角度的支撑,进而找到最佳的支撑角度,同时便于在固定框与横梁或固定框与立柱连接后安装支撑杆,使用者操作简便。
17.可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杆和调节块,所述驱动杆设置于卡合槽内,所述调节块滑动设置于卡合块上,所述驱动杆的滑动方向平行于卡合块长度方向,所述调节块与安装块相抵接,所述调节块用于驱动安装块远离卡合块中心滑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合块朝向卡合槽内部滑移的过程中,驱动杆与调节块抵接,带动调节块远离卡合槽滑移,使得安装块远离卡合块中心滑移,当卡合块与卡合槽嵌合稳定后,安装块与安装槽稳定嵌合,实现支撑杆与固定框的稳定连接。
19.可选的,所述安装块远离安装槽的一端设有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调节块远离卡合块中心的端面相贴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块远离卡合槽滑移的过程中,通过配合面与调节块相配合,使得安装块顺畅朝向安装槽滑移,实现调节块对安装块的稳定驱动。
21.可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外筒和滑移杆,所述滑移杆穿设于外筒内,所述滑移杆与外筒螺纹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筒上的卡合块与一个固定框连接后,转动滑移杆,调节滑移杆与外筒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带动与滑移杆相连的卡合块与另一个固定框连接,支撑杆对于不同规格的横梁或立柱均可进行支撑,同时可调节支撑角度,提高支撑杆的适用性。
23.可选的,所述外筒上开设有灌装孔,所述外筒上还设有用于封闭灌装孔的封闭盖。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两端均与固定框连接稳定后,可将封闭盖打开,向外筒内填充水泥,灌装结束后再将封闭盖与灌装孔配合,封闭灌装孔,提高支撑杆的牢固程度,即提高支撑杆对横梁或立柱的支撑效果。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将固定框包裹于横梁和立柱外,再将支撑杆与固定框相连,实现对横梁和立柱的支撑,在外部对房屋的连接处进行支撑,无需在横梁和立柱内部连接处进行添加结构,一方面操作简便,无需对原有的建筑进行较大的改动,另一方面,与在内部添加结构相比,从外部进行支撑,不易导致结构老化加剧,保障房屋建筑的稳定性;
27.2.通过棘爪和棘齿的设置,一方面,固定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的嵌合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固定框对不同规格的横梁或立柱均可进行包覆,提高加固结构的适用性;
28.3.通过滑移杆和套筒的设置,使得支撑杆的长度可进行调节,实现对不同规格的立柱和横梁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加固结构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框的填充水泥后的剖面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框的未填充水泥的剖面示意图。
32.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33.图5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横梁;2、立柱;3、固定框;31、连接部;311、连接块;32、中间部;321、卡合槽;3211、安装槽;33、锁定部;331、连接槽;34、内腔;341、填充管道;3411、密封塞;35、外层;4、锁定组件;41、棘齿;42、棘爪;43、弹性件;5、支撑杆;51、外筒;511、灌装孔;512、封闭盖;52、滑移杆;53、卡合块;54、安装块;541、配合面;6、驱动部件;61、驱动杆;62、调节块;621、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时间较为久远的房屋建筑,主要通过横梁1和立柱2进行搭建建筑结构,经历长时间的侵蚀后,横梁1和立柱2之间的连接处较易出现腐蚀,需要通过加固结构进行加固。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参照图1,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包括支撑杆5和固定框3。固定框3包裹于横梁1或立柱2外,支撑杆5与固定框3可拆卸式连接,通过固定框3包裹于横梁1或立柱2外后,将支撑杆5和立柱2进行连接,实现对横梁1和立柱2的支撑,保障横梁1和立柱2的连接稳定性。
38.参照图2和图3,固定框3包括顺次相连的连接部31、中间部32和锁定部33,连接部31上一体成型有连接块311,锁定部33上开设有连接槽331,连接槽331用于供连接块311嵌合,固定框3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块311与连接槽331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锁定组件4。
