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及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82792发布日期:2022-08-09 22:3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及装配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这也就促成了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生,高效率的搭建成为新时代的一种发展方向,所以在装配式建筑行业中搭建的高层装配式建筑时,也必须要考虑到发生火灾这一类的紧急情况人员如何逃生成为装配式建筑的一大考虑因素,所以为提高位于高层的装配式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的逃生几率这一技术问题提供本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及装配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将火势以及浓烟进行阻绝,提高被困人员内的逃生几率,增加等待救援的时间。
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阳台墙体和固接在阳台墙体上的逃生窗台,逃生窗台的左右两侧分别固接在阳台墙体前侧的左右两侧,阳台墙体内部的上侧固接有顶杆,顶杆上转动连接有带轮,带轮上固接有卷绕毯的一端。
5.所述卷绕毯优选为防火毯。
6.所述阳台墙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孔,两个限位孔内分别活动连接有牵动杆的左右两侧,牵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卷绕轮,卷绕轮上固接有卷绕毯的另一端。
7.所述逃生窗台的底部固接有贴合架,贴合架的右侧设有两个凹槽,贴合架的后侧表面与阳台墙体前侧的底面接触。
8.采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的装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一:将阳台墙体安装固定在装配式建筑的阳台两侧中的其中一个位置;
10.步骤二:在阳台墙体的外侧墙面上固定安装逃生窗台;
11.步骤三:将卷绕毯固定安装在阳台墙体内侧的顶杆上;
12.步骤四:在逃生窗台上固定安装应急框架;
13.步骤五:将两个所述防护栅栏安装在应急框架上。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的装配方法流程示意图;
16.图2是本发明阳台墙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发明限位孔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发明逃生窗台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发明受力杆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发明卷绕毯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本发明应急框架结构示意图;
22.图8是本发明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23.图9是本发明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24.图10是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ⅰ;
25.图11是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ⅱ;
26.图12是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ⅲ;
27.图13是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整体结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28.图中:阳台墙体101;限位孔102;顶杆103;逃生窗台201;贴合架202;凹槽203;受力杆204;卷绕毯301;带轮302;卷绕轮303;牵动杆304;应急框架401;长条孔402;横杆403;多级伸缩杆404;支撑杆405;长方板406;底杆407;固定环501;伸缩杆502;移动杆503;把手504。
具体实施方式
29.该部分根据图2-6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阳台墙体101前侧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逃生窗台201的左右两侧,阳台墙体101内部的上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顶杆103,带轮302转动连接在顶杆103上,卷绕毯3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带轮302上。
30.作进一步说明,在装配式建筑中,阳台墙体101可安装固定在装配式建筑房屋凸出型阳台的一侧,当装配式建筑高层中发生火灾时,当疏散不紧急而导致无法逃生时,紧急利用位于阳台墙体101上的逃生窗台201进行逃生使用,进而提高被困人员的逃生几率,并且为提高与建筑内火源的隔绝程度,提供位于顶杆103上的卷绕毯301,当被困人员利用逃生窗台201进行逃生时,迅速将阳台墙体101内所卷绕的卷绕毯301展开,并铺满阳台墙体101的内部,最大程度的将火势以及浓烟进行阻绝,提高被困人员内的逃生几率,增加等待救援的时间。
31.作进一步说明,卷绕毯301优选为防火毯便于将火势进行最大程度的阻绝,提高被困人员内的逃生几率,增加等待救援的时间。
32.该部分根据图2-6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阳台墙体101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铣床加工有一个限位孔102,牵动杆304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孔102内,牵动杆30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卷绕轮303,卷绕毯3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卷绕轮303上。
