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坡度斜面屋面混凝土浇筑支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9979发布日期:2022-08-20 01:2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坡度斜面屋面混凝土浇筑支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浇筑的支模装置。


背景技术:

2.现在住宅设计的洋房和小高层,逐渐采用斜屋面的设计形式。因为其美观性与时尚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3.斜屋面通常采用混凝土配合模板进行浇筑,例如,中国专利cn209482714u“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浇筑的支模系统”中,公开了一种斜屋面浇筑结构,该方案采用斜屋面现场计算和下料、坡面预拼装、细部节点修补等传统方式,边算边干、耗费工时较多,模板预拼装尺寸错误较多,需要进行二次下料,施工效率极低,同时,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时,受混凝土原材料流动性的影响,坡面混凝土易坍塌且混凝土浇筑厚度难以得到精准控制与调节,导致施工过程中冷缝较多,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4.因此,针对上述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浇筑存在的现状,研发一种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浇筑的支模装置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浇筑的支模装置,以解决目前斜屋面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厚度无法精确控制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浇筑的支模装置,其中,包括至少两个支模单元,所述支模单元包括斜面板与限位板,所述斜面板上表面设有升降装置,所述限位板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限位板升降,所述斜面板侧面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相邻斜面板之间的连接。通过升降装置驱动限位板升降,以调节并保持限位板与斜面之间的间距,能够精确控制并保持混凝土浇筑与固化时的厚度,使混凝土更加均匀,减少冷缝,提高浇筑质量。
7.作为优选,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贯穿限位板,固定筒的两侧开设有连通的开槽,且固定筒顶端通过螺纹安装有第一调节螺栓,第一调节螺栓底端转动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两端伸出所述开槽,并与限位板下表面贴合;所述固定筒外侧壁顶端设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通过螺纹安装有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的底端转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与限位板的上表面贴合。上支撑板与移动板将限位板夹紧,实现限位板的位置固定,转动两个螺栓即可快速的调节限位板的位置,使用方便。
8.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安装块、安装孔,所述安装块位于所述斜面板的相邻两个侧面,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安装块相对的侧面,方便组装拼接。
9.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块为六边形安装块,所述安装孔为六边形安装孔。
10.作为优选,所述斜面板上表面边缘设置有可拆卸的挡板。在支模装置边缘位置的斜面板上安装挡板,避免混凝土流出。
11.作为优选,所述斜面板上表面边缘设有固定孔,挡板中设有通孔,通孔中插接有安装杆,安装杆的下端插入所述固定孔内,便于组装拆卸。
12.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加固件,所述斜面板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槽,所述加固件两端设有与开槽形状配合的插块,当支模单元拼接时,所述加固件两端的插块分别插入相邻两个斜面板相邻的连接槽内。支模单元更加牢固。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有:通过调节结构调节限位板与斜面板的距离,能够达到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的目的,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冷缝,侧面设置挡板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泄漏,可以使浇筑更好的成型,斜面板的连接结构将多个支模单元按施工要求拼接,同时也可以对拼接后的支模单元进行加固。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斜面板结构示意图一。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斜面板结构示意图二。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20.图中:1、斜面板,2、限位板,3、档板,4、安装杆,5、固定筒,6、第一调节螺栓,7、上支撑板,8、第二调节螺栓,9、支撑板,10、加固件,11、固定孔,12、安装块,13、安装孔,14、连接槽,15、开槽,16、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浇筑的支模装置,其中包括至少两个支模单元,所述支模单元包括斜面板1和限位板2,所述斜面板1上表面设有升降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内腔为空心的固定筒5,固定筒5贯穿限位板2,固定筒5的两侧开设有连通的开槽15,且固定筒5顶端通过螺纹安装有第一调节螺栓6,第一调节螺栓6底端转动安装有移动板16,所述移动板16两端伸出开槽15,并与限位板2下表面贴合;所述固定筒5外侧壁顶端设有上支撑板7,上支撑板7通过螺纹安装有第二调节螺栓8,所述第二调节螺栓8的底端转动安装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下表面与限位板2的上表面贴合,通过控制第一调节螺栓6可以控制混凝土浇筑的厚度。
23.斜面板1侧面还设置有连接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六边形安装块与六边形安装孔,所述安装块12位于斜面板1相邻两个侧面,所述安装孔13位于所述安装块12相对的侧面。
24.其中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加固件10,斜面板1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槽14,所述加固件10两端设有与开槽15形状配合的插块,当支模单元进行拼接时,所述加固件10两端的插块分别插入相邻两个斜面板1相邻的连接槽14内。
25.斜面板1上表面边缘设有固定孔11,所述固定孔11上安装有可拆卸的挡板3,挡板3中间有通孔,通孔中插接有安装杆4,安装杆4下端插入所述固定孔11内。
26.施工前首先对斜屋面面板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四块支模单元拼装完成,形成一个整体;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选取合适的数量进行拼接,针对不同的斜屋面造型,可将斜面板设计为三角形、梯形等形状。
27.其工作原理为:通过调节结构来控制移动板上下移动,转动第一调节螺栓,带动移动板升降,移动板带动限位板上下移动,以此控制限位板与斜面板的距离,通过第二调节螺栓控制支撑板,使得支撑板与移动板夹紧限位板,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斜面板的连接结构能使支模单元进行组合拼接。
28.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结构调节限位板与斜面板的距离,能够达到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的目的,侧面设置挡板可以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泄漏,使浇筑更好的成型,斜面板的连接结构在连接两个支模单元时,同时也可以对拼接后的支模单元进行加固。
2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