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8605发布日期:2022-07-23 07:3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进行市政建设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混凝土浇筑装置,现有的缓凝土浇筑装置多为移动泵车,这种泵车只适合在一些开阔的场合进行作业,当进行市政排水方沟的建设时,由于场地的局限性,泵车不能很好的进行作业,具有灵活性差的缺点,若是通过人工进行混凝土的二次灌注,就很容易在操作的过程中,使混凝土中掺杂进一些杂质,影响工程的质量,而且通过人工进行灌注不能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对不同高度的灌注模块进行灌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具有便于进行高度调节的特点。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浇筑装置本体,所述底座顶端还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
5.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支撑件、液压伸缩杆、升降件、蜗杆、蜗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连接板,所述底座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底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升降件,所述升降件顶端与所述浇筑装置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升降件与所述支撑件滑动连接,所述升降件通过转把转动连接有所述蜗杆,所述蜗杆外侧啮合连接有所述蜗轮,所述蜗轮前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固定板与所述升降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外侧通过链条啮合连接有所述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前端转动连接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升降件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有滑轮,所述升降件底端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所述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支撑件滑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左右两侧均设有便于所述滑轮进行移动的滑轨。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优选的,还包括有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有下料件、螺纹轴和限位杆,所述浇筑装置本体右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下料件,所述下料件内侧螺纹连接有所述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与所述浇筑装置本体转动连接,所述下料件右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浇筑装置本体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优选的,所述下料件呈l型设置,所述下料件左端设有倾斜的斜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优选的,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有刻度表,所述限位杆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刻度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优选的,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有下料斗,所述浇筑装置本体1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下料斗,所述下料斗位于所述下料件正下方。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的升降组件,可以通过转动把手,从而带动蜗杆进行转动,此时在蜗杆的带动下,可以使蜗轮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有效的带动第一链轮进行转动,这样就可以通过第一链轮上面的链条带动第二链轮进行转动,这样由于在转动把手的过程中,还会对升降件施加向上的力,从而就可以使液压伸缩杆伸出,这样就能够通过液压伸缩杆对升降件进行顶起,从而就可以通过转动把手,带动装置进行向上移动,实现高度的调节;
14.2、通过设置的下料组件,可以通过转动螺纹轴,此时在限位杆的限位作用下,可以很好的带动下料件进行移动,这样就可以有效通过下料件的移动,控制下料的大小,而且通过刻度表,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下料口的大小,并且通过下料斗可以使混凝土能够通过下料斗排出,这样便于在下料斗下方安装浇筑管道,通过浇筑管道进行快速的浇筑。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蜗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蜗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料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
21.1、底座;3、浇筑装置本体;
22.2、升降组件;21、支撑件;22、液压伸缩杆;23、升降件;24、蜗杆; 25、蜗轮;26、第一链轮;27、第二链轮;28、连接板;29、滑轮;
23.4、下料组件;41、下料件;42、螺纹轴;43、限位杆;44、刻度表;45、下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所示:
26.一种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安装在底座1上的浇筑装置本体3。
27.本实施方案中:在一些操作空间有限的区域,不方便通过混凝土泵车进行浇筑,此时可以通过利用浇筑装置本体3完成浇筑,但是现有的多数浇筑装置本体3,在使用的时候不能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浇筑装置本体3的高度进行调节,这样就带来了使用上的不便,通过加入升降组件2,可以有效的对浇筑装置本体3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使浇筑装置本体3能够满足不同高度模块的浇筑需要,借此基础上加入升降组件2。
28.进一步而言:
2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30.结合上述内容:该升降组件2包括有支撑件21、液压伸缩杆22、升降件 23、蜗杆24、蜗轮25、第一链轮26、第二链轮27和连接板28,底座1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件21,支撑件21内侧滑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22,液压伸缩杆22底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液压伸缩杆22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件23,升降件23顶端与浇筑装置本体3固定连接,升降件23与支撑件21滑动连接,升降件23通过转把转动连接有蜗杆24,蜗杆24外侧啮合连接有蜗轮25,蜗轮25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26,第一链轮26通过固定板与升降件23转动连接,第一链轮26外侧通过链条啮合连接有第二链轮27,第二链轮27前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28,连接板28与升降件23固定连接。
31.本实施方案中:使用时,需要先通过转动把手,带动蜗杆24进行转动,此时在蜗杆24的带动下,可以使蜗轮25进行转动,这样蜗轮25就可以带动第一链轮26进行转动,这样通过第一链轮26上面的链条带动第二链轮27进行转动,此时由于在转动把手的过程中,还会对升降件23施加向上的力,从而就可以过转动把手,带动第一链轮26与第二链轮27进行转动,通过第二链轮27上面的连接板28可以带动升降件23进行移动,使液压伸缩杆22伸出,这样就能够通过液压伸缩杆22对升降件23进行顶起,这样通从而能够在液压伸缩杆22的配合下带动装置进行向上移动,实现高度的调节
32.需要说明的是:链条表面的两个节点通过固定件与升降件23固定连接,这样链条的移动就能够带动升降件23进行移动,同时第二链轮27通过连接板28可以更加稳定的带动升降件23进行移动。
33.更进一步而言;
3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还包括有滑轮29,升降件23底端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滑轮29,滑轮29与支撑件21滑动连接。
35.本实施例中:这样便于通过滑轮29的滑动,有效的降低移动的时候产生的摩擦力,从而便于实现升降的调节。
36.更进一步而言;
3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21左右两侧均设有便于滑轮29进行移动的滑轨。
38.本实施例中:这样便于滑轮29能够沿着支撑件21上面的滑轨进行移动,从而可以使移动更加稳定。
39.如图4所示:
40.该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还包括有下料组件4,下料组件4包括有下料件 41、螺纹轴42和限位杆43,浇筑装置本体3右端内侧滑动连接有下料件41,下料件41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轴42,螺纹轴42与浇筑装置本体3转动连接,下料件41右端内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杆43,限位杆43与浇筑装置本体3固定连接。
41.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螺纹轴42,从而带动外侧的下料件 41进行转动,此时下料件41在限位杆43的限位作用下,不会产生转动,只会进行移动,从而可以使下料件41实现稳定的左右移动,这样就可以有效通过下料件41的移动,控制下料口的大小,从而不仅可以实现对下料的控制,而且能够控制下料量的多少。
42.进一步而言;
4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下料件41呈l型设置,下料件41左端设有倾斜的斜面。
44.本实施例中:这样下料件41不仅能够很好的对物料进行阻挡限位,而且便于通过螺纹轴42控制下料件41进行移动。
45.进一步而言;
4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下料组件4还包括有刻度表44,限位杆43表面固定连接有刻度表44。
47.本实施例中:这样通过刻度表44,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下料口的大小,从而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下料的速度以及多少。
48.进一步而言;
4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下料组件4还包括有下料斗45,浇筑装置本体 3外侧固定连接有下料斗45,下料斗45位于下料件41正下方。
50.本实施例中:这样当物料经过下料口进入到下料斗45中之后,可以通过在下料斗45下方安装浇筑管,从而便于通过浇筑管实现混凝土的浇筑。
5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