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43541发布日期:2022-09-07 11:2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脚手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邮轮内装施工的脚手架。


背景技术:

2.在邮轮内装施工时,邮轮内装中公共区域的高度可跨越多层甲板,因上层甲板至下层甲板之间的高度大,导致了待安装天花板的位置与下层甲板之间高度过大。传统背景工程施工中的满堂脚手架通常为落地且自下而上进行设置,当其达到天花板位置的施工高度时,其自身重量大、且其所占据的空间大。另外,满堂脚手架在搭建完成后,难以在其所占据的空间中进行施工,难以实现天花板以及下层甲板上的同时施工。综上,满堂脚手架的空间利用率低,不适于在类似邮轮内装施工等对工作效率要求高且空间有限的场景下工作。所以,市场对便捷于在天花板施工,空间利用率高且安全性高的脚手架存在有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在有限空间的场景下增进施工时的工作效率,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且安全性高的脚手架。
4.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一种脚手架,包括:主体;悬挂构件,该悬挂构件设置在该主体的顶部,用以将该主体悬挂至天花板上的承重件。
6.本方案中,悬挂构件设置在该主体的顶部,从而将该主体悬挂至天花板上的承重件。该悬挂构件与该主体之间可通过插销或螺纹等方式进行连接,连接时两者中的一者至少部分位于另一者中。天花板上的该承重件通常为钢筋结构,尤其是邮轮上所常使用的球扁钢。当该主体通过该悬挂构件被悬挂于天花板上的该承重件时,在该主体起到供工人攀爬、作业、工具或设备的摆放等脚手架基础功能的基础上,该主体的底面与邮轮的下层甲板之间留有空间,从而使得工人可利用该空间在该主体的下方同时实现如铺设地板等的作业,大幅度提高了脚手架的空间利用率。
7.较佳地,该悬挂构件包括:至少一组吊钩单元,该吊钩单元至少包含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的钩挂部为相对设置,用以将该承重件夹持于两者之间;基座,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通过轴体可翻转地设置于该基座上,该基座与该主体相连接。
8.本方案中,该悬挂构件中的吊钩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一组,当该吊钩单元的数量多于一组时,该吊钩单元在该主体的顶面呈均匀分布。该吊钩单元至少包含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各自的钩挂部为相对设置,从而实现了两者之间相互配合的夹持功能。当该承重件为横截面为“l”字形的球扁钢时,其中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中的任一者也可钩挂在该横截面为“l”字形的球扁钢的内侧夹角处,此时该吊钩单元不只是夹持在该球扁钢上,同时也钩挂在该球扁钢上,该设置安全稳定。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通过轴体可翻转地设置于基座上,该基座与该主体相连接,从而实现了将该主体悬挂在该
承重件上。因此,本方案中的该脚手架具有高便捷性和高安全性。
9.进一步地,该吊钩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相对设置有与紧固件数量相对应数量的螺孔组,该紧固件上设置有螺纹并于该螺孔组中通过自身的旋转而产生位移,当该紧固件朝向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移动,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被锁紧于该承重件上,当该紧固件远离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移动,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处于可调节状态。
10.本方案中,该紧固件位于该螺孔组中并通过自身的旋转而产生位移。当该紧固件朝向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移动时,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之间的距离被缩小,从而将该承重件上锁紧于两者之间起到紧固作用。当该紧固件远离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移动时,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之间的距离被放大,使得两者与该承重件之间留有间隙而可在该承重件上滑动并调整该主体的具体悬挂位置。该紧固件可从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中的一者或两者上完全脱离,使得该第一吊钩和该第二吊钩中的一者或两者可通过各自的轴体自由翻转,实现该吊钩单元从该承重件上的拆装。因此,本方案中的该脚手架具有高便捷性和高安全性。
11.进一步地,该吊钩单元进一步包括缓冲件,该缓冲件设置于该第一吊钩和/或该第二吊钩与该承重件之间。
12.本方案中,缓冲件设置于该第一吊钩和/或该第二吊钩与该承重件之间,从而使得该第一吊钩和/或该第二吊钩锁紧于该承重件上时,不会对该承重件的表面造成损伤,且防止了第一吊钩和/或该第二吊钩锁紧于该承重件上时发生意外的滑动,提高了安全性。
