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屋顶用防洪屋面蓄水装置

文档序号:31455804发布日期:2022-09-07 14:3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屋顶用防洪屋面蓄水装置

1.本发明属于防洪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屋顶用防洪屋面蓄水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的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内涝现象也日益严重。城市下垫面过硬,到处都是水泥,一旦出现强降雨,短时间内水汇集到一个地方,会形成内涝。内涝不仅会影响路面交通,还会发生洪水倒灌从而淹没地铁、车库等地下工程,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3.目前城市中排放地面雨水的方法是依靠城市下水道系统,但下水道泄水能力有限,若发生强降雨,且降雨时间较长,雨水无法及时排出,将发生严重的内涝现象。解决城市内涝比较好的一个方式是建设海绵城市,让城市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各个设施相互配合,对于蓄水设施要求极为重要,基于此,研究一种城市屋顶用防洪屋面蓄水装置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屋顶用防洪屋面蓄水装置,能够在降雨量大时通过屋面蓄水池蓄水,从而降低或延缓地面水量的汇聚,避免内涝产生的问题。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城市屋顶用防洪屋面蓄水装置,包括蓄水池、排水管、闸门、启闭机和地面水深探测器,所述蓄水池和启闭机均固定城市屋顶上,蓄水池侧边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底部排水孔,蓄水池侧边的上部均匀开设有相应数量的顶部排水孔,底部排水孔和顶部排水孔内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与排水管连通,闸门安装在蓄水池内壁上,并可上下移动用于封堵底部排水孔,地面水深探测器设置在城市地面上,且与闸门、启闭机之间电性连接。
6.进一步的,城市屋顶上周围设置有与排水管适配的排水渠,排水渠上均布有下水管。
7.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由现浇混凝土垫层、加气砼砌块、水泥石灰焦渣砂浆、水泥砂浆层、sbs改性沥青层、水泥砂浆保护层、表面防渗膜从下至上依次铺设而成。
8.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存水箱,存水箱的下部通过导流管连接有控制水箱,控制水箱上表面开设有导向孔,控制水箱内放置有浮球,控制水箱和闸门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两端安装有滑轮,两个滑轮分别与闸门和导向孔沿竖直方向上对应设置,浮球和闸门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且钢丝绳依次穿过导向孔和滑轮。
9.进一步的,所述存水箱放水管底部的一侧固定有铰接座,铰接座内铰接有挡水阀板,挡水阀板阻塞放水管,且其一端固定有配重块。
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泄水管,泄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11.进一步的,所述存水箱支腿的下端和支撑架支腿的下端均固定有移动轮,支撑架上均布有限位环。
12.进一步的,所述存水箱的上部安装有接水斗,接水斗的上表面设置有过滤网。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城市内涝的工作中,通过蓄水池、排水管、闸门、启闭机和地面水深探测器的配合设置,使用时蓄水池布置在城市楼顶上,蓄水池上设置有底部排水孔和顶部排水孔,其中顶部排水孔为常开,闸门安装在蓄水池内壁上,并可上下移动用于封堵底部排水孔,阀门正常情况下为开启状态,当降雨较小时,雨水通过底部排水孔经排水管流到地面,通过城市下水道系统排出;当降雨较大时,地面发生内涝现象,地面水深达到某一深度时,地面水深探测器发出信号,通过启闭机控制蓄水池上的闸门关闭,此时蓄水池开始蓄水,降低地面水量的汇聚和水位的抬升;当蓄水池水位达到顶部排水孔的高度时,顶部排水孔开始泄水,当地面水深探测器检测到地面水深下降到安全位置,则通过启闭机控制蓄水池上的闸门打开,把蓄水池内的水泄出。
