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保温板与砌体结构一体化施工系统。
背景技术:2.现有技术中保温墙体一般需要先完成墙体主体砌体结构后进行保温板。目前在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3.1.在保温材料的储存、运输及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存在防火隐患,易形成火灾;
4.2.墙体主体施式完毕后,保温材料裸露,存在施工过程中的火灾隐患;
5.3.砌块通常采用轻骨料砌块,质地松软,后置锚栓与锚栓孔壁摩擦力不够,易脱落;
6.4.锚栓压盘压在保温材料上,在外力作用下,保温材料易发生脆断;
7.5.砌块部位与剪力墙部位材料不一致,容易开裂漏水;
8.6.保温层与墙体粘接面积不够,易形成空腔,造成脱落、串水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9.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
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1.复合保温板与砌体结构一体化施工系统,包括砌块墙体、粘黏层、复合保温板和固定锚栓,所述砌块墙体通过所述粘黏层和所述复合保温板相连接,所述固定锚栓与所述砌块墙体、所述粘黏层和所述复合保温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锚栓近端设置在所述复合保温板上,所述固定锚栓远端设置在所述砌块墙体的砖缝结构中。
12.所述复合保温板边缘为砌口结构。
13.所述复合保温板上设有锚栓固定孔,所述锚栓固定孔与所述固定锚栓相匹配,所述锚栓固定孔的分布密度在6个/
㎡
以上。
14.所述复合保温板外壁依次设有抹面层和饰面层。
15.所述砌块墙体内设有墙体拉结筋。
16.所述复合保温板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多组固定孔,各所述固定孔内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栓和第二固定栓,所述第一固定栓分别与所述复合保温板和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栓分别与所述砌块墙体和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17.所述第一固定栓和所述第二固定栓结构相同,两端均设有固定盘。
18.所述第一固定栓和所述第二固定栓采用尼龙螺栓。
19.所述固定锚栓包括第一固定锚栓和第二固定锚栓,所述第一固定锚栓包括第一锚杆和第一锚栓压盘,所述第一锚杆上设有倒刺结构,所述第一锚栓压盘设置在所述第一锚杆的尾端,所述第二固定锚栓包括第二锚杆、辅助固定杆和第二锚栓压盘,所述第二锚杆上设有倒刺结构,所述第二锚杆头部设有所述辅助固定杆,所述第二锚杆尾部设有所述第二
锚栓压盘。
20.所述辅助固定杆上设有限位凸块。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进行改进,将其设计为复合保温板与砌体结构一体化的施工系统。本系统改变了外墙外保温现场施工的作业形式,实现工厂化、部品化生产。能够使砌体结构、保温施工同步完成,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造价20%以上。复合保温系统锚栓采用前置式锚栓,与砌筑墙体摩擦力大,避免了因锚栓拉拔力不够造成保温板脱落的问题。钢复合保温板预制成型,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保温材料裸漏的问题,解决了外墙外保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火灾的问题。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剖面图1;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剖面图2;
25.图4是第一固定锚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第二固定锚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为砌块墙体,2为粘黏层,3为复合保温板,4为抹面层,5为饰面层,6为墙体拉结筋,7为固定件,8为第一固定栓,9为第二固定栓,10为固定盘,11为第一固定锚栓,12为第二固定锚栓,13为第一锚杆,14为第一锚栓压盘,15为第二锚杆,16为辅助固定杆,17为第二锚栓压盘,18为限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29.实施例一
30.复合保温板与砌体结构一体化施工系统,包括砌块墙体1、粘黏层2、复合保温板3和固定锚栓,砌块墙体1通过粘黏层2和复合保温板3相连接,固定锚栓与砌块墙体1、粘黏层2和复合保温板3固定连接,固定锚栓近端设置在复合保温板3上,固定锚栓远端设置在砌块墙体1的砖缝结构中。
31.复合保温板3边缘为砌口结构。
32.复合保温板上设有锚栓固定孔,锚栓固定孔与固定锚栓相匹配,锚栓固定孔的分布密度在6个/
㎡
以上。
33.复合保温板3外壁依次设有抹面层4和饰面层5。
34.砌块墙体1内设有墙体拉结筋6。
35.复合保温板3上设有固定件7,固定件7上设有多组固定孔,各固定孔内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栓8和第二固定栓9,第一固定栓8分别与复合保温板3和固定件7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栓9分别与砌块墙体1和固定件7固定连接。
36.第一固定栓8和第二固定栓9结构相同,两端均设有固定盘10。
37.第一固定栓8和第二固定栓9采用尼龙螺栓。
38.固定锚栓包括第一固定锚栓11和第二固定锚栓12,第一固定锚栓11包括第一锚杆13和第一锚栓压盘14,第一锚杆13上设有倒刺结构,第一锚栓压盘14设置在第一锚杆13的
尾端,第二固定锚栓12包括第二锚杆15、辅助固定杆16和第二锚栓压盘17,第二锚杆15上设有倒刺结构,第二锚杆15头部设有辅助固定杆16,第二锚杆15尾部设有第二锚栓压盘17。
39.辅助固定杆16上设有限位凸块18。
40.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3所示,将复合保温板3设置于正确位置时进行砌块墙体1的堆砌施工,固定件7上设有第一固定栓8和第二固定栓9用于进行定位,第一固定栓8用于固定复合保温板3和固定件7使其正常安装在复合保温板3上,第二固定栓9用于固定砌块墙体1和固定件7实现限位,便于固定砌块墙体1和复合保温板3间的相对位置,减小施工误差使其定位更加准确。固定锚栓配合砌块墙体1进行设置,固定锚栓设置在砌块墙体1的砖缝结合结构内,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主墙体堆砌中时设置固定锚栓,将其设置在砖缝结合结构内,从而实现一体化施工,在完成砌块墙体1的施工后进行浇筑用于设置粘黏层2,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施工系统采用胀管等配件在完成砌块墙体1对复合保温板3进行固定的结构,本方案使得砌块墙体1和复合保温板3同时完成,不仅解决了主墙体建设完成后设置保温板期间保温板不易存放易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还使砌体结构、保温施工同步完成,缩短施工周期。进一步,区别于现有后置式锚栓摩擦力不够及破坏墙体等问题,采用前置式锚栓避免了因锚栓拉拔力不够造成保温板脱落的问题。待浇筑完成后将固定件7、第一固定栓8和第二固定栓9进行拆除,在复合保温板3外侧设置抹面层4和饰面层5。
41.进一步,复合保温板3边缘为砌口结构,便于拼接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在浇筑中出现直口通缝导致填充物流失等问题。
42.进一步,为保证连接强度锚栓固定孔的分布密度在6个/
㎡
以上。
43.进一步,为保证砌块墙体1强度,砌块墙体1内设有墙体拉结筋6。
44.进一步,如图4-5所示,为使整体固定系统更加具有灵活性,固定锚栓包括第一固定锚栓11和第二固定锚栓12,第二固定锚栓12相比于第一固定锚栓11端部设有辅助固定杆16且辅助固定杆16上设有限位凸块18,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使用。
45.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46.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4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