33.作进一步说明,卷绕毯301的初始状态下,卷绕毯301卷绕在位于顶杆103上的带轮302上,当被困人员需要将卷绕毯301展开时,通过与卷绕毯301另一端卷绕固定的卷绕轮303在牵动杆304上转动的同时将牵动杆304在两个限位孔102内向下移动,从而将卷绕轮303展开,便于在装配式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快速的将火势做到最大限度的隔绝,为逃生提供更多的时间。
34.该部分根据图2-6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贴合架20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逃生窗台201的底部,凹槽203设有两个,两个凹槽203分别通过铣床加工在贴合架202的右侧,阳台墙体101前侧的底面与贴合架202的后侧表面接触贴合。
35.作进一步说明,当逃生窗台201固定安装在阳台墙体101的外侧表面时,为便于提
高阳台墙体101与逃生窗台201之间的固定程度,使得位于逃生窗台201的底部安装有贴合架202与阳台墙体101外侧表面进行贴合,便于后续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增加逃生窗台201以阳台墙体101为支撑的力,使得逃生窗台201更加稳定。
36.所述贴合架202与阳台墙体101接触的面为粗糙面。
37.作进一步说明,贴合架202与阳台墙体101接触的面为粗糙面便于提高之间的摩擦力。
38.所述逃生窗台201右侧的底部固接有受力杆204,受力杆204上转动连接有应急框架401,应急框架401的前侧中部转动连接有横杆403的中部,横杆403的两端分别固接有一个多级伸缩杆404的活动端,两个多级伸缩杆404的固定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卷绕轮303的两端。
39.该部分根据图2-13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受力杆20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逃生窗台201右侧的底部,应急框架401转动连接在受力杆204上,横杆403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应急框架401的前侧中部,多级伸缩杆404设有两个,两个多级伸缩杆404的活动端分别固接在横杆403的两端,卷绕轮30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多级伸缩杆404的固定端。
40.作进一步说明,当装配式建筑的内部发生火灾通过逃生窗台201脱离阳台墙体101内的火势时,迅速将应急框架401推下,并使得应急框架401处于水平状态,并在应急框架401推下的同时通过位于应急框架401上的横杆403拉动两个多级伸缩杆404伸展,并进一步的将卷绕毯301展开,为逃生人员提供庇护,并为应急框架401的铺平提供一些支撑的力,便于逃生人员在应急框架401上进行暂时停留,等待消防人员的援救,进一步的提高了被困人员的逃生几率。
41.所述应急框架401前侧的右侧固接有底杆407,底杆407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支撑杆405,每个支撑杆405上均转动连接有一个长方板406,两个长方板406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凹槽203内。
42.该部分根据图2-13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底杆40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应急框架401前侧的右侧,支撑杆405设有两个,两个支撑杆405分别转动连接在底杆407中部的左右两侧,长方板406设有两个,两个长方板406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杆405上,两个凹槽203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长方板406。
43.作进一步说明,为进一步的提高应急框架401的稳定性,当应急框架401展开时位于应急框架401底部的两个支撑杆405推动两个长方板406在凹槽203内进行滑动,并由位于两个长方板406上下两侧的限位进行卡顿,进一步的为应急框架401提供支撑的力,并且此时贴合架202与阳台墙体101外侧的表面进行紧密贴合,从而使得支撑更加稳定,有效的增加位于应急框架401上人员的安全度。
44.所述应急框架401内设有长方形通槽,该长方形通槽内设有两个可展开的防护栅栏。
45.作进一步说明,两个可展开的防护栅栏在展开时可提供建筑内传统空气,而人员进行逃生等待救援时,两个可展开的防护栅栏可向一侧进行一定的收缩,便于人员在防护栅栏上进行蹲坐便于等待救援,节省体力。
46.所述应急框架401优选为不锈钢板材。
47.采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的装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8.步骤一:将阳台墙体101安装固定在装配式建筑的阳台两侧中的其中一个位置;
49.步骤二:在阳台墙体101的外侧墙面上固定安装逃生窗台201;
50.步骤三:将卷绕毯301固定安装在阳台墙体101内侧的顶杆103上;
51.步骤四:在逃生窗台201上固定安装应急框架401;
52.步骤五:将两个所述防护栅栏安装在应急框架401上。
53.该部分根据图1-13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所述应急框架401的前后两半部的上下两个面分别设有两个长条孔402,所述防护栅栏包括固定环501、伸缩杆502、移动杆503和把手504,固定环501设有两个,两个固定环501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位于前后两个长条孔402右侧的端部,伸缩杆502设有多个,每个固定环501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伸缩杆502的固定端,每个该伸缩杆502的活动端上转动连接有移动杆503,其余伸缩杆502与移动杆503首尾顺次连接,位于左侧的伸缩杆502的活动端上固接有把手504,每个长条孔402上均滑动连接有多个移动杆503。
54.作进一步说明,当多个伸缩杆502在相互作用之间而展开或者收缩时,通过人工抓住把手504将多个伸缩杆502依靠每个伸缩杆502上的移动杆503在各自所滑动连接的长条孔402上进行滑动展开或者收缩,从而便于人员踩踏蹲坐在多个伸缩杆502上进行等待救援,提高了人员逃生的几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