14.当城市遭遇短时强降水时,雨水持续时间较长,蓄水池的顶部排水孔漫出的水会由于坡度原因流入排水渠,进而通过下水管泄入地面排水系统,为排水工作提供便利;通过蓄水池的设置,蓄水池由现浇混凝土垫层、加气砼砌块、水泥石灰焦渣砂浆、水泥砂浆层、sbs改性沥青层、水泥砂浆保护层、表面防渗膜从下至上依次铺设而成,增强了蓄水池防护性能,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15.通过存水箱、控制水箱和支撑架的配合设置,浮球、闸门通过钢丝绳和支撑架上的滑轮呈平衡状态,闸门开启,使用时存水箱存储雨水,当达到一定量后,通过其放水管把水流经过导流管流进控制水箱内,浮球随着水的注入浮起,钢丝绳向上移动,运用平衡原理,闸门向下移动封堵底部排水孔,使用电能控制需要连线,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危险,本实施例中利用雨水转化为机械能,可以节省能源,提高设备实用性。
16.通过铰接座和挡水阀板的配合设置,使用时运用配重块把挡水阀板翘起堵住存水箱放水管,当存水箱内雨水累计到一定量时,重量大于配重块后,挡水阀板打开,可以便于把水流快速定量输送至控制水箱内,为控制闸门提供便利。
17.由此,本发明结构新颖,当暴雨来临时,通过蓄水池将一部分雨水蓄存,再根据地面水位情况将雨水排到地面,延缓地面水量汇聚,避免内涝产生,为城市排涝系统和有关部门进行防洪争取了有效时间,从而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蓄水池的水还可用于屋面的清洁工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中的屋面蓄水池布置图;图2为本发明中的建筑正视图;图3为本发明中的建筑侧视图;图4为本发明中的蓄水池断面图;图5为本发明中存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控制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的标号为:1为蓄水池,2为排水管,3为闸门,4为启闭机,5为地面水深探测器,6为底部排水孔,7为顶部排水孔,8为连接管,9为排水渠,10为下水管,11为存水箱,12为控
制水箱,13为导向孔,14为浮球,15为支撑架,16为滑轮,17为钢丝绳,18为铰接座,19为挡水阀板,20为配重块,21为泄水管,22为接水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城市屋顶用防洪屋面蓄水装置,主要用于解决城市内涝的工作中,能够在降雨量大时通过屋面蓄水池蓄水,从而降低或延缓地面水量的汇聚,避免内涝的产生,基于此,本实施例主要针对蓄水装置,设置了蓄水池1。
22.具体的结构中,如图1-4中所示,一种城市屋顶用防洪屋面蓄水装置,包括蓄水池1、排水管2、闸门3、启闭机4和地面水深探测器5,蓄水池1和启闭机4均固定城市屋顶上,蓄水池1侧边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底部排水孔6,蓄水池1侧边的上部均匀开设有相应数量的顶部排水孔7,底部排水孔6和顶部排水孔7内安装有连接管8,连接管8与排水管2连通,闸门3安装在蓄水池1内壁上,并可上下移动用于封堵底部排水孔6,地面水深探测器5设置在城市地面上,且与闸门3、启闭机4之间电性连接;通过蓄水池1、排水管2、闸门3、启闭机4和地面水深探测器5的配合设置,使用时蓄水池1布置在城市楼顶上,蓄水池1上设置有底部排水孔6和顶部排水孔7,其中顶部排水孔7为常开,闸门3安装在蓄水池1内壁上,并可上下移动用于封堵底部排水孔6,阀门正常情况下为开启状态,当降雨较小时,雨水通过底部排水孔6经排水管2流到地面,通过城市下水道系统排出;当降雨较大时,地面发生内涝现象,地面水深达到某一深度时,地面水深探测器5发出信号,通过启闭机4控制蓄水池1上的闸门3关闭,此时蓄水池1开始蓄水,降低地面水量的汇聚和水位的抬升;当蓄水池1水位达到顶部排水孔7的高度时,顶部排水孔7开始泄水,当地面水深探测器5检测到地面水深下降到安全位置,则通过启闭机4控制蓄水池1上的闸门3打开,把蓄水池1内的水泄出。
23.本实施例中,当暴雨来临时,通过蓄水池1将一部分雨水蓄存,再根据地面水位情况将雨水排到地面,延缓地面水量汇聚,避免内涝产生,为城市排涝系统和有关部门进行防洪争取了有效时间,从而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蓄水池1的水还可用于屋面的清洁工作。