39.通过锁定组件4,使得固定框3稳定包裹于立柱2或横梁1外,进而支撑杆5和固定框3稳定配合对横梁1和立柱2进行支撑,使得横梁1和立柱2稳定连接。
40.参照图3和图4,锁定组件4包括相互啮合的棘爪42和棘齿41,棘齿41与连接块311一体成型,棘爪42转动连接于连接槽331内壁上,棘爪42的旋转中心线垂直于连接块311的长度方向。连接槽331内壁上胶接相连有弹性件43,弹性件43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扭簧,但
凡是可以驱动棘爪42与棘齿41啮合的弹性元件即可,本实施例中选用扭簧,扭簧的一端与棘爪42胶接相连,扭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槽331内壁胶接相连。
41.将固定框3包裹于立柱2或横梁1外时,将连接块311朝向连接槽331滑移,由于棘爪42在弹性件43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与棘齿41啮合,使得连接块311仅能朝向连接槽331滑移,保障连接块311与连接槽33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42.参照图2和图3,固定框3包括内腔34和外层35,外层35采用金属制成,金属可以为铝,也可以为钛,但凡是具有一定弹性的金属材质即可,本实施例中外层35采用铝制成。内腔34采用弹性材质制成,弹性材质可以为树脂,也可以为橡胶,但凡是可以发生一定形变的材质即可,本实施例中内腔34采用橡胶制成。内腔34上一体成型有填充管道341,填充管道341远离内腔34的一端与外层35相连并与外界相连通。填充管道341远离内腔34的端部上胶接相连有密封塞3411,密封塞3411与填充管道341相互配合。
43.在支撑杆5和固定框3安装结束后,将密封塞3411与填充管道341分离,向内腔34中填充水泥,对内腔34进行填充,一方面,保障固定框3的硬度以及强度,另一方面,内腔34中灌装水泥后,对连接块311位于连接槽331内的位置关系做进一步的推移,保障固定框3稳定对立柱2或横梁1进行包裹,实现支撑杆5对横梁1或立柱2稳定进行支撑。
44.参照图3和图5,支撑杆5包括螺纹连接的滑移杆52和外筒51,滑移杆52和外筒51同轴设置,滑移杆52穿设于外筒51内。通过转动滑移杆52,实现调节滑移杆52和外筒5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对不同规格、呈不同角度连接的横梁1以及立柱2进行支撑。外筒51上开设有灌装孔511,通过灌装孔511连通外筒51的内外,灌装孔511内壁上胶接相连有封闭盖512。在支撑杆5的两端均与固定框3连接稳定后,打开封闭盖512,向灌装孔511内灌装水泥,将外筒51进行填充,保障外筒51的强度,稳定对横梁1和立柱2进行支撑。
45.参照图3和图5,支撑杆5的两端均通过球铰接连接有卡合块53,中间部32上对应卡合块53开设有卡合槽321,卡合槽321用于供卡合块53嵌合。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杆5和固定框3的连接稳定性,在卡合块53上滑动设有两个安装块54,安装块54的滑移方向垂直于卡合块53的长度方向,卡合槽321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3211,安装槽3211用于供安装块54嵌合。为了驱动安装块54与安装槽3211嵌合,在卡合块53上设有驱动部件6。
46.参照图3和图5,驱动部件6包括驱动杆61和调节块62,驱动杆61相连于焊接相连于卡合槽321内壁上,驱动杆61的中心轴线平行于卡合块53的长度方向。调节块62滑动设置于卡合块53内,调节块62的滑移方向平行于卡合块53的长度方向。调节块62靠近安装块54的两端均开设有导向斜面621,导向斜面621靠近卡合块53中心的一端远离卡合槽321设置,导向斜面621远离卡合块53中心的一端靠近卡合槽321设置。安装块54靠近卡合块53中心的一端设有用于配合导向斜面621的配合面541,配合面541始终与导向斜面621相贴合。卡合块53上开设有穿移孔,穿移孔用于供驱动杆61穿移。
47.连接固定框3和支撑杆5时,先将卡合块53插接入卡合槽321内,进而驱动杆61穿过穿移孔与调节块62抵接,继续朝向卡合槽321内滑移卡合块53的过程中,调节块62在驱动杆61的驱动下远离卡合槽321滑移,由于导向斜面621始终与配合面541相抵接,带动安装块54远离卡合块53中心滑移,从而使得卡合块53与卡合槽321嵌合稳定后,安装块54与安装槽3211稳定嵌合,保障支撑杆5和固定框3的稳定连接。外筒51与固定框3安装完成后,可转动滑移杆52,调节滑移杆52与外筒5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再将滑移杆52与固定框3进行连
接,实现对横梁1和立柱2的稳定支撑。
4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横梁1和立柱2外包裹固定框3后,通过支撑杆5和固定框3可拆卸相连,实现对横梁1和立柱2的支撑,保障房屋建筑的稳定性,无需考虑横梁1和立柱2连接处内部的情况,即可对横梁1或立柱2进行稳定的支撑,在外部进行支撑加固,不仅操作简便,还可有效提高横梁1和立柱2的连接稳定性。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