13.进一步地,该基座包括横部和竖部,该横部和该竖部通过插销固定为“t”字形,该横部的两端各自具有供该轴体所插设的轴孔,该竖部上具有用以连接该主体的销孔。
14.本方案中,该横部和该竖部通过插销固定为“t”字形,组装状态下安全可靠。该横部和该竖部各自的用料少,从而降低了维护或替换时的成本。非组装状态下,该横部和该竖部的占地空间更小,便于储存或运输。因此,本方案中的该脚手架具有高便捷性和高安全性。
15.较佳地,该主体通过横杆与立柱拼接而成,该横杆与该立柱之间的拼接点设置有与该横杆和该立柱相连接的连接件。
16.本方案中,该横杆与该立柱的具体长度可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由该横杆与该立柱拼接而成的该主体可按照施工时的具体情况拼接出所需要的任意形状,例如,适应于邮轮中的环形舱室或拱形天花板的形状,且便于组装或拆卸。因此,本方案中的该脚手架具有高便捷性。
17.进一步地,该横杆的各端头具有插设或套设在该连接件上的连接端,该连接端上设有第一卡槽;该连接件为圆盘,该圆盘包括圆盘本体,该圆盘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设置有立柱孔,该立柱插设于该立柱孔中,该圆盘本体上设有第二卡槽;插接件,该插接件用以插入该第一卡槽和该第二卡槽并卡设于两者中,从而将该横杆与该立柱锁紧。
18.本方案中,该立柱插设于该圆盘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该立柱孔中,该立柱和各该立柱孔之间可通过插销或螺纹进一步加强连接。该横杆的各端头具有插设在该连接件上的连接端时,该连接端在连接到该连接件时至少部分位于该连接件的内部。该横杆的各端头具有套设在该连接件上的连接端时,该连接件在连接到该连接端时至少部分位于该连
接端的内部。这两种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该连接端上的该第一卡槽均与该圆盘本体上的该第二卡槽相对准,从而便于插接件插入并卡设在该第一卡槽和该第二卡槽中,将该横杆与该立柱锁紧。因此,本方案中的该脚手架具有高便捷性和高安全性。
19.进一步地,该脚手架呈多层状,各层之间设置有“z”字形爬梯,该“z”字形爬梯由框架、踏板、护栏组成,该框架上设置有大小与该横杆的外径相同的贯通孔,该横杆通过插设入该贯通孔与该框架相连接。
20.本方案中,由框架、踏板、护栏组成的“z”字形爬梯便于让工人攀爬,提高了便捷性。该护栏提高了攀爬时的安全性。该横杆通过插设入该贯通孔与该框架相连接的设置方式安全可靠。
21.进一步地,该踏板的长度与该横杆相对应,该踏板上设置有固定钩并通过该固定钩与横杆相连接。
22.本方案中,该踏板的长度与该横杆相对应,从而便于安全稳定地供工人站立点和放置材料和/或工具,提高了便捷性。该踏板上设置有固定钩并通过该固定钩与横杆相连接,这种设置方式安全可靠。
23.进一步地,该主体最外的一侧或多侧的各该立柱之间设置有踢脚板,该踢脚板通过固定环与该踏板垂直地安装至该立柱。
24.本方案中,该主体最外的一侧或多侧的各该立柱之间设置有踢脚板,从而防止了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发生侧滑跌落等意外,提高了安全性。该踢脚板通过固定环与该踏板垂直地安装至该立柱,这种设置方式安全可靠。
25.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施例。
26.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脚手架适于在类似邮轮内装施工等对工作效率要求高且空间有限的场景下工作,其便捷于在天花板施工,空间利用率高且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脚手架作单层设置时的立体图;
2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脚手架作多层设置时的立体图;
2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脚手架的悬挂构件的主视图;
3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脚手架的局部主视图;
3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脚手架的连接件的立体图;
3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脚手架作多层设置时的局部放大图1;
3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脚手架作多层设置时的局部放大图2。
34.附图标记说明:
35.脚手架 1000
36.主体 10
37.悬挂构件 20
38.承重件 30
39.吊钩单元 21
40.第一吊钩 211
41.第二吊钩 212
42.钩挂部 2100
43.基座 22
44.横部 220
45.竖部 230
46.插销 225
47.销孔 226
48.轴体 24
49.轴孔 25
50.紧固件 40
51.螺孔组 41
52.缓冲件 50
53.横杆 60
54.连接端 61
55.第一卡槽 611
56.立柱 70
57.圆盘 80
58.圆盘本体 81
59.立柱孔 82
60.第二卡槽 811
61.插接件 90
[0062]“z”字形爬梯 100
[0063]
框架 110
[0064]
贯通孔 111
[0065]
踏板 120
[0066]
固定钩 121
[0067]
护栏 130
[0068]
踢脚板 140
[0069]
固定环 141
具体实施方式
[0070]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71]
如图1所示,一种脚手架1000,包括:主体10;悬挂构件20,悬挂构件20设置在主体10的顶部,用以将主体10悬挂至天花板上的承重件30。
