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伸缩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8230发布日期:2022-01-05 13:21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伸缩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伸缩缝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伸缩缝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伸缩缝即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
3.现有的装配式伸缩缝结构,在使用时伸缩缝的连接部位空隙较大,长时间使用,伸缩缝的连接部位容易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伸缩缝的连接部位空隙较大,长时间使用,伸缩缝的连接部位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伸缩缝结构。
5.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伸缩缝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装配式伸缩缝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插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加强板,第一带齿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带齿连接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插接有第二带齿连接板,所述第一带齿连接板和第二带齿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护盖板。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互插接与设置的第一带齿连接板、第二带齿连接板和防护盖板配合,使伸缩缝的连接部位不会存在空隙,在长期的使用后最外面的防护盖板也不会轻易发生变形的情况,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经久耐用。
8.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设置在加强板上表面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u形插接板,所述u形插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带齿连接板和第二带齿连接板位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带齿连接板的侧壁与第一连接板的侧壁通过第二强力弹簧相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插接板与第二支撑板相互连接,安装槽能够限制第一带齿连接板和第二带齿连接板的安装位置,第二强力弹簧加强第二带齿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的连接,使本伸缩缝的接缝处更加的坚实。
10.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设置在加强板上表面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矩形插接板,所述矩形插接板的外壁插接在u形插接板的内壁。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插接板与u形插接板相互插接,能够将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
12.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导水槽和导水孔,所述限位槽、导水槽与导水孔的内壁相连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导水槽与导水孔之间相互配合,控制从防护盖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表面流下来的雨水有序的排出。
14.可选的,所述加强板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底部的u形板,所述u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板通过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能够加强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连接。
16.可选的,所述第一带齿连接板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内壁的第一矩形板,所述第一矩形板靠近第二带齿连接板的一侧均匀设置有插接齿,所述第一矩形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内壁均匀设置有第一强力弹簧,所述第一强力弹簧远离第一支撑板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侧壁相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齿与第二带齿连接板的凸出齿部分相互插接,置物槽通过第一强力弹簧与第二支撑板配合,能够限制第一带齿连接板的位置。
18.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表面与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相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限制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分离距离位置。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1.1.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互插接与设置的第一带齿连接板、第二带齿连接板和防护盖板配合,使伸缩缝的连接部位不会存在空隙,在长期的使用后最外面的防护盖板也不会轻易发生变形的情况,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经久耐用。
22.2.加强板能够增强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连接,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不会过度分离,加强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连接。
23.3.设置的限位槽、导水槽与导水孔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将从防护盖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表面流下来的雨水进行有序排出,防止有雨水流到伸缩缝的接缝处会加速伸缩缝的损坏。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施例一的防护盖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施例一体现第一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施例一体现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施例一体现第一带齿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支撑板;101、第一连接板;102、u形插接板;103、安装槽;2、第二支撑板;201、第二连接板;202、矩形插接板;3、加强板;301、u形板;302、第一安装板;303、第二安装板;4、限位槽;5、导水槽;6、导水孔;7、第一带齿连接板;701、第一矩形板;702、插接齿;703、置物槽;8、第二带齿连接板;9、第一强力弹簧;10、第二强力弹簧;11、防护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实施例: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伸缩缝结构,参照图1,装配式伸缩缝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一支撑板1的一侧插接有第二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加强板3,加强板3能够增强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的连接,使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不会过度分离,第一带齿连接板7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第一带齿连接板7靠近第一支撑板1的一侧插接有第二带齿连接板8,第一带齿连接板7和第二带齿连接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护盖板11,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相互插接与设置的第一带齿连接板7、第二带齿连接板8和防护盖板11配合,使伸缩缝的连接部位不会存在空隙,因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相互插接的部位与第一带齿连接板7和第二带齿连接板8的连接部位均设置在防护盖板11的底部,使防护盖板11的底部不会存在较大空隙,从而使防护盖板11在长期的使用后也不会轻易发生变形的情况,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经久耐用。
33.参照图1、图2和图3,第一支撑板1包括设置在加强板3上表面的第一连接板101,第一连接板101靠近第二支撑板2的一侧设置有u形插接板102,u形插接板102能够与第二支撑板2相互连接,u形插接板102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103,第一带齿连接板7和第二带齿连接板8位于安装槽103的内部,安装槽103能够限制第一带齿连接板7和第二带齿连接板8的安装位置,第二带齿连接板8的侧壁与第一连接板101的侧壁通过第二强力弹簧10相连接,第二强力弹簧10能够加强第二带齿连接板8与第一支撑板1之间的连接,使本伸缩缝的接缝处更加的坚实。
34.参照图1和图3,第二支撑板2包括设置在加强板3上表面的第二连接板201,第二连接板201靠近第一支撑板1的一侧设置有矩形插接板202,矩形插接板202的外壁插接在u形插接板102的内壁,能够将第二支撑板2与第一支撑板1相连接。
35.参照图3,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4、导水槽5和导水孔6,限位槽4、导水槽5与导水孔6的内壁相连通,限位槽4、导水槽5与导水孔6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将从防护盖板11、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表面流下来的雨水进行有序排出,防止有雨水流到伸缩缝的接缝处会加速伸缩缝的损坏。
36.参照图1和图4,加强板3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底部的u形板301,u形板30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板302和第二安装板303,u形板301能够通过与第一安装板302和第二安装板303配合,加强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之间的连接。
37.参照图1、图3和图5,第一带齿连接板7包括设置在安装槽103内壁的第一矩形板701,第一矩形板701靠近第二带齿连接板8的一侧均匀设置有插接齿702,插接齿702与第二带齿连接板8的凸出齿部分相互插接,第一矩形板701的下表面开设有置物槽703,置物槽703的内壁均匀设置有第一强力弹簧9,第一强力弹簧9远离第一支撑板1一端与第二连接板201的侧壁相连接,置物槽703通过第一强力弹簧9与第二支撑板2配合,能够限制第一带齿连接板7的位置。
38.参照图3和图4,第一安装板302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板101的下表面相连接,第二安装板303的上表面与第二连接板201的下表面相连接,便于控制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位置。
39.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伸缩缝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40.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相互插接与设置的第一带齿连接板7、第二带齿连接
板8和防护盖板11配合,使伸缩缝的连接部位结构不会过空,因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相互插接的部位与第一带齿连接板7和第二带齿连接板8的连接部位均设置在防护盖板11的底部,使防护盖板11的底部不会存在较大空隙,从而防护盖板11在长期的使用后也不会轻易发生变形的情况,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经久耐用,设置的加强板3能够增强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的连接,使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不会过度分离。
41.限位槽4、导水槽5与导水孔6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将从防护盖板11、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表面流下来的雨水进行有序排出,防止有雨水流到伸缩缝的接缝处会加速伸缩缝的损坏。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