24.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蓄水池1具体结构的进一步说明。
25.具体的结构中,如图1-4中所示,城市屋顶上周围设置有与排水管2适配的排水渠9,排水渠9上均布有下水管10;当城市遭遇短时强降水时,雨水持续时间较长,蓄水池1的顶部排水孔7漫出的水会由于坡度原因流入排水渠9,进而通过下水管10泄入地面排水系统,为排水工作提供便利。
26.蓄水池1由现浇混凝土垫层、加气砼砌块、水泥石灰焦渣砂浆、水泥砂浆层、sbs改性沥青层、水泥砂浆保护层、表面防渗膜从下至上依次铺设而成;通过蓄水池1的设置,蓄水池1由现浇混凝土垫层、加气砼砌块、水泥石灰焦渣砂浆、水泥砂浆层、sbs改性沥青层、水泥砂浆保护层、表面防渗膜从下至上依次铺设而成,增强了蓄水池1防护性能,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27.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存水箱11具体结构的进一步说明。
28.具体的结构中,如图4-5中所示,蓄水池1内设置有存水箱11,存水箱11的下部通过导流管连接有控制水箱12,控制水箱12上表面开设有导向孔13,控制水箱12内放置有浮球14,控制水箱12和闸门3之间设置有支撑架15,支撑架15的两端安装有滑轮16,两个滑轮16分别与闸门3和导向孔13沿竖直方向上对应设置,浮球14和闸门3之间通过钢丝绳17连接,且钢丝绳17依次穿过导向孔13和滑轮16;通过存水箱11、控制水箱12和支撑架15的配合设置,浮球14、闸门3通过钢丝绳17和支撑架15上的滑轮16呈平衡状态,闸门3开启,使用时存水箱11存储雨水,当达到一定量后,通过其放水管把水流经过导流管流进控制水箱12内,浮球14随着水的注入浮起,钢丝绳17向上移动,运用平衡原理,闸门3向下移动封堵底部排水孔6,使用电能控制需要连线,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危险,本实施例中利用雨水转化为机械能,可以节省能源,提高设备实用性。
29.存水箱11放水管底部的一侧固定有铰接座18,铰接座18内铰接有挡水阀板19,挡水阀板19阻塞放水管,且其一端固定有配重块20;通过铰接座18和挡水阀板19的配合设置,使用时运用配重块20把挡水阀板19翘起堵住存水箱11放水管,当存水箱11内雨水累计到一定量时,重量大于配重块20后,挡水阀板19打开,可以便于把水流快速定量输送至控制水箱12内,为控制闸门3提供便利。
30.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控制水箱12具体结构的进一步说明。
31.具体的结构中,如图5中所示,控制水箱12的一侧设置有泄水管21,泄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通过泄水管21的设置,配合控制阀可以便于把控制水箱12内的水排出去。
32.存水箱11支腿的下端和支撑架15支腿的下端均固定有移动轮,支撑架15上均布有限位环;通过移动轮的设置,为人们移动存水箱11和支撑架15提供便利,设置限位环,可以为钢丝绳17的移动提供限位,避免其缠绕影响使用。
33.存水箱11的上部安装有接水斗22,接水斗22的上表面设置有过滤网;通过接水斗22的设置,可以提高接水速率,配合过滤网使用避免存水箱11内堆积杂质堵塞其放水管。
34.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存水箱11具体结构的进一步说明。
35.具体的结构中,如图6中所示,存水箱11与控制水箱12一一对应使用时,不能同步控制多个闸门3一起开闭,不同方向泄水速率不同,可能导致地面水量过多,从而影响城市排水功能,暴雨天气过后,控制水箱12排水也只能一个一个的排,比较耗费人力,工作效率较差,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一个较大的存水箱11,存水箱11的下部安装有分流箱,多个控制水箱12通过分流管连接在分流箱上,多个控制水箱12一侧设置的泄水管21之间通过总支管连通,总支管上设置有泄水阀;通过分流箱和总支管的设置,使用分流箱配合分流管可以把存水箱11内流出的水,同时分散到多个控制水箱12内,达到同时控制多个闸门3的开闭,便于控制蓄水池1快速存水放水,总支管把多个控制水箱12的泄水管21连通起来,泄水时只需要拧动总支管上的泄水阀就能进行泄水,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