[0072]
在具体实施时,悬挂构件20设置在主体10的顶部,从而将主体10悬挂至天花板上的承重件30。悬挂构件20与主体10之间通过插销225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时悬挂构件20部分位于主体10中。本实施例中,天花板上的承重件30为邮轮建造时常使用的球扁钢,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为工字钢或其它类型的钢材,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当主体10通过悬挂构件
20被悬挂于天花板上的球扁钢时,在主体10起到供工人攀爬、作业、工具或设备的摆放等脚手架1000基础功能的基础上,主体10的底面与邮轮的下层甲板之间留有空间,从而使得工人可利用空间在主体10的下方同时实现如铺设地板等的作业,大幅度提高了脚手架1000的空间利用率。
[0073]
如图1和图3所示,较佳地,悬挂构件20包括:6组吊钩单元21,吊钩单元21包含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的钩挂部2100为相对设置,用以将球扁钢夹持于两者之间;基座22,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通过轴体24可翻转地设置于基座22上,基座22与主体10相连接。
[0074]
在具体实施时,6组吊钩单元21在主体10的顶面呈均匀分布。作为替代方案,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也可适当减少吊钩单元21的组数,如4组或2组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吊钩单元21包括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各自的钩挂部2100为相对设置,从而实现了两者之间相互配合的夹持功能。本实施例中,承重件30为横截面为“l”字形的球扁钢,第一吊钩211钩挂在横截面为“l”字形的球扁钢的内侧夹角处,此时吊钩单元21不只是夹持在球扁钢上,同时也钩挂在球扁钢上,设置安全稳定。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通过轴体24可翻转地设置于基座22上,基座22与主体10相连接,从而实现了将主体10悬挂在承重件30上。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使用与基座22一体成型的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且通过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各自的弹性形变对球扁钢进行夹持。作为再进一步的替代方案,吊钩单元21也设置第三吊钩和/或第四吊钩的额外吊钩,从而在球扁钢自身具有弯曲结构时,能够更为贴合地实现夹持和/或钩挂。当设置额外吊钩时,基座22的几何结构应当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如相应地作出弯曲,或适当地增大体积,实现各吊钩在设置后的正常运作而非互相限制各自的工作空间。因此,本方案中的脚手架1000具有高便捷性和高安全性。
[0075]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吊钩单元21包括一个紧固件40,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上相对设置有一组螺孔组41,紧固件40上设置有螺纹并于螺孔组41中通过自身的旋转而产生位移,当紧固件40朝向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移动,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被锁紧于承重件30上,当紧固件40远离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移动,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处于可调节状态。
[0076]
在具体实施时,紧固件40位于螺孔组41中并通过自身的旋转而产生位移。当紧固件40朝向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移动时,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之间的距离被缩小,从而将承重件30上锁紧于两者之间起到紧固作用。当紧固件40远离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移动时,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之间的距离被放大,使得两者与承重件30之间留有间隙而可在承重件30上滑动并调整主体10的具体悬挂位置。紧固件40可从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中的一者或两者上完全脱离,使得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中的一者或两者可通过各自的轴体24自由翻转或完全不受任何弹性形变的影响,实现吊钩单元21从承重件30上的拆装。作为替代方案,在不过度破坏吊钩整体结构强度的基础上,也可以在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之间设置多于一个的紧固件40,从而实现更好的紧固效果或调整第一吊钩211和第二吊钩212上不同区域的形变程度。因此,本方案中的脚手架1000具有高便捷性和高安全性。
[0077]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吊钩单元21进一步包括缓冲件50,缓冲件50设置于第一吊
钩211与承重件30之间。
[0078]
在具体实施时,缓冲件50设置于第一吊钩211与承重件30之间,从而使得第一吊钩211锁紧于承重件30上时,不会对承重件30的表面造成损伤,且防止了第一吊钩211锁紧于承重件30上时发生意外的滑动,提高了安全性。作为替代方案,第二吊钩212与承重件30之间也可设置有缓冲件50,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0079]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基座22包括横部220和竖部230,横部220和竖部230通过插销225固定为“t”字形,横部220的两端各自具有供轴体24所插设的轴孔25,竖部230上具有用以连接主体10的两个销孔226。
[0080]
在具体实施时,横部220和竖部230通过插销225固定为“t”字形,组装状态下安全可靠。横部220和竖部230各自的用料少,从而降低了维护或替换时的成本。非组装状态下,横部220和竖部230的占地空间更小,便于储存或运输。因此,本方案中的脚手架1000具有高便捷性和高安全性。
[0081]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较佳地,主体10通过横杆60与立柱70拼接而成,横杆60与立柱70之间的拼接点设置有与横杆60和立柱70相连接的连接件。
[0082]
在具体实施时,横杆60与立柱70的具体长度可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当需要搭设脚手架1000的船舱总高度在3-5米之间,可采用脚手架1000单层平铺搭建,此时脚手架1000只需用到短横杆60和立柱70;当需要搭设脚手架1000的船舱总高度高于5米,脚手架1000需要进行多层搭建,此时脚手架1000由短、长横杆60和立柱70共同组成。由横杆60与立柱70拼接而成的主体10可按照施工时的具体情况拼接出所需要的任意形状,例如,适应于邮轮中的环形舱室或拱形天花板的形状,且便于组装或拆卸。因此,本方案中的脚手架1000具有高便捷性。
[0083]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横杆60的各端头具有套设在连接件上的连接端61,连接端61上设有第一卡槽611;连接件为圆盘80,圆盘80包括圆盘本体81,圆盘本体8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设置有立柱孔82,立柱70插设于立柱孔82中,圆盘本体81上设有第二卡槽811;插接件90,插接件90用以插入第一卡槽611和第二卡槽811并卡设于两者中,从而将横杆60与立柱70锁紧。
[0084]
在具体实施时,圆盘本体81为铝合金圆盘80,其上多处设置有缕空的孔洞以进一步减轻圆盘本体81的重量。立柱70插设于圆盘本体81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立柱孔82中,立柱70和各立柱孔82之间通过螺纹进一步加强连接。横杆60的各端头具有套设在连接件上的连接端61,连接件在连接到连接端61时部分位于连接端61的内部。作为替代方案,横杆60的各端头可为插设在连接件上的连接端61,此时连接端61部分位于连接件内。这两种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连接端61上的第一卡槽611均与圆盘本体81上的第二卡槽811相对准,从而便于插接件90插入并卡设在第一卡槽611和第二卡槽811中,将横杆60与立柱70锁紧。因此,本方案中的脚手架1000具有高便捷性和高安全性。
[0085]
如图6和图7所示,进一步地,脚手架1000呈多层状,各层之间设置有“z”字形爬梯100,“z”字形爬梯100由框架110、踏板120、护栏130组成,框架110上设置有大小与横杆60的外径相同的贯通孔111,横杆60通过插设入贯通孔111与框架110相连接。
[0086]
在具体实施时,由框架110、踏板120、护栏130组成的“z”字形爬梯100便于让工人攀爬,提高了便捷性。护栏130提高了攀爬时的安全性。横杆60通过插设入贯通孔111与框架
110相连接的设置方式安全可靠。
[0087]
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踏板120的长度与横杆60相对应,踏板120上设置有固定钩121并通过固定钩121与横杆60相连接。
[0088]
在具体实施时,踏板120为铝合金踏板120。踏板120的长度与横杆60相对应,从而便于安全稳定地供工人站立点和放置材料和/或工具,提高了便捷性。踏板120上设置有固定钩121并通过固定钩121与横杆60相连接,这种设置方式安全可靠。
[0089]
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主体10最外的一侧或多侧的各立柱70之间设置有踢脚板140,踢脚板140通过固定环141与踏板120垂直地安装至立柱70。
[0090]
在具体实施时,踢脚板140为铝合金踢脚板140。主体10最外的一侧或多侧的各立柱70之间设置有踢脚板140,从而防止了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发生侧滑跌落等意外,提高了安全性。踢脚板140通过固定环141与踏板120垂直地安装至立柱70,这种设置方式安全可靠。
[0091]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施例。
[0092]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